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課堂為純公益課堂,對邁德及非邁德學員免費開放
向世界講訴中國故事/中國文化是我一直致力於在英語教學中需要融入的一個重點內容。而此來自於我自己的親身經歷。
尤記得2002年教我的第一位英國老師告訴我他對中國的印象還停留在穿著藍布衫年代時讓我哭笑不得,而直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後他的震驚和好奇,並主動來詢問我更多關於中國現在的變化,以及有關中國的文化和故事。
甚至到後來成都在全球城市的影響力不斷提高,我不用再向我的英國同學介紹 I『m from Chengdu, the hometown of giant pandas,而是可以大方簡潔地回答:I am from Chengdu.
所以設想一個場景,我們雖然了解西方許多文化,某一天與一位外國人坐在一起吃漢堡或者披薩的時候,對方好奇地詢問中國有哪些飲食文化有哪些傳統節日,這些節日有什麼特色,你會怎麼回答呢?我們能否驕傲地用英文說出我們國家至少三個以上傳統節日以及節日特色呢。
語言地目的在於交流,這個交流包含了言語的交流,更包含了更深層次文化、商業以及學術的交流等。因此,隨著中國在世界地影響力不斷提升,我們學習英語已經不再是僅僅為了學習和了解西方文化,而是肩負著向世界講述中國文化/故事的重任。
我們希望,在邁德孩子們具備21世界小公民的綜合素養,其中包括未來可以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出國以後更懂五星紅旗帶給我的重要意義,圖為2008年奧運會火炬傳遞倫敦站留學生自發組織護衛火炬的隊伍。
值國慶來臨之際,我們特別策劃了此次愛國主題的公益英語活動課,希望孩子們能夠用英文我來自中國,以及通過英文學習對國旗的基本認知和表達,以及用英文表達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此次CLIL通識教育課堂--愛國主題公益英語活動課
此次CLIL通識教育課堂--愛國主題公益英語活動課
詞彙:
China
star
yellow
red
national Day
military parade
national flag
句型:
What is it?--It’s a star.
What is it?--It’s our national flag.
What color is it?』--It’s red and yellow
Where are you from?--I’m from China
How many stars can you see.-I can see five stars
I Love China!
*課程教學內容可能進行微調,具體以現場教學為準。
親手DIY一面小紅旗為國慶增添節日的氣氛吧。
此次課堂為純公益課堂,對邁德及非邁德學員免費開放
地點:邁德文化活動中心內
時間: 2020年9月26日(周六) 下午 19:00-20:00
授課老師:中教授課
人數:單場活動限量12個孩子參加
報名方式:掃描下方二維碼或者私信班主任進行報名(報滿即止)
CLIL,英文全稱為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是一種將內容和語言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用英語在課堂中教授文化、科學、地理、歷史、藝術等內容,潛移默化地學習語言知識,從而促進語言和學科知識的雙重學習。如今一些國際學校、雙語學校等進行的跨學科雙語教學就是CLIL教學法的具體體現。
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本身源於19世紀,當時有不少歐美學者有感於現代大學的學術分科太過專門、知識被嚴重割裂,於是創造出通識教育,目的是培養學生能獨立思考、且對不同的學科有所認識,以至能將不同的知識融會貫通,最終目的是培養出完全、完整的人。自從20世紀,通識教育已廣泛成為歐美大學的必修科目。
在現代教育界,進入20世紀後,通識教育已經成為歐美名校的一類必修科目。1945年,由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哈佛通識教育紅皮書》指出「通識教育關係到國家高質量人才的成長「。如書中所言,通識教育著眼於學生身體、道德和智力的和諧發展,致力於把學生培養成為知識全面、視野廣闊、教養博雅和人格完整的人。
邁德特色CLIL通識教育課堂旨在通過CLIL教學法培養學員的通識教育能力。不同於邁德無邊界課堂,邁德CLIL通識教育課堂均在校區內進行,通過豐富主題,豐富形式的英文課堂與動手相結合的形式,讓孩子學習英語的同時拓展豐富的知識,建立基本的通識教育能力(General Education),同時結合DIY和沉浸式體驗活動等激發孩子對於語言學習的興趣。
*以上為邁德通識教育課堂部分主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