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上如米粒大的袖珍耳機 本組圖片由華商報記者 趙航攝
一塊貌似「橡皮」的接收設備可以傳輸文字信息
收繳的考試作弊傳輸、接收設備
10月18日、19日,在全國執業藥師考試中,不少城市都抓住了作弊人員,其中西安7個考點查獲作弊考生達到驚人的2440人。他們中間,有人用的作弊工具是直徑只有3毫米左右米粒大小的袖珍耳機。
近些年,除了袖珍耳機,還出現了橡皮、手錶、甚至電影中出現的眼鏡等作弊工具,其高科技程度令人咂舌。
作弊現場
團夥藏身酒店內被抓時還在念答案
陝西省無線電監測站副站長杜瑋告訴華商報記者,現在作弊手段大多是採取無線電向考場傳送答案,而他們則負責查找這些非法無線電臺。
杜瑋說,他們在巡查考點時,發現了異常的無線電信號正在念「1、2、3、4,請答完的考生再修改三道題,請答完的考生自行修改三道題。」杜瑋說,「1、2、3、4、5」代表「A、B、C、D、E」,由此推斷這是在給考場傳送答案的電臺。
在此次全國執業藥師考試中,共抓獲了兩個作案團夥,共3個人,均為20歲左右的女孩,這兩個團夥均隱藏在西安一考點附近的酒店內。19日上午,當監測人員監測到傳輸答案的信號後,利用專用工具尋找信號源,在一酒店發現信號越來越強烈,最後鎖定到一個房間,立即敲門進去,發現2名女孩神色慌張,經檢查,發現她們已把電臺藏到了床底下。在下午查獲另一個電臺時,酒店服務人員打開房門時,房間內的作案者還正在念答案。
目前,兩團夥已交給陝西省人事考試中心和公安機關,案情還在調查之中。據介紹,參與作弊的考生,成績將取消,並禁考兩年。
「盜」取試卷已成集團化
考場內外「分工合作」拍考題
在每年的不少考試中,剛開場十幾分鐘,一份清晰的考題已經在網絡上傳播,難道是洩題了嗎?據專家介紹,現在全國的考卷是開考前幾天才運到各地,考前才運到考場,試卷被盜的機率不大。但為何開考後很短時間,試卷就上網了呢?
杜瑋說,開考後不久,就有作弊者將試捲圖像傳輸出來。比如某培訓機構,在考前找幾個人報名,進入考場後,這幾個人身上攜帶兩種工具,一種是攝像機,攝像頭則是襯衣的「紐扣」,另一種工具是語音接收工具。他們曾經抓獲過這種「盜」試卷的作弊行為,「當時我們聽到電臺說左邊一點,右邊一點,好了,下一頁……,剛開始還以為是指揮塔吊,後來一聽『下一頁』,就明白對方正在拍試卷。」
原來,作弊人員的紐扣攝像頭對著試卷,通過耳機聽外圍指揮,對方讓左邊或者右邊一點,使攝像頭能夠對準試卷,而在另一頭,攝像頭採集的圖像會傳送到電腦上進行抓拍。試卷只有幾張,幾分鐘後,一套完整的試卷就傳輸出去。場外的作弊人員分塊快速答題,所以開考不久,試卷會在網絡上出現,而答案也會很快公布,「盜」取試卷已經成了「集團化」。
接收答案
接收器隱蔽性很高橡皮、手錶、眼鏡……
此次查獲的2440名作弊人員,用的就是「袖珍式耳機」。目前這些作弊團夥,有哪些作弊工具呢?陝西省無線電監測站的劉勇軍科長說,隨著科技發展,作弊工具也越來越先進。目前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語音播報傳送答案,還有一種是數字傳輸答案。
杜瑋說,此次考試作弊,採用的就是語音形式。考生在身上佩戴一個線圈,在耳朵裡放一個袖珍式耳機,無線電臺從場外發送答案到接收機上,通過線圈無線傳播到袖珍耳機裡,這樣考生就能聽到答案了,而這種袖珍耳機直徑只有3毫米。
這麼小的耳機放進耳朵會不會很難取出來?杜瑋說,他們也查獲了取耳機的工具,這種工具類似於「吸鐵石」,把「吸鐵石」放到耳朵上,會自動把耳機吸出來。
劉勇軍說,還有一種數字傳輸答案的工具,其接收器外形五花八門,外形很像橡皮、尺子、手錶、計算器等,都是特製的,上面有一種顯示屏,答案直接傳輸到顯示屏上。華商報記者發現,這些接收器從外形上看,很難判斷是接收器,造型與常用的工具差不多。劉勇軍說,還有一種寬邊眼鏡,在眼鏡上有顯示屏,一按眼鏡,就能看到顯示屏,上面會傳輸答案,而其他人看不到,目前這種眼鏡在外地發現過,我省還未出現。
杜瑋說,每到考試,他們就會在各個考點巡考,發現有非法無線電臺後,就會查找發射信號的無線電臺或者通過幹擾的形式,阻斷非法無線電臺信號。在近些年的考試中,他們發現像高考、公務員考試、司法考試等重大考試,可能因其受關注度高,作弊行為較少,而那些與經濟利益掛鈎的考試,比如這次考試,因為到2015年底藥店都要配備執業藥師,否則就要取消藥店資格,所以這個證書就十分重要。還有些考試,比如拿了某個證,工資就會增加很多等考試,在利益的驅使下,鋌而走險的考生就會增多。近五六年,他們共查獲了百餘人。
作弊背後
給考生打電話有「話術」 收款有幾種方案
華商報記者在陝西省無線電監測站查獲的案件中,發現在去年10月的一次考試作弊案中,每個作案環節都十分清晰,就連怎麼打電話給考生都有「話術」培訓。
在一作弊團夥中,一業務員的筆記本上,還有2000元買考生電話的帳目,得到電話後,會對打電話的人員進行「話術」培訓,上面寫著給考生打電話後,說明「可以先考試後付款,包過」等服務後,考生不感興趣的話,也不會強行推銷,對感興趣的考生再詳細介紹。之後,會跟考生籤協議。
華商報記者發現,該團夥給出了三套方案:考前全款8000元;考中付款,考一科付一科;考完成績出來付款,但要付考前操作費。
在查獲的考生協議中,根據每個考生的討價水平,費用也不一樣,有的考生一科付1000元,有的考生一科卻付了2000元。
華商報記者 周豔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