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胞胎女兒,一個媽媽城裡帶,一個奶奶鄉下帶,多年後差距太明顯

2020-08-10 兜媽愛叨叨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

說起來,我們不難發現一件既有事實,那就是生活中雙胞胎數量越來越多了。

雖然醫生指出準媽媽自然受孕懷上雙胞胎的概率僅百分之一,但是耐不住孕婦基數大啊!(雙胞胎:我們也很無奈!)

多數寶媽、奶爸認為,上天賜予自己一對雙胞胎是非常幸福的事情,然而現實生活卻很殘酷,畢竟養育一個娃與養育兩個娃有天壤之別。

經濟水平、父母精力、生活方式都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於是,一些雙胞胎家庭為了減少這種變化帶來的影響,就把孩子硬生生地「拆散」,譬如把大娃留在自己身邊,把二娃送到老人家裡撫養。

這樣帶來的後果是什麼呢?

雙胞胎姐妹,一個媽媽帶一個奶奶帶,多年後差距明顯

六年前,張女士生了一對雙胞胎姐妹,一家子非常高興,覺得這是上天賜予他們家的禮物。

可是隨著時間推移,孩子一天天長大,一大堆問題就襲來了!

張女士家庭條件並不好,養育一個娃都很勉強,何況兩個娃?況且,她和老公都有自己的工作,時間有限,實在沒有精力伺候兩個娃。

於是,小倆口左思右想,就把妹妹送到鄉下,由婆婆來照看。

張女士這也是無奈之舉,只要家裡有些閒錢,僱個保姆來看護孩子不是美滋滋?

於是,妹妹就跟著奶奶在鄉下生活,姐姐跟著媽媽在城裡生活。

雖然張女士偶爾也會帶著姐姐去鄉下看望妹妹,但是這對姐妹一見面就像陌生人,感情並不是特別融洽。

就這樣,一直到孩子6歲快上小學的時候,張女士才把妹妹從鄉下接回來,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只不過4、5年的時間,姐姐和妹妹卻有了顯著的不同。

姐姐在城市裡生活,很少出門,所以皮膚白皙細嫩;妹妹在鄉下生活,整天出門玩耍,受陽光暴曬影響,膚色發黑且有些粗糙。

當然,這只是差距之一,影響不大!最明顯的是二人生活習慣上的差距,姐姐受媽媽教育影響,喜歡把房間的東西整理地井井有條,眼裡容不下沙子;

妹妹受奶奶教育影響,不注重生活細節,不愛乾淨,總喜歡光著腳亂跑,玩過的玩具也不主動收起來,隨意地亂扔,這也讓張女士操碎了心。

明明都是自己親生的,怎麼差距就這麼大?難道後天教育影響這麼大?

張女士非常後悔自己當年做出的選擇,如果有時光機,她一定會把兩個女兒都留在自己身邊,窮點累點也沒啥!

不幸中的萬幸,妹妹也不是一身缺點。她經常幫張女士幹家務,淘米、掃地、切菜等細微的事情都會做,可能是跟在奶奶身邊耳濡目染的緣故吧。

好在,妹妹也沒有那麼差啊!一旦二女兒惹自己生氣時,張女士就會這樣安慰自己。

奶奶帶娃和媽媽帶娃,帶出來的孩子差距可真比想像中的大!那麼,這種差距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老人帶娃對孩子有何影響?

老人帶娃對孩子有何影響?

優點:

1.老人帶娃,孩子更健康

俗話說得好,「薑還是老的辣。」老人吃過的鹽,可能比媽媽吃過的飯都多!

他們已經帶大了自己的孩子,能夠把孩子養到成家立業當爸爸、四肢健全、智商達到平均水平,這足以說明老人帶娃值得信賴了!

新手媽媽帶娃,可能許多事情都是第一次做,經驗不豐富,孩子病了都不知道是發燒or感冒、夏天皮膚起膿包都不知道是蚊子叮咬or溼疹,在這一點上,老人就完虐媽媽,她們帶娃可以保證孩子更健康,照顧孩子更細緻。

雖然,老人帶娃的部分經驗並沒有科學依據,但是,誰讓媽媽生了雙胞胎,沒精力養呢?所以,老人帶娃,只要保證孩子健康成長就夠了!

