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運動極限究竟是多少

2020-12-15 科學網

 

最近,法國科學家經過多年研究後宣稱,人類競技水平已經逼近生理極限,2060年後再創造世界紀錄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專家說,到2027年,一般運動項目的世界紀錄將達到人體極限,到2060年,百米賽跑的紀錄將劃入以千分之一秒作為尺度的時代,馬拉松速度將以減少百分之一秒為目標,而舉重比賽的增重也精確到「克」了。即便如此,每次微小的紀錄突破也可能要間隔50年的時間。到那時,破紀錄在競技運動的重要性將降低,而競技的方式和比賽的質量將成為關鍵指標。

 

那麼人體運動極限究竟是多少?是什麼生理因素影響著人類的運動極限呢?

 

——逼近極限——人體潛能已發揮99%

 

法國生物運動醫學和流行病學研究所的專家們對1896年現代奧林匹克運動誕生以來所創造的3260項世界紀錄進行了整理和分析。結果發現,人體潛能在100多年前只發揮了75%,但到今天已被激發到99%。

 

研究者對田徑、自行車、舉重、遊泳和速滑5個大項作了進一步分析,得出的結論是,以挑戰人體極限為終極目標的人類競技運動很快將面對「極限之牆」。

 

創紀錄已進入減速期

 

事實上,人類破紀錄的速度幾十年前已經放緩。

 

最明顯的例子莫過于田徑中的男子100米項目。在1896年首屆現代奧運會上,世界上第一個男子100米紀錄誕生了,成績是12秒。僅過了8年,世界紀錄就縮短了1秒,在上世紀60年代以前,100米紀錄在被頻繁的更新,但之後突破世界紀錄就進入了以百分之一秒作為尺度的時代,破記錄難度越來越大。從1960年至今,人類經過50年蝸牛般的推進僅把世界紀錄向前挪動了0.22秒。

 

此前的研究也表明,現在運動員破紀錄越來越依賴於偶然性了。以田徑的男子1500米為例,1998年,這個項目沉睡了15年的世界紀錄被打破,成績為3分26秒。而在那漫長的15年中,該項目上的頂尖運動員的成績時好時壞,根本沒有一種總體向上的趨勢。科學家們預計,在未來的10多年中,1500米的成績將依然如故。

 

絕大多數的競技體育項目都有世界紀錄,而現代體育發展至今,多數世界紀錄已經越來越難於被刷新,愈發接近人體運動極限。

 

——生理探秘——

 

人體運動極限是由怎樣的生理生化原因形成的?為什麼男子百米的世界紀錄是9秒74,而不是5秒74呢?

 

短時間運動受供能系統限制

 

這要從人體的供能說起。從生物化學的角度講,人體內的供能系統分為三種:磷酸元(ATP-CP)功能系統、糖酵解供能系統和有氧代謝供能系統。人體肌肉中儲藏著多種能源物質,根據運動項目所要求的供能效果、運動強度、運動持續時間等因素,以不同能源物質為能量代謝起點的三種供能方式按照一定順序和相應比率被選擇性利用,進行能量供應。由單一系統供能的情況是不存在的。

 

一般來講,在數分鐘之內的短時間、大強度運動中,人體主要依靠磷酸元和糖無氧酵解來供能。隨著運動時間的延長,身體內的糖、脂肪、蛋白質就在氧氣充足的情況下開始分解產能。在有氧代謝功能系統中,大強度運動1—2小時,肌糖原才接近耗盡。脂肪儲量豐富,可以維持更長時間的運動,理論上其時間不受限制。

 

臨時供能只維持10秒肌肉活動

 

那麼人體系統又和運動極限有什麼關係呢?我們以100米跑為例。人體運動是藉助骨骼肌的收縮來完成的,骨骼肌收縮實際上就是將機體能量代謝產生的化學能轉變為機械能的過程,而這個過程中唯一的直接能源物質就是一種含有高能磷酸鍵的有機化合物——ATP。100米跑是典型的短時間極量運動,象徵著人體儘快向前運動的極限能力。其極限強度決定了身體要以動員速度快、單位時間內輸出功率最高的無氧代謝系統供能,肌肉以人體儲備非常有限的ATP、CP供能為主。ATP釋放能量供肌肉收縮的時間僅為1—3秒,CP在合成ATP後釋放能量,其供能時間為5—8秒,一旦超過8秒,人體就要啟動糖酵解系統參與供能。人們挑戰速度極限,就是要儘量消耗ATP-CP,力爭減少糖酵解參與供能,ATP—CP系統綜合換算下來可維持10秒肌肉活動,所以人類百米跑的時間應該在10秒左右。

