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話吧》走進嶽麓區:創新社會基層治理 提升居民幸福指數

2020-12-14 澎湃新聞

《你說話吧》走進嶽麓區:創新社會基層治理 提升居民幸福指數

2020-11-17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從全局出發,為湖南發展錨定了新坐標、明確了新定位、賦予了新使命。「十四五」大幕拉開之際,面臨發展黃金期、社會轉型期、矛盾易發期「三期疊加」特殊區情的嶽麓,如何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如何結合區情實際,創新推動基層社會治理邁向更高水平、展現更大作為?11月13日下午,由長沙晚報社、嶽麓區委宣傳部主辦的《你說話吧》來到嶽麓區梅溪湖街道,與會者圍繞社會治理落到基層該如何創新暢所欲言,共同為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的長沙實踐出謀劃策。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劉雄輝,長沙晚報社黨委委員、副社長、長沙晚報執行總編輯李萬寅等參加討論。

高樓林立的背後是沉甸甸的社會責任。近年來,嶽麓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將社會治理擺在突出位置,力求走出一條具有嶽麓特色的社會治理創新之路。從2018年到今年,社會治理這項工作,嶽麓區連續幹了三年,特別是在區委提出的「黨建引領、教育引導、依法治理、服務下沉、深度融合」五篇文章指導下,嶽麓區在社會治理上有著沉甸甸的收穫。

從機制到形式,從內容到行動,從親身經歷到切身感受,嶽麓區積極探索基層社會治理的新模式、新路徑,正讓更多幸福變得可觸可感。

座談會上,來自有關區直部門、街道、村(社區)相關負責人及居民群眾志願者、物業公司代表等結合自身經歷,圍繞活動主題展開熱議。陽明山莊社區居民龔芳玲說,社區環境越來越好,鄰裡關係越來越好,通過一些小小的行為讓我感覺到了鄰裡關係的融洽和和諧,同時也感受到鄰居的獲得感、幸福感越來越強了。陽明山莊社區黨總支書記鍾娟表示,做社區工作就是要挖細挖深、做細做實、久久為功,特別是要始終堅持黨建引領,社區打造美麗樓道就是堅持黨建引領的最大收穫,把樓道打造好以後,社區的文明創建、防疫工作更好做了,鄰裡、工作關係的融洽自然而然就有了。居民代表楊計發說,我作為一名退伍軍人、共產黨員,2018年退役後定居晟秀園社區,2年時間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嶽麓區黨建引領帶給我的獲得感。未來,我將繼續用自己的志願行動去感染身邊的人。

認真聽取發言後,劉雄輝就如何在「十四五」規劃期間抓好基層社會治理分享自己的感悟。他指出,一要聚焦需求導向,堅持頂層設計,力求做到用心用情解難題。要用心用情做足「黨建引領、教育引導、依法治理、服務下沉、深度融合」五篇文章,凝心聚力答好嶽麓基層治理這道「題」,著力打造一個基層社會治理的嶽麓樣板,為全國創建可複製可推廣的新鮮經驗。二要聚焦目標導向,堅持標本兼治,力求做到落細落實到項目。治理要靶向化,以目標為導向,做實做細為民服務工作;要做到任務項目化,牢固樹立系統觀念和項目思維,堅持軟體和硬體「兩手抓」,以項目為抓手促進治理水平提升;要做到推進常態化,堅持「一月一調度、一季一講評、半年一小結、年度一總結」,切實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三要聚焦效果導向,堅持共建共治共享,力求做到創新創優固長效。要服務到家門,由村(社區)陣地為基點,向樓道、屋場、庭院、電梯廂、車庫等「毛細血管」延伸,把為民服務工作做到群眾家門口。要走訪上門,變原來的「坐班制」為「值班制」,深入群眾聽心聲,從源頭主動發現並幫助解決群眾的愁難之事。要隨時開「門」,暢通網絡問政渠道,真正實現政務服務「一鍵通」,營造良好的政務服務環境和健全的便民服務體系。要共開心「門」,「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真正推動「街道吹哨、部門報到」,創新優化物業管理,統籌各類資源,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米」。要敞亮庭門,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凝聚全民合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要主動出門,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變「旁觀者」為「志願服務者」,依託城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基地),大力弘揚「雷鋒志願服務」文化,凝心聚力共同把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文章做足做好。