2.老人帶娃,有利於孩子心理健康

大部分寶媽都是事業&家庭並重,這也導致她們壓力大,性格急躁,一旦孩子不聽話時就容易發脾氣;

老人時間充裕,性格溫和,對孩子更有耐心,有利於孩子心理健康發展。

3.老人帶娃,孩子可能更活潑愛動

老人都有一個習慣,那就是愛散步!老人帶娃,經常會帶孩子去室外呼吸新鮮空氣,鍛鍊身體。

寶媽帶娃,就算到了周末,都會宅在家裡刷手機,何況平常?

由此可見,老人帶出來的孩子,因為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和活動場景,可能會更加活潑愛動,媽媽帶出來的孩子卻有可能是陽光「肥宅」哦。

如果老人住在鄉下的話,可能還會做農活,這時候他們可能也讓孩子來幫忙,體驗農民伯伯的不易之處,說不定還會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呢!

缺點:

1.老人帶娃,孩子可能不愛乾淨

注意!在這裡,兜媽用了「可能」二字,也就是說孩子可能不愛乾淨,也可能愛乾淨!

這跟老人的性格有關!如果老人不講衛生、生活習慣差,孩子就會受到影響,也不注重個人細節,養成邋遢的習慣。

一般而言,鄉下老人可能不太注重衛生,這是根深蒂固的生活行為,我們不能去譴責老人,但可以幫助孩子進行糾正。

2.老人帶娃,孩子可能性格惡劣

寶媽、奶爸會溺愛孩子,老人更會寵溺孩子!對於老人來說,孩子就是家中的「太子」,任何事情都要順著、哄著,擔心他們餓著、凍著,滿足孩子提出的任何要求。

久而久之,孩子性格就會變得特別惡劣,成為「小巨嬰」,自我中心化,不顧慮他人感受。

相對而言,城市老人更容易把孩子的性格帶偏,這跟老人的生活條件也有很大關聯。

這樣的孩子往往缺乏獨立性,對老人的依賴性十分大,面對任何困難都沒有勇氣與耐心堅持下去,甚至連嘗試都不會,有沒有覺得有些悲哀?

3.老人帶娃,孩子審美差

寶媽屬於年輕人範疇,可以跟上社會的時尚潮流,懂得孩子適合穿什麼衣服、不適合穿什麼衣服!

簡而言之,寶媽帶娃,會把孩子打扮成時尚、有氣質的小公主

老人不懂得時尚,審美能力也在下降,他們帶娃時更注重孩子的內在感受,而忽略了外人看待娃的感受。

這也導致老人帶娃,會把孩子打扮成暖和、舒服、耐髒的「小翠花」

所以,老人帶出來的孩子,可能審美水平低、沒有藝術細胞。

老人帶娃達不到心理預期,寶媽如何說出心裡話?

老人帶娃的結果達不到寶媽的心理預期,或者寶媽並不贊同老人帶娃的方式,可是又不好意思說出來,試問如何才能說出自己的心裡話?

1.「感恩老人,暗度陳倉」

老人也有自己的晚年生活,他們並沒有義務與責任幫兒子與兒媳帶娃,在這一點上,寶媽就要感恩老人、尊重老人!

其實,寶媽不好跟老人提建議,這容易讓老人覺得他們費力不討好。

所以,寶媽可以安排「間諜」,讓自己的老公去跟老人談,畢竟是親兒子,老人肯定會思考兒子的建議,從而做一些思想上的改善。

2.明確界限,養娃還是要身體力行

如果家庭裡只有一個娃,那麼寶媽儘量自己撫養!說到底,養育孩子是父母的責任與義務,老人只是起著輔助的作用!

