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金報訊圖為:許連捷和施文博
施文博,1950年出生於福建泉州,早年在大陸從事成衣生意,後來因為受到美國實施紡織品配額的影響,放棄成衣生意,轉攻當時由國營機構壟斷的衛生巾市場,與許連捷等於1985年創辦恆安集團,並發展成為中國第一大婦女衛生巾製造商和嬰兒紙尿褲製造商。
在今年5月公布的大陸最富500人榜單上,恆安集團的施文博、許連捷分別以163.9億元和160.3億元的淨資產同時上榜。
同出恆安的施文博與許連捷,一個少見於媒體曝光中低調前行,一個則是被稱「草根商業教父」。他們同樣在2016年演繹著閩商的財富奇蹟。「恆安兩老」均已年過六旬,並曾經連續11年攜手登榜福布斯,這在國內富豪中還比較少見。
低調施文博
最早涉足婦女用品行業企業家
施文博早年在大陸從事成衣生意。1985年,35歲的施文傅瞄準國內衛生巾市場的空白,與安海鎮老鄉做生意的許連捷商談之後,決定轉攻當時由國營機構壟斷的衛生巾市場。於是,兩人再找到老鄉楊榮春、洪青山,共同集資136萬,在晉江安海鎮創立了列入中國最早一批的婦女衛生巾企業——恆安實業有限公司。
1993年,恆安成立恆安集團,企業開始以婦女衛生巾為基礎,拓展業務,在個人衛生用品領域走多元化發展之路。
1998年12月8日,「恆安國際」以10倍的市盈率在香港聯交所掛牌,為當年港股上市最高市盈率和最高認購倍數。當時,施文博持有「恆安國際」22%的股權。
恆安上市以後,作為主席和第一大股東的施文博,早就是各類財富榜上的「常客」了。巨額的財富,高頻率的上榜,讓施文博不可能不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和眾多媒體追逐的對象。但這麼多年來,即使是在家鄉泉州,聽說過他的故事的人也不多。
無論怎樣在網絡上搜索,無論通過各種途徑打探,大多數也只能了解到施文博創業的基本輪廓。接觸到的人都說,這是一個非常低調的企業家,他從來不接受採訪。他的整個創業史,基本上是與許連捷連在一起的。
施文博的低調,造就了他的神秘感。但無可否認的是,他是恆安集團主席,恆安的發展不僅和他難以分割,也在不斷地為他的財富「添碼」。
激情許連捷
讓男生賣衛生巾被罵「無聊」
許連捷,1953年6月出生,福建晉江人。許多知名的企業家,都有過漫長的「摸爬滾打」經歷,許連捷也不例外。
許連捷談到創業之初遭遇的困局時說:「我年輕時,原本是做服裝和拉鏈的,後來才轉做衛生巾。在當時,別說是男生,就連我太太,那時她還不到30歲,都沒見過衛生巾,那時女性用的多是月經帶。你能說當時衛生巾的市場有多大嗎?可以說幾乎沒有。」
許連捷就在市場的空白期進入,但後來遇到的「尷尬」事不斷。「那時候,我們連女性業務推銷員都招不到,都讓男的去推銷,人家都認為我們『無聊』。我們還到超市找人代銷,可人家根本不願意,有的超市賣食品的人覺得,把衛生巾和食品放在一起,食品就會賣不掉,當時的觀念就是這樣的。」
不過,許連捷沒有因此放棄。相反,他看到了這個無比龐大的市場前景。「接下來,我們就不斷去引導消費者的觀點,去開拓和創造市場,最終取得了成功。」「對民營企業來說,創新轉型已刻不容緩。不創新就死路一條。」許連捷說,但轉型創新最擔心的是喊口號,這不是口號,更應該是實際行動。
前段時間,發生了一件讓許連捷哭笑不得的事,市場上出現了山寨版的恆安「安爾樂」,叫「安雨樂」,其外包裝也像極了恆安的產品。
「嚴格來說,這種山寨也是一種創新。」許連捷覺得,中國人從來不缺創新的智慧,只不過有時將創新用錯地方,將創新的經念「歪」了。他說,在轉型創新的過程中,一定不要唯利是圖。
在許連捷看來,創新不是「創可貼」,不會「一創就靈」「每一次創新,都要問自己,究竟能為消費者帶來怎樣的價值」。「我們堅持認為,衛生巾一定對女性有價值,可以給女性帶來安全、舒適、便捷,是有價值的創新。因此,衛生巾的市場一定會越來越大,一定要比月經帶的市場多出99倍。現在回頭看,何止99倍。」許連捷說。
恆安轉型
開發更多提升生活品質的產品
在過去的21年間,恆安以優質的產品、良好的售後以及實在優惠的價格被大眾消費者所青睞。2013年,在市場佔有率不斷擴大後,其更是上榜中國500強企業,位列162名。
2013年,實體經濟迎來轉型拐點。不斷應對市場的變化,恆安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CEO許連捷對恆安的轉型還是充滿信心。
許連捷說,「福建的民營企業大部分是以製造為主,都是實體經濟,擁有雄厚的產業基礎,只要我們願意去改變,其實傳統產業的空間還很大,只要我們還願意創造新的供給和新的產品來拓展市場,空間還非常大」。
許連捷認為,不斷創新,市場就會越來越大。他說,市場是可以創造的,消費是靠引導的,可以開發更多的產品。
恆安原來是生活用紙,現在有手帕紙、廚房用紙,而廚房用紙量非常大,「關鍵是你要不斷開發出更多能夠提升生活品質的產品,這個市場就會越來越大」。
總部位於福建晉江市的恆安國際集團是一家生活用紙生產企業,年銷售收入200億元左右。公司負責人許連捷說,恆安目前佔地兩三千畝,擁有3.8萬名員工,其中5000多人是搬運工。「如果繼續按照這樣的產出效率,要實現千億元銷售目標需要上萬畝土地、10萬名員工。」許連捷介紹說,為了提高生產率,恆安集團對新建工廠全部建立自動化生產線。恆安集團將於明年投產的新廠,佔地120畝,產出將達50億元,「由於採用先進設備,單位面積產出、人均產出、產品附加值等都大幅提高」。
啟動交棒
專業人做專業事兒子沒接班
2013年3月27日,作為港股的恆安國際宣布,截至2012年12月底全年,純利35.19億元,略勝市場預期;公司同時宣布新執行總裁上場,現任首席營運官許水深已獲委任為執行總裁。現任執行長許連捷承認,此舉是為許水深接棒公司作準備。
許連捷稱,許水深現時已掌管集團日常業務,期望外界關注許水深的工作能力。許連捷表示,他退任後將由許水深繼任,而目前他負責營運日常業務,待其獲得認同許連捷稱會請辭,但他退任後仍會留任董事會。但他補充,目前難說何時退任,但相信不會在短期之內。
許連捷年屆六旬,早幾年就在考慮退休事宜。而被問及最多的,就是所有家族企業都很關心的問題:兒子是否接班?不過,許連捷說,他的三個兒子都沒接班,但他覺得,「那很正常,因為專業人士做專業事」。
許連捷的三個兒子許清流、許清水和許清池,都是英國的「海歸」,但對父親辛苦從事的製造業都不感興趣,而許連捷說,他也不能強迫他們。儘管兒子們最終沒有接班,但許連捷直言,兒子們很爭氣,讓他很自豪。「我小學還沒畢業,沒文化,教不了他們。連他們的作業也沒檢查過一次。」許連捷仍謙虛地稱自己「沒文化」。但是,這個「沒文化」的父親卻教育出三個出色的兒子。
(綜合《海峽導報》、《企業家》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