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小寶為什麼黑道白道都混得好?

2020-12-18 騰訊網

[摘要]中國男人總對韋小寶總有幾分羨慕嫉妒恨,憑什麼他韋小寶一個小混混,竟然混得如此成功?

作者:廖保平(西越),騰訊大家專欄作家,知名評論家、作家、詩人,「中國反憤鬥士」。

韋小寶是金庸的小說《鹿鼎記》裡的人物,揚州麗春院妓女韋春花的私生子,俗稱「婊子養的」。他曾拜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為師,也曾向洪安通、澄觀等武林高手學武,機遇千載難逢,完全有可能修煉成絕世高手,但韋小寶生性懶惰,淺嘗而止,只學得一鱗半爪,唯獨九難師太教的「神行百變」學得不錯,說白了就是「逃跑術」,憑此腳上功夫常常得以逃過追殺。就這樣一個只有三腳貓功夫的人,身居武林要職,力壓武林高手,一路風光。

他不僅在黑道吃得開,在白道上也混得好,他因緣際會進入皇宮,認識了康熙皇帝並成為皇帝的寵臣,擒拿鰲拜,解救沐王府,探望順治帝,出使雲南,平叛神龍島,幫助索菲亞公主奪權,獲雅克薩之戰大捷,封公加侯,揚名天下,發了大財,娶了七個如花似玉的老婆,最後功成身退,結局圓滿。王學泰先生說,韋小寶實現了遊民的最高理想:「物質上的只有皇上才可比擬的享受,精神上做到顯性社會的最高爵位(鹿鼎公),隱性社會天地會的總舵主;正教——少林寺中輩份極高的長老,邪教——神龍教地位次於教主和教主夫人的白龍使。這些許多是做了皇帝也達不到的境界。」(王學泰《遊民文化與中國社會》,學苑出版社,1999年版)說實話,中國男人總對韋小寶總有幾分羨慕嫉妒恨,憑什麼他韋小寶一個小混混,竟然混得如此成功?

韋小寶的成功,成功學導師們已然分析出一大堆成功秘笈:靈活圓通,隨機應變;講義氣,知恩圖報不忘本;為人豪爽不吝嗇;認準目標,勇往直前;得饒人處且饒人,說話辦事留有餘地;重承諾,答應別人的事就想方設法辦到;善於大帽子壓人;巧用欲加之罪;溜須拍馬,阿諛奉承;說謊成性,表裡不一;善於推卸責任;會找關係,找門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韋小寶的成功秘訣足可以寫成一本本書,但是為什麼是這些因素致其成功,而不是別的,為什麼這些因素經常是矛盾的?這些自相矛盾的秘訣都能讓他得手,說明要麼同樣一件事情,可以用正反的方法搞定,要麼說明對不同的事情,運用了或正或反的方法搞定。但從一個社會的公平正義來說,無論用什麼方法,各種搞定的標準規則應該是統一的,這就好比跳高比賽,你可以用剪式、滾式、俯臥式、背越式、跨越式,但都不能違規將橫杆弄掉,這就是標準和規則,是所有參賽選手必須遵守唯一標準的,在這個前提下,你跳得最高,你就成功了,你就是英雄。

換言之,通往成功的道路千萬條,但不可違規,不可搞雙重標準,在此前提下,「管他黑貓白貓,捉得老鼠就是好貓」,值得鼓勵,否則,靠違法亂紀、破壞規則、搞雙重標準的方式方法獲得成功,應該受到處罰和唾棄。如若還受到稱讚,說明競爭缺乏基本的公平正義,規則遭踐踏,必然導致標準失衡,價值混亂,社會墮落,他人即地獄,人人恐懼不安。

從正統的眼光看,韋小寶的成功並非總是靠正途、正道、合法合規得來,他的成功經常是靠違規得來,靠耍流氓得逞。他被兩個太監劫進宮,他施展詭計將老太監海大富弄瞎(想殺而沒有機會),又將名叫小桂子的小太監殺死,冒充小桂子做假太監,開始了自己的發跡之路。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害人,這已經證明他的發跡是靠不當的、違法手段開始的,是有「原罪」的,但韋小寶的成功卻成了人們欣賞學習的教材,這足以說明社會價值之混亂,笑貧不笑娼,笑無能不笑流氓。