如果父母工作繁忙,可以讓老人幫忙接送孩子、做飯,但是教育孩子的問題要劃清界限,這種事情還是由父母處理較好。

3.案例側面敲擊

老人帶娃時,可能意識到不自己的錯誤,這時候父母可以通過舉例側面敲擊,讓老人明白自己的問題所在之處。

譬如,老人喜歡給孩子餵飯,你就可以說自己班上的同事,他家老人也喜歡給孩子餵飯,結果孩子上小學後,也不會自己吃飯,必須讓人餵才能吃。

老人聽到這個案例後,就會反思自己的行為,雖然可能礙於臉面不會說出自己做錯事情,但是也會收斂自己的行為。

所以,這種案例側面敲擊的方式非常棒,可以避免兩代人之間的爭吵,也能輕易化解矛盾。

怎麼樣?這3招是不是實用又簡單啊?相信一定會讓寶媽心中的話傳遞給老人噠!

兜媽寄語

老人帶娃,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正因於此,張女士並沒有怪自己的婆婆,只是重新培養二女兒的生活習慣。

父母把孩子完全交給老人,某種程度而言,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對孩子的成長也非常不利!

各位寶媽、奶爸,你們把孩子交給老人撫養了嗎?孩子過得怎麼樣?你們覺得老人帶娃好,還是自己帶娃好?快說出你們的觀點吧!

