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藍字關注
科技洞察 丨 深入科技行業最前沿
在2月14日得到APP 上線的《王煜全·全球科技公司年報解讀》講座中,全球科技投資人王煜全提到,大公司要保持技術優勢,需要預判未來的產業發展趨勢,找到前沿科技去合作開發,解決自己的技術儲備問題。
大公司保持技術優勢的三種方式:戰略前沿追蹤、早期合作開發、戰略併購
在科技井噴的今天,大公司紛紛布局產業,進行戰略併購。像蘋果與Lumentum公司合作開發3D建模能力;微軟收購GitHub網站(宅男交友社區),使得微軟對技術前沿有更深的掌握和洞察。還有谷歌公司的投資布局,旗下就有多個機構專門進行前沿的產業布局:公司基金、Google Ventures、CapitalG 和 Gradient Ventures。專注於AI的投資機構Gradient Ventures我們比較熟悉的就是Google Ventures,但是另外一家規模略小,但是重要性不容忽視:
那就是Gradient Ventures,專注於對早期人工智慧初創公司進行投資。我們之前介紹的通過打字習慣來進行生物識別的TypingDNA公司,就是Gradient Ventures投資的。Gradient Ventures投資另外一家公司——Ubiquity6,則是谷歌在AR技術上的布局。不過跟蘋果收購的Lumentum公司不同,這家公司是致力於AR社交、AR內容共享的平臺,它的核心是挖掘出人類天生想要與他人連接,和人人都可以參與創作的兩大核心願望。Ubiquity6這家公司非常年輕,成立於2017年,曾是迪士尼加速器第五屆的創業項目之一,Gradient Ventures已經投資了3700萬美金。「ubiquity」的意思是「無處不在」,這暗示了這家公司的核心理念:未來的AR技術無所不在,任何人只需要一部手機,就可以利用AR、3D掃描技術,一起來創建和體驗AR世界。這家公司推出了一款AR應用app,名字叫做Display.land,2019年已經在ios和安卓系統上正式推出了。這款app的操作非常簡單、有趣:用手機對現實的物體進行掃描,圍繞著它走幾圈,這個物體數據就會被轉化成3D數字模型,你可以對模型進行修飾、改造,然後上傳到雲上,全球的用戶都能看到你共享的作品。app的操作步驟非常簡單:三維掃描、編輯、分享、探索雖然在國內沒什麼動靜,不過這款app在國外還是有一定的傳播力度,聽說有50多個國家都成立了基於這款app的社區,共享了上千個現實世界的數字模型:包括巴塞隆納的塗鴉街道、東京的咖啡店、倫敦的博物館......不同國家的人能夠看到全球各地的數字模型,分享彼此的文化風情。app還添加了一些創意玩法,比如把3D數字模型進行圖案的修改、元素添加,充分激發用戶的藝術創造力。團隊方面,創始人、CEO Anjney Midha是印度人,畢業於史丹福大學,2015年加入KPCB投資機構,成為合伙人,隨後創建了KPCB Edge,專門針對種子階段的軟體初創公司。在2017年跟他的大學同學Ankit Kumar共同創立了這家Ubiquity6。Kumar此前是計算機視覺創業公司Pilot AI的首席科學家,曾經跟隨史丹福大學教授、Salesforce首席科學家Richard Socher參與了一個深度學習項目Metamind,如今在Ubiquity6的職位是CTO。公司的董事會有幾位牛人,包括大名鼎鼎的風投Benchmark基金的合伙人Mitch Lasky,Index Ventures的合伙人Mike Volpi,Twitter公司的工程副總裁Mike Abbott,還有美國著名的遊戲公司Electronic Arts的創始合伙人Bing Gordon。當你不了解一家科技公司的時候,觀察公司的董事會是一個很好的方法,看董事會裡有沒有成功企業家、投資人、科學家等等。有牛人加入得越多,說明這是家好公司。
第一大特色是簡單快速建立3D模型。3D掃描與AR、機器學習的結合,能夠創建逼真的3D數字模型,通過計算機視覺還能識別出你掃描的是哪個著名景點,留下地理坐標。其中涉及到三維掃描、GPS定位、深度學習等複雜的技術集成,而在今天,只需要一部手機,就可以完成這一整套操作了。這也是我們一直強調的,手機將會變成AR最大的推動者!