 

其他項目也同理可證,人體不同的能源系統的供能能力決定了運動能力的強弱,也相應決定了運動極限。當然,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在挑戰極限的道路上始終不斷前行。

 

——克服極限——

 

儘管人的體能肯定有一個極限,但是如今就算運動員不服用提高成績的藥物,他們也能不斷地找到克服體能極限的辦法。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基本上可以歸結為以下三個方面的進步:更好的裝備、更好的訓練方法以及更多地激發出運動員的潛能——基因賦予他們的能力。

 

更好的運動裝備

 

那些需要使用裝備的比賽,如自行車、高爾夫球、撐杆跳,運動器械的進步已經使得運動員的成績有了驚人的提高。運動服裝也得到了改進,遊泳運動員們穿的特殊服裝可以減少水的阻力,滑雪、自行車等運動員穿的特殊材料製成的服裝可以減少風的阻力。

 

技術的進步來得太快,運動管理機構也開始就此制訂相應的規範。例如,用碳纖維和昂貴的材料製作的輕質自行車,比賽時競爭優勢十分顯著,所以國際自行車聯合會規定參賽運動員的自行車重量必須低於6.8千克或15磅。再以速滑為例。1998年冬奧會上,運動員開始使用可脫離式冰刀,冰鞋的後跟與刀刃分離,使得運動員向下用力時更能使上勁,產生了更高的加速度。

 

不斷提高的訓練技巧

 

現在,很多體育運動比如長跑、跳高、遊泳和舉重等,成績的提高更多地是依賴訓練。

 

維吉尼亞詹姆士·麥迪遜大學人類運動表現實驗室的麥克·桑德斯正在尋求打破極限的方式,他發明了一種含有蛋白質的新型運動飲料,他希望喝了這種飲料能夠使運動員的訓練更刻苦、訓練的持續時間更長久。

 

「實際表明,至少在耐力上,我們看到了明顯的進步。」桑德斯說。「更重要的是,我們已經看到肌肉損傷減少了,而肌肉的修復增加了。大多數競技運動員都能夠盡全力去訓練,不必擔心身體會累垮。如果這種飲料讓他們能夠再刻苦訓練一點兒,那麼這就意味著他們的身體極限會延長的更遠一點兒。」

 

利用基因改造人體

 

更好的裝備、先進的訓練技術讓運動員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似乎那些遺傳異常的人也能夠找到適合他們的比賽。在不遠的將來,科學家們將會找到讓運動員利用自己的基因塑造肌肉群或者創造輸氧血紅蛋白細胞的方法。

 

這些方法會使用某些化學成分讓一個基因啟動或停止,以便能增加或減少蛋白質的生成。那時候,一些人可能會利用技術讓自身變得更大更強壯。

 

■新聞緣起

 

「更快、更高、更強」的口號一直激勵著無數運動健兒向新的目標發起衝擊,但半個世紀後,這也許將變為我們只能仰望的理想。法國科學家經過多年研究後宣稱,人類競技水平已經逼近生理極限,2060年後再創造世界紀錄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研究還顯示,不同運動項目邁向極限的速度並不是同步的,而會是分批到達。就破紀錄的可能性而言,女子撐竿跳的未來最光明,遊泳項目也有較大提升空間,但田徑將會是首先「觸頂」的項目之一,男子百米無論如何也無法跑到9秒。

 

