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大學》才知道:「無所不用其極」原來是一種至高的境界

2020-12-17 半榻清涼

「無所不用其極」這個成語,一般都喜歡用在有貶義的地方,形容一個人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什麼壞事都有可能做出來。比如說《紅樓夢》裡描寫王熙鳳對待尤二姐時就說:「尤二姐進入賈府後,鳳姐調唆丫頭虐待她,無所不用其極。」

然而這個成語一開始不但沒有貶義,反而代表著一種至高的境界,是過去很多人追求的理想。它出自《大學》,原文是這樣的:

《詩》曰:「周雖舊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就是說真正的君子會隨時做克己、慎獨的功夫,不被習氣帶著跑,勇於發現問題而改過自新,所以生命一直在提升,直到「止於至善」。但如果僅僅這樣,還不能稱作「無所不用其極」,真正地君子還會把這種」不斷自新的精神,潛移默化地教給他人,直到所有人都「止於至善」。

其實這種精神就是儒家積極入世、行王道的精神,即「內聖外王」。一個人一旦有了這種精神,便會「天行健而自強不息」,他不管做任何事,哪怕是很小的事,都會全心全意地去做好。他會把自己的潛能發揮到極致,不但如此,他還會帶領其他人一起成長,直到所有人都能成為君子。

用今天的話來說,真正的狠人、牛人,他們會時時刻刻對生命求極限,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不但如此,他們還會幫助他人發揮出最大的潛能。不但發揮出自己和他人的潛能,還能最大程度地發揮出「萬物」的潛能。

這在《中庸》裡叫「盡己之性,盡人之性,盡物之性」,也就是先完善自己,再完善社會,直至天地人和諧一體。這種天地人和諧一體的境界是非常了不起的境界,古人有時也稱其為「參贊天地之化育」。

然而可惜的是,後來的儒家基本上只注重「盡己之性,盡人之性」,而忽視了「盡物之性」,導致科學一直在古代發展不出來,要是有人想搞點什麼小發明,反而很有可能被大家視為不務正業,雕蟲小技。導致後來的儒家只見「內聖」、不見「外王」,非常可惜。

我學習陽明心學是從看酈波教授講《五百年來王陽明》開始的,他在評價王陽明平匪患時用了這個成語,顯然是極高的評價,他說:「數十年來,從來沒有人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徹底剿滅匪患。王陽明各種奇招無所不用其極,手段簡直神出鬼沒。」

從王陽明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出,一個人如果真的有了這種「無所不用其極」的精神,不管到哪裡都能充分調動自己的智慧,把事情做到盡善盡美。然而常人沒有這樣的能力,因為他們不願意對生命求極限,只有那些具有偉大理想、至高人格的人,才願意接受人生的挑戰,不懼艱難困苦。他們不管遇到什麼坎坷,都能泰然處之,從容應對。

這裡又涉及到儒家另外一個重要的精神,就是「無入而不自得」,也就是不怨天尤人,永遠坦然地接受命運的安排,永遠開開心心做好眼前的事,不為外境所動。能無入而不自得,才能無所不用其極。否則稍微遇到一點坎坷就會放棄,甚至墮落下去。

綜上所述,「無所不用其極」不但沒有貶義,反而是一種很厲害的能力,它是過去儒者的理想,以乾健之精神,不斷地去挑戰自己的極限,盡全力活在當下,把手上所做的事都做到完美。