一個正常的社會不應該走邪門的比走正道的更成功,違法亂紀榮顯,合法合規倒黴,壞人得志,好人吃虧。在中國古典禮教社會,有一套相對公正的禮義規則,逾越禮義而成功,就不被人認可。譬如被孟子認為「春秋無義戰」的春秋時期,即便是事關兩國生死存亡的戰爭,也是要講禮義。周洪先生說:當兩國正準備交戰之際,忽聞敵國國君去世,另一方則會主動休戰或撤退,以示哀悼:「三月,陳成公卒。楚人將伐陳,聞喪乃止」;「晉士丐侵齊,及穀,聞喪而還,禮也。」這種聞喪乃止的做法包含著對共同人類終極命運的悲憫,在當時是備受稱道的。更有甚者,交戰時如敵方國君去世,攻伐的諸侯不僅會停戰,還會至敵軍陣前行哭喪哀悼之禮:「公會吳子、邾子、郯子伐齊南鄙,師於鄎。齊人弒悼公,吳子三日哭於軍門之外。」(皆出《左傳》)這些與後世完全不同的戰爭行為正反映出春秋時人敬德、從禮、重仁的思想觀念。(周洪從《看春秋戰爭中的禮》,載《江西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第5期)這一套禮義就是當時社會認同的、清晰的、強大的、公正的規則,任何人不能靠違背禮義來獲取成功,正是有這一套禮義,中國才成其為「禮義儀邦」,當然,「禮崩樂壞」後,不講古典規則的流氓手段層出不窮。

如果說一個社會的標準規則不清晰,甚至有兩套矛盾對立的標準規則,韋小寶這樣的人就會利用標準規則的模糊性、不一致性,鑽空子,打擦邊球,在灰色地帶謀取私利,又或者利用兩套標準規則,採取黑白兩套手段方法行事,左右逢源,飛黃騰達。這兩套規則就是人們常說的顯規則和潛規則,顯規則是正式規則,放在檯面上的,合法合理的,見得了光的;潛規則是上不了臺面的,無法示人的。顯規則是主流社會最為通行的規則,潛規則是江湖最為通行的規則(另見本人相關文章論述)。當一個社會通行顯規則和潛規則,兩套規則並存共用時,說明這個社會已經嚴重江湖化,主流與江湖、正與邪的界限變得模糊。那些吃透顯規則和潛規則裡的道道,又能按這兩個規則行事,遇到什麼事用什麼規則,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那麼,他一定是主流社會與江湖社會通吃的人。

綜觀韋小寶,他與金庸過去所塑造的俠客人物截然不同,他不像那些俠客有比較純粹的江湖身份,主要在江湖上行走,介入主流社會也多以江湖身份,偶爾為之。韋小寶則不同,他有雙重身份,既是一個江湖人士,又是一個主流社會、尤其是廟堂之上的人。這樣,無論主流社會有沒有江湖化,他這種人都是吃香的,因為他兩種社會規則都懂,兩種資源都有。如果主流社會江湖化,那麼,他就更加吃香喝辣,在兩種規則之中,哪一種有利於他就用哪一種,做到穿梭往來、進退自如。

有意思的是,韋小寶所生活的時代,就是主流社會被江湖化的時代,這註定了他黑白通吃,混得極為成功。其成功還引起人們的學習效仿,某種意義上說,韋小寶這樣的人多了導致主流社會標準和規則的變遷,重構了世界的生存法則。

(《鹿鼎記II神龍教》劇照)

...............................

