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會聽到有人說,國外的媽媽一個人能帶好幾個孩子,從來不需要老人們幫忙,而國內的媽媽幾個人帶一個孩子還喊累。話裡話外的意思都是說中國的媽媽很懶,或者幹活能力的不行的意思,這讓中國的媽媽表示很委屈。一天天辛辛苦苦帶孩子,自己累得身心疲憊,能力還要被質疑,還要被別人說很懶,這是很多媽媽表示不服氣的。那麼,為什麼國外的媽媽一個人可以帶好幾個孩子?我們先來看看國外媽媽是怎麼帶孩子的。
坐標:日本
網友「藍色」:
兩個孩子都在日本出生。父母不在身邊,每天工作完回家還要帶孩子,我和老婆真的很累,說實話很羨慕國內。日本老人也不是完全不幫忙,只是不像國內天天看孩子。
說正題,原因我覺得主要有兩個:一是有些老人特別喜歡孩子,就是想看孩子,你不讓還不樂意。二是育兒相關的制度,這點最重要。如果有正式的工作,媽媽最長可以申請到一年半的產假,這樣孩子一歲半再送保育園上班。另外如果想早點工作也可以,不少保育園孩子出生後57天就可以送,公立和政府認可的私立保育園,收費和收入掛鈎,實際上負擔很小。而且安倍主導的新制度,今年十月開始保育園就免費了。
坐標:美國、英國
網友「雙清居士」:
我家大寶小時候,我們在美國,現在二寶兩歲,在英國。這些國家小孩子確實大多數是媽媽在帶,但是也有老人幫忙帶的,也有保姆帶的。英國的孩子在兩歲就可以去私立幼兒園了,只要有錢付就行。
他們福利高,而且傳統文化就是自立,大多數普通英國人成年後不會再花父母的錢,不會讓父母給買房,嫁女兒也沒有彩禮,小輩不需要贍養父母。英國這邊很多媽媽自己照顧孩子,不用婆婆幫忙,大都是老公掙錢全家花,老公比中國的老公們壓力大。
坐標:新加坡
網友「呵呵呵」:
我一直都一個人帶孩子,經常半年在國外半年在國內!要看那個國外,我去的國家(新加坡)設備方便,乾淨,安全,在國外帶孩子真的不累,在國內帶孩子好累啊!
國外去到哪裡都有斜坡和電梯,特別是坐公共運輸工具的時候,可以一路推著嬰兒車。到處都有很多遮陽的地方,坐的地方,走累了可以坐。環境比較安全,沒有人販子,不用時刻看著可以放任孩子玩,在一個距離看著就行。食物也很安全,買現成食物可以給孩子吃的,即使出去吃飯,餐廳都有個角落給孩子玩的,就算不是親子餐廳也有,可以放孩子在那裡玩,自己吃完再打理他。萬一忙不過來的時候,國外可以請女傭,價錢不貴,帶得不累。我國外家樓下的幼兒園是7點到7點的,可以上班送孩子,下班做完飯再接孩子!而且孩子6個月就可以上了!
坐標:紐西蘭
網友「妮妮」:
第一次看到老外帶孩子是在2002年去紐西蘭學語言住在老外家的時候。當年的寄宿家庭裡有三個孩子,最大的六歲,最小的半歲,全由媽媽一個人在家帶。而且還要給我做一日三餐,依然能抽空讀遠程護士課程。當時我在國內的女兒也是4歲,對比了自己和老外的育兒方式,自嘆不如啊!
寄宿家庭的二女兒與我的女兒同歲,可她晚上早已經自己一個人睡一屋了。白天,都是女孩子的老大和老二上幼兒園,回到家後一起吃飯,一起玩,很少要媽媽操心。半歲的小兒子在家裡滿地爬,自己玩。感冒流鼻涕也不需要人擦。吃飯的時候坐在高椅上,媽媽給些土豆條和些零食,他自己抓著吃。老外最讓我佩服的是大人讓小孩養成好習慣:規定什麼時間做什麼事,小孩無條件遵守,這樣媽媽也就輕鬆多了。再說,她們產假一年,到時可以把一歲的小孩放託兒所,即可以去上班了。
為什麼國外媽媽一個人帶可以帶幾個孩子?
