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列求和及數列極限的TI計算器求法 - 新民晚報 數字報紙

2020-12-13 新民晚報數字報

  「新民晚報-東方網大力神」超級高考巡迴講座精彩內容回放

  數列知識是高中階段十分重要的內容。在現階段我國高中階段的數學教育中,把一部分大學階段的預備知識放在高中階段學習,代數部分就有數列求和、數列極限、初等微積分、函數極值等,不僅要考察學生的抽象思維的能力,還要把數列知識和函數知識結合起來研究,進一步考察學生的綜合應用數學知識的創造能力,題型複雜多樣。

  儲蓄問題,分期付款問題,分階段(等差或等比數列型)增長或減少的應用問題,這些看似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實際性的應用題,確實也已成為近年來高考常見和必然涉及的試題,它的背景知識較多,更重要的是,數列應用方面的得分率總是差強人意,可能和我們的研究學習方式的方法有關,學生不太關心那些和數學看似沒有太大關係的東西,很少動手去實踐,求研究和探索,只知道把模擬試題反覆做,可是,實際的綜合應用能力普遍不如國外力普遍不如國外同齡學生。

  這可能和現行教材有關,我們的教材太缺少實例,即使有,也是缺少時代性、研究性、探索性、以及不同層次的發展性。課外輔導書上題型重複,缺少新意和創造性,到底該怎樣提高研究學習的能力?

  答案可以不是唯一的,那就是在課堂內外的用新型的計算器進行研究性學習。

  TI計算器必須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接受,去研究和應用,只有在實踐中讓學生明白基本的數學原理,把那些本來很繁瑣複雜的計算徹底交給計算器完成,而作為主體的人應該知曉其中的數學內涵即可,通過計算器的輔助學習,恐怕只會讓學生更加的熱愛原本看似枯燥無味的數學學習,激發他們學習的動機,讓他們在研究中獲取知識,這樣的收穫是巨大的,通過這種方式掌握的知識也是相當紮實的。

  下面使用TI-92計算器在數列和數列極限上應用的一些實例。

  例題1 一對夫婦為了給他們的獨生子女支付將來上大學的學費,從嬰兒一出生就每年到銀行儲蓄一筆錢,設大學學費四年共需4萬元,銀行教育儲蓄利息為月息1.8%。每年利息按複利計算,為了使孩子到18周歲上大學時本利和有4萬元,他們每年應存入多少錢?

  (註:教育儲蓄不徵收利息稅,答案精確到元)

  分析求解:每年的年利息是1.8%。×12=2.16%,設每年存入x元,18年後的本利和為:x(1+2.16%)18+x(1+2.16%)17+……+x(1+2.16%),注意,最後一項是x(1+2.16%),表示孩子17周歲時存入最後一筆教育存款到期後的本利和。問題歸結為求解方程:x(1+2.16%)18+x(1+2.16%)17+……+x(1+2.16%)=400000的根,此題如用TI-92計算器來解過程如下面的圖(1)和圖(2)所示:

  由計算器輸入計算此題的答案是每年都應當存入銀行1802.82元。

  例題1是較早期的高中數學數列求和知識應用的一道試題,假如繼續引申到現在的最新利率水平,那麼只要適當更改利率數字答案也是很容易通過計算器求出來的。

  特別是在計算器的輸入行中有一個嵌套應用,一是數列求和,二是解函數方程,此題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本題的解答可以很快通過計算器求出,有一個先決條件是要有紮實的數學知識和熟練的應用計算器的能力,如果把它傳授給學生,我想學生的收穫是相當大的。

  再來看一道常見的數列求和問題的應用。

  例題2 求數列{an},an=2n2-3n-1,n∈N的前30項的和S30。

  分析:通常的代數方法是拆項法。令bn=2n2,cn=-3n-1,在由公式(1)

  12+22+32+……+n2=■n(n+1)(2n+1), (1)

  即■k■=■n(n+1)(2n+1)

  ■bk=■2k2=2■k2=2×■×30×(30+1)(60+1)=18910

  ■ck=■(-3k-1)=■(-3k)-■1=-3×■k-30

  又有公式:1+2+3+……+n=■,(2),即■k=■

  則■ck=■(-3k-1)=-3×■-30=-1425

  ∴S30=■bk+■ck=18910-1425=17485

  我們可以通過另外一種方式求出此題的答案,方法如下:

  利用TI-92Plus計算器如下圖輸入

  注意到圖(3)和圖(4)的輸入方式有所不同,但結果是一樣的。兩種方式各自選擇的中間變量不同,圖(3)使用n,圖(4)使用和前面演算過程相同的k,這說明在數列求和運算中,TI-92Plus計算器有著一定的變量自主選擇性。應該說是他的一個優點,能夠使研究過它的學生從基本面上搞清整個求和的實質過程,對加深以後的抽象運算是有幫助的,應儘可能讓學生深入體會中間變量的作用,不妨讓學生對於其它類似的有限項數列求和問題在已有的推理基礎上,更多地利用計算器來求值。

  例題3  已知數列{an},an=2n-1,n=2k-13■,n=2k,k∈N,n∈N,求它的前2002項和S2002。

  分析:此數列是一個典型的分段型數列,通常的方法就是分類討論,再匯總求和。

  令bk=a2k-1=4k-3,ck=a2k=32k=9k,

  則b1,b2,b3,……,bk即分別為數列{an}中的a1,a3,a5,……a2k-1,

  c1,c2,c3,……,ck分別為數列{an}中的a2,a4,a6,……a2k

  求數列{an}的前n項和Sn並非簡單,

  1° 當下標n為偶數時,參與相加求和的項為偶數個,且最後一項必是數列中的偶數項a2k

  2° 當下標n為奇數,參與相加求和的項為奇數個,且最後一項必是數列中的奇數項a2k-1,

  1° n=2k時,奇數項和偶數項各有k項,則Sn=S2k=■bk+■ck

  S2k=■(4k-3)+■9k=■k(4k-2)+■

  再將k=■代入上式,得Sn=■+■(3n-1)

  2° n=2k-1時,奇數項有k項,偶數項有(k-1)項,又S2k=S2k-1+a2k,只要把S2k減去a2k即可得到,∴S2k=1=S2k-a2k=■k(4k-2)+■-9k

  再將k=■代入上式,化簡得,

  Sn=■+■(3n-1-1)

  現在求S2002的值,代入Sn=■+■(3n-1-1)可得S2002=2003001+■(32002-1)

  同樣的方法使用計算器求和,注意在MODE中選擇SCIENTIFIC(科學計數)及APPROXIMATE(近似值),否則,計算器無法得到所要計算的答案。先計算前1001項奇數項,再計算前1001項偶數項,然後匯總計算最後的值。如圖(5)-圖(8)所示;

  這種運算是建立在已有的數列知識的基礎上的,要求學生能對數列求和原理掌握清楚,這樣,才能讓他們更好地去使用輔助工具解題。使用計算器教學有激發學生探索學習的興趣,著名的教育家波利亞說過:「只有興趣才能更好激發學習能力,才能更好地學好知識。」有了計算器,學生會感到有了很強的幫手,通過比較可以發現,計算器的參與,使學生學數學的願望比以前強烈許多,這是很可喜的,當然,現有的實際問題中的確有很多很適合用計算器來解決,不加以一一敘述。  