一個人如果能有這樣的心態,就會時時反省自己的過失,時時完善自己。這樣的人越活越厲害,因為他每天都在成長中,這樣的人生是很精彩的。

平庸往往不是一種有意識地選擇,與平庸妥協更多是在不知不覺中完成的,因為他們缺少那種「無所不用其極」的精神。

相關焦點

  • "無所不用其極"用英語怎麼說?
    「無所不用其極」,原意是指盡一切努力,來達到的最高境界。現在表示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含貶義。   例句:   為了博取上級的歡心,他無所不用其極。   He resorted to every conceivable means to win the favour of his superiors.   貪婪的老闆為了攫取利潤而無所不用其極。
  • 一課譯詞:無所不用其極
    一課譯詞:無所不用其極 chinadaily.com.cn 2020-10-12 15:41
  • 遠取諸物,近取諸身,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細細品味經典,《論語》中無限地讚美仁德的好,我們也知道它們的確很好,仁義禮智信都非常的好,然而總感覺隔著一層紗,並不受用,我們其實是需要一種達到仁、義、禮、智、信的可行方法,只要按照這個方法去做,就可以通到仁、義、禮、智、信的地方。「擇不處仁,焉得知?」
  • 楊絳很經典的一段名言,寫出了人生的至高境界,值得現代人學習!
    多少人一生都在追求人生的至高境界。但追求的方向都不一樣,縱觀我們現代人所追求的人生至高境界,估計都是房子、車子、存款,錢。很多人都認為有錢才能過上人生的至高境界生活,乃至生活的品質。要擁有多少錢才能過上人生的至高境界呢?
  • 「無所不用其極」!知名作家怒批肖戰黑粉,支持正能量
    肖戰是一位正能量偶像,也是無數官媒所認可的正能量藝人,這也是我們喜歡肖戰的原因之一。然而可能是太紅擋了別人的財路,也有可能是太優秀惹來嫉妒,很多人想方設法陷害肖戰,「粉絲錄音」事件就是一個例子。近日知名作家沈宇松老師對肖戰黑粉的這種行為進行了嚴肅批評,為正義發聲,支持正能量!
  • 莊子:「坐忘」,才是做人的至高境界
    忘得真快,你忘記所有招式,才算是真正學成武功了!可見,忘記武功的固有形式,才能發揮於無形之中,才是修煉武功的最高境界。他的這番話真正道出了人生解脫與逍遙的真諦: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很微妙,與其互相羈絆,互相傷害、折磨,不如像魚兒那樣,學會遺忘,少點我執,少點分別心,甚至少點善惡美醜之心,這樣才能真正活得自由自在。
  • 非人哉:哪吒為討零花錢無所不用其極?財神爺上當了!
    非人哉:哪吒為討零花錢無所不用其極?財神爺上當了!因為最近花錢大手大腳的,哪吒的零用錢已經花光了。可是好吃的還有那麼多,自己沒錢那怎麼能行,於是哪吒把主意打到了財神爺趙公明的頭上。哪吒無辜地表示自己之前喊他很多次,可是他都沒有出現,所以才想到了這樣的辦法。哪吒一席話氣得趙公明立馬現身對著哪吒怒罵,稱現在這個時間正是美夢,卻被哪吒一手攪黃了!哪吒卻不自知,還一副理所當然地樣子,讓趙公明給自己錢。看著哪吒一副老神噹噹的模樣,財神爺當即氣炸了,拿出自己的武器鐵鞭就衝哪吒喊道,今天要好好教訓他一下。可是財神卻不知道,自己已經上哪吒的當了!
  • 安貧樂道:人生信仰的至高境界
    (《子罕》)一個人要立身社會,無才不能立,無德也不能立。才須學也,故孔子「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述而》);德須自養,所以孔子「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裡仁》)。(《述而》)苦與樂,都是一種心境,自以為苦則苦,自以為樂則樂。「疏食飲水,曲肱而枕」,清貧之極,別人可能以為苦,而孔子以為「樂亦在其中矣」。孔子為什麼會覺得「樂亦在其中矣」呢?因為有「不義而富且貴,於我於浮雲」的心境。這種心境,源於人生價值觀,非常人所能到。在孔子的許多弟子中,只有顏淵等少數幾人可抵此境,所以孔子經常誇獎。
  • 涉臺專家觀察臺灣選舉:蔡英文無所不用其極
    涉臺專家觀察臺灣選舉:蔡英文無所不用其極 2020-01-17 09:13:45 因此民進黨早就達成一個基本共識,就是「只有蔡英文連任,那麼民進黨其他政治人物才可以吃香的喝辣的」。所以實際上蔡英文是利用她手中掌握的政治經濟資源整合了民進黨內部。  二是,蔡英文利用當政優勢,運用政權機器,包括媒體的「全面親綠」,對韓國瑜進行全面的「抹黑」、「抹紅」,應該說是到了無所不用其極地步,運用整個政權機器來攻擊韓國瑜。
  • 孩子為了湊字無所不用其極,老師:重寫
