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吃手該不該制止?媽媽要知道,幹預區分年齡段

2020-12-18 騰訊網

寶寶出生後,媽媽的生活重心就轉移到了孩子身上,對於孩子的行為習慣熟記於心,並且致力於將寶寶的各種方面往好的方向引導。

很多寶媽發現寶寶喜歡吃自己的小手手,而且還吃得津津有味,這個行為不禁讓寶媽擔心不衛生,孩子會不會因此引發身體不適。有的媽媽嘗試著阻止,但卻發現越阻止情況越糟糕,寶寶吃手吃得更厲害。

對於這種情況,媽媽到底怎麼做合適呢?

寶寶吃手的原因

1、人類原始反射

他們在媽媽肚子裡,大概8個月大的時候,伴隨吸吮反射出現,就開始練習這項技能,手就是他們最方便的練習對象。張開嘴,塞進手指,津津有味地吸吮,這是一項人家自然習得的本領呢。

2、口欲期

口欲期寶寶是通過嘴來探索世界的。不管是吃手、啃腳丫、咬被子還是咬乳頭,這都是一個探索的過程。通過嘴巴,逐漸知道「手」是自己的手,「腳」是自己的腳。

這些欲望若不能得到滿足或過於滿足,會產生固結現象,形成以自我為中心、過度依賴、悲觀、退縮、猜疑等人格特徵。如果這時期的欲望獲得滿足,就能順利度過這一階段,如果不能,就會產生停滯,所以有些孩子長大了還是會吃手。

這裡提醒父母了,把這些科學知識告訴給看孩子的長輩吧,千萬別讓他們喝斥或強行制止孩子吃手了。

3、自我安慰

寶寶以吃手的方式,來應對焦慮、不安等負面情緒,就像部分成人緊張時會抖腿、摳手指一樣。

寶寶在吃手的時候,就能夠感到情緒上的安定。這和其他寶寶用安撫奶嘴,或者用毛絨安撫玩具,是一個道理。

4、長牙

在長牙的初期,寶寶的牙床會癢、疼,難以安靜,寶寶就會把自己的拳頭或者手指塞進嘴巴裡,使勁啃咬或者是吮吸,這樣能夠使牙床鎮痛,讓自己舒服一點。

寶寶頻繁吃手有什麼危害?媽媽該如何幹預?

做事需要身體各部分運動起來,手是身體的「執行者」,接觸到的東西也最多,更容易不乾淨,所以寶寶經常吃手對於自己是有一定危害的。

1、手指出現脫皮甚至變形

寶寶的皮膚嬌嫩,經常接觸口水,加上寶寶強有力的吮吸力,會逐漸變得發白脫皮,甚至都會給指甲帶來一定的損傷。而且寶寶總是吃手,手指需要保持一定的姿勢,可能會影響寶寶正在發育的骨骼,對於寶寶手指部位的精細運動帶來影響。

2、影響寶寶學習說話

寶寶的語言能力是隨著年齡逐步發展的,如果寶寶總是吃手手,就等於嘴裡含著東西學說話,自然學得不標準,口齒不清,發音不順利。有的孩子可能分不清平舌音和翹舌音,說出的話也不完整,可能會被同齡的孩子恥笑。

3、牙齒變形,對寶寶顏值有影響

寶寶基本在1歲前基本都會萌出乳牙,萌芽期的寶寶總吃手手,手指可能壓迫牙齒的發育,導致牙齒變得不整齊,或者寶寶上下牙不能很好地咬合,長期咬合不良又會直接影響到寶寶顏值。

所以,媽媽要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寶寶吃手現象予以正確的解決方法。對於一歲以後的寶寶吃手現象,寶媽就要進行人為的幹預了。

一歲以上的寶寶,寶媽該如何「幹預」寶寶吃手?

