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只需要來一次的地方,
我和克裡斯來了第二次。
「 撒哈拉沙漠 。」
倒不是對某部講述沙漠的書籍有什麼狂熱,
只是在這原始壯闊的地方,
總能牽動出人類最敏感單純的情緒。
摩洛哥
在浩瀚無垠的星空下面,
圍著篝火,
好像回到了我們最遠古時,
血液奔騰的狀態。
撒哈拉沙漠
去尋找心中的「異域」
去感受極富傳奇異域色彩的迷幻城市
去體驗一次真正的公路旅行,
去與路邊的動物來一次不期而遇的親密接觸。
摩洛哥
記住這裡的每一個笑臉
每一縷照在身上的陽光
摩洛哥
就像走在「石南叢生的荒野」中,讀著用 摩洛哥 山羊皮裝訂的書,來到 摩洛哥 ,我們沒理由拒絕一個充滿未知的邀請。
我們的摩洛哥旅行短片
我和克裡斯在年初就決定,要在這樣的狀態下,結束今年最後一個旅行短片的拍攝。.
摩洛哥 旅行短片《超脫The Detachment》。
2300英裡從 布魯塞爾 到 摩洛哥 。 一部關於新青年危機,探索「自我」與「世界」的旅行短片。 一次以撒哈拉為終點的心靈之路。 拍攝設備:Sony A6300微單相機+雲鶴2
摩洛哥
其實想通過短片表達的,是我們在撒哈拉星空下引發的感慨。在那種環境下面,特別容易產生人何等渺小和不足一曬的感覺,亦或是跟隨命運洪流飄蕩的無力感。
可是當你坐回火堆旁邊,回想自己走過的路和最寶貴的,甚至最平常不過的記憶,除了是屬於你自己的一部分,又何嘗不是影響他人,觸達他人,組成他人的一部分。
短片剪輯的節奏,其實是在表達這個思考過程,而不是我們旅行的故事。
關於旅行的歌單&書單
歌單:
《On Children》 - Damien Rice
將一首詩寫成歌會是什麼感覺?歌詞直接引用了紀伯倫的同名散文詩,整首歌既有明顯的阿拉伯音樂風格,又有民謠歌手Damien Rice強烈的個人烙印。
作為電影《先知》的BGM,它是我在 摩洛哥 旅行播放率最高的歌曲。
書單
《先知》-卡裡·紀伯倫
讀此書,就如同在火爐之旁,聽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作人生之談。 黎巴嫩 人卡裡·紀伯倫出生貧苦,與泰戈爾的作品相比,字體間流露的是平靜的悲涼。全書闡述人生哲理, 包括愛、自由、孩子、法律、善惡等26個主題,豐富的比喻手法讓你常常有醍醐灌頂的感覺。
《時間的針腳》- 瑪利亞 ·杜埃尼亞斯,來自粉絲Samantha的推薦。
小說講述了二戰期間, 摩洛哥 的一個女裁縫變成間諜的故事。在書中,我們能看到一個以女性視角去觀察的 地中海 沿岸二戰歷史。
摩洛哥
物品
當然是墨鏡,那邊的紫外線不是開玩笑的。
摩洛哥拍照tip
在 摩洛哥 旅拍是一件需要十分小心的事情,當地人對鏡頭非常敏感抗拒的。對準了他們的鏡頭,以及那一下清脆的快門聲,他們強烈的「第六感」可以察覺到。
所以無論是拍照或者拍短片,禮貌地徵得同意是必不可少的。或者,帶上你的長焦鏡頭貓在角落,捕捉那些公共性的活動。
我曾經問過原由,說法一是拍照會攝取他們的靈魂。(但Facebook上面的自拍是什麼回事?)
