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配速下跑步才最燃脂?了解最大心率為前提

2020-12-15 網易新聞

大家常說,跑步一定要超過30分鐘、40分鐘,才會有減脂的效果,但對於這個結論很多跑友和小編我都是持有懷疑態度的,難道龜速前行了四十分鐘也能減脂?除了時間,對速度就沒有要求嗎?什麼速度才是最佳燃脂速度呢?

在解答以上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搞清楚一點,就是人體通過慢跑減脂的原理。

眾所周知,人體有三大供能系統,即三磷酸腺苷系統、糖原代謝系統和有氧代謝系統,它們支撐我們日常的各項身體活動。在不同運動狀態下,我們身體所使用的供能系統都是用不同的化學物質做能量來源。

當身體開始運動時,三個供能系統會同時啟動,然而,你的身體會根據運動強度和速度決定哪一個供能系統最先參與工作。慢跑作為有氧運動之王,可以有效地調動有氧代謝系統,從而達到消耗脂肪的目的。

研究表明,根據有氧代謝系統的要求,人體在75%左右的運動心率強度下會更多的分解脂肪給身體供能。而我們開篇提到的龜速前行肯定是達不到這個心率強度的。心率太低,運動強度不夠,燃脂效果不好。心率太高,進入無氧運動區間,運動強度太大,容易提早疲勞,完成不了訓練計劃。

不少跑友為了達到心率強度,選擇提高奔跑速度,但是,當配速過高之後,我們所消耗能量的實際來源變成了預儲的碳水化合物,而不是有氧代謝系統中所消耗的脂肪。並且,一直處在高心率狀態對身體也不利,容易引發潛在的疾病,導致猝死風險增高。

那麼,問題來了,怎麼才能找到最佳的燃脂配速?速度與心率的衝突要如何權衡?

首先,你需要了解自己的最大心率。最大心率有很多測算的方式和公式,最大心率常用的三種測量方式:

一是用公式計算,對於普通人來說,最大心率=208-0.7*年齡,肥胖者的最大心率一般較低,最大心率=200-0.5*年齡;

二是可以自主測量,佩戴可以測量心率的裝備,全力奔跑衝刺,直至完全跑不動,記錄下這之間心率的最大數。要注意的是,這種測量方式有一定的危險性,適合運動能力較強的人,且要有其他人在場。

三是可以用運動專用的心率表或心率帶,現在很多 GPS運動手錶都會提供心率帶套裝,也有運動 APP 支持藍牙心率帶。

通過以上方式計算出自己的最大心率後,跑友就可以得出自己的最理想心率:即最大心率的75%。在練習跑步時將配速控制在理想心率左右,就是你最適合減脂的配速了。

對於很多非專業跑友而言,可能這些理論上的東西比較難以理解,建議大家也可以根據生理反饋來感知心率強度。當你跑步時微微出汗,還能比較輕鬆地說話,呼吸、步頻等節奏穩定,這就是最佳的燃脂心率狀態;相反,當你跑得上氣不接下氣,呼吸急促,無法維持當前的配速,那就是跑得有點兒太快了,應當適當放慢速度,讓心率回到最佳的燃脂區間,然後按照這個速度持續跑下去。

最後,給跑友們提幾個提高跑步燃脂效率的小建議:

1、跑步過程中儘可能不間斷,即便是放慢速度,也不要停下來或者走;

2、熱身和拉伸千萬不能忽視,不然可能就白跑啦;

3、日常的飲食控制要堅持,一次的放縱不是多跑幾公裡就可以彌補回來的;