1、多多利用寶寶的雙手做遊戲,轉移注意力

其實寶寶對於很多東西是很好奇的,寶媽如果發現寶寶吃手,可以通過做遊戲的方式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比如和寶寶拍手唱兒歌,或者拿給寶寶一個會唱歌的小玩具,把寶寶的雙手利用起來,他就沒有時間吃手手了。讓寶寶從用嘴探索變成用手探索。

2、多抽出時間陪伴寶寶,緩解寶寶不安的情緒

如果寶寶是因為害怕或者不安出現吃手的現象,那麼媽媽要做的就是平常多陪伴寶寶,因為媽媽是和寶寶最親近的人,如果離開,是最容易讓寶寶不安的。加強陪伴可以緩解寶寶的負面情緒,寶寶覺得安心,自然會少吃手。

3、鼓勵寶寶不吃手的行為,讓寶寶自己意識到吃手是不正確的

寶寶不吃手的時候,媽媽應該鼓勵,時間久了,寶寶就知道媽媽對於吃手的行為是反對的,不要覺得寶寶小,什麼都不懂,其實他對於大人的情緒捕捉是很到位的。

很多事情的潛移默化的,媽媽糾正的次數多了,寶寶也會停下吃手。

當然,如果這些方法都不奏效,寶媽可以帶著孩子去醫院看看,讓醫生檢查一下,並且詢問下他們的意見,寶媽再根據實際情況作出調整。

總之,對於寶寶吃手手的情況,媽媽別太著急,找到原因,使用相應的對策,很快就能解決問題。

相關焦點

  • 寶寶吃手該不該制止?媽媽要知道,幹預要區分年齡段
    這裡提醒父母了,把這些科學知識告訴給看孩子的長輩吧,千萬別讓他們喝斥或強行制止孩子吃手了。3、自我安慰寶寶以吃手的方式,來應對焦慮、不安等負面情緒,就像部分成人緊張時會抖腿、摳手指一樣。媽媽該如何幹預做事需要身體各部分運動起來,手是身體的「執行者」,接觸到的東西也最多,更容易不乾淨,所以寶寶經常吃手對於自己是有一定危害的。1、手指出現脫皮甚至變形寶寶的皮膚嬌嫩,經常接觸口水,加上寶寶強有力的吮吸力,會逐漸變得發白脫皮,甚至都會給指甲帶來一定的損傷。
  • 寶寶吃手該不該制止?不同月齡區別對待!
    不過,嬰兒喜新厭舊很快,如果順其自然不強行幹預,過一陣就會自然消失的。如果這時期的欲望獲得滿足,就能順利度過這一階段,如果不能,就會產生停滯,所以有些孩子長大了還是會吃手。這裡提醒廣大父母了,把這些科學知識告訴看孩子的長輩吧,千萬別讓他們喝斥或強行制止孩子吃手了,要知道,如果孩子學齡前還一直在吃手,很有可能因為孩子的口欲期沒有得到充分滿足而延長的,到那時就悔之晚矣了。
  • 寶寶吃手該不該制止?制止吃手會有什麼後果?不同月齡不同對待!
    為什麼寶寶的眼中常含淚水?那是因為他們對手指和腳丫愛得深沉。爸爸媽媽,你們別不承認啊!你小時候沒覺得鴨脖都沒自己手腳好啃嗎?家有寶寶現編絕對有理由相信,全世界的人都有過一段手腳最好吃的經歷。吃手確實代表著寶寶全方位的領跑,然鵝,寶寶愛上吃手,爸媽害怕牙醜也是事實。
  • 寶寶為什麼都愛吃手?要及時制止嗎?
    上一代講不通理,就算了,怕只怕豬隊友也不清楚吃手到底是怎麼回事,然後跟上一代站在一個戰壕!所以,我花了點時間,整理了下關於寶寶吃手的東西,方便大家轉給你的豬隊友。寶寶吃手要及時制止嗎?很多家長看見寶寶吃手,只會想到怎麼制止這個行為,而深思孩子吃手背後的原因。
  • 寶寶吃手「事出有因」,很多媽媽卻不知道,以後別制止寶寶吃手了
    文丨福林媽咪很多新手媽媽每次看到寶寶吃手吃得很香的時候,就會很犯難,一方面怕孩子病從口入,吃了很多細菌進到肚子裡;另一方面是把壞了寶寶吃手的「雅興」,寶寶會不開心。而且寶媽發現,每次把寶寶的手從嘴裡拿出來,寶寶就又會趁你不注意又放到嘴裡。寶媽們都怕寶寶吃手不衛生,對身體有害,其實你了解一下寶寶為啥吃手,就不會這麼排斥寶寶吃手了。