說法二是有篇拍攝了大量 摩洛哥 人的照片的西方雜誌文章,因為帶有強烈偏見,在 摩洛哥 引起公憤,導致了這樣的文化習慣。
摩洛哥
無論如何,這個情況給我們的拍攝造成了不小的阻力。還沒舉起相機,就會有人盯著你,防止被拍到。
摩洛哥
特別在晚上的老城市集拍攝,看到特別有意思的鏡頭,只能先禮貌詢問,雖然大多數被拒絕,但是總勝過發生意外。在旅行中,尊重當地的文化及習慣,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DAY1:布魯塞爾-卡薩布蘭卡
我們作為美團夢旅人,前往了 布魯塞爾 進行旅行拍攝。本著懶惰隨性而行的本性,我們沒有提前做任何計劃(當然 申根 籤證是先辦了)。
我們覺得在這個被譽為「 歐洲 心臟」的城市,一切都應該保持慵懶閒逸。
布魯塞爾
在 布魯塞爾 的每個早晨,都是先曬曬太陽吃個早餐,然後用兩杯濃縮咖啡吹響閒逛的號角。
美術館、大廣場、聖米勒教堂,再是兩倍濃縮咖啡,打開App,看看附近有什麼好吃的地道美食,
不做過多思考。
跟其他食物比, 歐洲 的龍蝦真的不算貴,非常鮮甜。
布魯塞爾
尋找華夫餅有個定律:裝修越簡單,這家店的餅越好吃。
我們謹記之前旅途中,拿捏不定帶來的痛苦,浪費大好時光。
紀伯倫說,痛苦來自於對美好的渴望。而那幾天我們痛苦的根源,是一盤吃不到的正宗蛋炒飯。
在超市逛的時候,克裡斯有過下廚的想法,但是想想要買鹽買油,就放棄了。
布魯塞爾
隨後幾天, 布魯塞爾 的天氣由晴轉雨。痛苦根源就由蛋炒飯身上轉移到了天氣狀況。
於是我們立馬下了一個不太靠譜的決定:訂機票提早出發去 北非 國家 摩洛哥 。
在這裡順便推薦一個 歐洲 的廉價航空公司Tui,
經常放出很低的票價,即使攜帶大型行李,
補償收費也非常合理(200RMB左右)。
DAY2:卡薩-馬拉喀什
今天由 卡薩布蘭卡 前往 馬拉喀什 ,包車車程大約3-4小時,於下午到達 馬拉喀什 酒店。
索維拉
想必在大家想像中, 馬拉喀什 是極富傳奇異域色彩的迷幻城市。
確實,它足夠異域,也足夠「迷幻」。因為烈陽猛烈,整座城市幾乎都用紅土築房,加上撥地而起的棕櫚林、沙漠附近最富饒的城市稱號。
摩洛哥
這一切,滿足了當時的探索者們,對夢幻綠洲的所有期待。
一撥撥慕名而來的嬉皮士,宛如在熄滅柴火上的狂歡,在消逝的城市歷史上開派對。把這座城市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塔吉鍋雜膾。
如果你對「異域」有著更為純潔的想像,可能 馬拉喀什 並不適合你。它其實是「色彩斑斕」的舊款。
非斯
千年市集:
摩洛哥 伯伯爾人稱 馬拉喀什 為『上帝的故鄉』,這裡有 非洲 最熱鬧也最大規模的露天實際,走進千年市集,這裡琳琅滿目的商品,可能會讓你迷失在五彩斑斕之中。
摩洛哥
市集每天下午均設有地毯拍賣會,猶太人市場售賣各式香料及日用品。
馬拉喀什老城
摩洛哥 有一種傳統的庭院結構建築,叫做「Riad」,這種民居都是有中心花園的「回」字型的庭院建築。
下午入住當地的傳統民宿「Riad」,鋪墊著 摩洛哥 傳統瓷磚和家具裝飾,別有一番風情,以及 摩洛哥 主人的熱情友好。
在這裡的中央泳池享受一場豐富的下午茶吧~
DAY3:公路旅行,馬拉喀什-索維拉
今天的行程是經由 馬拉喀什 前往「風之城」 索維拉 ,體驗一次真正的公路之旅。
