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該改的惡政豈只「一例一休」?

2021-02-18 海峽新幹線

造成勞、資、社會「三輸」的「一例一休」,臺行政機構終於啟動「修法」。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賴清德願意正視現實,不再「硬拗」,社會應該支持。不過,我們還是要追問:仍有許多應該修改的「惡政」,當局卻還在硬拗,是不是應該一體面對,重新檢討。



去年12月臺立法機構三讀通過修正「勞基法」,全面實施周休二日,同時訂下「勞工每7日中應有2日之休息,其中1日為例假,1日為休息日」,即所謂的「一例一休」。所謂「休息日」是指僱主可給付加班費,讓勞工加班的休假;「例假日」則不能加班出勤。一項硬性規定適用所有企業,立刻卡死企業人力運用的彈性,甚至連正常營運都受影響;勞工則因加班費計算方式改變,企業減少提供加班機會,員工收入因而縮水。服務業、小企業受害比製造業、大企業嚴重,小型服務業、小店鋪受衝擊最大,部分店鋪因而休業。


「一例一休」造成的負面影響,企業界當然不斷反映,勞工更不領情,連第一線負責勞檢的縣市政府也跳腳反對,外僑商會也多次反映其不合理,可見已「天怒人怨」。但在將近1年的時間內,蔡當局上從臺灣地區領導人、臺行政機構負責人,下至主管部門局處都寧折不彎,抵死不改,甚至指責是企業界長期不遵守「勞基法」,現在一次改正,才會爆發強烈反彈。終於在林全下臺,賴清德無需為錯誤政策背十字架後,臺行政機構啟動「修法」。那麼請問:當時堅持「一例一休」無錯的勞動主管部門,如何面對兩個月前的自己呢?


最佳的政策推動,當然是擘畫之初即思慮周全、規劃完整,上路後全力推動、儘快達成目標與發揮效益;次等者則是思慮或有不周之處,上路後根據實際情況能儘快調整、去除問題缺陷、減少負面衝擊;最下等者則是始則規劃不周,甚至政策本身就錯誤,上路後問題百出、後遺症已現,卻仍鐵齒硬拗、不願修改,最後社會、民眾一起承擔惡果,即使等到「拗無可拗」時再作調整,也為時已晚矣。


遺憾的是,蔡當局「堅持惡政、寧折不彎」的「氣魄」仍未消除,最明顯的當然是全面廢核的能源政策。蔡當局要全面廢核,代之以綠能,規劃的目標是在2025年綠能佔電力供應2成、天然氣5成、燃煤3成。但是實際執行結果,綠能進度並不如預期,2成綠能目標幾乎確定不可能達成;但尚可運作發電的核電厂部分機組,卻在廢核「神主牌」下先行停機。


躁進廢核的結果就是電力供應拉警報,臺電只能拚命增加火力發電。該除役的老舊機組繼續使用,還要不斷增加火電廠,如規劃中大潭、中火都要增加機組,深澳電廠要重啟,興達電廠增建機組。


火電全開的後果不問可知,全臺汙染與碳排放增加,民眾的健康,特別是臺灣中南部,受到傷害更大。看看即將來到的臺中選戰,汙染已成為首要議題,可知其嚴重性。為了增加綠能,蔡當局幾乎無所不用其極,環評放水、在農地、水庫與溼地推廣種電,甚至研擬當局補貼屋頂太陽能。


因為急著增加綠電,我們也看到臺灣失去離岸風電「議價能力」的後遺症,島外投資人在歐洲,可以用每度電新臺幣2元多的收購保證價格投資,到臺灣卻要求每度電6~8元新臺幣。島外投資者予取予求,代價全民買單,電價最後一定會上漲。


再如曾經虎虎生威的太陽能產業,近年飽受大陸低價競爭之苦,歐美不少大廠紛紛破產或退出市場,在臺灣也被視為「四大慘業」,蔡當局卻大張旗鼓當作綠能產業而投入資源,恐非良政。其他還有如防務自主產業政策亦然,揠苗助長的臺艦臺造、臺機臺造,註定要花大錢而無效益,在爆發海軍「獵雷艦慶富案」之後,是該全面檢討防務自主產業政策了。


政策若動輒「髮夾彎」當然要批判,但堅持惡政、寧折不彎更為惡劣,因為最終民眾與臺灣都將為此付出代價。蔡當局願意修改「一例一休」,但是否也該檢討那些已問題百出、早該調整的政策?