  上南高級中學  高天河

相關焦點

  • 數列極限的求法,你會幾種呢?
    數列極限的求法,也許大家都已經略有了解,但是一些細節可能未注意,小編在這裡會詳細地講述數列極限的求法,同時會對那部分容易被忽視的細節點出來。1.數列轉化為函數求極限在求下面這道數列極限題目時,最讓人忽視的地方就是錯誤運用洛必達法則,洛必達法則是需要對分子分母求導,因此運用洛必達法則前必須保證變量是連續變量而不是離散變量。請看下面這道例題:首先看看下面的解答過程,你發現幾處錯誤了呢?
  • 深入淺出求和數列極限的終極解法
    很多同學都對求和數列極限愁眉苦臉,總是不由發出感嘆,答案能看懂,為什麼輪到自己動手卻無從下手。究其原因是並沒有對求和數列極限的解法有深刻的認識。在對求和數列求極限時,一般情況下,需將求和數列先化為定積分,然後在求解定積分即可。下圖顯示的是求和數列極限的求解思路。在複習中,不少同學都無法正確、靈活地將求和數列化為定積分,一方面是沒有深刻理解定積分的定義,甚至根本沒正眼看過定積分的定義。
  • 高考數學每日答疑12:數列SA法+構造新數列+數列求和
    今天解答高三同學所提問題:數列SA法1.SA法在什麼情況下使用,當已知前n項和求通項公式時,我們採用數列求和方法1.公式法:用於求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2.裂項相消法:用於分式求和;3.錯位相減法:用於求等差數列×等比數列的和;2.分組求和:用於多種形式相加減。
  • 夾逼定理在求和數列極限中的應用
    求和數列極限的求解,通常有兩種方法,1)化求和數列極限為定積分;2)夾逼定理,通俗講,就是放大縮小法。本期,小編重點介紹夾逼定理在求和數列極限中的應用。在用夾逼定理對求和數列極限求解過程中,通用的思路邏輯:1)確定採用何種方法。
  • 2016考研數學:高數之數列極限的方法總結
    ★求具體數列的極限,可以參考以下幾種方法:  a.利用單調有界必收斂準則求數列極限.  首先,用數學歸納法或不等式的放縮法判斷數列的單調性和有界性,進而確定極限存在性;其次,通過遞推關係中取極限,解方程, 從而得到數列的極限值.
  • 12分鐘搞定一個題型丨如何求數列通項公式&數列求和問題(分組+錯位相減法)(第32期)
    在聽課之前,我們還是先溫習一下數列求和的幾種方法:1.用倒序相加法求數列的前n項和如果一個數列{an},與首末項等距的兩項之和等於首末兩項之和,可採用把正著寫與倒著寫的兩個和式相加,就得到一個常數列的和,這一求和方法稱為倒序相加法。例如:等差數列前n項和公式的推導,用的就是「倒序相加法」。
  • 數列的通項公式求法總結
    方法二:公式法利用等差或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這種適用於已知是等差或等比數列,或能證出是等差或等比數列,直接用公式法求數列。方法三:累加法這種適用於一個數列,後一項減去前一項是一個簡單函數形式,通常這個函數是等差或等比數列,可以利用方法二進行求和。方法四:累乘法這種適用於一個數列,後一項比上前一項是一個簡單函數形式,利用累乘法,可以約掉一些項,即可求出通項公式。
  • 數列求和 包羅萬象
    錢塘江大橋「數列求和」是高中數學《必修5》第一章《數列》的五大主題之一(數列基礎,差比基礎,差比特徵,遞推數列,數列求和),也是每年高考(與競賽考試)的必考內容之一。數列求和,常見方法為:差比分組法,並項求和法,錯位相減法,裂項相消法,倒序相加法,排列組合法,猜測歸納法,等等。其中,差比分組法,錯位相減法,裂項相消法,是數列求和的核心方法,其餘方法是數列求和的輔助方法。
  • 1179 等差*等比數列的四種求和方法
    四種方法分別為:      1.乘公比錯位相減法:此方法源自等比數列求和,即常值函數乘以等比數列求和,可以推廣到等差數列乘以等比數列求和即一次函數乘以等比數列求和,如果繼續推廣,還可以研究二次函數乘以等比數列求和;      2.裂項相消求和法:此方法適用於所有數列求和,只要Sn有統一的表達式,但使用的前提是必須知道Sn的代數形式,理論依據是an
  • 2016考研數學「數列極限」必掌握4點內容
    熟練掌握求解極限的方法是得高分的關鍵。   一、極限無外乎出這三個題型:求數列極限、求函數極限、已知極限求待定參數。熟練掌握求解極限的方法是的高分地關鍵,極限的運算法則必須遵從,兩個極限都存在才可以進行極限的運算,如果有一個不存在就無法進行運算。以下我們就極限的內容簡單總結下。
  • 裂項相消求數列前n項和的方法