其實在 摩洛哥 公路旅行,是一件痛苦而有趣的事情:很多時光會耗在交通上,但是伴隨的是其他地方看不到的原始美景。
索維拉
十月份的 北非 的天氣非常舒服。溫暖乾燥,只要不是在烈日下暴曬,就不會流的一身汗。
在哈桑寺坐著,聽做禮拜的祈禱聲和鈴聲,合著迎面而來的微風,那一刻真的忘記了「自我」的存在。
索維拉
我們停在路上休憩,突然一隻羊跑了過來,並且粘著多利事不走,於是剛好拍下這張圖片。真正的與自然接觸、遇到各種奇奇怪怪又充滿驚喜的事情,也許這就是旅行的意義。
索維拉
而在 馬拉喀什 與 索維拉 的公路之間,有一處奇景,全球也僅僅只有這裡能看到,那就是羊樹。
索維拉
當地的山羊在缺少水源,缺少草地的條件下為求生存,便慢慢學會了上樹的本領,最終它們能夠在樹上輕鬆攀登、跳躍,甚至站立在枝頭上。
這些山羊爬的樹是 摩洛哥 特有的「阿甘樹」,由於這種樹木十分堅硬,有些 摩洛哥 人又稱其為「 摩洛哥 鐵木」。該地區的柏柏爾牧羊人會跟隨在山羊後面,隨時揀拾從山羊嘴裡掉落地上的阿甘果核。然後把果核砸開,從中取出具有苦味的果仁,磨碎之後,從中榨出十分珍貴的阿甘油。
索維拉
索維拉
假裝當地人哈哈~
非斯
DAY4:索維拉
與 摩洛哥 的其他城市不同, 索維拉 的城市
有更高的包容感,更慢的生活節奏。
如果你問 摩洛哥 人,你最喜歡哪個城市,多半會說是 索維拉 。
索維拉 也許沒有 摩洛哥 最好的海灘,卻有著最著名的風。「 非洲 風城」的美譽名副其實,從大西洋來的風終年光臨著小城,吸引著很多衝浪和帆板運動愛好者。
索維拉
除了有海濱城市的各種優點, 索維拉 作為度假城市,寬大的街道比 馬拉喀什 舒服不少。
而 索維拉 作為港口,在食物上面也是有別於其他 摩洛哥 城市。除了塔吉鍋、醃橄欖、硬麵包等傳統食物,海鮮也成為了美食主力。
微炸的海魚撒上香料和 海鹽 ,別具風味.
索維拉
這是除了塔吉鍋之外的理想選擇食物:烤雞串.
索維拉
走進城內,可以感受到它並未完全被商業開發:居民區靠海而建,除了海灘附近有幾家酒店,城外都是正在修建的工地和無人的平原。
作為《權力的遊戲》粉,我像外星人一樣一直探頭探腦,想要看到當時作為電影場景的古城一角。
索維拉 作為奴隸貿易港口阿斯塔波在《權力的遊戲》第三季中出現過,現在已經是聯合國世界遺產之一,當年由一名 法國 人設計,而聖馬諾同樣出自他之手。
《權力的遊戲》影片中奴隸灣城鎮阿斯塔波便是取景於 索維拉 港口海鮮市場,看到許多藍色漁船便是權遊中龍媽解放阿斯塔努力、買下無垢軍團的取景地,還有七國首都君 臨城 的一些場景也取自這裡。身處其中,還真有一些穿越的感覺。
索維拉
在碼 頭城 牆附近,有成群的海鷗生活在這裡,也是我們這次拍攝的重點之一。
它們會在你面前大搖大擺地走過。也許,海鷗才是這裡的真正主人。
索維拉
索維拉 的麥迪娜大門,清晨黃昏時分非常美麗
索維拉
飯後,我在古城邊沿著街燈和若有若無的音樂聲散夜步。
索維拉
我心想, 索維拉 所擁有的港口海灘和自由開放的生活,吸引著許多 歐洲 客。以我在這裡的真實經歷來說,它與Paul Bowles筆下對 丹吉爾 描述,頗有幾分相似。
人們樂於嘗試走向那些不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又在這種方式中尋求過往。
索維拉
DAY5:索維拉-馬拉喀什
今日從 索維拉 回到 馬拉喀什 ,準備去探索千年夜市。
這裡的夜市,在整個 北非 甚至全世界都很著名。
