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動臺灣政壇的「一例一休」究竟是怎麼回事?

2021-02-14 勞動法了麼

比起前段時間引起熱議的「996」制度,臺灣的「一例一休」爭議也不遑多讓。

「一例一休」究竟是什麼?它和與之配套的條款為什麼會引起臺灣社會的普遍反感,我們稍作梳理。

和我國大陸地區勞動法實踐一樣,長久以來,雖然在實際上廣泛採取「一周工作四十小時」和「周休二日」的做法;但在法律層面,臺灣地區依舊保留了「周休一日」等規定。直到2016年底才從法律上明確了「一日為例假,一日為休息日」周休模式。

大陸地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1995年1月1施行)

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後來通過《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等規定調整至四十小時/周,本文不再展開。

臺灣地區:

《勞動基準法》(2015年2月4日修正版本,非現行版本)


第30條 勞工每日正常工作時間不得超過八小時,每二週工作總時數不得超過八十四小時。

第36條 勞工每七日中至少應有一日之休息,作為例假。

但是在2015年6月3日的版本中(並保持至今),上述第30條規定修正為:

第30條 勞工正常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八小時,每週不得超過四十小時。

在2016年12月21日的版本中(並保持至今),上述第36條規定修正為:

第36條 勞工每七日中應有二日之休息,其中一日為例假,一日為休息日

兩岸實踐

大陸勞動法

臺灣規定(原來)

臺灣規定(現行)

不超過40小時

不超過44小時

兩周不超過84小時

每周不超過40小時

休息二日

至少休息一日

至少休息一日

應有二日休息,

一日為例假,

一日為休息日

《勞動基準法》規定的「一日為例假,一日為休息日」,簡稱「一例一休」。其中「例假」帶有強制性:除非「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才可以安排加班;且需要支付加倍工資並補假。否則,即便勞工同意,也不能安排加班。而「休息日」相對靈活,在雙方協商一致的前提下,僱主可以安排加班,並支付雙倍的加班工資,但無需補假。


加班條件

加班補償方案

例假

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

加倍工資/補假

休息日

協商一致

加倍工資

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

加倍工資/補假

上述修訂的初衷在於保證勞工每周至少有一天的休息時間。這不是對勞動者有利的好事嗎?為什麼反而會有那麼大的爭議呢?

在推出「一例一休」等制度的同時,臺灣主管部門又推出「砍七天假」的政策。

依照主觀部門的邏輯:由於每周工作時間從42小時(兩周不超過84小時)減少為40小時,即每周減少2小時工作時間。依照8小時/天來計算,一年減少了13個工作日。所以,原來包括元旦翌日(之前臺灣地區元旦放假2天)、國父誕辰(11月12日)等在內的7天假期,改為「只紀念,不放假」。

「每周減少2小時」工作時間其實很難真正被勞工體會,但減少7天假日卻可以切實感受。如此不接地氣的方案,也難怪勞工無法接受。

第32-1條 僱主依第三十二條第一項及第二項規定使勞工延長工作時間,或使勞工於第三十六條所定休息日工作後,依勞工意願選擇補休並經僱主同意者,應依勞工工作之時數計算補休時數。

上述系新增條款,其意思為:只要雙方協商一致,無論 「平時加班」還是 「休息日加班」,均可以通過「補休」的方式抵償。但是,「例假」不包括在內。

勞工擔心:因為勞資雙方談判能力的差異,僱主很可能以該條款為依據,一直用「補休」作為加班補償。從而讓「休息日加班必須給高額加班費」的規定形同虛設,僱主讓勞工於休息日加班不會增加任何成本,勞工更難拿到加班費。

大陸勞動法對於 「平時加班」「法定節假日加班」和「雙休日加班」做了區分。前兩種加班只能通過支付加班費的方式補償,而後者則可由用人單位選擇補休或加班費。相比之下,該規定不但保持了「彈性」,也為勞動者獲取加班費提供的底限和保障。

第40條 因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僱主認有繼續工作之必要時,得停止第三十六條至第三十八條所定勞工之假期。但停止假期之工資,應加倍發給,並應於事後補假休息。

在沒有協商一致的情況下,只有「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等極端情況下,僱主才能安排勞工在「休息日」「特別休假」和「法定節假日」工作。

即便勞工願意,僱主也不能在「例假」安排勞工加班。

同時,僱主又要承擔「2倍工資」和「補假休息」的雙重加班補償。

上述規定,一方面讓僱主方叫苦不迭,另一方面也實際上堵塞了部分勞工想在「例假」通過加班賺取加班費的通路。

《勞動基準法》2016年12月21日修正版本原規定:

第 24 條 ……前項休息日之工作時間及工資之計算,四小時以內者,以四小時計;逾四小時至八小時以內者,以八小時計;逾八小時至十二小時以內者,以十二小時計。

簡而言之,該條款設定了「起步價」制度。極端情況下,即便勞工加班一分鐘的,也要依照四小時計付加班費。防止僱主以較低代價安排勞工零星加班,保護勞工的整段休息時間。

但該條款在2018年1月31日的修正版本中被取消,並延續至今。

「一例一休」及相關制度的反覆修訂,充分體現了勞動立法的複雜性。

立法者保護勞工休息權利的初衷(例假),不但激起中小企業的反對,也沒有被廣大勞工接受。

《勞動基準法》從2015年6月3日(「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小時」條款出臺)至今,竟然進行了8次修正;可見爭議之激烈。

在勞資雙方的博弈過程中,因為「做一算四」等明顯有利於勞工條款的得而復失,而「一例一休」等反而限制了勞工的加班選擇。故相關修正條款被評價為「減我的薪水,加我的工時,騙我的選票,毀我的未來」。

至少從目前看來,以「一例一休」為標誌的臺灣《勞動基準法》修正結果,並沒有達到預期目的和效果。

我們下期見!

相關焦點

  • 臺灣「立法院」鬧翻天的「一例一休」到底是什麼?
    中國臺灣網7月21日訊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臺灣「勞基法修正草案」鬧得沸沸揚揚,草案內容將現行「一周一例假日」,修正為「一周兩例假日」。「一例一休」與「周休二例」的差別,到底是什麼呢?臺當局「行政院」版本的「一例一休」跟「立院委員會」版本的「周休二例」差別在哪?
  • 臺灣勞工團體赴蔡英文住家抗議「一例一休」(圖)
    不滿「一例一休」修正草案,臺灣勞工團體5日集結至蔡英文住家外抗議。(圖片取自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10月5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勞基法」修正草案「一例一休」5日進入「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審查。
  • 臺灣「一例一休」擬「修法」 勞工或連上12天班
    臺灣「一例一休」擬「修法」。(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中國臺灣網10月30日訊 臺當局「行政院長」賴清德上任後曾承諾,「一例一休」(每周休息二天,其中一天為例假日不可加班,另一天為休息日可以加班)將「修法」。
  • 臺灣該改的惡政豈只「一例一休」?
    造成勞、資、社會「三輸」的「一例一休」,臺行政機構終於啟動「修法」。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賴清德願意正視現實,不再「硬拗」,社會應該支持。不過,我們還是要追問:仍有許多應該修改的「惡政」,當局卻還在硬拗,是不是應該一體面對,重新檢討。
  • 臺灣小學生也煩「一例一休」,日記稱快沒飯吃了
    【觀察者網綜合】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月6日報導,去年5月20日民進黨上臺後,提出修改「勞基法」,將「周休二日」定義為「一例一休」(每周休息二天,其中一天為例假不可加班,另一天可以加班,但需付加班費),並取消「七天法定假日」,此舉遭到勞工團體質疑是在變相增加勞動工時,而資方也對企業增加成本表示不滿。
  • 一例一休被罵翻 臺灣法律系教授戳破最大盲點
    一例一休上路後,勞資雙方抱怨連連,臺灣文化大學法律系教授邱駿彥指出,一例一休最主要是為了「縮短年總工時」,但臺「行政院」未把此當作溝通的主要訴求,倡導不足、執行倉促,導致勞工不清楚制度,資方更不知道如何因應,因此引發了極大的民怨。
  • 「一例一休」墊高運營成本 臺灣餐飲業「漲」聲響起
    (圖片取自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12月30日訊 「一例一休」上路後,臺灣餐飲業者及其上遊業者,如食材供貨商和物流運輸業者的人事成本增加。為整體結構性問題,餐飲業「勢在必漲」,29日,臺灣最大的鍋貼水餃連鎖品牌八方雲集宣布調漲部分商品價格,等同是為餐飲市場漲價潮「開第一槍」。
  • 民「怨」: 「一例一休」髮夾彎
    「一例一休」與「周休二例」的差別,到底是什麼呢?臺當局「行政院」版本的「一例一休」跟「立院委員會」版本的「周休二例」差別在哪?    其實,「一例一休」意指一天為例假日,一天為休假日;「周休二例」為兩天例假日。    所謂例假日是指:不可以請勞工出勤,勞工可拒絕上班。
  • 韓國瑜:蔡英文的「一例一休」把勞工肚子給綁住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國民黨2020參選人、高雄市長韓國瑜日前面對臺灣民眾陳情「一例一休」議題,先是高喊「必須重新檢討」,而後又表示若自己當選要廢除「一例一休」。韓國瑜21日下午赴嘉義縣出席庶民座談會時再次炮轟,「『一例一休』已經沒有辦法符合現在多元勞動狀態的需求」。
  • 臺灣公休假不能減 勞團轟一例一休是詐騙