    求數列前n項和方法有五種,分別是:等差數列求和,等比數列求和,分組求和,裂項求和和錯位相減求和。如果一個數列的通項公式是分母為兩項相乘的分式,用裂項相消法求和。求極限,需要用分離常數法,讓分子上沒有變量。下面是裂項是要乘係數的例題。通過上面的題,你掌握裂項法求數列和了嗎?
  • 數列極限專題:夾逼定理與單調有界原理求數列極限實例分析
    夾逼準則與單調有界原理是直接判定數列極限是否存在與計算極限的基本方法,它們包含的內容非常簡單:定理:(夾逼定理) 設數列,如果存在求其極限值,其中【分析一】(夾逼定理):將分子(設,而且極限值就為1.藉助單調有界原理判斷極限存在並求極限的一般思路,通常適用的問題是遞推數列的問題,也就是數列的前後項的關係式,那麼這個數列能不能得到這樣的關係式呢?改寫通項表達式,可得由於數列的極限存在,所以可以在兩端取極限,可得極限值為1.
  • 考研數學|極限可用夾逼準則計算的n項和數列,就這3種類型!
    計算n項和數列極限是考研數學一個常見的考點。就其計算方法來說,主要有下面5種方法:(1)公式法:先利用數列求和公式求和,然後再求極限;(2)定積分法:n項和轉化為某一個函數特殊積分和的形式,利用定積分計算該積分和;(3)夾逼準則法:先利用和式數列或部分數列的單調性,將和式分別放縮成兩個極限相等的n項和數列,這兩個數列的極限就是所求極限
  • 高考數學——如何順暢求解複雜數列的求和問題
    ,基本思路是將其轉化為等成數列、等比數列的求和問題或通過裂項求和進行求解.一、公式法公式法是數列求和的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數列求和的基礎.其他一些數列的求和可以轉化為等差或等比數列的求和.利用等比數列求和公式,當公比是用字母表示時,應對其是否為1進行討論【點評】(1)直接應用公式求和時,要注意公式的應用範圍,如當等比數列公比為參數(字母)時,應對其公比是否為1進行討論.
  • 吳國平:高考數學必考難點-數列求和的幾種方法
    數列問題一直是高考數學的重難點,深受出卷老師的青睞,可以說是每年高考數學必考的考點之一。雖然大家都知道高考數學數列的重要性,但很多同學對於這類問題,一直無從下手。數列問題考查範圍比較廣泛,如數列的概念與簡單表示法、數列的綜合應用、數列求和等等,今天我們就來講數列求和的解題技巧。
  • 學完這些,輕鬆解決高考數列求和問題
    4.錯位相減法求和時的注意點(1)要善於識別題目類型,特別是等比數列公比為負數的情形;(2)在寫出「Sn」與「qSn」的表達式時應特別注意將兩式「錯項對齊」以便下一步準確寫出「Sn-qSn」的表達式;(3)在應用錯位相減法求和時,若等比數列的公比為參數,應分公比等於1和不等於1兩種情況求解.
  • 數列極限專題:Stolz定理及在數列未定式極限中的應用典型題分析
    ,一般用於 "*/∞" 型的極限(即分母趨於正無窮大的分式極限,分子趨不趨於無窮大無所謂)、0/0型極限(此時要求分子分母都以0為極限)。  例1:證明以下結論成立:  【參考證明】:問題轉換:兩端取對數,則  由於  記上面得到的數列的分子為  記 ,則 嚴格單調遞增且  從而有  所以,由Stolz定理的結論,有  即有  【注2】:使用Stolz定理的結論證明或者求數列的極限
  • 高考複習數列專題案例分析:類周期數列的前n項和的求法
    在準備數列訓練題的時候遇到一種較偏但是不難的題目,即類周期數列的前n項和的求法問題,這種題目在全國卷中極為少見,在各省市還自主命題的時候有的省份出現過,挺有意思的,只需要舉兩個例子即可理解,如下:很明顯得知數列{an}中存在以4為周期的部分,
  • 小升初奧數知識點(數列求和)
    數列求和   等差數列:在一列數中,任意相鄰兩個數的差是一定的,這樣的一列數,就叫做等差數列。   基本概念:首項:等差數列的第一個數,一般用a1表示;   項數:等差數列的所有數的個數,一般用n表示;   公差:數列中任意相鄰兩個數的差,一般用d表示;   通項:表示數列中每一個數的公式,一般用an表示;   數列的和:這一數列全部數字的和,一般用Sn表示.
  • 小學升學數學公式大全:數列求和
    小學升學數學公式大全:數列求和   等差數列:   在一列數中,任意相鄰兩個數的差是一定的,這樣的一列數,就叫做等差數列。   基本概念:   首項:等差數列的第一個數,一般用a1表示;   項數:等差數列的所有數的個數,一般用n表示;   公差:數列中任意相鄰兩個數的差,一般用d表示;   通項:表示數列中每一個數的公式,一般用an表示;   數列的和:這一數列全部數字的和,一般用Sn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