本文系騰訊《大家》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誰是被害者》開播:一起從《角頭》黑道變白道男星:超怕王識賢
    《誰是被害者》開播:一起從《角頭》黑道變白道男星:超怕王識賢夏靖庭(右)感受季芹傳遞暖流張再興在戲中背對著長官王識賢做了不該做的事,深怕醜事曝光,每天戒慎恐懼,讓他緊張:「每次在識賢哥面前,我怕都怕死了!」
  • 他被稱為「黑道太子爺」,是向華強和王思聰都惹不起的人物
    畢竟如果沒有好的資源和人脈,很難在演藝圈有個好的發展。就像向華強一家,屬於香港娛樂圈的領頭人物,在演藝圈有著很高的影響力和地位,他們在這個圈子裡身居高位,和向華強合不攏的藝人往往很難有好的發展。還有非常出名的富二代王思聰,雖然不是娛樂圈的藝人,但是卻和這個圈子脫不了關係,對於他的高調和實力,相信大家都非常清楚,嬉笑嘲諷,隨性發言,無所顧忌。他們和娛樂圈很多藝人關係都非常好,並且很多都是大佬級別的人物。但是對於陳楚河,就連向華強都不敢惹他,而王思聰更是如此。
  • 【黑道階段】黑道社會學—有機知識分子的成長之路
    答案是,永遠擺不平,因為黑道或非知識分子思考模式的人,是非臺北地區的社會主流。重新理解所謂的黑道我曾經碰過一次鎮長選舉,兩個主要候選人,一個是地方上的黑道大哥,一個是驕傲的臺大人,他們都來爭取我們的支持。那時我們的選擇對後面的地方運動發展,將有關鍵性的影響。我沒有選擇臺大人,為什麼?
  • 七個美人都跟了韋小寶,還不是因為命不好?
    那麼從另一方面來看:為什麼是這些姑娘呢?答案也很簡單,三個字,命-不-好。試問,這七位,有哪個是在爹娘雙全的家庭裡被好好養大的嗎?除了未作交待的蘇荃,其他六個通通都是明明白白的沒有!好不容易遇到名門之後鄭克塽,此人卻並不比方怡的師兄好多少,再加上韋小寶搞大了人家的肚子……最後跟了小寶,純屬走投無路+斯德哥爾摩情結作祟。唉,可謂聞著傷心見者流淚,哪一位的身世遭遇配不上一句「花自飄零水自流,身世浮沉雨打萍」?
  • 從韋小寶的逆襲可窺一斑
    不但在官場順風順水,還在江湖呼風喚雨,一幫天地會的小弟追隨在側,供其驅使,除了結交了一幫好兄弟,還左擁右抱,七女環繞,遊刃有餘地走上人生巔峰。發跡之前的韋小寶是一個普通人,甚至連普通人都不如,他是揚州麗春院一個人老珠黃過的氣藝人的兒子,連父親是誰都不知道,出生在風月之地,混跡在煙花之所,麗春院麗春院長大的經歷,不僅讓他見識了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還讓他清楚地知道各個階級的人最喜愛聽的話和最愛做的事。
  • 圈內沒人敢惹的5位明星,孫燕姿周星馳上榜,最後一個連黑道都怕
    想要在娛樂圈混得好,要麼有演技,業務能力過硬,要麼有顏值,觀眾緣好。如果兩樣都沒有呢,那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有背景。有錢的可以拿錢砸,有關係的可以靠關係拿資源,要是背景實在強大的,甚至不用你開口,就會有無數的人主動來找你。
  • 鍾永豐:黑道社會學——有機知識分子的成長之路
    在這些地方工作,不管在野在朝,都得跟兩種人發生密切關係。對這兩種人的理解,對我來說非常關鍵。這兩種人,一個是黑道,另一個是臺大人,這兩種人也是目前對全臺灣影響最深的兩種人。1988年蔣經國過世後,當「總統」的,一定是臺大畢業的,當「部長」的也大都非他們不可。但離開臺北,幾乎每個地方「議會」的「議長」都有黑道背景。
  • 2.6分《鹿鼎記》也玩職場風雲,張一山版韋小寶教你上位捷徑
    瞄過幾眼《鹿鼎記》的觀眾老爺們都知道韋小寶有三寶嘴甜命好老婆保,別人升職等三年,小寶升職坐火箭。 韋小寶在大內混得開在江湖也很吃香,天地會青木堂香主的神龍教白龍使的官位手到擒來,就連清涼寺住持也當得像模像樣,簡直就是職場錦鯉。
  • 韋小寶和康熙都是普通人,為什麼不能一起跑到江湖上鬼混?
    前幾年一度大火的「宮鬥劇」中,娘娘們的互掐起來用的手段之惡毒,人性之扭曲,只怕那些「小本經營」的妓女們想都想不到。第三:皇宮和妓院都是「混血兒」的高發地帶。《鹿鼎記》中韋小寶的爸爸堪稱「五族共和」,漢滿蒙回藏都有可能。
