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NICU)內的「37℃關愛」

2020-12-23 新華網客戶端

  在北京協和醫院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一名護士在餵奶前整理奶瓶(8月2日攝)。

  今年的8月1日至7日是第26個「世界母乳餵養周」,主題為「母乳餵養,共同堅持」,旨在促進社會和公眾對母乳餵養重要性的正確認識和支持母乳餵養,創造愛嬰愛母的社會氛圍。在推動母乳餵養過程中,醫院發揮著重要作用。

  北京協和醫院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NICU)為了這些剛剛出生就離開媽媽的小寶寶們,24小時接收家長送母乳,並且第一時間把送來的母乳餵給寶寶們吃,在母乳量不夠的情況下也是優先餵母乳。家長們有泌乳的問題,醫護人員會隨時耐心解答,並且根據孩子們病情的變化精確計算、隨時調整母乳餵養的劑量。有的早產兒可能需要母乳加上強化劑,為此,NICU為寶貝們的「口糧」配備專職「配奶員」。另外,一種有利於寶寶出院後母乳餵養和母嬰關係的護理方式——「袋鼠媽媽」,已經在NICU開展了兩三年。早產兒體重和各項指標達標後,媽媽可以來病床旁與孩子「肌膚相親」,或者親餵母乳,不僅能促進親子關係的建立,緩解母親的焦慮,還能學習出院後對孩子的生活護理,甚至縮短寶寶的住院天數。