  • 寶寶吃手該不該管?大多數人都做錯了,小心影響智力發育
    對於這件事,爸爸媽媽們都有不同的看法,比如放任自流、比如堅決制止,那麼到底對於吃手這件事,應不應該管呢?等他們出生後,吃手的動作會越來越明顯,從偶爾變成了經常。所以要想解決寶寶吃手的問題,我們要先了解他們吃手背後的原因。
  • 寶寶吃手好還是不好,需不需要及時制止?父母需弄明白,別搞錯了
    導語:寶寶吃手好還是不好,需不需要及時制止? 對於吃手,有兩種不同的說法,有人說吃手太不衛生,並對口腔發育有影響,也有人說吃手說明寶寶很聰明,一個說吃手不好,一個說吃手好,那麼寶寶吃手到底好還是不好?需不需要及時制止?
  • 寶寶愛吃手什麼時候該管?聰明媽媽用3招,寶寶戒吃手很簡單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媽媽們遇到的煩惱多,有時候孩子的一個動作,會發展成一個習慣,最後要糾正卻發現太難了,許多媽媽在帶娃時都遇到過這個問題,就是寶寶吃手,有人說寶寶吃手是聰明的表現,有人說寶寶吃手必須馬上糾正,否則比戒奶還難,到底寶寶吃手要不要管,這個習慣該怎麼戒?一起來學習吧!
  • 寶寶吃手該不該戴手套?媽媽了解寶寶的發育,讓寶寶自由「探索」
    我知道,奶奶肯定是害怕曾孫女著涼,想讓膩膩戴上手套把小手包起來。在我們當地的傳統裡,還有小嬰兒月子裡不能剪指甲,不能讓小寶寶吃手的說法。因此,那個時候,奶奶總叮囑我要給膩膩戴手套。寶寶吃手該不該阻止我們都知道,幾乎每位寶寶都有過吃手的行為,尤其是在寶寶嬰兒期。也就是說,吃手是嬰幼兒期的一種常見現象,而這種現象本身大多是良性的。
  • 寶寶吃手是壞習慣,必須改?怎麼幹預才靠譜?
    然而,隨著寶寶成長,到了1歲、2歲甚至三四歲還在吃手,這時媽媽們的煩惱就隨之而來了:不僅擔心病從口入,還顧慮長時間吃手會不會變醜等。那麼,寶寶吃手是好是壞?到底要不要管呢?今天袋鼠麻麻就和大家聊聊寶寶吃手這個問題。一、寶寶為什麼對吃手「情有獨鍾」?
  • 寶寶吃手可能更聰明?明智的爸媽應該這樣做,別再粗暴制止了!
    很多媽媽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自家的寶寶總是在吃手,有時候甚至整個拳頭都放進嘴裡,真是可怕!對於初為父母的他們而言,很難理解寶寶為什麼會吃手,甚至到了四五歲還在吃手。那麼,寶寶為什麼要吃手?有什麼好的辦法制止嗎?
  • 病從口入,孩子吃手要及時制止嗎?這個時間段吃手「好處多」
    孩子尤其一歲之前的孩子對吃手特別的鐘愛,甚至好多人長大了以後也會習慣性地咬手指。新手媽媽看到孩子吃手那一刻起,就充滿了擔心,害怕病從口入,害怕孩子把手指咬破,害怕孩子養成吃手的習慣改不掉。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寶寶執著於吃手的經歷。
  • 寶寶進入「吃手期」到底該不該管?這2利3弊家長要清楚
    寶寶在2-8個月階段時,都會進入「吃手期」,最主要的表現就是喜歡把手塞到嘴裡不斷吮吸,有些家長覺得很「髒」,所以總想制止寶寶吃手的行為。那麼,當寶寶進入「吃手期」,究竟該不該制止呢?這2利3弊家長要清楚。