直到有一天黃昏,走到了 馬拉喀什 的德吉瑪廣場,我才發現自己真正走進了阿拉伯的世界。
舞蛇人、大盜、阿拉丁、神燈、噴火人、各色各樣的小玩意、唱歌跳舞的賣藝人,如同電影裡神奇的阿拉丁國度。
形形色色的人們群聚於此,眾多的神話和神秘的幻象,開始上演著《一千零一夜》。
DAY6:馬拉喀什-玫瑰谷
馬拉喀什 作為進入沙漠前的中轉站,是所有入漠之前的必經地。
在此處和同行夥伴啊龍、Gofy匯合後,我們就動身往大漠出發,我們開始大漠出發。
摩洛哥
摩洛哥
穿過危險的高山彎道,和破敗的村落,意味著沙漠不遠了。
翻過阿特拉斯山口,車繼續向沙哈拉沙漠方向行駛,我們來到了艾本哈度堡壘村。
艾本哈度村有著 摩洛哥 最美村落之稱,也是保存非常完整的 摩洛哥 古老村落建築。依山而建的艾本哈度村佔滿了整個錐形的山坡,密密麻麻的褐紅色房舍比肩接踵,錯落有致,似乎給這個諾大的山坡披上了繁複的幾何裝飾圖。
整座古城是由泥土摻雜著草幹依山而建,仍有許多小攤販在這裡售賣當地的工藝品,荒涼而顧忌,獨立而別有風情。
破落的紅牆尼瓦,有一種經歷歷史滄桑的古樸之意。
DAY7:撒哈拉沙漠之旅,玫瑰谷-梅爾祖卡
我們這次最終的目的地,是位於 摩洛哥 東邊的撒哈拉之地。終於開啟我們的 撒哈拉沙漠 之旅,向無限寂靜出發。
梅爾祖卡是從 摩洛哥 進 撒哈拉沙漠 的入口,許多人選擇在這裡中轉,可以在這裡的青旅休息,或者在這裡報一個進沙漠的團、租駱駝、僱嚮導、進沙漠過夜。這裡比在 馬拉喀什 抱團要便宜一些。
撒哈拉沙漠 是世界上最大的荒漠,在當地遊牧居民圖阿雷格人的語言中,「撒哈拉」就是大沙漠的意思。
三毛曾寫下了「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她和荷西在這裡度過了一生之中最美麗而寧靜的地方。
在撒哈拉,生活著質樸的貝都因人,他們自古以來都在沙漠靠遊牧為生。
終於走進了撒哈拉,前後皆是一望無垠的沙丘,在太陽的炙曬下顯現出金黃的色彩。
到了沙漠當然要騎駱駝,一路上駝鈴聲聲,深入沙漠腹地。
太陽漸漸落下,駱駝與我們的剪影,沙子為紙,影子作畫,形成了沙漠裡最經典的畫面。
撒哈拉沙漠
擔任我們嚮導的當地人,沉默而幽默,走在路上他和駱駝一樣堅韌,休息之時又和我們說起許多關於沙漠的趣聞。
捕捉沙漠中的笑臉。
在沙漠當然也要善待自己~
來沙漠,必須來一場露營和賞一片星空。
走出帳篷,即可看到銀河懸在頭頂上,在與世隔絕的沙漠裡,只有我和你。
沙漠與星空。
燃起篝火唱起歌,享受沙漠裡的孤獨與狂歡。
DAY8:梅爾祖卡-非斯
今天從梅爾祖卡到 非斯 。 非斯 麥地那也就是 非斯 的老城區,至今 非斯 麥地那還保留著比較完整的城牆,老城規模非常大,是 摩洛哥 最大的麥地那。
藍門Blue Gate, 非斯 老城的標誌性建築也是通往老城的大門之一。
非斯
老城中有近1萬條小巷,狹窄曲折,像是迷宮一般,所以這裡號稱世界唯一沒有汽車的城市,毛驢是最重要的交通運輸工具。
老城是 非斯 最重要的旅遊目的地,皮革染坊、布日盧藍門、卡魯因大學都分布在這裡的小巷中。
非斯 最出名就是它的傳統手工藝品,銅器、銀器、刺繡、皮革製品等,還有經典的伊斯蘭建築風格。
非斯
DAY9~10:非斯-卡薩布蘭卡
從 非斯 前往 卡薩布蘭卡 ,包車車程3~4個小時,於下午到達 卡薩布蘭卡 酒店。
