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 「武裝到牙齒」、接收器植入頭皮 這些作弊者最高可判七年刑!

2021-02-14 央視新聞

▌本文綜合長江商報、中國教育報

近年來,高考、研究生考試作弊事件不斷。在《刑法修正案(九)》生效,考試作弊入刑後,不久前結束的2016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仍曝出「洩題」事件,令輿論譁然。記者調查發現,作弊越來越高科技化,甚至有專門的中介藉此牟利,考試作弊已呈現產業化趨勢。

研究生考試被曝「洩題」 目前仍在調查

2015年12月26日,當天舉行的2016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共有177萬人報名參加。一天後,教育部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微言教育」發布微博稱,教育部有關部門接到舉報,反映有考生收到個別科目部分試題的作答與考題內容相關。教育部有關部門立即報請公安機關進行調查。

曝光內容與考試內容高度一致 考生透露考前半小時收到答案

網友上傳的微博、微信截圖顯示,有英語考題的翻譯、完形填空、重點單詞等答案和提示等信息。試題答案來源多為某些考研培訓機構的QQ群、微信朋友圈。

據大多數考生反映,英語(二)試卷中作文內容與考試實際內容相同,流傳出的完形填空答案也與實際考題答案高度一致。也有不少考生反映,英語(一)、政治及綜合管理統考試卷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洩露。

有參加考試的學生透露,他身邊就有人在開考前半個小時收到答案。

據了解,作弊手段從最早的文字夾帶、槍手替考,到後來的手機簡訊、高科技針孔攝像機、隱形耳機,再到現在作弊筆、作弊手錶,可謂「日新月異」。信息傳播上也經歷了幾個階段,從通過無線電對講機發送語音信號發展到通過數字傳輸技術向考場內發送文字信息並採用採用調頻和擴頻等技術手段,如今已經發展到網絡傳輸。


△2014年5月25日,四川省人事考證中心收繳的一套藏在背心裡的作弊電子工具。

起底二:作弊者「武裝到牙齒」 甚至將接收器植入頭皮

從近年來各地編錄的系列考試警示錄來看,作弊越來越高科技化,一些作弊者「武裝到了牙齒」。

有的只有米粒大小的隱形耳機,放在耳朵後很難被發現;而口腔骨傳導耳機更是讓作弊者「武裝到牙齒」,作弊者只要用牙齒咬住耳機,就能通過振動知道場外傳來的答案;東北某省甚至發現過作弊者將接收器植入頭皮,利用身體晃動接收信息的案例。橡皮擦、眼鏡、手錶也成為一些人作弊的接收器,讓人防不勝防。

還有一些人開考後先用胸前佩戴的微型相機將試卷掃描出去,一些專業「槍手」在附近的居民樓內接收圖像,然後分頭答題,再把答案通傳給考生。

從公安機關披露的案件來看,考試作弊已呈產業化趨勢,從生產銷售作弊器材到賣試題、賣答案,形成一條龍的產業鏈條,涉及範圍從英語四六級考試、高考,到律師資格、財會、司法、公務員考試等,所有國家組織的考試均有相應的作弊網絡,研發者、生產者、銷售者們不僅通過網上郵購,各取所需,甚至還有專門的論壇交流信息。而一部分考生法制觀念不強,學風不正,形成了作弊的市場需求。


《刑九》已施行 考試作弊最高處七年有期徒刑

根據《刑法修正案(九)》的規定,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除上述行為外,修正案還對提供作弊器材、非法出售相關試題和答案、替考等行為進行處罰。至於替考,或讓他人替自己考試的行為,將被處以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作弊入刑不是終點 仍需儘早制定考試法

專家表示,遏制考試作弊行為需要刑法,但僅依靠一個刑法條文,還遠遠不夠。防止作弊行為是個系統工程,需要各個方面的配套措施,不僅需要懲治手段,更需要各個環節的嚴格管控。對於考試本身的組織、管理過程中出現的瀆職等方面的問題,也應該根據嚴重程度入刑處理;從源頭、制度上杜絕考試作弊,要儘早制定統一的考試法,明確各類考試的組織方式、權責分工和法律責任,進行統一規範管理,建立一套多層次考試法律體系。