我是兜媽,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相關焦點

  • 雙胞胎女兒一個城裡媽媽帶,一個農村奶奶帶,4年後差距不言而喻
    很多父母平時忙於工作,就會把孩子託付給家裡的老人帶,尤其是在外地打工的父母,由於不能很好的照顧兩個孩子,就會把其中一個孩子給送到老家,讓老人幫忙撫養。有一對雙胞胎女孩,就被父母給分開撫養了,姐姐從小跟著農村奶奶生活,妹妹則在父母的身邊長大。在四年後兩個孩子再見面時,兩個孩子的差距顯而易見。
  • 雙胞胎女兒一個自己城裡帶,一個鄉下奶奶帶,4年後差別一目了然
    雙胞胎在人們的印象裡不管外貌還是脾氣,似乎都是一模一樣的。可事實證明,哪怕雙胞胎也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生出來的時候除了外貌之外,內心以及生活習慣都是有差距的。尤其是那些被分開養育的雙胞胎,多年之後的差距甚至讓人誤以為只是普通兄弟姐妹。
  • 雙胞胎姐妹分開撫養,一個奶奶帶一個媽媽帶,一年後差距太明顯
    雙胞胎姐妹分開撫養, 一個奶奶帶一個媽媽帶,一年後差距太明顯由於社會壓力逐年增加,許多原本前幾年生了二胎的年輕家長們,瞬間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因為兩個孩子實在是不好照顧,只留一個人外出賺錢是很難控制住一家四口的巨大開銷的,於是有的家長就「靈機一動
  • 雙胞胎女兒一個城裡媽媽帶,一個農村奶奶帶,4年後差距肉眼可見
    有一對雙胞胎女孩,姐姐從小跟著農村奶奶生活,反觀妹妹卻能夠一直被父母照顧著,當兩個孩子再次見面時差距顯而易見。案例吳麗(化名)和老公結婚後一直在大城市打拼,夫妻倆過著既忙碌又幸福的生活,這種狀態直到雙胞胎女兒的出生才被打破。
  • 雙胞胎一個送鄉下讓奶奶帶,一個放城裡自己帶,3年後差距很明顯
    ,送去給鄉下奶奶帶,而另外一個孩子則放在城裡自己帶。,於是就想把鄉下的姐姐接到城裡來。雖然一開始,趙女士也是出於無奈,所以才把孩子送到鄉下,但兩個孩子3年後的差距一目了然。有什麼差別?但一直跟爸爸媽媽生活的孩子,因為長期生活在小區裡,不像鄉下有那麼多的場所可以玩。而且年輕人帶娃都比較仔細,在父母細心呵護下孩子,很容易會變成溫室中的花朵。
  • 雙胞胎女兒一個自己城裡帶,一個鄉下奶奶帶,4年後差距非常大
    生雙胞胎,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走在路上,感覺回頭率都高了很多。但是,凡事都有利有弊,雖然雙胞胎能帶來很多的樂趣,但是帶兩個孩子卻很辛苦。所以有些工作忙碌的父母,就把其中一個孩子送到鄉下給自己的婆婆帶。但是這樣長大的兩個孩子,儘管五官可能相似,但是卻還會有很大的差別。
  • 雙胞胎女寶一個城裡媽媽帶,一個鄉下外婆帶,4年後的差距成對比
    於是陳媽媽和丈夫商量再三,決定便把其中的一個女兒姐姐送到鄉下的外婆家,讓外婆幫忙照顧,妹妹便跟在自己身邊帶。不過就是雙胞胎姐妹分開帶的4年裡,陳媽媽發現姐妹倆的差距也成了對比。兩人雖然是雙胞胎長得也非常像,但是一眼看過去就感覺又不像雙胞胎。兩人的性格也差別很大,姐姐一直生活在鄉下,皮膚也比較黑,看起來也會壯一點,性格也比較「野」一點,而且不太愛講衛生。
  • 雙胞胎姐妹,一個媽媽帶,一個奶奶帶,5年後身高差距很明顯
    導讀:雙胞胎姐妹,一個媽媽帶,一個奶奶帶,5年後身高差距很明顯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雙胞胎姐妹,一個媽媽帶,一個奶奶帶,5年後身高差距很明顯!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雙胞胎姐妹,一個南方奶奶帶,一個北方姥姥帶,多年後差距明顯
    文/小雪媽媽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很多家庭都選擇再要一個,給家裡增添一份新的歡樂。可是懷孕兩次就意味著要經歷兩次分娩痛苦,所以很多寶媽都非常羨慕雙胞胎或者龍鳳胎。而南方奶奶帶大的姐姐性格就有些內向,不太愛說話,因為南方家裡面孩子比較多,姥姥不止要帶一個孩子,而且還有些重男輕女的思想。回到原生家庭的姐姐,不如妹妹對父母表現的那麼親密,總喜歡自己一個人坐在角落默默發呆,性格上有些自卑懦弱。
  • 雙胞胎姐妹一個奶奶帶一個媽媽帶,一年後團聚,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雙胞胎姐妹一個奶奶帶一個媽媽帶,一年後再見面差距立現 前兩天看到這樣一個帖子,寶媽曬了一組圖片,稱自己的一對雙胞胎女兒同框,差距實在不是一星半點。 明明是雙胞胎,為何會出現這種差距呢?