採 編 | 彭 娟

校 對 | 謝 汀

校 審 | 潘振興 羅 瑤 李 丹

原標題:《《你說話吧》走進嶽麓區:創新社會基層治理 提升居民幸福指數》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嶽麓區以「五篇文章」為引領,「趕考」創新基層社會治理
    座談現場,就基層社會治理如何創新,嶽麓區多個部門、街道、社區、物業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和居民代表熱烈交流。陳飛 攝在12345市長熱線群眾滿意度方面,嶽麓區已連續13個月排名中心城區第一。  「十四五」大幕拉開之際,面臨發展黃金期、社會轉型期、矛盾易發期「三期疊加」特殊區情的嶽麓,如何創新推動基層社會治理邁向更高水平、展現更大作為?  近日,由長沙晚報社、嶽麓區委宣傳部聯合主辦,梅溪湖街道辦事處承辦的《你說話吧》來到梅溪湖街道陽明山莊社區。
  • 擦亮群眾幸福底色——寧遠縣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紀實
    寒冬時節,記者走進寧遠縣,發現到處朝氣蓬勃、充滿活力:基層組織有魅力,「一門式服務」暖人心,志願者活躍城鄉,左鄰右舍和睦友愛。  寧遠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推進黨建工作提質提效,服務供給走向精細化、科技化,群眾參與社會治理意願更強,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 以創新固民心 基層社會治理的「桐廬故事」
    走進這座被譽為中國最美縣城的小城,不難發現桐廬之「美」正從「顏值」向「氣質」迅速蔓延:這裡政民關係愈發親密,民生福祉不斷提升,百姓歸屬感、獲得感、幸福感持續攀升。而這背後,該縣在基層社會治理機制創新方面的不斷探索,成為了此幅民生美景得以繪就的重要推動力。  去年初,浙江省將桐廬縣列為基層社會治理機制創新試點縣,寄望桐廬創新社會治理體制,營造和諧穩定的發展環境。
  • 「基層黨建+社會治理」的金華創新樣本
    原標題:「基層黨建+社會治理」的金華創新樣本 「水通南國三千裡,氣壓江城十四州。」 李清照筆下的浙江金華文化底蘊深厚、平安基礎紮實。如何讓「平安金華」行穩致遠?這座城市給出的答案是:全力推進「基層黨建+社會治理」創新。
  • 德州:三把「鑰匙」叩響城市基層治理創新大門
    暢和名居小區的實踐是德州市強化黨建引領、大力推進城市基層治理創新的一個縮影。去年以來,德州市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鼓勵基層探索創新,著力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總結形成了黨建引領網格服務、「紅色業委會」治理機制、小社區微服務等創新做法,取得了明顯成效。
  • 揭秘德州新湖居民的幸福因子:「黨建+」引領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模式
    新湖街道持續深化改革,創新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體制,有效推進矛盾糾紛全鏈條解決,讓基層成為化解矛盾糾紛的「終點站」,打造具有「近鄰」特色的「新湖經驗」,在推動基層社會治理中彰顯新湖作為、展現新湖擔當。
  • 黨建嵌入基層社會治理路徑創新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為新時代社會治理創新確立了實踐發展的新向度。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基層是一切工作的落腳點,社會治理的重心必須落實到城鄉、社區。」這表明基層治理是整個社會治理系統的基礎工程。
  • 走進望城小康生活!看聚賓小區居民如何提升幸福指數
    在幸福指數中,居住環境佔很大比例。生活在老舊的小區和全新的小區,生活品質有很大的不同。將老舊小區進行改造,成為了社區居民願望最強、呼聲最高的一項工作。7月25日,記者參加「走進望城小康生活·三湘名博看望城」網絡主題宣傳活動,近距離走進長沙市望城區西塘街社區的聚賓小區,探訪這個小區的變化,感受居民幸福指數的提升。
  • 湘江理論|深度|鹿山:加強城市居民小區黨建工作 提升城市基層治理...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完善群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制度化渠道。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把更多資源下沉到基層,更好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區雖小,但連著千家萬戶,做好社區工作十分重要。」
  • 孫榮:社會組織如何融入基層治理創新
    原標題:社會組織如何融入基層治理創新 【摘要】近年來,我國基層社會組織蓬勃發展,在政府的培育支持和自身努力下,發展質量穩步提高,在維護社會穩定、提供公共服務和促進科教文衛事業發展等方面,充分發揮了自身作用,成為社區建設和治理的重要參與者。
  • 《2020中國社會治理與發展指數(CSGDI)年度報告》發布
