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說》系列已經做了N期了,介紹了N多藝術家、設計師給大家。滿滿的藝術留學故事經驗+乾貨也收穫了不錯的反響。
上兩期我們採訪了ACG場域空間設計工作室的Moys導師和SWING導師,這一期我們依舊請來了ACG場域空間設計工作室的Yali導師,一起康康這期她會和大家分享哪些內容吧~~
Yali
謝菲爾德大學景觀建築
▏請問您最初是怎麼與藝術結緣的?又是什麼原因在那麼多藝術專業中唯獨鍾情於現在的專業呢?
Yali小時候上課不認真聽課,就喜歡塗塗畫畫,當時老師還以為我上課認真聽講,每時每刻都在低頭「做筆記」,就覺得不用上課都能受到表揚,還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很開心,慢慢覺得和設計有關的東西都很好玩,就喜歡上了。
選景觀建築是因為初高中就對生物自然特別感興趣,之後有幸在高中生物老師的引導下創立了生物社,想著大學選生物工程作為以後走下去的路,無奈家長反對,唯有「曲線救國」選擇和生物沾點邊的景觀建築。
再加上一直以來活在廣州暴雨水浸的陰影下,從小會有個夢想,怎樣才能解決廣州的排水問題。現在當然也在為這個問題煩惱著,只不過會轉化為怎樣用更為低成本,低維護,觀賞性強的可持續設計手法去解決這類問題罷了。
圖片源於網絡
▏您覺得出國學習藝術對於藝術生來說重要嗎?為什麼?
Yali其實也不能用重不重要來回答這個問題,但是感覺作為設計這個行業,多學習,多接觸,多見識估計也會比局限在一個地方裡學習要成長得更快吧。
因為其實回過頭來想,有時候身邊的人問:「對喔?為什麼我沒想到?你怎麼想到的?」這類問題時,答案其實很簡單,可能只是因為我接觸過,我看過吧。
▏當初為什麼選擇出國學習藝術呢?能分享一下您申請留學的過程嗎?
Yali說實話當初選擇出國學習是因為高考成績不太理想,學藝術就是純粹的喜歡,也沒有那麼多為什麼。本科的申請流程其實還算是簡單,學了一下雅思,然後諮詢中介後就直接選了謝菲了,最後等雅思成績出來把籤證辦下來就好了。
申請研究生的時候會有點難,因為當時要一邊工作,一邊準備作品集,一邊考GRE,寫文書什麼的。整個流程如果想順利一點的話其實提前準備作品集會顯得得心應手很多,也少走些彎路。
ACG優秀學員YUE同學作品,未經授權,請勿盜用
▏就您所教的藝術專業,對於作品集準備這一塊是否可以給到一些乾貨的分享
Yali景觀建築其實包含的科目有點多,有些學校注重植被的設計,有些學校偏規劃,有些學校偏生態,但是有些學校又比較綜合。我個人建議做作品集之前了解自己最鍾情於什麼,想去哪個學校,認真了解他們的課程及研究方向,到時候在作品集裡著重突顯出來,可能會事半功倍。
同時一個作品集裡可以包含不同尺度的項目,用不同的表現手法,突出自身軟體能力和對不同尺度的設計能力的把控。同學們也不要害怕有小組項目,其實我們在國外學習一般前期調研都是小組一起的,到了設計部分才會個人完成,所以團隊合作能力可能也會是衡量的其中一個標準。
▏是否可以聊聊您在國外留學的一些精彩經歷?
Yali讀景觀最好玩的地方我覺得是可以去Field Trip,每學期都會去不同的地方學習和調研,雖然天氣很惡劣,但是回想起來還是痛並快樂著。課堂中有些Workshop也很難忘。
而且國外的校園生活其實一點不差於國內,我們學校有很多叫做「Give it a go』的活動,給我提供很多樂趣,我可以去嘗試學手語,西班牙語,做咖啡拉花,做志願者等等。當時大三的時候還有交換的機會,我有幸去了澳洲,也是不錯的經歷。
個別經歷
▏海外的學習經歷,給您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哪些變化?
Yali讀書學習帶來的變化一般都是潛移默化的,只能從一些很小的事情上發現。好像出國前不太愛說話,現在出門排隊參加個活動什麼的看到身邊有人,總是忍不住想跟人聊天;走在大街上老是盯著植被,鋪裝之類的看;工作上可能在學校訓練慣了,安排的任務一般都不會拖,能按時完成;遇到什麼問題也會自己先解決,實在不行才會問別人。
▏對於想要選擇設計專業或已經入門的學生有什麼建議嗎?
Yali景觀設計是個挺接地氣的專業,如果喜歡或者已經入坑的同學們,除了平時多讀點書外,也可以多觀察身邊的景觀,多問為什麼,有很多同學做設計都是理所當然的,覺得自己身邊的設計就是這樣的,存在即合理。
其實可以試著反問為什麼合理?哪裡合理?把它照搬到自己的設計裡依舊合理嗎?平時也可以多上網接觸一些競賽項目或者國內外的落地項目,思考和理解他們的設計原理。有時間有條件的可以多出去走走看看,畢竟除了讀萬卷書,還得行萬裡路啊。
一些比較喜歡的網址
————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更多《導師說》藝術留學真實故事+經驗分享記得關注公眾號「ACG廣州」,我們下期再見!
Yali的往期線上分享
end.
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