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想開餐廳,開餐廳的第一步就是要起一個好的名字。世界營銷管理大師特勞特說,起一個好的名字,至少決定了你的一半生死。可見起名的重要性。
劉德華以前叫劉福榮,改名後火了30多年,現在還在火。
這些明星,都是改過名字的:林立慧/舒淇、何加男/梅豔芳、楊澤嬅/楊千嬅、陳慧汶/陳慧琳,都是由高人指點,取了一個能火起來的名字,而且在他(她)們成名後,聽起來也足夠氣派的名字。
同理,餐廳要想開好,要做大,也必須起一個好名字。
很多餐廳,因為名字不好,都死掉了。連世界有名的咖啡廳,貓屎咖啡,在英國特別火,但到了中國,由於名字的問題,始終發展不起來。
如何起一個好的名字?
大道至簡,好的名字,都是聽一遍就記住了,而且一聽就大概知道你是做什麼的了。
比如周黑鴨,就是一個好名字。周黑鴨從一個小攤位,做到了香港上市公司,老闆周富裕,身價200多億。周黑鴨,一聽就知道老闆肯定姓周,用老闆的姓作名字,代表了這是一個世家,天然就有信任感。黑鴨,意為黑色的鴨子,代表了原生態。
周黑鴨用了與創始人相關的品牌名,很多餐飲品牌,就直接用了創始人的名字。比如,麥當勞,全球餐飲的老大,就直接用了麥當勞兄弟的名字。這是一個特別簡單的命名方法。
創業5年,估值過百億的喜茶,以前叫皇茶。但因為被山寨,無法註冊,改名叫喜茶,立即變得喜聞樂見了,火爆到天天排隊。皇茶感覺是皇上喝大茶,普通消費者連問一下,都需要梁勇琪給點勇氣。
而改名之後,喜茶得到了大部分消費者的喜愛,因為這個品牌名起的好,寓意是開心、娛樂、靈感。
有個蛋糕連鎖店,起個名字,就很有喜感,很有聯想,叫:「許個願吧」。大家立即就記住了,知道是做什麼的店。
起名必須要注意以下幾點:
1、簡單易記:比如喜茶、小米,蘋果。海底撈,在四川,打麻將的人都知道,寓意特別吉利喜慶等。
2、看到,聽到名字,大家知道是做什麼的。比如,鴨爪爪等。
3、餐廳名字要有差異化,想個品牌名。很多餐廳老闆,特別懶,直接叫山西刀削麵,過橋米線。這樣的店,一看就是夫妻店,做不大,活不下來。必須要有品牌名。刀削麵、過橋米線都是品類的名稱,必須加上差異化的品牌名。
4、要聽音知名,不僅應避免「甘其食」似的生僻典故,更要忌用生僻字。生僻字不僅難以聽音知名,而且顧客可能因擔心讀錯傷臉而不願推薦你的品牌,如同老師不願抽問名字難認的學生。我見過最奇葩的餐館名字之一是「犇羴鱻」,在多個場合測試,三字認全的十不足一。這幾年頗受關注的「西貝莜麵村」也面臨「莜」字困擾,不僅難以用常用詞彙講解它,用寫法解說「上面一個草頭,下面一個攸」時再次面對生僻字「攸」的問題。「哪個攸?」「許攸的攸」「什麼許攸?」「三國曹操的謀士」「靠~你丫真有學問」,而這並非一個虛構的對話。西貝現在門店招牌上標註了「莜」的漢語拼音,可這只能解決怕讀錯的問題,而不能解決轉述難的問題。組詞困難、解說寫法也困難的「莜」字可謂二階生僻字。為了這個名字的問題,西貝前前後後折騰了幾千萬。
5、不要起容易混淆的名字。比如黃太吉,聽到這個名字,大家都以為清朝的那個傢伙。看了也不知道是做什麼的,死得很慘,3個億都燒沒了。海底撈火了,就冒出來了「海中撈」,「海上撈」,金百萬火了,就有「全百萬」,「鑫百萬」,都想蹭別人的名氣,給人山寨的感覺,讓消費都感覺臉上無光,還怎麼可能進店?
6、能否被資本化?很多名字,一聽就能做大,容易被投資。比如,百果園,一聽很大氣,未來空間很大。川百匯也是好名字。
如何餐飲創業,如何給你的餐廳起個好名字?微信搜索餐創會,點擊「餐創學堂」,《餐飲創業28講》,讓你《餐飲創業,從0開到100家贏利的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