(本文原載於臺灣《中國時報》)

相關焦點

  • 臺媒:「一例一休」要改,但不能只貼膏藥
    臺媒:「一例一休」要改,但不能只貼膏藥 2017-05-25 15《聯合報》25日社論指出,臺灣「一例一休」政策上路,勞工、企業和消費者都表示不滿。
  • 「一例一休」引爆蔡當局執政危機
    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8日發表臺灣「國政基金會」副研究員林昭禎的評論文章表示,日前臺灣智庫公布的民調顯示,在政黨傾向上,20至29歲的受訪者最不支持民進黨,而原本已被年輕人所摒棄的國民黨,反倒有緩步上升的跡象。
  • 民「怨」: 「一例一休」髮夾彎
    「一例一休」與「周休二例」的差別,到底是什麼呢?臺當局「行政院」版本的「一例一休」跟「立院委員會」版本的「周休二例」差別在哪?    其實,「一例一休」意指一天為例假日,一天為休假日;「周休二例」為兩天例假日。    所謂例假日是指:不可以請勞工出勤,勞工可拒絕上班。
  • 震動臺灣政壇的「一例一休」究竟是怎麼回事?
    比起前段時間引起熱議的「996」制度,臺灣的「一例一休」爭議也不遑多讓。「一例一休」究竟是什麼?它和與之配套的條款為什麼會引起臺灣社會的普遍反感,我們稍作梳理。和我國大陸地區勞動法實踐一樣,長久以來,雖然在實際上廣泛採取「一周工作四十小時」和「周休二日」的做法;但在法律層面,臺灣地區依舊保留了「周休一日」等規定。
  • 蔡當局將再改「一例一休」 臺青年赴民進黨部找小英要「七天假」
    (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日前表態再將修改「一例一休」。臺灣高教工會、反教育商品化聯盟11日到民進黨中央黨部外舉行記者會,抗議蔡當局去年「修法」砍掉勞工7天假,今年還要繼續賤賣勞動者的血汗。
  • 一例一休被罵翻 臺灣法律系教授戳破最大盲點
    一例一休上路後,勞資雙方抱怨連連,臺灣文化大學法律系教授邱駿彥指出,一例一休最主要是為了「縮短年總工時」,但臺「行政院」未把此當作溝通的主要訴求,倡導不足、執行倉促,導致勞工不清楚制度,資方更不知道如何因應,因此引發了極大的民怨。
  • 臺灣小學生也煩「一例一休」,日記稱快沒飯吃了
    【觀察者網綜合】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月6日報導,去年5月20日民進黨上臺後,提出修改「勞基法」,將「周休二日」定義為「一例一休」(每周休息二天,其中一天為例假不可加班,另一天可以加班,但需付加班費),並取消「七天法定假日」,此舉遭到勞工團體質疑是在變相增加勞動工時,而資方也對企業增加成本表示不滿。
  • 臺灣「立法院」鬧翻天的「一例一休」到底是什麼?
    中國臺灣網7月21日訊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臺灣「勞基法修正草案」鬧得沸沸揚揚,草案內容將現行「一周一例假日」,修正為「一周兩例假日」。「一例一休」與「周休二例」的差別,到底是什麼呢?臺當局「行政院」版本的「一例一休」跟「立院委員會」版本的「周休二例」差別在哪?
  • 臺灣勞工團體赴蔡英文住家抗議「一例一休」(圖)
    不滿「一例一休」修正草案,臺灣勞工團體5日集結至蔡英文住家外抗議。(圖片取自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10月5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勞基法」修正草案「一例一休」5日進入「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審查。
  • "一例一休"上路 客運、餐飲、長照…臺灣各行業漲不停
    據臺灣媒體報導,「一例一休」的勞工新制在臺灣上路了,不少行業紛紛調漲售價,勞工的薪水還沒增加,就先面臨物價上漲,荷包已先受不了。隨著國際油價及原物料價格走揚,加上「一例一休」效應讓業者成本攀高,不少行業紛紛調漲價格,而且這一波物價漲風才剛開始。為壓抑物價走勢,臺行政機構8日宣布,農曆春節前,公共運輸、瓦斯及水電,都不會漲價。「公平會」也組成防制人為操縱物價項目小組,全力防範業者藉機聯合漲價,餐飲業將會是觀察名單。
  • 「一例一休」衝擊 臺灣442所幼兒園學費喊漲
    私幼人力荒,一例一休之後衝擊更為明顯。圖為臺北市幼兒園上課時的畫面。(本報資料照片)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4月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一例一休上路,加上物價上揚,造成「6都」私立幼兒園高達442所向教育局提出今年9月、新學年度起將調漲收費,其中,臺中市有175所計劃調漲;臺北市有80所,家長每月最少得多支出4800元(新臺幣,下同),臺北市教育局表示,本月中將召開審議委員會,才能定案是否漲價與調幅。