卡薩布蘭卡 是 摩洛哥 最大、最現代化的城市和商業中心。酒吧、夜總會,也有傳統的麥地那和城市海灘,新與舊在這裡交替,也融入了人們的生活之中。
哈桑二世清真寺,世界第三大清真寺,規模僅次於 麥加 與麥地那清真寺,同時也是世界上現代化程度最高的清真寺。
據說哈桑二世清真寺緣於國王的一個夢,夢裡國王曾接獲安拉的真言:「真主的寶座應建在水上。」 並以此紀念 摩洛哥 的阿拉伯人祖先自海上來。建成後的哈桑二世清真寺從此成為 卡薩布蘭卡 的新標誌。
哈桑二世清真寺寺內拼貼這五顏六色的 大理 石和 馬賽 克,這些神奇的幾何圖案構成一幅無解之圖。
天色漸晚,燈光映在廣場的 大理 石地面上,參觀的遊人漸漸歸去,享受這一片刻的放空與寧靜。
卡薩布蘭卡
DAY11:卡薩-布魯塞爾
從卡薩回到 布魯塞爾 ,本次 摩洛哥 探索與超脫之旅也算是劃上了句點。
布魯塞爾 的居民有三分之一是其他國家,所以 布魯塞爾 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城市,當中就有很多的居民就是被當地的風情 和美 景所吸引的。
我們決定依然到 布魯塞爾 的街頭走走,感受這裡獨特的建築風格與熱情。
布魯塞爾
撒尿小童:
撒尿小孩的銅像是 布魯塞爾 標誌性建築,撒尿小孩被稱為「 布魯塞爾 第一公民」。其實這個景點非常小,走在路邊不仔細看似乎和一般裝飾沒有什麼不同,但是其非常具有歷史意義,而且也成了 比利時 的標誌性的一個景點之一。
這個五歲小孩身材的雕像不大(身高約53釐米),但有將近四百年的歷史。雕像建於1619年,傳說 西班牙 佔領者在撤離 布魯塞爾 時,打算用炸藥炸毀城市,幸虧小男孩夜出撒尿,澆滅了導火線拯救了全城。
布魯塞爾
和你走在 布魯塞爾 的街邊。
摩洛哥那些特色住宿
沙漠之心(DESERT HEART),新開業的帳篷酒店,性價比很高,鐵藝的床鋪,在沙漠裡睡到這樣舒適的床真的是太幸福啦。
屹立在沙漠之中,真的與 撒哈拉沙漠 零距離接觸。夜晚可觀漫天繁星,浩瀚銀河。
在廣闊的沙漠上露天用餐,享受別樣的撒哈拉風情。
東方麥地那 摩洛哥 傳統庭院住宅 & Spa (L'Oriental Medina Riad & Spa)
這家是 摩洛哥 傳統庭院距離Jamaa El Fna Square廣場僅有15分鐘的步行路程。
摩洛哥
中央花園內的室外遊泳池周圍環繞著橘子樹,還有帶柏柏爾式風格帳篷的屋頂露臺。
摩洛哥
這裡鋪墊這 摩洛哥 傳統瓷磚和家具裝飾,別有一番風情。
摩洛哥
在泳池邊好好地享受美食和休息~給這裡的麵包和甜點一萬個贊!
摩洛哥
你們猜多利事會不會吃胖!
摩洛哥
最後最後的結語
在自傳《馬不停蹄》中,鮑爾斯這樣寫道:「我總是隱約地確信,在生命中的某一時刻,我會來到一個奇異的所在,對其奧秘的揭示會讓我醍醐灌頂,讓我欣喜若狂,甚至讓我萬劫不復。」
我們就這樣來到了 摩洛哥 ,去接受這裡的未知與尋找旅途中的喜悅,甚至於去尋找一種於思想上的超脫。對於旅途,對於人生,行走才有意義。
生老病死,笑與淚,愛恨情仇,
對新生的喜悅,對死亡祭奠,
屬於自我也屬於他人。
所以「我」和「你」並不渺小,
我們是浩瀚蒼穹的一部分,
我們並不對立。
北非 的角落。
一個充滿異域風情的酒吧。
你完全陌生的環境。
星空為燈,古牆為座。
對於我和多利事而言,
「去做讓自己血液奔騰的事情,
然後把它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