餌料總是拉不成團,入水就掉,這三點原因掌握好,輕鬆拉出大餌團!

2020-12-19 騰訊網

釣魚人

目前釣友們的餌料類型還是主要以商品餌為主,快節奏的做釣需要我們每次拉餌都要有一個好的餌團狀態,很多釣友在使用商品餌的時候都會有這個問題:餌料為什麼拉不成團,入水就掉?不管是搭配餌還是商品餌來說,這種情況都存在,餌團的飽滿程度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會影響魚的吃口,如果說魚不能很好的吃食,那麼勢必會在出口信號上有一定的影響 那麼如何才能拉出大餌團呢?

第一點:不管是搭配餌,還是單開餌,首先在開制餌料的時候要加入一定量的水比例,這個水比例在後期醒餌後對拉出的餌團大小有一定的影響,不管是開制什麼餌料,我們都要按照餌料包裝袋上的建議水比進行添加,那麼如何精準控制水比呢?如果對開餌不是很熟練的,建議還是用量杯,量杯開餌不是新手的必備,而是對於水量的精準把握,很多釣友喜歡直接用手帶水,如果把握量不準的話就會出現水比過多或者過少的情況,嚴重時可直接影響拉餌效果。

第二點:醒餌時間的把控和控餌的頻率問題。對於醒餌來說,就是為了將餌料和水比進行充分融合,如果沒有讓餌料和水進行充分融合那麼就會出現餌料本身不出絲的情況。對於醒餌的時間來說,像現在的秋季來說,一般醒餌時間控制在5分鐘以內就可以了。對於控餌來說包括兩種:打揉餌料頻率、做釣控餌頻率,對於打揉餌料來說,只要不是搓餌,那麼我們打揉的頻率就不要太高,一般圍繞餌料盆打個七八下就可以,打揉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證餌料內部的網狀結構出現,以更好的做拉餌使用。

對於做釣控餌來說:是指我們餌料在拉餌後為了恢復圓形狀態而進行揉打,很多釣友在做釣時喜歡揉打餌料,這種過高頻率的揉打會導致餌料內部的網狀結構過於濃密,進而影響拉餌效果。例如藍鯽:如果在做釣過程中經常揉打,在後期我們就會發現餌料拉出的餌團越來越少,越來越拉不好,不能有一個很好的餌團狀態。這種情況就是因為我們在做釣時過多的揉打導致餌料內部網狀結構過於濃密,進而導致拉餌效果不佳 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我們在做釣時將拉餌後所存留下來的痕跡進行簡單翻面同時做1—2次揉打就可以,不要過多的去揉打餌料。

第三點:拉餌的手法問題。目前釣友拉餌的手法也是各式各樣,很多釣友為什麼拉不成團,很大一方面是因為拉餌的手法存在問題,很多釣友喜歡將餌料整個壓在魚鉤上,然後豎直拉餌,這種情況下魚鉤受到的阻力增大,在拉餌效果上非常差 對於正確的且常用的拉餌手法我們有:刮皮法、斜拉法。

刮皮法:就是將餌料邊緣壓在魚鉤之上,我們豎直拉餌,使餌料從餌料邊緣滑過,同時魚鉤在餌料在邊緣刮餌料,這種拉餌手法一般來說拉出的餌團相對飽滿。

斜拉法:同理這種方法也是將餌料外邊緣壓在餌料之上,只是這個時候我們的手是拉著帶著魚鉤的子呈現45度角的拉餌方式,一般來說,如果餌料還可以的話,這種斜拉法所拉出的餌團也是比較飽滿的,而且個體比較適中