相關焦點

  • 人體的12大極限,你知道多少?
    5月26日,是聯合國提議的「世界向人體條件挑戰日」。人類渴望和追求極限,不斷地創下一個又一個超越極限的記錄,創造了許多令人驚訝的奇蹟。那麼,人類在生理上和心理上能夠承受的終極極限是什麼呢?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探索人類追求最高極限的12個奧秘。1、人不吃不喝能活多久?沒有食物或水,人能生存多久?
  • 天門山女學生意外引發討論,極限運動究竟該不該開展?
    「極限運動的終點:一個是死亡,一個是恐懼,當你眼裡沒有這兩樣東西,為了喜歡的事物不向任何一樣東西妥協,那你眼裡一定是無邊無際的星空和自由。仰望星空的人,不應該被嘲笑。極限運動給我面對死亡和傷痛更加平和的勇氣,也讓我不斷對自己對生活有新的理解和認識。」
  • 人體的能力有沒有極限?
    隨著各項運動的世界紀錄不斷地被打破,人們不禁生出這樣的疑問:人體的能力到底有沒有極限?其實,大千世界,凡是由材料組成的事物,就存在著極限。一座樓房,它的支撐能力來自鋼筋水泥,如果這些材料確定了,那麼樓房所能承受的極限重量也就確定了。同樣,人體的能力也是由血肉之軀產生的,人體的潛能雖然看似一匹駿馬,可以肆意奔跑,但總會被一條繩子勒住。這條繩子就是生理科學和解剖結構。
  • 人體的可以承受的極限有哪些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顯著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求更為刺激有趣的生活,就會有很多人選擇驚險刺激的極限運動,那麼你知道會致命的人體極限是什麼嗎?你知道人體的可以承受的極限有哪些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會危害身體健康的極限運動,感興趣的朋友們一起來看看啊。
  • 太愛運動也是一種病? 挑戰身體極限究竟有多爽?
    太愛運動也是一種病? 挑戰身體極限究竟有多爽?時間:2016-10-30 20:04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太愛運動也是一種病? 挑戰身體極限究竟有多爽?
  • 揭秘人體的12個極限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報導,我們擁有向人類極限挑戰並創造紀錄的無法抑制的渴望。然而,我們在心理和生理上距離最終極限又有多遠呢?  1. 人類的速度極限是多少?人類的速度極限是多少  牙買加飛人博爾特在2009年柏林世錦賽打破世界百米紀錄摘金,又將由他自己保持的世界紀錄提高了0.11秒。人類的速度極限究竟是多少?美國史丹福大學的馬克-丹尼(Mark Denny)對這個問題十分好奇,決定對人類百米速度究竟有多快進行深入探究。
  • 為什麼有人喜歡玩命的極限運動?玩極限運動的人生到底什麼樣?
    為什麼會有人喜歡這些玩命的極限運動?玩極限運動的人生到底是什麼模樣?這個世界上又還有哪些極限運動呢?為什麼會有人喜歡這些玩命的極限運動?因為挑戰極限是人來源於基因的本能為什麼這麼說呢,人在嬰兒開始就表現出冒險,探索,挑戰的特點。
  • 極限運動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可以讓無數人用生命去做賭注!
    戶外極限運動究竟有著什麼樣的魅力,會沉迷於此項運動的人心裡都是怎樣想的,極限運動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可以讓無數人用生命去做賭注!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究竟吧!極限運動這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在多數人的眼中極限運動是一種死傷率非常高的運動,喜歡這種運動的都是對自己和家庭的不負責任,可還是有大多數人對它趨之若鶩?其實,我們換個角度思考很容易解開疑惑!為何沉迷?他們心中所想?
  • 喜歡運動的你,知道人類耐力極限是多少嗎?| 一周科技
    圖片來源:pixabay我們相信堅強意志力可以克服勞累,增強耐力。可是,人類的耐力即使再強大,也會有極限嗎?本周,《科學進展》雜誌發表的研究給出了肯定的答案。紐約大學亨特學院等機構的學者分析了鐵人三項、環法自行車賽、馬拉松等極限運動員以及懷孕婦女的運動情況。他們得出結論認為,不論運動類型和運動時長怎樣,當人體消耗能量的速度達到靜止時新陳代謝速度的2.5倍時,人類的耐力就會達到極限。如果在此之後還要繼續運動,那麼人體仍將分解自身組織。
  • 體育小知識:運動員與智商及競技成績與運動極限