  • 雙胞胎兄弟老大跟城裡媽媽,老二跟鄉下奶奶,2年後差距太明顯
    畢竟倆人互相扶持慣了,彼此也都熟悉對方,因此沒過多久以後就領證結婚了,不久後二人也生下了一對可愛的寶寶,可是因為在外面工作的關係,只能照顧好一個孩子。因此,雙胞胎兄弟中的老大跟著城裡的媽媽,老二則跟鄉下奶奶在一起,通過這樣的方式緩解夫妻二人帶娃的辛苦,不過帶娃畢竟是很私人的事情
  • 雙胞胎分開帶,老大跟鄉下奶奶,老二跟媽媽,2年後差距太明顯
    導讀:雙胞胎分開帶,老大跟鄉下奶奶,老二跟媽媽,2年後差距太明顯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雙胞胎分開帶,老大跟鄉下奶奶,老二跟媽媽,2年後差距太明顯!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雙胞胎娃,一個讓鄉下奶奶帶,一個媽媽帶,3年後見面:這是啥
    李女士喜得一對雙胞胎,這讓李女士夫妻倆開心極了,但是帶2娃的李女士真的承受不住兩個寶寶的「折磨」,一起哭的時候,真是束手無策。於是李女士就和婆婆商量,讓婆婆來城裡帶幾年孩子,但是公公又不能離開婆婆做飯,而且長時間生活在鄉下婆婆也說不適應城市的生活
  • 雙胞胎姐妹一個養在鄉下,一個跟媽媽住城裡,一年後差距令人唏噓
    近日,胡女士一家兩個雙胞胎女兒就因為不同的境遇,而產生了巨大的差別。胡女士生了對雙胞胎女兒,這本是一件很令人高興的事,可卻由於胡女士自己身體和工作方面的問題,不得已把一個女兒託付給了爺爺奶奶家,自己則帶另外一個女兒來減輕壓力。時間慢慢過去,一年後,當胡女士來到老家看望另外一個女兒的時候,卻發現了雙胞胎姐妹倆一些巨大的差距。
  • 雙胞胎姐妹:一個奶奶帶,一個姥姥養,多年後差距明顯,寶媽悔恨
    雙胞胎姐妹:一個奶奶帶,一個姥姥養,多年後差距明顯,寶媽悔恨都說小孩是祖國未來的花朵,如今家庭對小孩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了。成年後的男女無不面臨到催婚,催生的問題。結婚後,夫妻都對小生命的到來滿懷期待。如果產檢的時候被告知,懷的是雙胞胎,那家裡別提有多高興了,都會覺得這是上天給的恩賜。
  • 雙胞胎姐妹一個奶奶帶一個媽媽帶,幾個月後團聚,差距截然不同
    結了婚的年輕父母大部分都會伴隨著房貸和車貸的壓力,許多寶媽即使生完孩子也會返回到工作的崗位上,所以等他們有了孩子大部分都是需要老人幫忙帶。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媽媽帶孩子和老人帶孩子的差距是非常大的。 有的老人願意幫忙帶孩子,但是不習慣城市的生活,所以就把孩子帶到鄉下去照顧,生活環境的不同也會給孩子帶來明顯的不同。
  • 雙胞胎兒子一個自己帶,一個送到鄉下外婆家,3年後差距明顯
    原因事情是這樣的,讀者有兩個雙胞胎兒子,自己和婆婆把兩個孩子拉扯到3歲。等到孩子該上幼兒園了,婆婆要幫忙照顧小叔子家的女兒,就無法照顧兒子了。而讀者和老公也要上班,兩個孩子顧不過來,思來想去,就準備把懂事的老大送到外婆家。等著倆孩子上完幼兒園,3年就過去了。讀者就把住在外婆家的兒子接過來,而兩個雙胞胎兒子差別也很明顯。
  • 雙胞胎姐妹一個給鄉下奶奶帶,一個自己帶,3年後倆孩子差距明顯
    01雙胞胎姐妹從小分開,一個奶奶帶,一個寶媽帶,3年後相見差距不是一星半點前幾天回村的時候剛好碰見了之前的朋友,聊了一會,才知道原來她也在自己生下雙胞胎以後,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為了緩解家庭經濟壓力,她選擇外出務工,由於要工作沒辦法照顧兩個孩子,只能帶走其中一個,把另一個孩子留在農村讓奶奶幫忙帶。
  • 大寶給鄉下奶奶帶,老二給城裡姥姥帶,3年後倆兄弟的差距比較大
    文|西紅柿媽媽奶奶和姥姥,雖然是兩種稱呼,但是他們對孩子的愛,都很深沉。只是,每個奶奶和姥姥帶娃時,對孩子的態度方法不同,所說的話也不一樣,有可能會影響到小孩子。大寶給鄉下奶奶帶,老二給城裡姥姥帶,3年後兄弟倆相見,差距比較大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寶媽張女士把大寶,送到了鄉下的奶奶家,又把小寶送到了城裡的姥姥家裡。
  • 女兒給城裡姥姥帶,兒子給鄉下奶奶帶,4年後兩個孩子差距有點大
    女兒給城裡的姥姥帶,兒子給鄉下的奶奶帶阿麗在結婚之後非常幸運懷了一對龍鳳胎,全家人都非常開心,但兩個孩子也給了阿麗和丈夫很大的壓力,所以阿麗決定生完孩子之後跟丈夫到外面打拼。,阿麗就跟丈夫商量不如將兩個孩子分別給兩位老人帶,一個老人帶兩個孩子也比較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