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明年實施周休二日新勞基法 每周工時不得超40小時

2020-12-24 閩南網

  臺灣立法機構15日三讀修正通過勞動基準法部分條文,明定每周工時不得超過40小時,確立周休二日法源。新勞基法將於明年1月1日實施。

  臺灣現行勞基法規定,勞工每日正常工作時間不得超過8小時,每2周工作總時數不得超過84小時。

  新勞基法明定,勞工正常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8小時,每周不得超過40小時;僱主如果違反規定,處2萬元(新臺幣,下同)以上30萬元以下罰金,且僱主不得以正常工時修正作為減少勞工工資事由。

  新勞基法明定,出勤紀錄改為保存5年,僱主違規可處9萬元到45萬元罰金。現行勞基法規定,僱主應置備勞工籤到簿或出勤卡,並應保存1年。

  新勞基法還規定,出勤紀錄應逐日記載勞工出勤情形到分鐘為止,勞工向僱主申請出勤紀錄副本或影本時,僱主不得拒絕。(記者何自力 李慧穎)

相關焦點

  • 臺灣明年實施周休二日新勞基法
    原標題:臺灣明年實施周休二日新勞基法  新華網臺北5月15日電(記者何自力 李慧穎)臺灣立法機構15日三讀修正通過勞動基準法部分條文,明定每周工時不得超過40小時,確立周休二日法源。新勞基法將於明年1月1日實施。   臺灣現行勞基法規定,勞工每日正常工作時間不得超過8小時,每2周工作總時數不得超過84小時。
  • 臺灣通過新"勞基法":周休二日 每周工時不超40小時
    臺灣立法機構15日三讀修正通過「勞動基準法」部分條文,明定每周工時不得超過40小時,確立周休二日法源。新勞基法將於明年1月1日實施。臺灣現行勞基法規定,勞工每日正常工作時間不得超過8小時,每2周工作總時數不得超過84小時。
  • 臺灣「勞基法」初審通過 每周工時40小時(組圖)
    臺灣勞團今(30)日在「立法院」外舉辦「撐40工時」人體排字行動。  臺灣勞團高喊「給我40,其餘免談」。  民進黨團23日舉行記者會呼籲「立院」在五一勞動節前完成初審,將每周法定工時縮短為40小時。
  • 臺灣新「勞基法」惹眾怒:過勞之島人人喊「累」
    臺灣的工時狀況在21世紀曆經了多次改變:2000年「政黨輪替」時失去了執政權卻仍掌握立法院多數的國民黨,將每周48工時降至42工時;2015年,臺灣工時則終降至每周40小時;2016年承諾落實周休二日的蔡英文上臺,以極富爭議的「一例一休」企圖變相落實周休二日,卻因正式砍掉「七天假」而引起勞團的持續抗議。而2017年10月開始的此次修法,則乾脆連一例一休也不要了。
  • 韓每周最長工時縮短至52小時 員工超時工作企業違法
    原標題:韓每周最長工時從68小時縮短至52小時 員工超時工作企業將違法  韓國國會環境勞動委員會27日審議通過《勞動基準法》修訂案,將勞動者每周的最長工作時長從68小時縮短至52小時。日後,若員工被發現每周工作超52小時,其所屬企業將被視為違法。
  • 臺灣2016年有7個連續假期 全年放假116天
    原標題:臺灣明年放假116天新華社臺北5月5日電(記者何自力 李慧穎)臺灣行政主管部門日前公布的2016年行政機關辦公日曆顯示,明年有7個連續假期,放假總日數為116天。此間媒體紛紛直呼民眾「小確幸」又來了。2016年全年總放假天數比2015年增加1日。
  • 5分鐘看懂:鬧得臺灣雞犬不寧的「勞基法」修法到底是怎麼回事?
    那麼,臺灣這一波,到底在鬧什麼? 首先要知道的是, 自2001年起,臺灣的公務員、學生享受雙休日,即「周休二日」,這個沒有什麼爭議。 但「勞基法」適用的勞工人群每七天只有1天休息,即「七休一」。這幾年臺灣在鬧的「勞基法」修法啊、一例一休啊、「七休一」啊,針對的都是勞工人群。 我們先來解釋一下知識點「一例一休」。
  • ...臺灣,上班族,自認,加班,工時,高雄市,臺北市,臺南市,臺中市...
    原標題:3成臺灣上班族每天工作超10小時 45%身心不健康  東方網11月13日消息: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臺灣yes123求職網13日發布調查結果顯示,臺灣上班族自評每天平均工時8.74小時,其中,每天平均工作10小時(含)以上比例是29.3%;45.9%臺灣上班族自評目前身心狀況不健康。
  • 臺灣小學生也煩「一例一休」,日記稱快沒飯吃了
    【觀察者網綜合】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月6日報導,去年5月20日民進黨上臺後,提出修改「勞基法」,將「周休二日」定義為「一例一休」(每周休息二天,其中一天為例假不可加班,另一天可以加班,但需付加班費),並取消「七天法定假日」,此舉遭到勞工團體質疑是在變相增加勞動工時,而資方也對企業增加成本表示不滿。
