同一小區遛娃,年齡不相上下,一個當奶奶一個當媽媽,現實差距大

2020-12-16 木蓮媽媽

自從計劃生育政策放開後,生二胎的家庭數量越來越多,而且有意思的一點是,現在的年輕人倒是沒多大生育願望,不過很多中年人和「高齡」媽媽們,卻對待此事的態度非常熱情。

因此,當大家飯後帶著孩子出去遛彎時,總會因為帶孩子而認識幾個鄰居,而這種情況的高發人群,就在孩子的祖輩身上。

一天午飯後,隔壁張阿姨正好閒來無事,就想著把孩子抱出去活動一會,正好也是曬曬太陽。

張阿姨按照慣例,先是去到了位於小區正中間位置的小涼亭,和幾個朋友聊會天。剛聊了一會後,張阿姨就發現又過來了一個「新人」,於是張阿姨就主動過去和人說起話來。

「這個是你孫女啊,還是外孫女啊,長得可真好看。」

「不、不是,這個是我女兒」

張阿姨看著眼前這位的年紀確實能比自己小點,但是看起來差不多,就有些尷尬地笑了笑,說道:「不好意思啊,我還以為這個小孩是你的孫輩呢。」

那位阿姨可能也是見怪不怪了,就也沒有怪罪,也回應了一個微笑後,解釋說「我還有個大兒子,大兒子現在都已經是個大學生了,兒子平時很少在家。

我和丈夫兩個人平常也沒什麼事做,而且其實過去就想生二胎,但是政策又不允許,如今這不正好是趕上好時候了,就和丈夫商量了下,這才生了老二。」

年齡差距不大,可是彼此狀態天差地別

張阿姨不過也就50幾歲,但現在都已經成為奶奶了。前年年初時,兒媳婦剛生了個小男孩,一家人每天都爭著搶著抱孩子和逗孩子玩。

雖說白天的時候,兒子和兒媳婦要去上班,但是張阿姨每天帶孩子的時間也並不是很多,畢竟還有孩子的姥姥和姥爺,而且就算自己帶孩子,也有孩子的爺爺給提供幫助,所以就張阿姨個人來說,還是有著比較多的個人時間。

而這位比張阿姨小不了幾歲的阿姨可就不是這麼輕鬆了,因為她的身份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一邊要掙錢供大兒子讀書,另一邊還要關注著二寶的日常生活,而且她的父母年紀更大了,根本沒法再幫她照顧孩子。

