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全國首次研究生教育會議召開的大背景下,全國高校陸續開始進行改革,前幾天中國傳媒大學科目大改上了熱搜,這邊深圳大學改革又引起眾多學生的討論。
深圳大學這次從公共課到自命題科目,從招生專業到研究生學費的調整,都表明這是一場大刀闊斧的改革!
1、優化學科建設,調整專業設置
深圳大學表示為優化學科建設,增加2021年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的專業類別。
①新增機械(核工程)、學科教學(生物)專業,停招應用化學專業。
②部分原非全日制專業轉為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如法律(非法學)、學科教學(體育)、現代教育技術、學前教育;
非全日制轉為全日制專碩後,學費調整:全日制招生專業學費均為8000元一年,法律(法學)非全日制學費調整為三年9萬元。
③擴招:積極爭取教育碩士、法律碩士、新聞與傳播等專業的招生規模。深圳大學20考研擴招增幅達到41.8%,這意味著21考研也會繼續擴招部分專業。
2、跨界聯合,交叉培養
深圳大學成立「學科交叉融合聯合培養學術型碩士研究生項目」和「產教跨界融合聯合培養專業型碩士研究生項目」,項目分別搭建「學科交叉育人平臺」和「產教融合育人平臺」,並依託平臺,要專業化培養一流拔尖創新學術型碩士及高層次應用型專業碩士。
這次跨界聯合培養碩士將於2021年全面啟動,首屆主要採用推薦免試方式招生。招生總名額一百多人,這也意味著主要面向學霸大神招生。
3、初、複試改革
深圳大學初、複試的改動是這次改革最大的部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內容:
1、英二改英一
所有全日制專業統考考試科目原則上不再選用英語二、改為選用英語一。學碩不用說,本來就考的是英語一,改變最大的還是全日制專碩,初試科目由之前的英語二改為英語一。
英二改英一在這幾年已經逐漸成為趨勢,深圳大學此舉也是進一步強調了對英語水平的要求。
2、數二改數一
所有全日制理工醫專業不再選考數學二,改為數學一,除了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與化工專業,這兩個專業還考數學二。
數一比數二多一門概率論,此外,數一整體難度比數二要更大,目前距離考研初試還有一百多天,希望小夥伴們關注,及時調整。
3、專碩學碩初試科目一致
除教育部有相關特殊規定以外,所有相同專業的學術學位和專業學位自命題考試科目一致,其學術學位和專業學位的差異於複試階段再行體現。
之前很多人報考專碩,有部分是抱著「不用考數學或者考數二/數三」、「專碩考英二」的想法,這次的改革直接使得專碩和學碩在初試方面幾乎沒有差別,難度提升了很多。
去年杭電、鄭大等院校已經有部分專業初試科目一致,而今年除了深圳大學,很多院校也有類似的變化,河北工業大學多個專業的考試科目由數二統一改成數學一,以及停招部分非全專業。
4、複試更注重專業背景和能力要求
複試環節,進一步對學生的專業素養、研究特長、創新思辨、道德品行、綜合能力等進行考查;同時擴大各招生學院(部)的自主權,各招生專業可在招生專業目錄的備註欄對考生提出專業背景和能力要求,吸引優秀生源報考,為選拔專業化複合型優秀人才提供參考依據。
在複試改革上,深大和中傳類似,也強調要多方面進行考察,選拔專業化複合型優秀人才,並且傾向於要有專業背景和能力的優秀生源,但具體形式還未通知。
(資訊來源:「深圳大學」公眾號;深圳大學研究生院)
結合近日來的高校研改革,以及全國首次研究生教育會議的召開,相信未來研究生的招生與培養將會有更多變化。
1、專碩擴招
教育部與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發布的《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提到,2020年專業學位碩士招生佔比要達到60%左右。
從目前的報考熱度來看,不少院校和專業的專碩招生已經超過學碩,並且比例正在不斷增加。
2、更加注重綜合能力
近日,安徽省教育廳提出,將探索建立基礎能力素質考試和招生單位自主組織專業能力考試相結合的研究生招生考試新方式。這也意味著,今後安徽省的研究生考試或將採取「能力素質+專業能力」的招錄方式。
所以,中傳和深大提出的複試階段加強綜合能力的考察,並不是偶然。未來的研究生複試改革,可能會不斷弱化分數,而強調綜合能力,選拔出複合型優質人才。
當然改革的院校還在少數,目前已經有多所院校發布了最新的招生目錄及考研大綱,同學們只需認真複習,安心備考即可。
當然,這也要求我們提高綜合能力,在考研初試結束後,同學們可以針對改革趨勢進行相應的實踐、科研材料的準備,做到有備無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