    ,確保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的正確方向;堅持以創新和完善社會治理制度為保障,拓展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發展新局面;堅持以推進深層次改變為動力,加快完善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體制機制;堅持以全面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為重點,大力提升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堅持以加強和創新市域社會治理為重要抓手,完善城鄉社會治理現代化體系;堅持以社會治理數位化為戰略目標,全面提升社會治理的智能化水平;堅持以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為關鍵
  • 平潭:創新社會治理 編織幸福生活
    如今,走在平潭的大街小巷,你會發現處處藏著「美」的風景,笑容可掬的鄰裡,嬉笑玩樂的孩童,乾淨整潔的街道,和諧包容的城市,文明新風撲面而來……如果要用關鍵詞來形容平潭近年來的變化,除了「美麗」,更重要的是「和諧」。
  • 安徽肥西豐樂鎮:推進社會治理創新,擦亮群眾幸福底色
    一雙雙雪亮的「天眼」織密「天羅地網」,360度無死角全天候守護小鎮;加大技防建設投入,消除治安防範亂點、盲點;覆蓋全鎮的一支支夜間巡邏隊,默默守護著萬家燈火的安寧……近年來,安徽省肥西縣豐樂鎮積極探索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工作,綜合運用多種方式加快推動符合地域環境、人民滿意的社會治理創新工作,實現轄區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的「雙提升」。
  • 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黨領導基層自治既是基層社會治理的需要,也是新時代黨的自身能力建設的根本要求。一是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必須健全基層治理平臺。通過搭建社區聯席會議平臺,完善社區工作各項制度,形成以社區黨組織為領導核心,社區居民委員會為主導,居民為主體,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社會組織、群眾性團體組織等多方共同參與的治理格局。
  • 羅湖區南湖街道交出基層治理「美好答卷」
    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李慧)高票當選為深圳市網民喜愛的十大「幸福街道」,新成立黨組織數目、公共文明指數測評、政務服務系統績效考核、市容和環境衛生綜合考核、環衛指數測評等評比均位列羅湖第一……南湖街道交出基層治理美好答卷。6月28日,羅湖「雙周發布」在羅湖區金光華廣場舉行南湖街道專場。
  • 長興縣探索「巾幗紅鄰長」,為基層社會治理創新注入「她力量」
    今年以來,長興縣婦聯圍繞深度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創新,聚焦家庭所需,聚力婦聯所能,找準女性參與基層治理突破口,創新開展「巾幗紅鄰長」工作,通過運用「1234」工作法,即組建一支隊伍、推進兩項服務、建立三張清單、開展「四微」行動,積極探索婦聯融入基層社會治理體系的新途徑
  • 基層「微改革」釋放「大能量」 鹽田街道創新構築社會治理新格局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陳琳君 鄭創彬 通訊員 朱永桂)為創新基層治理機制,破解基層社會治理難題,鹽田街道堅持用基層黨建引領社會治理,今年以來,積極探索社會矛盾糾紛「三前移」(信息摸排前移、宣傳引導前移、多元調解前移)創新項目,有效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逐步探索出一條可借鑑、可複製、可推廣的基層矛盾糾紛化解模式
  • 平川區長徵街道大水頭社區「黨建+志願服務」提升居民幸福指數
    近年來,白銀市平川區長徵街道大水頭社區以開展「黨建+志願服務,提升居民幸福感」活動,將黨的工作觸角延伸到社區每一處「神經末梢」,推動社區服務模式創新,讓基層組織更牢固、黨群關係更密切、社區服務更周到,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感,著力打造和諧幸福新社區。
  • 燕繼榮:以人民為中心 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
    | 【視頻】燕繼榮:以人民為中心,加強基層社會創新治理燕繼榮: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院長,北京大學公共治理研究所所長,北京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長。我認為,制度優勢是潛在的,要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需要制定合理的政策,把制度優勢這塊「好鋼」用在刀刃上;要以人民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以人民獲得感為標準,制定改革創新方案;要加強制度和政策執行力,在制度政策執行的過程中,進一步實現基層社會治理的創新。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張家港南豐鎮:創新網格管理模式 讓居民幸福...
    為深入推進網格化社會治理,優化完善網格化社會治理體制機制,2020年以來,江蘇省張家港市南豐鎮搶抓「三整合」改革機遇,積極探索構建基層治理新格局,打造基層精「治」新樣本,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精心築網 夯實基層網格化陣地  「網格微自治」是破解基層治理難的一劑「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