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經過多次猶豫,我終於決定在北非工作。在很多個理由中,說服自己的最後一個理由是對撒哈拉沙漠的感情,總是想去看一眼撒哈拉沙漠,這一次我就去吧!我特別的喜歡三毛,可以說她就是我的女神啊!我對她有著特殊的感情!所以,我選擇追尋她的腳步來到撒哈拉沙漠,來到摩洛哥!我對北非有著莫名其妙的熟悉感,他對於我來說很陌生,他對於我來說又是那麼的熟悉。踏上這片土地的那一刻,我就感覺我回到了我的老家,我堅信在摩洛哥,可以活得像她一樣灑脫,像她一樣自由。
在我看來,摩洛哥是北非世界的主要國家。它不僅保持了自己的民族特色,而且也順應了時代潮流。
街上的人們穿什麼衣服的都有,有穿著長袍和戴著面紗的阿拉伯人,他們只露出他們的眼睛;還有穿著背心,短褲或者小短裙的外國小妞。在熱情好客方面,摩洛哥人更加積極和熱情,在與亞洲人會面時,他們會用中文,日文或韓文說「你好」,並說「歡迎來到摩洛哥」,這讓人們感到非常友好。對於我們這些與「不與陌生人交談」教育而長大的人來說,這讓我們感到尷尬和不舒服。
我記得那天晚上在舊城馬拉喀什尋找住的地方,已經從網上訂好了酒店,只是這裡的路實在是太難認了,根本就不知道怎麼走。一位小弟弟願意為我們帶路。雖然我們一次又一次拒絕,但他堅持要告訴我們該如何去,好像要證明他不是騙子。
為了安全起見,我們一個人跟著他走,一個人留在原地,還跟我的同伴說,如果有什麼意外的話,一定要給我打電話。事實證明,他跟我們說的位置是對的,同伴安全的回來了,還告訴我,不遠很近,我們走個三五分鐘就到了。我不得不尷尬地說謝謝,不敢面對他悶悶不樂和憤怒的表情,並迅速將箱子拖進民宿小屋裡。
撒哈拉沙漠很遠,很遠,很遠。其實去沙漠了就不要想著穿什麼裙子,看起來特別好看,風一刮起來,真的是吹到你生無可戀,吃沙子都能吃到飽。是老老實實的,怎麼舒服怎麼來吧,穿著運動褲,運動上衣就好了,還很方便,晚上洗澡的時候,身上全都是沙子,連我的相機裡面也都是沙子,調聚焦的時候都能聽到相機裡面咔咔的聲音。
防曬在沙漠裡面是絕對絕對絕對絕對要的,因為在沙漠裡,不要想著要把自己身上的沙子收拾乾淨,因為不太可能,所以防曬,個人覺得帶噴霧會方便很多,因為塗抹的話會和身上的沙子在一起,真的是非常的不舒服,感覺也有點奇怪,怕曬的朋友們可以穿長衣長褲,其實沙漠上風很大,但是不是熱風,所以不會特別的熱。
我是夏天去的,沙漠中心一天最高的溫度是可以達到50多度的,但是也不要擔心我們會被熱死,會被曬死,因為他們本地人也受不了這麼高的溫度,所以都是到了下午四五點,太陽沒那麼毒了,司機才會開車送人去沙漠的。
我以為我無心看風景了,已經坐了五個小時的車了,特別的困,特別的餓,感覺到特別的累!但是當車子進入荒涼的沙漠地區時,我感到完全清醒。到了沙漠以後我租了一個駱駝,還有牽著駱駝的駱駝司機,萊克!我們運氣不是很好,到沙漠的那一天是個陰天,拍不到特別美的景色,但是依然不影響撒哈拉沙漠自己獨有的美。
Wifi沒有信號,手機沒有網際網路,和外面的世界完全失去了聯繫,風吹過我的耳朵,一座一座的小沙丘,還有乖巧的駱駝和萊克!騎在駱駝的背上,更廣闊的景觀衝進了視野。萊克請我把手機給他,然後讓他給我們拍照。我毫無希望地把手機拿出來,覺得他肯定什麼都不會,最後還得我自己修圖,我專注於金色的撒哈拉沙漠。他跑到沙丘下面,叫我看著他,用蹩腳的中文說:「1!2!3!」一會兒走在前面透過駱駝拍大角度...之後一臉期待的舉起手機給我看。
我們想知道他是否受過專門的攝影訓練,為什麼在構圖,角度,光影方面找到他的錯誤,從那時起我在沙漠中拍攝的所有照片都是由他拍攝的。我和萊克盤腿坐在沙丘上,用不太流利的英語聊天。他指著遠方說它是摩洛哥的邊界。再走15公裡,那是阿爾及利亞。我害怕我不明白,邊說邊用手指在沙子上寫寫畫畫,說到下一句的時候再輕輕用手把沙子撫平,就像風來過,什麼都不復存在。
騎駱駝我回去的路上,太陽幾乎已經下山。萊克走在前面牽著駱駝,突然扭頭問我「Nice to meet you"用中文怎麼說,我告訴他:很高興,遇到你。他又問我那麼該怎麼回答,我說你要回答「我也是。」其實說到摩洛哥這個小國家,大家對他的印象都是特別的髒,特別的亂,也不安全,但是我在摩洛哥待的十幾天,從來沒有覺得哪裡不安全,那裡的人都很好,很熱情,那裡的廁所是你想像不到的乾淨,有些東西只有自己親身感受過,那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