本期監製/楊繼紅 主編/李浙

編輯/呂小品

©央視新




相關焦點

  • 高中考試作弊入刑,最高可判七年!
    4 要知道現在的考場都是帶有高清監控的,考生的違紀作弊行為將如實記錄在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中,影響考生正常畢業和高考錄取,情節嚴重的將被追究法律責任,影響考生今後的發展。如果同學們「會考」時作弊被抓到是要受到處分的,3年之內是不可以參加高考的。
  • 11月起考試作弊將入罪刑法 最高可判7年
    存在僥倖心理,為作弊組織提供作弊器材?抑或是利慾薰心,組織作弊……如果你有這些想法,勸誡你懸崖勒馬,因為從11月1日開始,這些行為都將構成違法犯罪,納入刑法範疇。  從違規違紀上升到違法層面  8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以下簡稱「刑九」)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其中明確在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條後增加一條:「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考試作弊:「槍手」與僱主均或入刑
    找人替考者考試成績作廢,1到3年內不得參加各類國家教育考試,其違法成本非常低。  根據草案規定,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作弊組織者、作弊器材或其他幫助提供者、試題和答案提供者等,將面臨最高七年有期徒刑;而代替他人或者讓他人代替自己考試者,將被處以拘役或者管制。  「草案二審稿與一審稿一致,明確將考試作弊行為予以刑事處罰,與過去的行政處罰相比更加嚴厲。」
  • 手錶接收器作弊原理
    手錶接收器是一種考試作弊工具。    以前的作弊者基本都是語音作弊。
  • 作弊入刑難解考試洩題之困 社會化改革刻不容緩
    一旦查實,這些作弊的人將面臨怎樣的處罰?隨著作弊的高科技化及產業化趨勢,我國在反作弊之路上又做出了哪些努力,未來如何進一步根治作弊行為?長江商報記者進行了調查。  武漢考場可屏蔽4G信號  「隨著作弊的高科技化,我國反作弊之路也越來越高科技化,而且更新換代很快。」
  • "作弊入刑"實行後迎來首個高考 iwatch嚴禁帶入考場
    東方網6月3日消息:「作弊入刑」施行後,將迎來首個高考。隨著高考日益臨近,市教育考試院提醒廣大考生,誠信考試,遵守考場規則,服從考試工作人員管理。記者注意到,上海市教育考試院發布的提示中,明確「嚴禁攜帶各種通訊工具(如手機等具有發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設備)、有電子存儲記憶功能的計算器和錄放設備」。依據這樣的描述和界定,iwatch等智能手錶,肯定不能帶入考場。除此之外,禁止帶入考場的物品,還包括塗改液和修正帶。  作弊可入刑3-7年  今年是「作弊入刑」施行後的首個高考。
  • 作弊入刑有哪幾種考試?高考違反9類規定及試卷新變化
    作為作弊入刑後的首個高考,被冠以這樣的名頭似乎並不過分。  據了解,2015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刑法修正案(九)明確,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的將入刑定罪,最高可處七年有期徒刑。昨日,記者從四川省教育考試院獲悉,違反9類規定,將被取消該科目的考試成績。其中包括:在考場內喧譁、吸菸、將草稿紙等考試用紙帶出考場等行為。
  • 真正武裝到牙齒的高科技 SoundBite口內助聽器
    除了佩戴起來稍顯麻煩(喉頭送話器總是會用一根粗橡皮筋勒住你佩戴者的脖子),喉頭送話器的優勢很明顯——收聽清晰、抗背景噪聲能力強。現在,佩戴極不舒服的喉頭送話器也將成為歷史。好吧以上部分只是小編的戰爭幻想,這個乍看上去像是個特工用玩意的小東西其實是Sontius Mdeical公司推出的佩戴在牙齒上的助聽器——SoundBite,它已經通過了FDA認證,佩戴在後槽牙上的部分是一個無線接收器和揚聲器
  • 考試作弊定罪量刑標準進一步明確,最高能判7年
    隨著9月開學季來臨,各種職業技能、資格考試也陸續拉開序幕,剛剛結束了法律職業資格客觀題考試,後續還有法考主觀題考試,註冊會計師、註冊稅務師、註冊建造師、專利代理師、執業藥師、醫師資格考試等等,國家級考試含金量高,當然難度也大,各種「幫助通關」的生意也應運而生,甚至某些培訓機構也明裡暗裡提供一些服務,有過考試經驗的人對這些套路應該都不陌生
  • 【圍觀】替考事件後的最強回應:「槍手」與僱主均或入刑
    找人替考者考試成績作廢,1到3年內不得參加各類國家教育考試,其違法成本非常低。 根據草案規定,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作弊組織者、作弊器材或其他幫助提供者、試題和答案提供者等,將面臨最高七年有期徒刑;而代替他人或者讓他人代替自己考試者,將被處以拘役或者管制。
  • 準研究生協助高考生作弊,比「浙大強姦犯努某某」判得還重