以上就是關於釣友們經常說的餌料拉不成團,入水就沒的一些解決方法,其實這都是一些小的細節問題,只要釣友們在做釣時稍微多留意,這種情況都可以很好的解決。

相關焦點

  • 自製「拉大球」餌料有捷徑:巧用海藻粉,實現拉餌又大、又密實
    前言:「拉餌」是釣魚人使用最多的一種上餌方式,具有上餌快捷、霧化適中、適口性好等優點;但也有缺點,在野釣和垂釣成魚時,拉餌又很容易招雜魚和鬧小魚……如何輕鬆實現拉大餌,又能保證餌團緊實、快速到底?這是許多釣魚人的期待~拉餌,最關鍵成分是「拉絲粉」。
  • 「刮皮、拉皮、指縫拉」三種手法,效率不輸拉餌盤
    ◆拉皮;最快速,變化範圍最廣拉皮不是美容啊!拉皮的操作要領:手指將子線分開,這一步和用拉餌盤操作相同,然後將雙鉤搭在餌料的表面,再用握餌料那隻手的大拇指輕輕將鉤尖按入餌料,拿子線的手順勢輕拉,讓雙鉤刮過餌團表面!就叫拉皮!
  • 三年練竿,五年練餌!餌料基礎大全使用技巧和配製方法
    5、注重餌水比的搭配精確餌水比非常重要,過稀附鉤性差,過幹霧化性差,開餌時,一定要根據釣場的水情和釣棚的水深,計算好霧化時間,嚴格按照餌水比一次性開出,切不可稀了加餌,幹了加水,這樣才能開出最佳狀態的餌料。
  • 冬釣蝦餌好伴侶——蝦拉、蝦猾
    很多釣魚人為了迎合魚在低溫時的吃餌特徵,在用餌上也是絞盡腦汁的想盡一切辦法來提高餌料的鮮腥味,鮮蝦味道極具鮮腥,蝦餌是釣魚人冬釣的首選之一。 如何才能開制好一款蝦餌呢?接下來給大家介紹兩款蝦餌好伴侶:蝦猾和蝦拉。
  • 釣魚技巧:開餌原則和上餌手法,讓你的餌料更能誘魚!
    一、餌料搭配要點1、粗細搭配餌料有粗細之分,說白了就是比重大小的區別。釣鯽魚,餌料基本都是比重不大的餌料,細分狀居多,然後是片狀,都少顆粒,這是因為鯽魚更喜歡進食入水後變成絮狀的食物。大體型魚類比較在於餌料的多少,是否能吃飽,所以釣大魚的餌料比重往往都比較大,有比較多的小顆粒成分。大比重的餌料還有個好處,就是餌團會比較重,到底比較快,可以相對減少小魚鬧窩的情況。小魚多,魚口正常,餌料儘量增加比重,魚口輕要降低餌料比重。
  • 它取代了傳統冬釣蟲餌,還不給漁具店1分錢,詳解——紅蟲白餌
    在冬釣這個大前提下,紅蟲系列餌料首先針對的是低溫水質。魚是冷血動物,在低溫水質甚至新環境的水情下,更容易出現應激反應,從而造成我們經驗上的:冬季低溫不能做大窩、不適合高「霧化」的餌料形態。這就體現在了許多環境和釣場:僅要紅蟲散落、和水上層的些許霧化——才能釣效更好的現象。由此,也就催生出了紅蟲白餌的使用。
  • 釣魚技巧:「水拉餌」是個什麼餌料?是如何搭配使用的?
    加入了水母粉的餌料,好像一團果凍一般,有很好的適口性,並且有彈性,關鍵還在於餌料入水之後呈現絮狀在水中擺動,如同水母一般,所以也叫水母餌,非常有誘魚效果。二、水拉餌搭配技巧水拉餌的類型較多,根據不同的魚情,不同的目標魚有不同的搭配方式。
  • 好的釣魚體驗,必定離不開好的餌料配方,來看看大師如何搭配餌料
    天然麥香鯽魚餌配方:2號九一八1份+大師2號2份製作方法:將上面這3份餌料混勻,然後加入3份水,快速順(逆)時針打揉,然後靜置三五分鐘,待充分吸收之後即可搓餌施釣如果想做成拉餌,就直接加入4份水,然後再加1份老鬼5號鯽撒在表面,然後快速攪拌成團施釣。優勢:本餌素材天然,麥香濃鬱,適用於投餵谷麥、玉米或餅類飼料的養殖釣場。
  • 開拉絲餌時該如何「揉」餌?知道你能揉得很勁道,但餌也「死」了
    最明顯的一點,是拉絲餌開餌時不能過多地揉,而要揉的時候也要有一定的技巧,具體原因和技巧,在本期《漁課堂》我們來教給大家。有些釣友把拉絲餌當做面,把揉餌當做和面,這裡慎重告訴大家,這是不對的,是很危險的做法,只有開好後「醒面」階段,才可以把拉絲餌和面比較。
  • 紅蟲「肉夾饃」開餌有竅門,看似最懶的方法,卻能讓紅蟲全天鮮活
    進入冬季,紅蟲是廣大釣魚人普遍使用的餌料。紅蟲的釣魚使用,細分方法有很多,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野釣和低密度生口魚池釣最常用的,一種「商品粉餌拉紅蟲」的方式,也被釣魚人形象的稱為「肉夾饃」。使用這類餌料的朋友,常見出現以下幾大類問題:為什麼說粉餌先加蟲、再加水,是不建議的方式?