這麼一看,差別真的很大。

如果想要二胎,一定要提前考慮好這些事情。

1、年齡

在年齡面前,不服老還真不行,哪怕是自認為身體狀態再好,但也難逃身體機能的下降。

尤其作為高齡產婦,本身就會在生育過程中可能發生意外,比如是早產,甚至流產都是有可能的。

還有孩子出生後患有先天性疾病的概率也較大,除了孩子外,產婦自身也要忍受著大於一胎的疼痛,而且身體恢復得也較慢。

2、是否能有人能提供幫助

現在大多家庭都是雙職工,而年輕人生下孩子後,照顧孩子的重任大多要由長輩承擔。

但是,這對於年齡較大的夫妻來說,他們如果再想要二胎,就要考慮是否能有人幫忙帶孩子,如果沒有人可以幫忙,就一要看看自己目前的身體狀態,是否允許。

3、自身經濟狀況

都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現在不像之前,只要保證孩子吃飽穿暖和有學上就行了。

比如就可以計算下,從自己臨產住院時的開銷,孩子出生後可能要請的月嫂,孩子的奶粉錢和長大後的學費培訓班等費用,這些是否能承擔。

如果前面三點都考慮清楚,還決定要生二胎,也要注意兩個孩子的年齡差距,並且在生二胎之前,先和大寶商量一下,避免引起家庭矛盾。

相關焦點

  • 同一小區遛娃,47歲奶奶和47歲媽媽差距明顯,網友:冷暖自知
    同一小區遛娃,47歲的奶奶和47歲二胎媽媽差別有多大?樓下小區有個小花園,很多老人和寶媽喜歡在裡面遛娃,最近,曬娃的家長裡面,多了不少二胎寶媽。其中還有幾個二胎寶媽,年齡已經不小了。小區的陳姐,今年47歲,孩子結婚早,去年有了娃,因此她每天都在小區幫孩子帶娃,這天遇到個年齡和她差不多的女士,以前沒見過,陳姐見對面也帶了個一歲左右的寶寶,還以為和自己一樣,於是湊過去打招呼說:「帶孩子遛彎呢?這是你孫女嗎,真可愛。」
  • 同一個小區遛娃,50歲奶奶和50歲媽媽碰面,差距全寫在臉上
    導讀:同一個小區遛娃,50歲奶奶和50歲媽媽碰面,差距全寫在臉上,心酸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同一個小區遛娃,50歲奶奶和50歲媽媽碰面,差距全寫在臉上,心酸!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小區遛娃,49歲媽媽偶遇49歲奶奶,差距之大,讓媽媽自慚形穢
    ,偶遇49歲奶奶,差距大到讓媽媽自行慚穢王姐本來沒有什麼事情了,獨生子27歲了,已經結婚了,老公工作穩定、十分顧家,她從孩子出生開始就辭掉了工作,自己繳納保險,現在每天除了收拾房間、看看電視,基本上已經過上了退休般舒服的日子。
  • 同小區遛娃,50歲媽媽與50歲奶奶相遇,差距明眼人一看便知
    同小區遛娃,50歲媽媽與50歲奶奶相遇在一個小區裡面抱著孩子出來散步的家長就有無數,同樣是溜娃的選手但是年齡卻是參差不齊,有兩位50歲的家長抱著孩子,但是明顯能感覺到這兩位家長的不同,明眼人一看便知。,但是另外一位卻是孩子的媽媽。
  • 同樣是小區帶娃,46歲媽媽遇到46歲奶奶,兩人差距一目了然
    文丨小哥(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帶娃本身就是一件比較辛苦的事情,而且早生孩子和晚生孩子的差距很大。尤其是選擇生二胎的那些母親,她們的處境會比當其他的女人更不同一些。只不過自己還是一個媽媽,而對方都已經當奶奶了。這位奶奶同樣是帶著孩子在小區閒逛,當她看到王女士的時候也是隨意地說了一句:「你孫子實在是太可愛了,很像你。」聽完對方說出這句話之後,王女士感覺到很尷尬。因為自己明明可以當奶奶了,卻還是要當媽媽。
  • 48歲媽媽遛娃,48歲奶奶也遛娃,兩人之間的差距一目了然
    48歲媽媽遛娃遇見48歲奶奶,兩人差距,明眼人一看便知,老人花費些精力給老人帶娃,也是對子女的最大幫助了。而奶奶帶娃,在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會被父母接回家一起生活,然後奶奶還會有自己的晚年生活,可以跟自己的老朋友一起喝喝茶,散散步,也是很愜意。
  • 小區裡,48歲媽媽和48歲奶奶同帶孩子,兩人差距不是一般大
    一些人結婚早,結婚四五年後才選擇要寶寶,出現這種現象也可以理解,畢竟現階段女性的壓力急劇升高,生完娃之後既要照顧好孩子,又要兼顧事業,這兩座「大山」壓得女性朋友喘不過來氣,但是即便存在這樣客觀的緣由,也不要一味地無條件推遲結婚和生育的年齡,這樣對寶寶成長非常不利。小區裡遛彎,經常看到兩個不相上下的女人帶孩子,逐漸跟她們熟悉之後對兩人的情況有了一定的了解。
  • 45歲外婆和45歲媽媽,同在小區裡帶娃,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這下家裡又忙碌了起來,每天不停地餵奶,換尿不溼,忙個不停,孩子慢慢長大,到了在家呆不住的年齡,劉大姐現在需要每天帶著娃去小區裡玩。有一天,劉大姐像平常一樣,在小區樓下遛娃,恰巧遇到一位和她年齡相仿的大姐,兩人便聊了起來,劉大姐誇對方家的女兒長得漂亮,對方卻回應說:「這不是我的女兒,這是我的外孫女,我是在這幫閨女帶娃的!」
  • 同樣外出遛娃,49歲二胎媽媽和49歲奶奶差距明顯,讓人心酸