    董某某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宣告緩刑三年的處罰,並被學校取消入學資格;三名作弊考生各科成績被判為無效。​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考試作弊由於無「法」定罪,導致此類事件屢禁不止,而2015年11月1日開始實施的刑法修正案(九),首次專門用刑罰制裁措施嚴懲考試作弊,作弊最高將判刑7年。
  • 人們說的「武裝到牙齒」到底是啥意思?
    今天和大家聊聊軍事話題~講講「武裝到牙齒armed to the teeth」這種說法從何而來? 「武裝到牙齒」最初是用來形容16世紀到19世紀北大西洋進行「黑三角貿易」期間滋生出的海盜,因為這些兇狠的海盜除了兩手持武器外,嘴上通常還叼著一把刀。
  • 高考頂替是否應入刑並重判?
    高考進入倒計時,但陳某秀事件46人受黨紀處分;某省高校近兩年排查出242名涉嫌冒名頂替上學者,註銷學籍;苟某連續兩次高考被頂替;這些高考頂替事件持續發酵,網友群情洶湧,因為梳理近些年爆出來的高考頂替案均有一個共同點:被頂替者幾乎都是農村的,如齊玉苓、陳春秀、苟晶均是山東農村,有陳春秀父親的話說「老農民、慫人」;頂替者則非富即貴。
  • 法定國家考試替考雙方或入刑 不包括英語四六級
    替考行為首次入刑 替考雙方都要受刑罰  根據草案規定,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的,將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為他們提供考試作弊器材或其他幫助的,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考試試題、答案的,一同定罪處罰。而代替他人或者讓他人代替自己參加考試的,則處拘役或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 高考作弊後果有多嚴重?最多要判七年,我們承擔不起!
    因為高考一定程度上決定著自己的以後,考好了,皆大歡喜,還能如願以償進去自己心儀的大學,可是若考不好便是烏雲壓頂,所以有些同學為了自己能夠有個好成績,於是就會想盡辦法來作弊,獲得好成績,欺騙自己。這裡我要告誡大家,高考千萬不能作弊,高考受社會廣泛關注,並有這極大的影響力,國家也是極其重視,若一旦被發現作弊,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 作弊入刑如何考量?專家:只要有作弊行為即構成犯罪
    特別是近來年,隨著高科技產品在社會上廣泛應用,依託網際網路和無線通訊等技術實施的各類涉考違法犯罪活動日益猖獗,主要涉及各類「助考」團夥、「包過」培訓機構,無線電設備生產廠商、作弊器材銷售商、非法獲取販賣考生信息的人員、製作販賣假證團夥、以通過考試為名詐騙團夥和相關違法網站建立者、「助考」廣告發布者等,也不乏個別考試機構內部人員、在校老師或者學生參與。
  • 讓作弊者原地爆炸!遊戲廠商用這些方法制裁外掛
    不久之後就是一年一度的高考了,今年是「作弊入刑」政策實施以來的第二年高考,可見大家對作弊這種行為是深惡痛絕!
  • 今年是「作弊入刑」後首次高考
    還有不到兩周時間,2016年高考就將拉開帷幕。作為「作弊入刑」後的首次高考,不少地區都出臺具體舉措,提升考場作弊防控系統。啟動「人臉識別+指紋驗證」、增加監考力量、嚴禁帶手錶入考場……多地出招保障高考考場紀律。2015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刑法修正案(九)明確,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的將入刑定罪,最高可處七年有期徒刑。作為「作弊入刑」後的首次高考,不少媒體都將今年的考場紀律稱為「史上最嚴」。
  • 槍手曝光考試作弊內幕:帶手機和接收器很容易
    槍手曝光考試作弊內幕:帶手機和接收器很容易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16日 08:47 來源: 現代快報         昨天(15日),曾做過多次槍手、並買過六級答案的曉明(化名)找到記者,和盤託出時下風行的各類作弊模式,「不過幹槍手風險太大,早晚要摔跤!」     花錢順利買到答案     去年6月份,曉明的朋友阿強(化名)上大四,可六級考了好幾次後沒考上,馬上就要畢業,一家單位承諾,只要他通過六級,就能錄用,於是他找曉明幫忙。
  • 2020/8/27(1249)安陸:判了,首例組織考試作弊案的彭某鋃鐺入獄!
    考試非兒戲,作弊有代價。近日,經安陸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對安陸首例組織考試作弊案的被告人彭某依法作出一審判決:被告人彭某犯組織考試作弊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10000元;被告人彭某退出的違法所得13000元予以沒收,上繳國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