  • 這就是老釣手在夏季特愛用的活蝦餌,用好了可比蚯蚓紅蟲厲害得多
    最近廣東這邊的溫度升到了30度,所以垂釣起來真的是好熱啊,熱一點就算了,很多釣手還和大熊反饋說最近真的是完全釣不到什麼魚,要麼沒魚吃,要麼就是盯著浮漂看一天空手而歸,其實如果我們用商品餌不起作用的時候,可以試試這款自己配製的蝦餌,因為很多老釣魚人都在用,所以今天給大家推薦一下。
  • 淺析商品餌的構成與使用
    我們只有對不同的魚種使用不同的餌料,找到它喜歡的味型,它喜歡的類型,我們才能夠釣到魚、釣好魚。我們把魚餌大致分為三個種類:1、原生態餌料千萬不要小看這類餌料,垂釣大魚的時候,加工過後的餌料反而沒有這些原生態餌料的效果好。
  • [收藏] 絕世好文!二十種自製釣鯉魚餌配方
    [溫馨提示] 這是一篇用心的專業文章,很長。最好的方式是,閱讀前先點轉發分享到朋友圈,這樣你隨時可以在自己的列表中找到它,複習它。鯉魚與其他的淡水魚在耐寒上相比屬於耐寒的魚類,所以成為各位釣魚在冬天喜愛的釣魚對象。相信很多釣友都熟知鯉魚的習性、釣法、用餌。今天,小編就給您盤點下那些自製鯉魚餌料的配方。
  • 冬釣鯽魚,餌料狀態比味型重要,做幾個調整,低溫下保持拉餌狀態
    冬釣鯽魚,要注意餌料的味型,也要注意餌料的狀態。甚至可以說此時餌料狀態比味型更重要,原因是很多釣友在水溫低的季節釣鯽魚,都知道使用味道濃的餌料,或者是使用活餌,但是餌料的狀態往往容易忽視。從上餌的手法來說,此時應該用拉餌為主,這樣餌團小而且輕,形狀也更為自然,適口性會好很多。
  • 如何才能開出適口性強狀態好的餌料?記住三個原則即可!
    你需要熟練運用下面三個原則:餌料水比原則如果大家仔細留意,幾乎每一款餌料在包裝袋上面都會告訴你水比是多少。其實水比並不固定,根據對象魚和當前的環境可以靈活調整,也就是說你沒有必要嚴格按照水比指導來開,多點兒少點兒其實區別沒有那麼大。
  • 這樣開餌不死蟲,不跑蟲,記牢了
    要知道有些餌料都會「燒手」,比較脆弱的紅蟲傷害就更大了。所以紅蟲總是鑽出來,總是死掉也就不奇怪了。怎麼辦呢?可以參考以下幾個建議:可以先加水再開餌比如說在餌料盆裡先放入紅蟲,然後再倒水(多少水根據你餌料來,比如說1:1的餌水比,先攪拌均勻然後倒入盆裡就好),這樣有了水的稀釋和緩衝,紅蟲掙扎的力度會明顯小一些,存活的時間也相對長一些。
  • 水底漿層影響魚找餌?錯了,漿層並不影響,魚不吃餌另有原因
    漿層是否真的影響魚找餌?有漿層水域作釣,魚不開口的原因是什麼?本文就從這三個問題,與釣友們探討一下!一、水底到底有沒有漿層在我們的實際作釣中,特別是在作釣一些肥水老塘時,無論浮漂是調高釣低、調低釣高,還是調幾目釣幾目!當我們調好漂、找好底,開始作釣。
  • 這幾種餌料是黑坑老滑魚致命的剋星
    這類魚狡詐又充滿警惕的心理,我們一般使用常規的餌料是很難釣獲他們的,今天我們來說說另類的幾款餌料。一:浮水顆粒:針對滑口鯉魚工程鯽,白鯽都有非常好的效果1:獨特味型2:狀態比重輕也是浮水顆粒的一大優勢,浮水顆粒的餌水比一般是1:0.7左右,浮水顆粒最佳的狀態就是入水後一點一點的剝落,到底過後還有一個餌芯包住鉤子,魚在水底輕輕一拱,沉底的浮水顆粒會再次漂浮起來然後再慢慢的沉下去
  • 餌料熟化對釣魚的影響 最簡單的熟餌製作 以及身邊能釣魚的食物
    首先味型上面,開水燙過的土豆泥粉,馬鈴薯粉的味道會更濃,其次,開制後的餌料,入水後測試分層霧化狀態,也比冷水開制的,要好很多,對比測試後就能很容易地看出其中的差異。,很多釣友不願意在這上面,耽誤太多的時間。
  • 冬天用海竿爆炸鉤,餌料不沉底?分析這兩個原因,就能釣得大物歸
    原因二:餌料比重太輕這是我們經常遇到的問題,而且有時候怎麼也發現不了,餌料比重太輕的話,肯定是沉入不了水底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粗顆粒太少了餌料組成物質裡的大顆粒物質太少了,片狀物質或者是細顆粒物質佔比太大,導致餌料在入水之後,霧化散落太快,如果黏度太低,再加上粗顆粒少的緣故,餌料在逐漸下沉的時候會變得越來越小,最終導致餌料沒到底時就沒了,或者是只剩少許餌料。但是我們用海竿感覺不出來,就會以為鉤子上沒餌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