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美媽很帥
作為鈣質豐富的來源,想孩子長高高的家長,第一個想到的自然是牛奶。確實,牛奶鈣高蛋白質多,但有的孩子並不喜歡牛奶的那個味道,有些孩子腸胃不太好,喝了含有乳糖的牛奶反而不好。再說,偏遠地區沒有牧場,交通不是很發達,很難喝到優質的鮮牛奶或純牛奶,這時候喝豆漿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
那麼,豆漿跟牛奶有什麼相同之處,它又有哪些牛奶無法替代的優勢?
我們先來看看豆漿的優勢。
在大家的潛意識裡,牛奶=鈣,喝了牛奶,孩子的牙齒會長得更牢固,個子長得更高。雖然牛奶的鈣含量很豐富,每100ml就含有110mg的鈣質,但牛奶裡幾乎沒有鎂,這是幫助人體吸收鈣質的一種物質。
也就是說,牛奶裡的鈣雖然很多,但吸收率有限。雖然沒有經過加工的豆漿每100ml只有15mg,但豆漿裡含有不少鎂,就吸收率來說,比牛奶要高很多。
鈣與鎂的關係非常密切,科學家曾分析過兇惡罪犯與不良少年的毛髮,發現他們體內同時缺乏鈣跟鎂,而沒有這兩種物質的大腦會更容易吸收到汞、鉛等有害物。這也說明了,適當給娃喝些豆漿是非常必要的。
牛奶所含的鐵很少很少,每100ml才只有0.02mg,而豆漿則高達1.2mg,如果想孩子生成更多的新血液,不妨每天給孩子喝杯自己榨取的原豆漿。不過,我們人體對植物性食物中的鐵,吸收率不及動物性食物中的鐵高,所以想要補鐵,光靠豆漿是不行的,要常吃豬肝等動物鐵含量高的食物。
孩子的大腦有60%是脂肪,而豆漿中約80%的大豆脂肪酸都是亞油酸、亞麻酸等不飽和脂肪酸,這些都是對大腦發育有幫助的優質脂肪,而且還含有很多形成腦神經細胞膜的營養物質「磷脂」,這些物質都是沒法在人體合成的,需要在食品中獲得。所以,想孩子專注力高、學習能力強,建議把豆漿列入孩子的食譜裡。
豆漿脂肪含量雖然跟牛奶差不多,但它有一個優勢,就是含有很多皂角苷!這種物質很好地清除體內血液中多餘的脂肪,而且還有很強大的抗氧化作用。
另外,豆漿所含的維生素B族比牛奶更豐富,這些維生素有助於有利於皮膚的再生,有助於維持大腦的正常運轉,能促進新陳代謝,孩子常喝不容易發胖。
記得高中時期的一位舍友,特別愛喝牛奶,幾乎每天早上都要喝一杯,結果年紀小小就長肚腩了,另一位舍友喝的是豆漿,身體卻清瘦而結實。
總的來說,牛奶跟豆漿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質,只不過牛奶的是動物性蛋白質,豆漿的是植物性蛋白質。豆漿有低脂肪、低糖分、熱量低、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與鎂的優點,這些優勢雖然牛奶無法比擬,但牛奶也有它自己的優勢:
總之,牛奶跟豆漿沒有好壞之分,兩者都有它不可替代的優勢,如果孩子對兩者都不排斥,那就混搭喝,比如今天喝牛奶,隔一兩天再喝豆漿,這樣營養會更均衡。
不過,豆漿富含異黃酮,喝太多的話,有可能影響體內的激素平衡,再加上大豆的蛋白質分子較大,消化系統還沒成熟的嬰幼兒喝太多會增加腸胃的負擔,所以建議1歲半內不要喝,1歲半後可以稍微稀釋後再喝,3歲可以喝正常的濃度,而且不建議天天喝。
參考資料:
1. 日本豆乳協會
2. 日本食品標準成分表(20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