    到了大學以後,雖然專業不同,但是每個專業都有論文的作業,還是要寫長篇大論,可以說作文與學習生活根本分不開。孩子為了湊字無所不用其極,老師:重寫寫作能力也是要從小抓起的,小學生也要日常練筆,寫作文或者是寫日記。隨著年級越高,小學生的作文也從幾十字逐漸漲到幾百字才行,可是小學生800字作文可以說是難倒了不少學生。一天,語文老師又留了作文的作業,學生們叫苦連天卻又不得不寫。第二天作業交上去了,一個學生寫的作文引起了老師的注意。
  • 孩子為了湊字無所不用其極,老師:重寫
    到了大學以後,雖然專業不同,但是每個專業都有論文的作業,還是要寫長篇大論,可以說作文與學習生活根本分不開。小學生800字作文有多難?孩子為了湊字無所不用其極,老師:重寫寫作能力也是要從小抓起的,小學生也要日常練筆,寫作文或者是寫日記。
  • 知足是一種智慧,知止是一種境界!
    知足是一種智慧,知止是一種境界!《紅樓夢》中「智通寺」有一副有名的對聯可謂震懾人心:「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這幅對聯寫的不僅僅是賈府,也是世人常態:明明已經擁有很多了,卻還是不想停下來,繼續為貪念所控制,一錯再錯,直到泥足深陷,才發現已經無路可走,想回頭時但為時已晚。「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做人不知收斂,得寸進尺,一味爭名逐利,兇險和災禍也會隨之降臨。
  • 守護一個人的至高境界是什麼?priest的名言一語道破,讓人敬佩!
    但這個世間也有一種愛是很直接的,也是很痛苦的,就是你愛的這個人根本不愛你,而且你卻愛她愛的海枯石爛,不可自拔,任憑人家怎麼勸你死心,而你的心卻一直死不了,很多時候明明死心了,卻總被一些人一下子死灰復燃了。任憑她怎麼勸你死心,你都死不了心,還非要守護在她身邊,默默的守護,只要她需要幫助,你就會立馬出現。
  • 有一種境界叫「也無風雨也無晴」
    上大學那會兒,記住了一系列的符號化的蘇軾,比如,蘇軾的成就代表了北宋文學的最高成就,比如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宋四家」(書法)之一,他的詞開了豪放一派……直到我成了一名中學語文老師,講《赤壁賦》,開唐詩宋詞模塊的時候,才真的用心去讀蘇軾。尤其是自己經歷了很多浮沉之後,再回過頭來讀他的那份樂觀曠達,自然生出無限的敬仰。被貶黃州的他,曾經「寂寞沙洲冷」,曾經親朋無一字,獨自啜飲著孤獨。
  • 成熟的至高境界:不叫苦,不炫耀,不形於色
    來源:有書(ID: youshucc)♬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洞見主播晏嬌朗讀音頻《論語·八佾》中有這樣一段對話: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慄,曰使民戰慄。」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 奮豆為了賺錢「無所不用其極」,捨棄自身的尊嚴,認蛤蟆為爺爺!
    奮豆為了賺錢「無所不用其極」,捨棄自身的尊嚴,認蛤蟆為爺爺!在冬瓜小學當中,有一隻可以令人發財的神蛤,想要發財也很簡單,只要叫它一聲爺爺,它要是不肯認你當孫子的話,就可以得到一筆巨款!
  • 將夜裡夫子什麼境界?無矩非無距,和天一樣高
    不過很多人想知道夫子是什麼境界,在原著中其實也沒有給出明確的描述,只是五境之上的人都被他成群成群的虐。在討論之前先來說說《將夜》的等級設定。在《將夜》設定中,修行界最常見的是五境,初識、感知、不惑、洞玄、知命,但五境之上還有不可知的境界。五境之上還有多個境界,最常見的是昊天道的天啟,藉助昊天的力量超越五境,還有李慢慢和酒徒的無距。還有佛門的無量、道門的寂滅、魔宗的天魔也都在這個境界。這個境界的高手也有不少,多在不可知之地。
  • 無所不用其極抹黑大陸防疫,臺灣綠媒良心何在?
    全球化時代下地球村緊密連動,尤其是大陸和臺灣更是一衣帶水、唇齒相依,然而在此態勢下兩岸不僅沒有攜手共同應對疫情,臺灣的媒體和「政府」反而不斷對大陸落井下石,尤其是那些意識形態上偏綠的媒體,不斷以各種穿鑿附會的謠言、移花接木的影片、聳人聽聞的報導,無所不用其極地抹黑大陸的防疫,完全不顧媒體最基本的事實查證和客觀報導,令人驚嘆臺灣媒體的良心究竟何在?
  • 「頭頭是道」我早就知道,讀完這首詩我才算真知道
    在我還沒有識字的時候,周圍的長輩就已經讓我知道「頭頭是道」是個什麼意思了。你聽,隔壁的叔叔在評價村裡人家一位12歲的哥哥,「這孩子現在就把好些事情講得頭頭是道,將來一定能夠成材」,說得很對,那位哥哥上大學了。
  • 至治之極|《道德經》到底在說什麼(80)
    子貢說,有一種機械,一天能夠灌溉上百畦,用力少而效率高,你怎麼不用它來澆地呢?老漢問,你說的這種機械是什麼樣的?子貢說,用木頭製成機關,後面重前面輕,提起水來就如同抽水一樣,水就像沸騰了一樣,疾速地流出來,這種機械的名字叫槔。老漢一聽,馬上臉色一沉。隨後又笑著對子貢說:「我聽我的老師說,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