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書節現場人氣爆棚。
年齡大的人也喜歡看童書。
親子共讀。
「沒頭腦」和「不高興」這兩個童話人物,說謊就會長鼻子的木偶人匹諾曹,不管是生於上世紀60年代、70年代,還是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甚至21世紀的人,誰人不曉?
然而,他們都和任溶溶有著密切的關係,或為任溶溶所著童話中的人物,或為任溶溶翻譯的國外童話名作中的人物,恐怕知道這個事實的人就不多了。10月1日開幕的首屆任溶溶童書節,為我們打開了一個走近任溶溶、走近其童書的窗口。
從20世紀40年代發表第一篇翻譯作品至今,70餘年來,任溶溶用一生具有的童真,在一代代讀者心中樹起一個個典型的童話人物形象,也讓童真跨越時空,在幾代人中相遇。
任溶溶簡介
任溶溶,江門鶴山人,著名兒童文學翻譯家、作家,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歷任上海少兒社編輯部副主任、上海譯文出版社副總編輯。
任溶溶譯著有《安徒生童話全集》《彼得·潘》《木偶奇遇記》等;著有童話集《沒頭腦和不高興》《一個天才雜技演員》,兒童詩集《小孩子懂大事情》等,其中,兒童詩《怎麼都快樂》被編入教育部小學語文教材。
他的作品曾獲陳伯吹兒童文學獎傑出貢獻獎、宋慶齡兒童文學獎特殊貢獻獎、宋慶齡樟樹獎、國際兒童讀物聯盟翻譯獎等獎項,2012年,他被中國翻譯協會授予「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榮譽稱號。
一本幾代人都在讀的書
「沒頭腦」做起事來丟三落四,總要出些差錯。「不高興」總是別彆扭扭,你要他往東,他偏往西。別人勸這兩個孩子改掉壞脾氣,他們都不以為然。這兩位童書《沒頭腦和不高興》中的人物,很多人一定印象深刻。
「你知道任溶溶嗎?你讀過他的童話書嗎?」在任溶溶童書節上,當記者問起現場的不同年齡段讀者時,他們多是否定的回答。
然而,當記者提到《沒頭腦和不高興》這個童話故事時,不同年齡段的讀者幾乎給出同樣的回答:「知道,那兩個搞笑的小孩。」當記者告訴他們,《沒頭腦和不高興》的作者就是任溶溶時,不少人頓時恍然大悟。
從1956年發表以來,60多年過去了,儘管經歷過幾代人,但是,《沒頭腦和不高興》依然受到歡迎。不僅過去的小孩子愛看,現在的小孩子也喜歡看。它給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們帶去了源源不斷的歡樂時光。隨著這個家喻戶曉的故事在教育部最新統編小學語文二年級教材上的出現,它的熱度有增無減,成了更多小朋友童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故事讀起來很輕鬆、很好玩。」今年上小學六年級的吳慧妍說,「記得裡面講過,『不高興』表演『武松打虎』,原本他演老虎,而且老虎應該被武松打死,可是他偏不高興死,反而把武松打得東逃西躲。」
不僅如今的小朋友有這樣的印象,生於20世紀60年代、70年代乃至以後的讀者,也對《沒頭腦和不高興》印象深刻。「我們小的時候買書不容易,看過動畫片。」70後孟先生說,「『沒頭腦』和『不高興』做的事情特別搞笑,現在想起來都覺得有意思。」
原來那麼多童書和他有關
事實上,與任溶溶相關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書籍和童話人物不只是《沒頭腦和不高興》和其中的人物,還記得那個說謊就會變長鼻子的外國小孩嗎?