  • 臺灣「一例一休」擬「修法」 勞工或連上12天班
    臺灣「一例一休」擬「修法」。(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中國臺灣網10月30日訊 臺當局「行政院長」賴清德上任後曾承諾,「一例一休」(每周休息二天,其中一天為例假日不可加班,另一天為休息日可以加班)將「修法」。
  • 開槍「一例一休」 陳水扁嗆蔡英文做錯還不道歉
    華夏經緯網9月15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陳水扁昨透過「新勇哥物語」指出,「一例一休」錯就錯在蔡英文在選前不該答應勞團「還我7天」的訴求;蔡當局為了面子,不敢面對真正的民意。朝令有錯,夕改又何妨?道個歉不就好了!
  • 「一例一休」墊高運營成本 臺灣餐飲業「漲」聲響起
    (圖片取自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12月30日訊 「一例一休」上路後,臺灣餐飲業者及其上遊業者,如食材供貨商和物流運輸業者的人事成本增加。為整體結構性問題,餐飲業「勢在必漲」,29日,臺灣最大的鍋貼水餃連鎖品牌八方雲集宣布調漲部分商品價格,等同是為餐飲市場漲價潮「開第一槍」。
  • 蔡英文私下坦言看不懂「一例一休」,國民黨批其只為政治算計
    蔡英文私下坦言看不懂「一例一休」,國民黨批其只為政治算計 朱煉/中國臺灣網 2017-07-15 18:49
  • 「一休一例」闖關 臺「立法院」上演全武行
    神比喻讓你看懂休假爭議     臺灣「勞基法修正草案」鬧得沸沸揚揚,草案內容將現行「一周一例假日」,修正為「一周兩例假日」。「一例一休」與「周休二例」的差別,到底是什麼呢?臺當局「行政院」版本的「一例一休」跟「立院委員會」版本的「周休二例」差別在哪?     其實,「一例一休」意指一天為例假日,一天為休假日;「周休二例」為兩天例假日。     所謂例假日是指:不可以請勞工出勤,勞工可拒絕上班。僅有在天災、突發事變等才可要求勞工上班,且必須加發一日工資與補休一天。
  • 韓國瑜:蔡英文的「一例一休」把勞工肚子給綁住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國民黨2020參選人、高雄市長韓國瑜日前面對臺灣民眾陳情「一例一休」議題,先是高喊「必須重新檢討」,而後又表示若自己當選要廢除「一例一休」。韓國瑜21日下午赴嘉義縣出席庶民座談會時再次炮轟,「『一例一休』已經沒有辦法符合現在多元勞動狀態的需求」。
  • 臺灣公休假不能減 勞團轟一例一休是詐騙
    臺灣團結工聯等工會團體7日在臺「勞動部」前,抗議「勞動部」號稱要推動周休二日、「一例一休」,但實際上是藉機刪除7天公休假,強化變形工時。(資料照片,季志翔攝)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針對推動臺灣周休二日議題,新當局「勞動部」今上午再度邀請多家全臺及工會聯合組織、資方團體以及相關政府單位討論。團結工聯等工會團體上午聚集在勞動部前,抗議勞動部號稱要推動周休二日、「一例一休」,但實際上是藉機刪除7天公休假,強化變形工時、達到工時銀行的效果。
  • 【看臺】「一例一休」讓「血汗島」再添新傷
    蔡英文力推的「一例一休」制度,終於排除萬難上路了,但施行以來,後坐力卻強大到動搖民生。持平而論,讓勞工多休假,的確是立意良善,設法揮去 「血汗島」的惡名,但行政單位小看了臺灣企業主「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能耐,反讓已經疲弱的經濟再傷一拳。
  • "一例一休"致島內哀鴻遍野藍營酸:"英全"法力無邊
    (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中國臺灣網1月4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落實周休二日的「一例一休」上路後,島內哀鴻遍野,因法令訂死,工人休假固定,不僅薪資減少,也無法排連休出遊,強迫休假,沒有任何好處。對此,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李明賢4日就酸說,「英(蔡英文)全(林全)的法力無邊」,臺灣不只是烏託邦的境界,更該是極樂世界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