  • 臺灣畢業四年醫師,月薪3萬,一周工作72小時,高工時苦不堪言
    年收入加加總總約落在110-170萬(約合人民幣26萬~40萬)。而大家最常說的醫師高工時,就是出現在25-31歲這幾年的住院醫師階段。是外人難以想像的累以及高工時,這幾年在醫院做牛做馬值班,如果以一個月值7班來說,整個月的工時差不多300-320小時,平均一周工時約72小時,根本沒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例如找個對象,去墾丁海邊走走。算下來住院醫師的平均時薪約360元(約合人民幣85元)左右吧,算起來只比公務員高一些些。
  • 如何看待上班超過12小時的工作,合法嗎?注意這兩種特殊工時制度
    《勞動法》規定,職工每日工作不得超過8小時,每周工作不超過44小時。不過四十四小時的規定,1995年3月25日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規定》修改為每周40小時,企業最遲1997年5月1日前實行。《勞動法》規定,因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同意,企業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周不得超過一小時。特殊情況下,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基礎上,延長時間不得超過三小時。加班時間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從上面兩個規定看,一天工作12小時是嚴重違反勞動法的行為。
  • 教育部、財政部下發辦法要求勤工助學原則上每月不超40小時
    教育部、財政部下發辦法要求勤工助學原則上每月不超40小時  日前,教育部、財政部印發修訂後的《高等學校學生勤工助學管理辦法(2018年修訂)》(以下簡稱《辦法》)。《辦法》要求,安排勤工助學崗位,應優先考慮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學生參加勤工助學的時間原則上每周不超過8小時,每月不超過40小時。  根據《辦法》,勤工助學活動按照學有餘力、自願申請、信息公開、扶困優先、競爭上崗、遵紀守法的原則,由學校在不影響正常教學秩序和學生正常學習的前提下有組織地開展。校內勤工助學崗位設置應以校內教學助理、科研助理、行政管理助理和學校公共服務等為主。
  • 震動臺灣政壇的「一例一休」究竟是怎麼回事?
    比起前段時間引起熱議的「996」制度,臺灣的「一例一休」爭議也不遑多讓。「一例一休」究竟是什麼?它和與之配套的條款為什麼會引起臺灣社會的普遍反感,我們稍作梳理。和我國大陸地區勞動法實踐一樣,長久以來,雖然在實際上廣泛採取「一周工作四十小時」和「周休二日」的做法;但在法律層面,臺灣地區依舊保留了「周休一日」等規定。
  • 少子化原因 「藍委」:臺灣低薪高房價工時長
    國民黨「立委」蔣萬安8日質詢時表示,民進黨上臺「執政」三年多,勞工過勞、長工時的問題沒有解決。而且每年出生率都在下滑,蔣萬安表示,年輕人不敢生的原因是低薪、高房價、工時長。蔣萬安表示,蔡英文當年的競選政見根本已全數跳票。    蔣萬安表示,三年多前蔡英文競選時,曾經承諾六大勞工政見,包括提到降低年總工時。
  • 特殊工時工作制企業,員工加班工資如何計算?
    原勞動部《關於職工工作時間有關問題的復函》(勞部發[1997]271號,現行有效)五、經批准實施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用人單位,在計算周期內若日(或周)的平均工作時間沒超過法定標準工作時間,但某一具體日(或周)的實際工作時間工作超過8小時(或40小時),『超過』部分是否視為加點(或加班)且受《勞動法》第四十一條的限制?
  • 發生勞動爭議,工時怎麼算?
    每天上班幾小時?你了解過自己的工時嗎?慣常的工作中,大多數人都實行標準工時制,即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但也有一些人,由於他們工作性質的不同,需實行特殊工時制度。結合本案,如果何某的工作時間每周超過40小時,並且公司又不安排補休的,加班費如何計算呢?是否按照工資的兩倍支付加班費?根據《山西省關於加強對企業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和不定時工作制管理的通知》第四條第一款的規定: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企業,在綜合計算周期內,安排職工每日連續工作時間不得超過11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