「小時候聽過一個童話故事,對裡面小孩子說謊會長長鼻子的情節印象深刻。那時候,還真的害怕自己因為說謊長了長鼻子。」家長黃志強說,「現在二女兒七八歲了,我也會講這個故事給她聽,告訴她不要說謊,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和一些故事不同,這個故事有一個標誌性的東西,讓孩子們很形象地知道做錯事會有什麼後果。」
這個故事是19世紀義大利著名作家卡洛·科洛迪所寫的童話故事《木偶奇遇記》,而這本書就是任溶溶較早把它翻譯成中文,成為一代又一代中國兒童的記憶。
任溶溶既是一位兒童文學家,還是一位兒童文學翻譯家,他把畢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兒童文學的創作和翻譯事業中。不僅創作了兒童詩和《媽媽為什麼不去開會》《沒頭腦和不高興》《一個天才雜技演員》等膾炙人口的童話故事,還用俄、英、意、日四種語言翻譯過許多外國兒童文學作品,如普希金、葉爾肖夫的童話詩,馬雅可夫斯基、馬爾夏克的兒童詩,還有義大利童話《木偶奇遇記》《假話國曆險記》,英國童話《彼得·潘》《柳樹間的風》《隨風而來的波平斯阿姨》,瑞典童話《長襪子皮皮》《小飛人》等。
而在年過80歲之後,任溶溶依然沒有停下手中的筆。2004年,在安徒生200周年誕辰之際,由任溶溶翻譯的最新版本《安徒生童話全集》出版,並獲得丹麥官方授權。2013年9月24日,第九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揭曉,任溶溶以90歲高齡成為有史以來獲得此獎項年齡最大的作家。他創作的兒童詩集《我成了個隱身人》,以真摯有趣的童心、爐火純青的詩歌技巧徵服了評委,無可爭議地獲得詩歌獎,評委們也以全票通過的方式向這位老人表達心中由衷的敬意。
「今年,任老已經97歲高齡,因為身體原因,需要24小時戴著呼吸機。但是,在他的床上仍備有一個小方桌,每天起床後,頭腦清醒時他都要拿起筆來寫點什麼,有時是記錄生活瑣事的日記,有時是小短文或者感想,負責照顧他的兒子有時也會將這些短文投稿給報紙。」與任溶溶相識30多年的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會長孫建江說。
他的書跨越了時空
在童書節上,《沒頭腦和不高興》不僅孩子們喜歡看,不少大人也拿在手中翻閱。看到有趣處,有人臉上不由自主地露出笑意。「現在想起一些情節還覺得有趣、搞笑。」家長黃女士說,「任溶溶的書文字非常有趣、有孩子氣,總讓人感到輕鬆快樂。」
令大人和孩子們讀到精彩處會心一笑的不只是《沒頭腦和不高興》,「我從小就喜歡看那種探險、探案類的書。」林勁松說,「感覺那些故事特別有意思,引人入勝。記得任溶溶有部作品叫《丁丁探案》,講的是一個喜歡仔細觀察身邊事物的小孩子丁丁,鄰居家的大小事都成為了他研究探案的目標,有時候很搞笑、很可愛。」
很多文學經典雖然擁有文學史上的意義和價值,但可能跟現在的讀者、小朋友們有一定的時代隔閡、文化差異等,並不一定為現在的讀者、小朋友們喜歡。然而,任溶溶的作品卻一直受到幾代讀者的喜歡。
在孫建江看來,這是因為任溶溶對兒童心理有非常獨到的把握。「風趣、幽默,遊戲精神,是任老作品的特點。他真正走進了兒童的內心世界,真正把握了童年精神。」他說,「任老可以說是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他的精神世界就是那麼純真,即使現在已經97歲高齡,仍充滿著童真。他跟我說過,他就是不喜歡看悲劇,就喜歡開心大團圓。這樣一種性格的人,天生就適合進行兒童文學創作。時代在變,但是孩子的童真是永恆的,所以他的作品才有了跨越時空的魅力。」