1、國外有生育獎勵和補貼
在國外,很多國家都有生育獎金和補貼的,而且金額不小,比如法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為鼓勵生育,在日本3歲以下兒童每月津貼1.5萬日元,3歲以上15歲以下的實行1萬日元的差異補貼;在韓國,孩子未滿6歲之前,母親都可以有一年的育兒時間,每月可領取40萬~50萬的底薪,並保留職位;在新加坡,生育兩個孩子的家庭在兩個孩子13歲以前,一共可以領到價值折合現金16.6萬新元(約合80.4萬元人民幣)的津貼;在瑞典,瑞典是首個立法規定父親可休產假的國家,而且休假越多獎金越高,最高可領取135000瑞典克朗(約為10萬元人民幣);在芬蘭,從懷孕到生完孩子,所有懷孕女性的檢查和住院治療都是免費,所有孩子在成年之前(0-17歲)醫療和教育都是免費的,每月還能獲得至少100歐元(約合729元人民幣)的成長津貼。這就造成了國外很多家庭都會生許多孩子,曾經身邊一個比較誇張的例子就是,一個女人生了十來個孩子,一輩子不用工作了,靠國家補貼就過的很好了。有了補貼,女人就可以全職照顧孩子,男人壓力沒有那麼大,也會有更多的時間幫忙照顧孩子。而且,經濟不緊張的條件下,他們會僱傭很多短時間幫忙的人,如接送孩子上下學、偶爾照看一下孩子等。
2、國外女人的父母或公婆也會幫忙,只是不會事事參與。
國外一直是追求獨立的,小孩獨立,年輕人獨立,老年人也獨立。國外的老人不會跟子女住在一起,由於國家福利好,老人們有養老津貼,不需要子女贍養,即使老人生活不便,也有條件很好的養老院,不會增加子女的負擔。相對來說,國外的子女壓力也小很多。有人說國外的不要幫忙照顧孫子孫女,其實並不是不幫,只是不是全天幫忙照顧孫子孫女而已,在子女忙不過來的時候,他們仍舊會幫忙照顧孫子孫女的。此外,外國公公婆婆不會管小夫妻要不要孩子、生不生二胎、生不生孫子。
3、國外的公共設施安全、方便
國外的公共場所與設施都更具人性化。比如國外的地鐵與公交車都為殘疾人和嬰兒車提供專用的位置。公交車到站,看見媽媽推著嬰兒車,汽車會傾斜讓汽車的上車坡道和站臺處於一個平面,或者直接出來一個延伸板,讓媽媽可以直接推嬰車上公交。諸如此類的設施很多,媽媽自己帶著嬰兒到哪裡都可以暢通無阻,幹什麼事情都不耽誤。
國外媽媽自己帶,一個是福利方面,一個是文化,我看到的很多外國男人都很給力,一有空閒就看孩子。國內確大部分女人帶孩子,婆婆幫不上,老公是大爺。根本不是國內女人矯情啥的,也不是非要婆婆看孩子。有條件,有資金,老公能幫忙,根本不需要老人。可是真的想法太美好,國內大多數女人一懷孕到生孩子,靠不上的太多了,老公不給力,婆婆不給力,還催生。願意的出力出錢,能幫忙看孩子的老人,自然也是有能力,自己兒子孝敬,兒媳理解,家庭自然是和諧的。而國內大部分家庭老人根本指望不上,男人不給力,女人一懷孕無收入。這個問題真的不能比,文化差異不一樣。
為什麼有些中國女人需要婆婆帶孩子?
1、女人需要工作
中國女人的勞動參與率高達70%,比法國男人還高。娃爸一個人養不了家,要求女人既帶娃又養家的。在中國,國家法定產假是158天,這時候寶寶還不到4個月,是需要人全天照顧的。而且,很多公司並不會按照法定來休產假,而且產假之後還可能會面臨工作職位的變動,相應工資收入也會受到影響。
孩子上幼兒園的年齡是3歲,在寶媽休完產假到孩子上幼兒園這段時間,都需要有人能夠全天照顧孩子,如果經濟條件不錯的話,那可以請保姆,如果經濟條件相對緊張,就只能讓老人來幫忙照顧孩子。即使孩子上幼兒園之後,幼兒園放學時間是4點左右,而工作下班時間基本上上6點,所以,即使孩子上幼兒園了,還是需要有人幫忙接送孩子。
2、經濟條件緊張
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寶媽可以自己全職在家照顧孩子,或者請個保姆,都可以不需要婆婆幫忙照顧孩子。但是,如果經濟條件緊張的話,寶媽生完孩子之後就必須繼續工作,來增加家庭收入,而且現在保姆在大城市月薪都是6000+,說實話,對於大多數家庭,還是負擔不起的。
現在的年輕人,大部分都背負著房貸、車貸的壓力,而且孩子的教育費用也很好,這些對很多年輕人來說,都不滿足寶媽全職帶娃或者請保姆看孩子的條件,就只能選擇讓老人幫忙看孩子的這種最經濟划算的方式。
3、全職媽媽的社會地位
國外做全職媽媽是理所當然,被家人和社會理解,在國內很多全職媽媽不被理解,甚至家人最後都會開始有些嫌棄。全職媽媽在中國是最危險的職業,婚前說:我養你!離婚後:是我養的你!社會對女性的要求太高了,出去工作不帶孩子就說你不顧家,在家全職帶孩子說這是你應該的;爸爸帶下孩子贊上天,媽媽帶就是應該;爸爸出去玩就說是去放鬆放鬆,媽媽偶爾出去一次就大逆不道!
國外的孩子都是國家養的,不用擔心教育,福利好!全職媽媽不用擔心,如果被離婚,爸爸要付高額撫養費!不像我們要淨身出戶的,我們的媽媽必須有工作,需要獨立要賺錢,因為爸爸一個人也養不了家,加上國家對嬰幼兒時期的不重視,孩子只能老人帶了!
其實,國內和國外帶孩子的區別是不能單單看一個人帶幾個孩子,或者幾個人帶一個孩子來評判,說中國媽媽懶或者外國媽媽厲害,這些都是有很多因果關係在裡面。我覺得媽媽帶或者奶奶姥姥帶要看家裡的經濟狀況,如果家裡的經濟狀況很好,沒有任何壓力,媽媽們也都很樂意自己帶孩子,那當然媽媽自己帶是最好的。可是,如果家裡靠老公一個人吃不上飯了,媽媽要出去工作,當然就必須有人幫忙帶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