    臺灣團結工聯等工會團體7日在臺「勞動部」前,抗議「勞動部」號稱要推動周休二日、「一例一休」,但實際上是藉機刪除7天公休假,強化變形工時。(資料照片,季志翔攝)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針對推動臺灣周休二日議題,新當局「勞動部」今上午再度邀請多家全臺及工會聯合組織、資方團體以及相關政府單位討論。團結工聯等工會團體上午聚集在勞動部前,抗議勞動部號稱要推動周休二日、「一例一休」,但實際上是藉機刪除7天公休假,強化變形工時、達到工時銀行的效果。
  • 「一例一休」衝擊 臺灣442所幼兒園學費喊漲
    私幼人力荒,一例一休之後衝擊更為明顯。圖為臺北市幼兒園上課時的畫面。(本報資料照片)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4月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一例一休上路,加上物價上揚,造成「6都」私立幼兒園高達442所向教育局提出今年9月、新學年度起將調漲收費,其中,臺中市有175所計劃調漲;臺北市有80所,家長每月最少得多支出4800元(新臺幣,下同),臺北市教育局表示,本月中將召開審議委員會,才能定案是否漲價與調幅。
  • 臺灣「一例一休」新規將迎春節長假 患者就診大考驗
    面對「一例一休」上路後的第一個春節長假,急診室醫師憂民眾因無處看病,屆時勢必湧入急診室;圖為大型醫院的急診室擠滿就診民眾。(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中國臺灣網1月10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再過2周,臺灣地區農曆春節連續6天長假即將到來,但「一例一休」上路後風波不斷,除了許多診所調漲掛號費、龍頭醫院臺大周六將停診,後續問題也陸續浮出。
  • "一例一休"上路 客運、餐飲、長照…臺灣各行業漲不停
    據臺灣媒體報導,「一例一休」的勞工新制在臺灣上路了,不少行業紛紛調漲售價,勞工的薪水還沒增加,就先面臨物價上漲,荷包已先受不了。隨著國際油價及原物料價格走揚,加上「一例一休」效應讓業者成本攀高,不少行業紛紛調漲價格,而且這一波物價漲風才剛開始。為壓抑物價走勢,臺行政機構8日宣布,農曆春節前,公共運輸、瓦斯及水電,都不會漲價。「公平會」也組成防制人為操縱物價項目小組,全力防範業者藉機聯合漲價,餐飲業將會是觀察名單。
  • 「一例一休」害了多少人?臺灣家庭負債比率高達87%
    臺灣家庭負債比率高達87%,專家稱跟"一例一休"政策有關」。(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10月13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的薪資少得可憐,根據金融機構調查,臺灣家庭負債比率高達87%。
  • 民調首度跌破五成 「一例一休」讓「賴神」頭很大
    除了一例一休之外,賴清德日前說照服員月薪30K是「做功德」一說也被強烈抨擊。臺灣行政機構負責人賴清德上任後,曾經接連帶動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的低民調,不過,根據上面這份民調顯示,「賴神」在11月的施政滿意度竟然首度跌破5成,剩下44.8%,外界認為是因為臺灣行政機構推動「一例一休」再「修法」之後,所造成的影響
  • 「一例一休」引爆蔡當局執政危機
    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8日發表臺灣「國政基金會」副研究員林昭禎的評論文章表示,日前臺灣智庫公布的民調顯示,在政黨傾向上,20至29歲的受訪者最不支持民進黨,而原本已被年輕人所摒棄的國民黨,反倒有緩步上升的跡象。
  • 「一休一例」闖關 臺「立法院」上演全武行
    「一例一休」到底是什麼? 神比喻讓你看懂休假爭議     臺灣「勞基法修正草案」鬧得沸沸揚揚,草案內容將現行「一周一例假日」,修正為「一周兩例假日」。「一例一休」與「周休二例」的差別,到底是什麼呢?
  • 韓國瑜炮轟蔡英文:「一例一休」把勞工肚子給綁住
    國民黨2020參選人、高雄市長韓國瑜(中)(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中國臺灣網10月22日訊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國民黨2020參選人、高雄市長韓國瑜日前面對臺灣民眾陳情「一例一休」議題,先是高喊「必須重新檢討
  • 臺學者:缺乏配套的「一例一休」就是惡法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中地檢署因司機工作超時,遭臺中市勞工局裁罰2萬元(新臺幣)。對此,臺灣學者葉毓蘭認為「缺乏配套、彈性的『一例一休』,就是惡法。」不僅勞資雙輸還全民受害,由統聯客運開始帶動的物價飛漲,會讓人民遑遑不可終日。
  • 槽點滿滿 | 賴清德又想修改「一例一休」
    導讀:「一例一休」,即每周休息二天,其中一天為例假不可加班,另一天可以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