  • 另類大俠韋小寶的成功之道
    《鹿鼎記》是金庸的封筆之作,寫作風格和以往的作品差異太大了,剛問世出來,很多讀者都感覺是他人代筆的。金庸自己總結的「非武非俠,非史非奇」,主角韋小寶是一個麗春院出來的混混,竟然幹出了驚天地泣鬼神的事跡。
  • 為什麼一些專科生比很多本科生混得好
    我們現在每年有畢業生將近千萬,但是我們很多時候都把焦點聚焦在那些名牌大學身上,其實很多時候,那些專科畢業生反而被忽視了,要知道每年畢業生當中有三分之一的都是專科畢業生。也許在一些人的眼裡,都會想當然的認為本科生一般比專科生混得好,其實我們去看現實生活,的確整體而言本科生的待遇薪酬是比專科生高,但是在實際生活中還是有一些專科生比本科生混得好。
  • 電視劇《鹿鼎記》主人公韋小寶的原型到底是誰
    可是另一方面還又加入孫中山先生創立的興中會,參與革命活動,而且兩頭賣好,兩頭都沒翻,始終混得很好。而韋小寶更是腳踩兩隻船,一邊是康熙皇帝身邊的鹿鼎公;另一邊是天地會青木堂堂主,陳總舵主的徒弟。 推薦指數:☆☆☆☆
  • 為什麼學生時代的「壞學生」現在混得都很好,「好學生」很多卻在...
    學生時代的「壞學生」、「好學生」都是以成績劃分的,在你的概念裡混得好應該是指自己當老闆。所以你的觀點是說:學生時代成績差的現在混得好自己當老闆了,成績好的反而混得不好在打工。 部分事實是存在的,但不認同你的觀點。
  • 推薦好書:我在黑道學會的88堂商管課
    《我在黑道學會的88堂商管課》作者費倫特,原來是混黑手黨的,改邪歸正後去讀MBA,發現商學院老師教的跟他以前大哥教的很像,其中有一課就是「分紅」,只是白道企業都是年底統一分紅,擅長規劃與延遲賞罰;而黑道,是每一次行動後,立即分紅。
  • 為什麼都說張無忌是渣男,卻沒人說娶了七個老婆的韋小寶是渣男
    (欣賞此篇文章需要兩分鐘~)我們都知道,張無忌是《倚天屠龍記》中的男主角。自從他母親殷素素在武當山上自刎而死,告訴他「漂亮女人最會騙人」之後,他一路上遇到了各種各樣的美女。韋小寶是金庸先生封筆之作《鹿鼎記》中的主人公。在這部小說中,韋小寶出生在煙花之地,只曉得養他成人的母親是誰,連親生的老子是何人都無從查證。他一生更加誇張,遇到了七個美女,並且最終都和他走到了一塊兒,成為了夫妻。想想那是讓天下男人多麼羨慕的事情。
  • 黑幫小耳朵對國軍獄長金海說:黑道白道,你不能把兩條道都堵上!
    黑道有黑道的理,你當差有當差的道,你特麼憑什麼兩條道都堵著?就是這麼一句話,給一向在四九城豪橫的金海乾一愣一愣的。金海聽完半天不語,最後笑著說,你說的對,我是不能兩條道都堵著。由此可見,兩個在道上混的人,都信奉並遵守一個信條,那就是道理二字。
  • 為什麼說韋小寶有幾乎所有中國人的影子?
    不僅無俠無武,簡直已經跟俠背道而馳了(許多讀者稱其為「反俠」),這在武俠小說中極其罕見,似乎除了金庸筆下的韋小寶,很難再找到另一個能夠跟韋小寶相提並論的主人公了。韋小寶從小在揚州著名的妓院麗春院長大,所以他的文化背景,是揚州市井。城中的妓院、茶館、書場、賭館、市場等地都是他經常出沒之地,因而他的性格特點明顯帶有這些地方的生長痕跡。
  • 為什麼學生時代的壞學生現在混得都很好,好學生很多卻在打工?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種錯覺,上學的時候成天不務正業的主,後來都發了;而苦逼苦逼學習的優等生,最後都混得不咋地。為什麼說這是錯覺?我大膽的講一句,你一定上的不是什麼好學校吧?就好像,古力娜扎哭著喊著非要嫁給你,你死活不娶,和你追了半天古力娜扎,連個腿毛都沒摸到,這有可比性嗎?有興趣我們做個調查,你上學時那些拔尖的考上了清華北大等名校的同學,你告訴我,有幾個混得慘不忍睹的?
  • 他接到命令走向黑道,看他如何玩轉權力擺平黑白兩道,醉臥溫柔鄉
    他接到命令走向黑道,看他如何玩轉權力擺平黑白兩道,醉臥溫柔鄉《黑道王妃》——作者:憤怒的小二【簡介】從一個天真爛漫的花樣少女,變成一個心狠手辣工於心計的黑道大姐大,家族的當家人。現實的生活生生改變了齊霏的命運。黑道,並不是只有男人能混,族長,也不是只有男人能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