    競技由於智力水平是通過行為表現出來的,那麼,完美而髙效率的人體運動可以說是體力與智力活動相結合的非凡表現。於是,人們不禁要問,運動成績的增長和提高有無止境?如果有的話,那麼它的極限又在哪裡?所謂的運動成績的極限,其實質是人類體能的最大極限,因為運動成績反映了人類的體能。針對這一問題,國外有些學者認為,除了極少數的幾個運動項目如射擊、射箭存在著運動成績(環數)的極限之外,大多數項目的運動成績幾乎不存在有極限,即不能完全地反映出人類體能的極限。
  • 對極限運動情有獨鍾,這些老闆究竟是為了什麼?
    極限運動,帶有一定的危險性在國內,有很多老闆熱衷於極限運動,比如王石、黃怒波、胡葆森等熱衷於登山,陳妙林熱衷於鐵人三項;在國外,熱衷於極限運動的老闆更多,維珍創始人布蘭森熱衷於駕駛熱氣球長距離飛行的冒險運動
  • 極限戶外運動-登山篇
    戶外運動,是一組在自然環境舉行的帶有探險或體驗探險的運動項目群。其中包括登山、攀巖、懸崖速降、皮划艇、潛水、帆船、定向運動、等項目,戶外運動中多數帶有探險性,屬於極限和亞極限運動,有很大的挑戰性和刺激性,擁抱自然,挑戰自我。
  • 《跑男4》韓國RunningMan再度來襲 極限運動尖叫不斷
    為了「盛情款待」遠方的來客,韓國「RunningMan」還特意為中國「跑男團」們準備了各種驚險刺激的極限運動遊戲,讓「跑男團」們一會兒挑戰高空蹦極一會兒變成「人體風箏」,全程尖叫不停。而在最後的撕名牌決戰中,經過上一次的合作已經成為好友的雙方不再是以團隊戰的方式對決,而是開啟了合作對抗的模式:兩邊成員相互組隊,7隊爭奪最後的冠軍。王祖藍和李光洙還意外組成了「海拔CP」大秀「最萌身高差」。
  • 翼裝飛行女大學生身亡,極限運動還是極限玩命?
    國內關於極限運動的爭議一直存在,早在2017年12月,被稱為「中國高空挑戰第一人的」吳永寧因體力不支,失手墜樓身亡,引起了不小的爭議。而這個事件再次把極限運動推到了風口浪尖。據了解,翼裝飛行作為一項極限運動,在空中最高時速可達298公裡/小時,這種高速飛行的刺激也吸引了很多挑戰者。
  • 為什麼有些人會喜歡極限運動?
    早前我們也和大家科普過青少年運動健身的注意事項,今天我們來認識一種不一樣的運動——極限運動。極限運動驚險刺激而又自由隨性、充滿創意,被稱為「勇敢者的遊戲」。那麼你知不知道為什麼有些人會喜歡極限運動?跑酷、小輪車、翼裝飛行你都知道怎麼玩嗎?
  • 為什麼有作死……哦不不,有極限運動的地方,就有紅牛的贊助身影?
    為什麼大家在一些比賽、如F1、速降、跳傘、翼裝飛行等極限運動的地方見到紅牛的贊助?在一些比賽中運動員有紅牛贊助的話,我們這些吃瓜群眾對他都會高看幾分!以至於會有「紅牛:我出錢,你出命,你的死像超乎你的想像!」類似的誇張言語來形容紅牛在極限運動中的影響力!
  • 人體的12個極限:真空狀態下最多存活一分鐘
    北京時間4月30日消息,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報導,我們擁有向人類極限挑戰並創造紀錄的無法抑制的渴望。然而,我們在心理和生理上距離最終極限又有多遠呢?  1. 人類的速度極限是多少?
  • 阿迪達斯成為首個與NASA合作的運動品牌,旨在突破人體在地球上的極限
    阿迪達斯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籤署歷史性的《太空協議/SPACE ACT AGREEMENT》,旨在助力運動員和太空人(尤其是女性)突破人體極限,此次合作在阿迪達斯發展歷程中具有劃時代意義; 此次合作將與NASA的阿爾忒彌斯
  • 鮮為人知的人體承受極限
    盤點鮮為人知的人體所能承受的各種極限  今年3月16日上映的好萊塢大片《異星戰場》,講述了美國內戰時期的前軍官約翰·卡特從地球穿越到了火星的「傳奇」。那麼,人類的身體真的能突破極限變成「超人」嗎?科學家們通過大量研究數據揭開了人類無法超越的各種人體極限。  體溫極限身體能承受多低的體溫  通常人體的體溫一般都在37攝氏度。當體溫降至36攝氏度時,反應和判斷力就會削弱;當體溫降至35攝氏度時,你將無法用筆寫下自己的名字,甚至連走路都很困難;當體溫降至33攝氏度時,你將會變得徹底失去理性。
  • 最適宜人體運動溫度是多少?春季運動,又該注意什麼呢?
    最適宜人體運動溫度是多少?春季運動,又該注意什麼呢?那麼健身房的最佳溫度是多少呢?1、溫度太高溫度太高會導致室內空氣異常乾燥,乾熱的環境會傷害人體內部溫溼的環境,傷害人體的體液,精氣,使人全身感到乾熱,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咽喉和皮膚乾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