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人
目前釣友們的餌料類型還是主要以商品餌為主,快節奏的做釣需要我們每次拉餌都要有一個好的餌團狀態,很多釣友在使用商品餌的時候都會有這個問題:餌料為什麼拉不成團,入水就掉?不管是搭配餌還是商品餌來說,這種情況都存在,餌團的飽滿程度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會影響魚的吃口,如果說魚不能很好的吃食,那麼勢必會在出口信號上有一定的影響 那麼如何才能拉出大餌團呢?
第一點:不管是搭配餌,還是單開餌,首先在開制餌料的時候要加入一定量的水比例,這個水比例在後期醒餌後對拉出的餌團大小有一定的影響,不管是開制什麼餌料,我們都要按照餌料包裝袋上的建議水比進行添加,那麼如何精準控制水比呢?如果對開餌不是很熟練的,建議還是用量杯,量杯開餌不是新手的必備,而是對於水量的精準把握,很多釣友喜歡直接用手帶水,如果把握量不準的話就會出現水比過多或者過少的情況,嚴重時可直接影響拉餌效果。
第二點:醒餌時間的把控和控餌的頻率問題。對於醒餌來說,就是為了將餌料和水比進行充分融合,如果沒有讓餌料和水進行充分融合那麼就會出現餌料本身不出絲的情況。對於醒餌的時間來說,像現在的秋季來說,一般醒餌時間控制在5分鐘以內就可以了。對於控餌來說包括兩種:打揉餌料頻率、做釣控餌頻率,對於打揉餌料來說,只要不是搓餌,那麼我們打揉的頻率就不要太高,一般圍繞餌料盆打個七八下就可以,打揉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證餌料內部的網狀結構出現,以更好的做拉餌使用。
對於做釣控餌來說:是指我們餌料在拉餌後為了恢復圓形狀態而進行揉打,很多釣友在做釣時喜歡揉打餌料,這種過高頻率的揉打會導致餌料內部的網狀結構過於濃密,進而影響拉餌效果。例如藍鯽:如果在做釣過程中經常揉打,在後期我們就會發現餌料拉出的餌團越來越少,越來越拉不好,不能有一個很好的餌團狀態。這種情況就是因為我們在做釣時過多的揉打導致餌料內部網狀結構過於濃密,進而導致拉餌效果不佳 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我們在做釣時將拉餌後所存留下來的痕跡進行簡單翻面同時做1—2次揉打就可以,不要過多的去揉打餌料。
第三點:拉餌的手法問題。目前釣友拉餌的手法也是各式各樣,很多釣友為什麼拉不成團,很大一方面是因為拉餌的手法存在問題,很多釣友喜歡將餌料整個壓在魚鉤上,然後豎直拉餌,這種情況下魚鉤受到的阻力增大,在拉餌效果上非常差 對於正確的且常用的拉餌手法我們有:刮皮法、斜拉法。
刮皮法:就是將餌料邊緣壓在魚鉤之上,我們豎直拉餌,使餌料從餌料邊緣滑過,同時魚鉤在餌料在邊緣刮餌料,這種拉餌手法一般來說拉出的餌團相對飽滿。
斜拉法:同理這種方法也是將餌料外邊緣壓在餌料之上,只是這個時候我們的手是拉著帶著魚鉤的子呈現45度角的拉餌方式,一般來說,如果餌料還可以的話,這種斜拉法所拉出的餌團也是比較飽滿的,而且個體比較適中
以上就是關於釣友們經常說的餌料拉不成團,入水就沒的一些解決方法,其實這都是一些小的細節問題,只要釣友們在做釣時稍微多留意,這種情況都可以很好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