    國家2016年全面開放二胎政策對於大部分家庭來說無疑是最大的福音,一些寶媽都在摩拳擦掌,準備趁這個機會為家庭再添一個小寶貝。可這條政策並不是對所有的寶媽都這麼友好。一些高齡的寶媽礙於年齡和身體的原因,生育二胎似乎只能是一個夢了。儘管如此,還是有一小部分的寶媽冒著高齡的風險,堅持生下了自己的第二個寶寶。
  • 「高齡媽媽」和「年輕奶奶」有何區別?年齡相同,差距卻很明顯
    雖然年齡相同,差距卻很明顯:鄰居劉大姐今年已經46歲了,自從孩子上了大學以後,劉大姐就越來越感覺孤獨,看著國家開放了二胎,她就萌生了「要二胎」的想法。在醫生的幫助下,劉大姐順利懷了孕,生了娃。前幾天劉大姐在小區遛娃的時候,遇見了一位和自己年齡一樣的奶奶
  • 同小區溜娃,46歲媽媽碰上46歲奶奶,兩人「差距」很明顯
    ,46歲媽媽碰上46歲奶奶,兩人」差距」很明顯王大姐年輕時一直有一個要二胎的想法,但是由於各種原因這個想法年輕時一直沒有實現。由於王大姐年齡較大,在詢問過醫生,經過醫生的一番專業指導後,王大姐成功懷上了一個小寶寶,經過十月懷胎後,王大姐順利分娩,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小男孩。可是生完孩子不久之後王大姐就發現了高齡產婦的不便之處——恢復期長,身體弱。
  • 47歲媽媽遛娃,遇47歲奶奶帶孫子,兩人的「差距」一目了然
    國家允許生二胎之後,很多家庭都把生二胎納入到當下的生活規劃中,其中也包括一些年齡比較大的家庭女性。醫學上把年齡超過35歲以上懷孕生產的女性稱為「高齡產婦」,隨著二胎政策的實行,高齡產婦在原有5%佔比基礎上呈現逐漸增加的趨勢。
  • 46歲媽媽偶遇46歲奶奶,明明是同一年齡,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張女士和人家攀談起來,沒想到這位奶奶和她年齡相當也是46歲,可是她的狀態卻讓張女士羨慕不已。不但穿著時尚,精神狀態也特別飽滿,張女士在心裡暗暗想,明明兩人是同一年齡,可是她和別人的差距不是一星半點,這不免讓張女士對生二胎有了後悔的心思,但孩子既然生下已經沒有辦法,她也只能咬牙堅持。
  • 44歲媽媽遛娃碰到44歲奶奶,雖年齡相當,差距卻一目了然
    精神壓力也大,並且兒子對於自己再生一個孩子的做法表示很不理解,這讓劉大姐有些後悔,覺得自己不應該生二胎。44歲的寶媽和44歲的奶奶相遇,兩人雖然年齡相當,但看起來卻有非常大的差距,那麼她們的差距究竟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 44歲媽媽遛娃碰到44歲奶奶,雖年齡相當,差距卻一目了然
    44歲媽媽遛娃碰到44歲奶奶我們家鄰居今年都已經44歲了,前不久時間,她居然奇蹟般的懷孕了,之後才了解到,原來是因為鄰居大姐覺得自家孩子都已經上大學了,自己也越來越孤獨,所以有了再要一個孩子的想法。再看看對方,同樣的年齡,打扮的年輕又時髦,皮膚狀態也很不錯,看起來簡直比自己小了好幾歲。現如今劉大姐自己經濟壓力大,精神壓力也大,並且兒子對於自己再生一個孩子的做法表示很不理解,這讓劉大姐有些後悔,覺得自己不應該生二胎。
  • 雙胞胎女兒,一個媽媽城裡帶,一個奶奶鄉下帶,多年後差距太明顯
    雙胞胎姐妹,一個媽媽帶一個奶奶帶,多年後差距明顯張女士家庭條件並不好,養育一個娃都很勉強,何況兩個娃?況且,她和老公都有自己的工作,時間有限,實在沒有精力伺候兩個娃。於是,小倆口左思右想,就把妹妹送到鄉下,由婆婆來照看。張女士這也是無奈之舉,只要家裡有些閒錢,僱個保姆來看護孩子不是美滋滋?於是,妹妹就跟著奶奶在鄉下生活,姐姐跟著媽媽在城裡生活。
  • 隔輩帶娃弄出笑話,奶奶自製「大鵝遛娃神器」走紅,網友:太豪橫
    文|詩韻媽媽現在很多年輕的寶媽都反對「隔輩帶娃」,一方面寶媽覺得老人都比較溺愛孩子,對孩子十分的「慣著」,遇到了問題不懂得批評,孩子漸漸會養成一些壞毛病,另一方面寶媽覺得老人和年輕人的教育理念不同,長期受老人的薰陶孩子的性格也會發生改變
  • 雙胞胎姐妹分開撫養,一個奶奶帶一個媽媽帶,一年後差距太明顯
    雙胞胎姐妹分開撫養, 一個奶奶帶一個媽媽帶,一年後差距太明顯由於社會壓力逐年增加,許多原本前幾年生了二胎的年輕家長們,瞬間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因為兩個孩子實在是不好照顧,只留一個人外出賺錢是很難控制住一家四口的巨大開銷的,於是有的家長就「靈機一動
  • 奶奶用大鵝遛娃,孩子對這「坐騎」很滿意,網友:高端大氣上檔次
    奶奶用大鵝遛娃,孩子對這"坐騎"很滿意,網友:高端大氣上檔次老一輩人帶娃的方式往往和現代人有所不同,爺爺奶奶們基本上都會寵著,慣著自己的孫子或孫女。當然老一輩人育兒方面比較有經驗,也比年輕人細心又上心,所以,他們帶孩子既有優點也有缺點,有的時候還會弄出一些搞笑的畫面。
  • 雙胞胎姐妹一個奶奶帶一個媽媽帶,一年後團聚,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雙胞胎姐妹一個奶奶帶一個媽媽帶,一年後再見面差距立現 前兩天看到這樣一個帖子,寶媽曬了一組圖片,稱自己的一對雙胞胎女兒同框,差距實在不是一星半點。 明明是雙胞胎,為何會出現這種差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