  • 寶寶吃手要不要阻止?小心幹預不當影響寶寶成長
    寶寶一般都是6個月左右開始長牙,長牙過程中會伴隨著一定程度的不適和疼痛,所以寶寶牙齒不舒服時會頻繁吃手,會用手去觸碰自己的牙齦,來緩解長牙齒帶來的癢和痛。寶寶太小,沒有語言表達能力,就會以吃手這個行為來抑制飢餓感,同時向父母傳達「飢餓信號」。
  • 寶寶愛吃手到底是怎回事?爸媽應該怎麼辦?要不要強制幹預?
    最近看到很多媽媽在吐糟說:自己的寶寶最近以來就有個不好的習慣,老是愛吃自己的手,怎麼說也還是一樣,有時候剛把小手從寶寶的嘴巴裡拿出來,沒一會的功夫,寶寶又把小手塞進嘴裡,有時硬是不讓他「啃」時,他反而鬧起彆扭來。有些媽媽只能給小寶寶戴上手套,可這也阻止不了他們繼續享受「吃手」的樂趣。那麼,寶寶到底為什麼愛「吃手」呢?
  • 寶寶總愛吃手手怎麼辦?媽媽別太著急,到了年齡再幹預不遲
    媽媽該如何幹預做事需要身體各部分運動起來,手是身體的「執行者」,接觸到的東西也最多,更容易不乾淨,所以寶寶經常吃手對於自己是有一定危害的。所以,媽媽要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寶寶吃手現象予以正確的解決方法。對於一歲以內的小寶寶,吃手是正常現象,寶媽不要阻止和幹預,因為阻止會打斷寶寶對於自身的探索,不利於寶寶智力發展,媽媽要做好的是注意手部衛生,給寶寶勤洗手,勤擦手,對於寶寶喜歡吮吸的玩具和腳丫,也要多多清洗,保證乾淨是最重要的。
  • 寶寶喜歡吃手怎麼辦?不用過分擔心和制止 適當的引導即可
    我們會觀察到很多的寶寶在6個月月齡之後都會都吃手的習慣,很多寶媽看到寶寶這樣子的行為都會進行制止的,覺得這是一個不好的習慣。但是說了沒有用,打了又心疼,很多家長對於寶寶吃手這個習慣都很無奈。相關育兒專家建議,嬰兒吃手一般我們可以不進行阻止,我們知道小嬰兒早期是通過吸吮媽媽的乳頭獲得乳汁,獲得生理上的滿足,他會有一個泛化的過程,就是這個時候的吸吮和嘴唇對周圍物體任何的觸碰,他都希望有一個吸吮來得到生理上的滿足或者獲得快感。
  • 寶寶頻繁「吃手」,要不要管?不同階段不同對待
    很多家長都在疑惑,寶寶吃手不是不乾淨嗎?並且一直保持吃手的習慣,寶寶的牙不是會變醜嗎?長大了不是會破壞形象了嗎?每次寶寶吮手,媽媽都會故意拿開的了,但是寶寶一吃不到手就會哭鬧,到底寶寶為什麼這麼喜歡吃手啊?不同的年齡段,寶寶吃手可能代表著不同的含義。專家表示,不同階段需要不同地對待。
  • 寶寶吃手好處多,除非是在這個階段,否則不要貿然幹預
    好處多,無需幹預寶寶為啥會對吃手如此情有獨鍾?1、不要強行戒斷吃手這個階段如果強行制止寶寶吃手,只會讓寶寶產生挫敗感和逆反心理。我們要給寶寶勤剪指甲,讓他們的小手、嘴巴時刻保持乾爽清潔。避免因為寶寶吃手而引發其他疾病。
  • 寶寶愛吃手,媽媽到底管不管?
    吃手是大部分寶寶都會有的行為,媽媽們要分寶寶的年齡段來看待這種行為。3個月左右——恭喜寶媽,寶寶會吃手了!媽媽會發現,寶寶平時很少吃手,但是在入睡前會情不自禁地吸吮拇指、咬指甲。這個時候寶媽們要經常幫寶寶洗乾淨小手,以防他把病菌吃到肚子裡。孩子9個月以上,如果頻繁吃手,家長可以在孩子精神好時,用乾淨的玩具吸引他,也可以多給他一些視覺聽覺刺激。適當分散他吃手的注意力。但不必竭力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