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網格化社會治理,優化完善網格化社會治理體制機制,2020年以來,江蘇省張家港市南豐鎮搶抓「三整合」改革機遇,積極探索構建基層治理新格局,打造基層精「治」新樣本,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精心築網 夯實基層網格化陣地
「網格微自治」是破解基層治理難的一劑「良方」。南豐鎮著力推進網格治理下沉,將全鎮中心工作與網格化管理有機結合,打好社會治理「組合拳」。通過優化調整網格劃分,將全鎮劃分為一級網格1個;二級網格18個,其中村(社區)級15個、專屬網格3個;三級綜合網格60個,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責任到人、全域覆蓋的網格化管理體系。探索「1+4+N」(1是一名網格長,4是一名專職網格員、網格警務員、網格督導員、網格社工,N是志願者)網格管理服務模式。按照「一格一員」標準,將原流動人口專職協管員33人充實到專職網格員隊伍,現有專職網格員60人。
網格員崗前培訓
建立常態化網格工作機制,還需提升網格員履職能力。為此,南豐鎮著力打造網格「五H(好)學堂」,以「線上+線下、集中+自學、理論+業務、競猜+考試」「4+」模式,提升網格員隊伍綜合素養。「積極實施網格員賦能計劃,將每周五作為固定學習日,通過集中學、自學和老帶新的方式,組織網格員學理論知識、強業務技能,全面提升網格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南豐鎮網格聯動(指揮調度)條線負責人錢莉娟介紹。此外,制定專職網格員考核細則,落實激勵保障機制,通過日統計、月考核、年評定,激發網格員工作積極性。
壓實責任 網格處置跑出「加速度」
「工地將汙水管橫在非機動車道上,直接將汙水排入管網中。」南豐鎮振興社區專職網格員周奇辰在巡查時發現,一處工地在偷排汙水。
周奇辰及時上報聯動平臺,南豐鎮綜合行政執法局一中隊接到南豐鎮指揮中心指令,第一時間聯合規劃建設條線工作人員對該工地排汙行為進行現場核實查看,及時制止並立案處理。為釐清入格清單事務,提高工單處置效率。南豐鎮召開權責確認協調會,明確各部門處置權限;落實平臺派遣員考核機制,強化派遣員培訓,有效提昇平臺工單派遣精準度。2020年以來,網格員通過網格化聯動平臺共上報工單17774件,處置率100%。同時,組建村(社區)、部門交流群,對網格員上報的涉及多個部門的問題隱患,通過開協調會、看現場、定方案、快處置,提升聯動聯治成效。
網格化工作聯席會議
為壓實村(社區)網格化工作責任,南豐鎮還實施平臺工單處置分色管理模式,落實鎮領導幹部擔任流動網格長機制,通過中心督辦、紀委問責、流動網格長下沉網格查問題看成效,將壓力化成動力,確保問題隱患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處置。
精細管理 傳遞網格服務溫度
社會治理千頭萬緒,更需下好繡花功,做好精細活。南豐鎮把社會治理的工作重心放在百姓關心的關鍵「小事」上,將精準服務和精細管理有機結合,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不知道是誰把建築垃圾倒在我們小區,影響了我們通行,小區也不美觀了。」新豐社區網格員吳衛兵在巡查中,有居民向他反映問題。於是吳衛兵立即聯繫物業,清理掉了這些建築垃圾。
吳衛兵在社區巡查
小區居住環境一直是百姓關注的熱點。南豐鎮緊盯環境「髒亂差」問題,通過強化巡查上報、敲門入戶、活動互動、雲端推送等形式,發動群眾,共建潔美家園。2020年以來,網格員發揮「鐵腳板」精神,挨家挨戶走訪排摸,上報處置各類環境問題320件,發放宣傳折頁3000餘份。實施網格服務暖心計劃,以群眾下單、網格員接單模式,築牢群眾幸福之網。網格員隊伍中不斷湧現愛崗敬業、拾金不昧、孝老愛親等先進典型。
南豐鎮將群眾的大事小事全部「網」進來,百姓的合理需求在第一時間得到滿足、困難訴求在第一時間得到反映、矛盾糾紛在第一時間得到解決,努力做到「矛盾不出網格、好事傳遍千裡」。(張家港市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