第二大特色是社交性:持久且可以多人互動的AR體驗。除了與全球的用戶分享作品,還能通過你留下的地理坐標,認識同樣是AR分享社區的用戶,各個小夥伴都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認識起來。去年Ubiquity6還在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SFMOMA)嘗試了一個互動體驗項目:在現實世界的基礎上,創建一個三維場景,每個人都能參與這個三維世界的建設。這就是對AR社交性的一個很有趣的嘗試。在真實的虛擬世界裡社交一直是人類的追求,看看《頭號玩家》的描述就知道了,虛擬世界讓我們擁有無限的擴展性,但真實世界永遠是這一切的起點,所以把真實世界虛擬化,再利用社交屬性聯繫起來,我們才能創造比《頭號玩家》裡的更加廣闊的虛擬世界。
第三個特色是創造力的價值。在這款app上看到,用戶上傳了很多博物館雕塑、著名的文化古蹟景點、街道塗鴉等等作品,這款app的很多用戶都是藝術創作者或者對藝術感興趣的人,他們需要靈感激發,而虛擬和現實的融合能夠誕生出很多驚豔的作品,甚至普通人也可以參與進來。在未來,創造力、藝術的價值會增大,VR、AR結合人工智慧來幫助實現創造力的平臺會湧現。著名的虛擬世界社交平臺「第二人生」裡就出現過專在平臺內設計和開發虛擬物品的藝術家,但第二人生的表現效果太差,現在有了更強大的AR能力,把真實世界虛擬化,再進行再創作,也許這個平臺也許就是下一個「第二人生」吧!這裡多說一句,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有創造力的人能夠專注在自己的創造力上,比如以前的音樂平臺是展示平臺,未來的音樂平臺是AI製作平臺;構思小說只需要設計情節,人工智慧就能幫你寫完剩下部分了。現在出現了很多AI音樂作曲、AI藝術創作的app,比如我們在今年前哨大會上展示的AI藝術軟體Ostagram。在使用這款AR應用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也有一些不足之處,比如上傳的模型處理時間比較長,處理了30多分鐘,如果更複雜的模型可能需要一個多小時。不過從掃描、編輯模型到共享的整個流程都是免費的。短期來看,公司向to B端的企業收費,如果企業客戶需要更高清晰度的3D模型,需要更長的時間和更複雜的算法,則多收取一些的服務費用。但長期來看,未來這項產品還會添加新的玩法,比如添加一些互動的遊戲元素,在你走進一個特定的物理空間後自動解鎖遊戲功能,持續增強AR世界的互動體驗。總的來說,Ubiquity6的技術實現並不是靠自己開發技術來做到的,他們的真正的精彩之處在於利用新興的技術平臺—手機的AR處理能力,挖掘出人類天生想要與他人連接和人人都可以參與創作的兩大核心願望,通過打造AR內容共享平臺來實現。
網際網路誕生的初期,就承載了人類希望構建一個更加美好世界的夢想,構建一個基於AR的虛擬世界,是實現這個夢想最真實的路徑,但這個夢想應該是所有人共同來打造的,而不是像《頭號玩家》一樣依賴某一個天才。不管未來Ubiquity6的命運如何,但AR等等新興科技一定會使我們離這個夢想越來越近,這是我們堅信的!
真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互相融合,不僅是未來趨勢,而且還有更多想像空間和創新機會,伴隨VR、AR應用的慢慢普及,未來還有哪些新的應用場景,還有什麼技術創新的機會,歡迎在下方留言,和我們一起討論。
通過解讀財報的數字解讀,我們更想讓大家超越財報,進一步思考如何看懂一個科技公司。剛剛在得到上線的《全球科技巨頭年報解讀》,希望可以帶大家一次性對比2019科技巨頭的財報,通過解讀財報進一步超越財報,看懂數字的背後機會,掌握看懂科技公司的方法。
- End -
點擊「閱讀原文」,一鍵拿下《全球科技巨頭年報解讀》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