4、不要過分追求速度,身體的反應最重要,不要給身體太大的壓力,循序漸進,慢慢進步。(萌嫡 跑步聖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盲目最求配速?就算跑的再快也上不了天,看看什麼配速跑步最科學!
    社交媒體上經常會看到 不少大神曬自己的配速 像小編這種跑渣看到後 內心就會驚嘆:WC,這麼牛B 然而,盲目追求配速真的好嗎 用什麼配速跑步最科學?
  • 你知道,跑步時的最佳配速是多少嗎?
    每一個跑步的老鳥都知道,跑步的能力強弱並非看一個人跑得有多快,而是看他跑步過程中配速的控制能力。正確的配速可以幫我們降低身體的負擔,同時達到最大效率的燃脂效果。那,我們該如何找到自己跑步的最佳配速呢?對於經常跑步的人來說並不難理解,但對於剛開始跑步的小夥伴來說,可能就有點疑惑了,要了解跑的快慢,用速度就行啦,為什麼還要造一個配速的概念出來?雖然兩者都是描述跑步快慢的,但,速度是單位時間內經過的距離,而配速則是單位距離所消耗的時間。
  • 平時按照配速去跑步弊端太多,跑步的最佳方式是心率跑,推薦一下
    我們跑步的初衷大都是為了能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讓自己遠離疾病的困擾。從而使自己始終能充滿鬥志,保持旺盛的精力,能從容地應對來自於工作上和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按照配速跑步的弊端。而多數人剛開始跑步是以配速為標準去跑的。隨著跑齡的逐漸延長,大家對跑步的認識也在不斷提高。漸漸地,就會發現如果按照配速去跑步是存在著許多弊端的。
  • 正確掌握最大心率計算,提高心率訓練有效性和跑步成績
    首先我們假設自己的最大心率值符合平均值,心臟也和普通人的平均大小一致,在這個前提下用220減去自己的年齡得到假設的『最大心率值』,然後用這個數值的60%作為測試的目標心率。這個區間屬於平常所說的燃脂區間,會有體力消耗的感覺,但又不至於讓身體感到疲憊。
  • 50歲開始跑步鍛鍊並不晚,別在乎配速,運動心率才是重點!
    50歲開始跑步鍛鍊並不晚,別在乎配速,運動心率才是重點!所以,控制跑步運動強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控制運動心率。如果一個人平時從不運動,直到50歲才開始長跑鍛鍊,那麼整個人的身體狀態都會很弱,當然也包括了心肺水平的低下。該如何跑,確實是一個問題!
  • 慢跑訓練中如何提高配速?來了解一下靠譜的訓練乾貨!
    跑步時跑得越快,出汗越多,就越覺得訓練有效果。但這是錯誤的。 慢跑訓練做為一項有氧運動,它需要跑者首先理解什麼是心率有氧區間。 實際比賽中,心率通常都會達到最高心率的80%~90%,也稱為無氧區間。 日常慢跑,速度通常是落在燃脂和有氧區。要提高配速,不光是要在有氧區間跑得快,保證足夠氧氣供給,還要在長距離跑步時保持配速穩定,才能提高整體速度。
  • 【漲姿勢】最大心率,怎麼測算?
    其中有一位三十歲的男性跑者,以最嚴謹的方式測出最大心率為148 bpm,然而他到了55歲測出來的最大心率為146 bpm。再來看個案例▼兩位30歲的跑者A和B(其中B體制虛胖,日常無鍛鍊;A常年健身,堅持跑步),A實測的最大心率為200bpm,而B實測的最大心率為
  • 只有跑步30分鐘,才能減肥燃脂嗎?
    很多想通過跑步減肥的朋友,經常會注意到一個數字:30分鐘,要想跑步減肥至少得持續30分鐘以上。同時在很多運動資料裡稱每次慢跑最好能夠超過30分鐘,以為跑步時身體前30分鐘所消耗的是糖,30分鐘後才開始消耗脂肪,只有跑步30分鐘,才能夠減肥燃脂,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如何提高跑步的燃脂效率?
    跑步是一種很好的有氧運動方式,能使人的身體更加健康,保持好身材,穿衣更加好看。長期堅持,能降低體脂率,消耗更多熱量,燃燒更多脂肪,減去腰腹部,大腿臀部多餘的贅肉,是減肥減脂人群的首選運動方式。跑步的燃脂效率提高,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在短時間內看到跑步的成效,增強人的減脂信心。
  • 幾個你關心的關於跑步配速問題