  37℃的母乳,對於NICU的小寶寶們,是食物,也是良藥。而NICU醫護人員對寶寶們的關愛,是溫度,也是態度。

  新華社記者 張玉薇 攝

相關焦點

  • 甘肅省四醫院重症監護病房床位費收費標準獲批覆
    我省四醫院重症監護病房床位費收費標準獲批覆——  3至4人重症監護病房每日每床80元   每日甘肅網-西部商報訊(記者熊園)昨日,記者從省發改委了解到,我省四家醫院重症監護病房及幹部病房的床位費收費標準日前獲得批覆
  • 重症監護病房(ICU):
    周源主任及護士長時刻關注患者病情變化    重症監護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集中全院危重病人,對其進行嚴密監護治療的科室。該科配備有醫院最先進的監護儀器、急救設備及生命支持器械,由經過專門培訓的醫護人員,運用最新的理論和技術,對危重病人進行全面的臟器支持和監測,以求阻斷危重疾病的進展,維護全身器官的功能和內環境的穩定,幫助危重病人度過生命的垂危關頭,儘可能地提高病人存活率和生存質量,恢復健康。    我院ICU的建設規模居全市第一,設置床位30張,其醫療技術水平、醫療設備及醫療條件達國內先進水平。
  • 用愛點亮「新希望」 走進綿陽市中心醫院新生兒重症監護室
    新生兒重症監護室 (NICU),是為各種高危新生兒提供生命支持的地方。「再有幾天,你們就可以健康回家了,」新生兒監護室副主任陳佳笑著對保暖箱裡的寶寶說,「這是一對雙胞胎寶寶,媽媽因為妊娠期高血壓,宮頸機能不全,因為慢性宮內窘破,這對雙胞胎在 28 周+5 天的時候早產了,小雙生下來 1.2 公斤,大雙生下來只有 920 克。」
  • ...日前發生在美國田納西州一起重症監護病房護士被槍殺事件,兇手...
    文 / 夏洛特2020-12-08 23:12:37來源:FX168 【美重症病房護士上班途中被槍殺】美國廣播公司7日報導,日前發生在美國田納西州一起重症監護病房護士被槍殺事件,兇手至今仍然逍遙法外。
  • 一名重症護士帶您探秘荷蘭的重症監護病房
    擴大重症監護病房的床位,這是近期在荷蘭媒體上看到的政治家和專家經常談論的話題,這並非僅僅是騰出新的房間,或者調動一些醫務人員那麼簡單。在重症病房中,需要相當多的專業知識,而重症病房也需要相當多的醫療設備。今年51歲的重症監護護士Christel Schilders,在蒂爾堡伊莉莎白·特威斯泰登醫院(ETZ)中工作,她解釋了護理新冠肺炎患者所涉及的一切。
  • 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寶寶身上連接的管子都是幹什麼用的
    有些孩子出生後,需要進入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NICU),很可能要在孩子的身體上要引入一些管路。根據寶寶的健康和發育情況不同,需要的管路也不一樣。很多媽媽看到孩子身上連接的管子都很心疼。其實它們和監護設備一起構成了孩子的生命保障系統。
  • 大慶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心內科心臟重症監護病房(CCU) 正式運行
    大慶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心內科心臟重症監護病房(CCU) 正式運行在院領導的大力支持下,經過醫護人員精心籌備,我院心內科重症監護病房(CCU
  • 英首相離開重症監護病房 發言人稱其「情緒極佳」
    中新網4月10日電 綜合英媒報導,當地時間9日晚,英國唐寧街10號發言人表示,首相詹森離開重症監護病房,轉入普通病房繼續住院觀察。唐寧街10號發言人表示,詹森在康復初期將繼續留在醫院普通病房接受密切觀察,現在「情緒極佳」。
  • 濟南市婦幼保健院增設新生兒母嬰同室病房
    左圖:母嬰同室病房病床全部從國外進口。 (邱天 攝)隨  著「二孩潮」的不斷發酵,無論是產科病房還是新  生兒重症監護室(NICU)都面臨著一房難求或者一床難求的現狀,不少父母擔心寶寶病情只能守在NICU外,很難掌握寶寶的病情,隨之帶來擔憂與焦慮。
  • 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新生兒病房:用醫術和愛心呵護幼小生命
    在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新生兒病房的是一些需要特別精心呵護的寶寶。他們有的因早產只有巴掌大小,體重多數在1500克左右;有的是因為窒息、黃疸、肺炎而入院;還有的則是因危重症和先天性疾病需要系統治療。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新生兒病房的醫療團隊用高超的醫術和父母般的愛,精心呵護每一名患兒,為孩子們撐起了生命的「保護傘」。
  • 小雅琳從重症監護室轉入普通病房
    本版稿件 首席記者 周立 文 記者 周舸 攝本報訊 昨日上午,兒童醫院傳來好消息,受繼母毒打已昏迷8天的墊江4歲女童譚雅琳,終於從重症監護室轉入普通病房,但仍處於昏迷狀態,尚未脫離危險。主治醫生李醫生說,小雅琳之所以轉到腦外科普通病房,是因為她的生命體徵相對平穩、電解質平衡、能自主呼吸,「但這並不表示她快醒了,或脫離了危險。她隨時可能出現各種併發症,嚴重的話,還有可能再次轉到重症監護室。」李醫生介紹,腦外傷一般有3個步驟,一是救命,二是綜合治療促醒,三是恢復治療,小雅琳現在處於第一和第二階段之間。
  • ICU重症監護室是什麼樣的 ?
    ICU重症監護室大家都不陌生,但是也不熟悉,知道裡面的患者都是患有重大疾病、抵抗力非常低下的,可是由於ICU有嚴格的規定,不允許外人進入,所以人們對其都不熟悉,也充滿好奇。ICU重症監護室是什麼樣的?ICU探視系統帶來去了解一下。
  • 在法國的這個城市,重症監護病房即將不堪重負
    這就是西南波爾多市大學醫院重症監護室負責人奧利維爾·喬安妮斯·博尤(Olivier Joannes-Boyau)博士描述法國 Covid-19復活的原因。
  • 詹森離開重症監護病房,發言人稱英首相「精神非常好」
    綜合路透社和美聯社報導,一位發言人周四表示,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已被轉移出重症監護病房,目前他正在從這場致命疾病中逐漸康復。發言人說:「首相今晚已從重症監護病房轉回普通病房,在康復的早期階段,他將在那裡接受嚴密的監護。」
  • 英首相病情好轉離開重症監護病房 其父:如釋重負 非常感激
    中國日報網4月10日電(孫若男)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的父親斯坦利·詹森10日接受採訪稱,得知兒子已離開重症監護病房,自己感到如釋重負,對此十分感激。9日晚,唐寧街10號稱首相已經從倫敦聖託馬斯醫院的重症監護病房搬回普通病房,醫護人員仍將密切檢測他的情況。斯坦利說,兒子還沒有完全度過危險。他說:「我認為,你不能說現在已經脫離危險,他需要時間恢復。我不透露具體細節,但是我不認為,從重症監護室出來就能直接返回唐寧街,無需一段時間調整就可以接手工作。」
  • 重症監護除了費用昂貴,您還了解什麼?
    重症監護,確切的說法應該叫重症加強護理病房,我國香港地區也叫深切護理,其來源是英文Intersive Care Unit。CIU是從1958年首先在美國開始設立的,目的是為各種原因導致的一個或多個器官與系統功能障礙、危及生命或具有潛在高危因素的患者,提供高質量的監護和救治。ICU是醫院集中監護和救治危重患者的地方,也體現著一個醫療機構的專業水準。
  • 新生兒重症監護室NICU舉辦《民法典》與醫療糾紛風險防範學習講座
    為加強科室法治文化建設,防範醫療糾紛,切實保障醫療安全,1月11日下午,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新生兒重症監護室(NICU)於醫院外科樓7樓會議室開展了《民法典》與醫療糾紛風險防範的專題學習活動。
  • 北大醫院—密雲院區綠色通道轉診首例重症新生兒
    2020年12月9日下午18時30分,3名疾步走來的北大醫院醫護人員推著轉運暖箱進入密雲院區兒科病房,護士站的護士喊了一聲「北大醫院來接孩子啦」!12月9日是北大醫院兒科醫生白薇常駐密雲院區的第6天,期間她為密雲院區帶來了更先進診療技術及更專業的診療知識,並協助成立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目前病房已初見雛形。當日中午12時,產科一名剛剛出生的新生兒出現呼吸困難等症狀,白薇醫生立即決定將其收住新成立的兒科重症監護病房。
  • 尿毒症歌手平安度過危險期 從重症監護室轉普通病房
    經過一個星期的觀察治療,尿毒症歌手張志勇於昨天中午順利度過危險期,從重症監護室轉入普通病房。醫生告訴記者,兄弟兩人恢復情況良好。昨天中午12時許,張志勇在妻子的攙扶下,從監護室轉到了普通病房,與二哥張志紅床位相鄰。
  • 同仁醫院新生兒病房正式啟用!
    日前,同仁醫院兒科新生兒病房正式啟用,為新生兒的健康保駕護航,也讓選擇在這裡生產的新生兒父母更為安心啦! 對身體較弱的新生兒而言,轉運過程中不僅存在各類風險,也會給遠離寶寶的新媽媽增添極大的心理負擔。 如今,醫院在四樓的兒科住院部開闢出了專門的新生兒病房,為本院出生的新生兒開展出生前會診、產時新生兒醫療急救和轉運、母嬰同室新生兒醫療保健、新生兒疾病門診和高危兒隨訪、住院治療等醫療保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