市文化館館長蔡朝陽小時候看過《木偶奇遇記》,「那是40多年前的事了,讀童話,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童真很重要,符合孩子的心理,也更容易讓孩子接受。」他說。
作為一名文化工作者,受兒童文學影響,蔡朝陽也有著自己的童真。一直喜歡兒童歌曲創作的他,在疫情防控期間,為翁麗敏主編的《快樂古詩詞》中數十首古詩詞譜曲。「讓古詩詞可看可聽可讀可唱,給它們插上翅膀,讓孩子們愛上古詩詞,從中接受美育教育。」他說。
帶著家鄉人的自豪去品味
如此出名的一個兒童文學翻譯家、作家,許多人其實還不知道,他原來是江門人,他的家鄉在鶴山市古勞鎮下六旺宅村。
說到任溶溶,今年70多歲的村民任瑞其對記者說,任溶溶不是他的真名,那是他女兒的名字。他的名字叫任根鎏,任溶溶是他寫文章用的筆名。
為大力推動全民閱讀活動,發展江門兒童文學事業,10月1日,由市委宣傳部精心策劃舉辦的「書香僑都 童樂融融」——任溶溶童書節在廣東珠西國際會展中心開幕,給大人和孩子一個共同閱讀的平臺,也讓更多家鄉人認識了這位從家鄉走出去的兒童文學泰鬥。
「小時候看過《沒頭腦和不高興》,近年也看過《夏洛的網》。過去看這些童話故事,只是覺得有意思。現在,當我知道原來作品的作者、譯者就是我們江門人時,會有一種特別的感覺。」市民譚女士說,「有一種特別親切的感覺,也感到很自豪。」
「這樣的童書節非常有意義。」蔡朝陽說,「不僅讓大人和孩子在這裡找到讀書的樂趣,更是一次別開生面的鄉土教育,讓人們特別是孩子們通過名人認識自己的家鄉,對家鄉有一種自豪感,也是一種激勵。」
文/嚴建廣 圖/嚴建廣 周華東
相關新聞
童書節人氣爆棚
大朋友小朋友齊齊逛展
小朋友們坐在小板凳上津津有味翻閱繪本、背著小書包來選購圖書、穿著親子服裝的一家三口齊齊逛童書展……走進江門首屆任溶溶童書節,處處可以看到親子閱讀的溫馨場景。首屆任溶溶童書節自開幕後,人氣爆棚,備受追捧,吸引了眾多大朋友帶著小朋友進場。
「我很早就看過《沒頭腦和不高興》,今天爸爸媽媽帶我來,才知道作者原來是江門的,頓時感覺很親切,還想看看任爺爺有什麼作品。」今年讀三年級的邱楊站在任溶溶的作品展前面,挑選了《丁丁探案》和《土土的故事》等作品。
吳先生一早帶著兒子來童書節「打卡」,小時就看過任溶溶作品的他表示,通過宣傳才知道原來有這樣傑出的鄉親,他用這種方式陪伴自己成長,「希望可以進一步挖掘任溶溶這個IP,讓更多的青少年朋友知道他,樹立榜樣,激勵僑鄉學子,從多個角度滿足孩子的求知慾。」他說。
除了任溶溶的作品外,現場琳琅滿目的圖書同樣吸引了眾多小讀者的眼光,內容上有中外名著讀本、童話故事、教輔教材等,形式上有純繪本、雙語本、拼音對照本……無論是內容還是品類,都讓人眼花繚亂。
今年8歲的小朋友陳朗儀表示,平常就很喜歡看書,最喜歡的圖書是《大中華尋寶記》系列,已經看了有香港、澳門、天津、河北、新疆等分冊,看著擺滿系列圖書的現場,她告訴記者現在還想看內蒙古、浙江等分冊,「想全部看完它,進一步了解祖國各地的地理風貌、風俗習慣、藝術文化等知識。」她表示。
活動現場,除了童書展外,還設置有互動區,小朋友可以在這裡看到昆蟲標本,可以通過VR技術進入到有聲繪本世界,可以玩猜燈謎等各種知識小遊戲。同時,現場還有新會葵藝、茅龍筆、東藝宮燈等地方特色非物質文化遺產產品展示,讓小朋友能徜徉於色彩繽紛的知識海洋裡,流連忘返,樂在其中。
「童書節這兩天立體書走貨量最大,特別是少兒類的。任溶溶的作品同樣銷量很好,許多家長和小朋友都非常追捧。」新華書店的營銷員黃健強告訴記者,「首屆童書展的環境非常好,人氣旺,反響熱烈,效果很棒,希望能一屆接一屆地辦下去。」
(江門日報記者/林立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