    通常來說,人學會走以後,就會嘗試跑,而且很快也學會跑了,但是,配速不是人與生俱來的能力,它是一種技能,必須通過練習來獲得。所以,如果要參加跑步比賽,那麼在比賽前你必須了解以目標速度跑時腿、身體和大腦的感覺。
  • 跑步時心率在175~180次/分鐘,沒有不舒服,可以繼續嗎?
    心率之於跑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心率是跑步的核心問題,它牽涉到跑步的方方面面。不了解自己的心率,不亞於在裸奔。不僅使自己的訓練沒有章法,白白耽誤時間和精力,還會給自己的身體帶來各種麻煩。經常有粉絲在看了我的文章之後,才意識到心率的重要性。
  • ​為什麼跑步一開始心率就很高,怎樣練才能降心率?
    在跑步數據中,如果你已經開始重視並研究如何利用心率進行跑步訓練,那麼說明你已經逐漸進階為一枚嚴肅跑者了。 但是很多跑友,包括小編自己,在跑步時心率的高低起伏不定,很讓人糾結。那麼,這一期咱們就來說說,什麼是心率跑法,以及很多跑友在心率方面比較困惑的一些問題。
  • 如何提高跑步配速,需要注意哪些細節
    在整個跑步過程中,如果是平時跑步,起步階段配速通常較慢,途中跑配速基本固定,在最後階段要看個人體力和對成績要求是否夠高,再決定是否加速或繼續保持固定速度。下面介紹一下如何提高跑步時的配速。後腳跟著地速度最慢,前腳掌著地速度最快,腳掌速度適中。要想把配速提高到4分,至少要用全腳掌或前腳掌著地跑步。雖然後腳跟著地的跑者不是不能把配速提高到4分,但實際跑起來,還是比較吃虧。我並不是要完全否定後腳跟著地,只是以我的經驗來說前腳掌著地跑起來確實更快一點。
  • 原來心率對跑步影響這麼大啊,我到現在才知道!收藏學習了!
    很多人剛剛加入跑步,都不會注重什麼跑姿,更別說跑步裝備的佩戴了。我們看跑步幾年的跑友,大多跑姿正確,而且裝備也齊全。今天要說的一個跑步裝備是:心率表。基本剛跑步的人,都不會帶,但其實跑步監測心率,還是很重要的。這可以讓我們更科學的方法來提升跑步能力。
  • 配速快,就一定心率高?那是你不會跑
    不管是平時訓練,還是健康跑步,都離不開兩個關鍵數據,那就是配速與心率。通常情況下,配速是指一公裡所需時間,心率則是一分鐘心跳次數。一般追求健康跑的人,會非常注意心率問題,他們會根據通常所講的180-年齡來嚴格控制自己的跑步心率,會覺得,凡是超過這個值就是不好的,不科學的。這對於健康跑的人很適用,所以不追求速度的跑者完全按照這個配速跑是非常好的,這種方式不會使速度提升,但卻是保持健康的最佳選擇。
  • 2020第一跑——首個半馬第4名(揭秘心率跑步法)
    但最直接影響我的便是裡面提及的心率區間訓練法來發現了解自己的跑步心率,用數據量化跑步,從而控制自如的掌握配速。通常我們將心率劃分為6種強度的訓練區間,分別從最低強度1的E區間(Easy Zone)到最高強度6的R區間(Repetition Zone),書中也詳細總結了各區間的訓練目的及體感(圖表1)。
  • 最大心率測試
    在跑步的時候我們經常聽到最大心率這個術語,那麼究竟我們的最大心率是多少呢? 怎麼測試得到呢?
  • 用什麼配速跑步最科學?用5公裡、10公裡最好成績計算自己的專屬配速
    用什麼配速跑步最科學?用5公裡、10公裡最好成績計算自己的專屬配速 跑步的方法有很多,每種方法都有自己固定的強度,但是由於跑友們的能力不同,這個固定的強度就需要因人而異,很多初跑者並不能清晰地了解自己究竟該用什麼樣的配速跑步。
  • 跑步心率較高,如何有效控制降低?
    目標心率為我們最大心率的70%,這種訓練方式比較適合初跑者,題主可以採用這種訓練方式。由於最大心率的70%是有氧慢跑心率區間的中間值(有氧慢跑心率區間範圍在最大心率的60%-80%之間)。所以我們在心率跑訓練的同時,也為自己打下了良好的有氧基礎。強大的有氧基礎是我們跑得穩,跑得輕鬆,跑得快,跑得安全的必要條件。
  • 跑步配速要多快,取決於跑步的初衷
    因此,當你跑步時,配速只是一個表面數值,心率是反映你費力程度的真實數據。它會告訴你:你現在是不是跑得太快啦(心率很高)、你是不是還可以再加速(心率適中)、你是不是可以繼續跑很久(心率平穩)。 如果你是一位馬拉松跑者,如何確定自己的配速,以保證順利輕鬆完成一場全馬?平時都跑6分配速,比賽就可以6分配速跑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