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在生養之後,讓婆婆來幫忙帶孩子,總是有點不樂意的。
為什麼呢?
我給大家講一件事情
我還沒生養過,但是我見過一個婆婆單獨帶孩子的。
我學校時期的閨蜜,結婚兩年,女兒半歲了,是我乾女兒。
她半年產假結束之後,回醫院上班去了,就喊了婆婆從鄉下過來幫忙帶一下孩子,她早上8點多出門,中午11點回家,下午兩點半出門,傍晚5點半到家。
也就是說,婆婆單獨帶的時間每天大概6個小時。
因為我因為放假,在她家住了一個星期,可以說一下婆婆那6個小時單獨帶娃的過程。
早上閨蜜出門前,給寶寶餵一次母乳,換一張尿布,這張尿布就到閨蜜中午11點到家之後,才會換;一開始我在逗寶寶的時候,摸到尿布已經漲了,就跟她婆婆說,這尿布都是尿了,換了吧。婆婆過來隨便摸了一把,說沒有,這尿布就是這樣子的,本來就是漲漲的。然後就對著寶寶說,我們寶寶最厲害了,最會省錢了,一天只用3張尿布,多省錢啊,尿布多貴啊,懂得為爸爸省錢了啊。
我不說話了,等到閨蜜中午回來,看她第一件事換尿布,我特地在換上之後摸了一下,並沒有漲的手感。我就問她,再怎麼省,這尿布摸著漲了也該換吧,兩個小時也該換一張了吧,為什麼你婆婆就是不要換?她說,她婆婆就是摳啊,天天都說尿布太貴,一天一張就行了,我也沒辦法,幸好現在排班照顧我,哺乳期,我每天可以定時回來給寶寶換,所以寶寶穿著兩三個小時也還好。
寶寶滿半歲之後,閨蜜開始給寶寶餵輔食,一天兩頓,早上10點多一頓,下午4點多一頓,正好是兩個小時吃一頓。
輔食的製作是專門的寶寶米糊,加半勺黑芝麻小糊糊,十滴益生菌,一些蒸熟的蔬菜葉子,例如菠菜或者是蒸熟的胡蘿蔔,通過輔食機打碎拌在一起。每頓大概小半碗這樣。
第一天餵輔食的時候,她婆婆能把輔食從十點半餵到11點半,還是純餵米糊的,不會添加益生菌、芝麻糊、蔬菜糊之類的,我一開始不知道,中午的時候順便問了一下閨蜜,她跟我說了一下製作的流程。下午的時候,我看她婆婆4點餵的時候,就問,就純餵米糊嗎?不加點蔬菜之類的嗎?她婆婆說,這個太麻煩了,讓寶寶媽媽搞就行了,而且那些芝麻糊好貴的,就那麼小一瓶子,就要200多,那個什麼菌更貴,300多,哪需要天天吃啊。
然後她婆婆就開始給我吐槽,說閨蜜總浪費錢,前天帶寶寶去打B肝疫苗,就花了2000+,還說之後要打什麼什麼疫苗,雜七雜八的加起來要20000+,以前我帶大三個孩子的時候,哪需要花這些錢啊,就會大手大腳的敗家。然後就開始說家裡這個裝修的事情,還有家具買太貴的事情。
我聽著很不舒服。
因為當初閨蜜買房子,裝修的時候,我是知道一點的。房子是她和她老公一起買的,但首付大頭是她出的,裝修因為她老公工作很忙,幾乎全是她盯著的,就連買家具,要搬什麼的,大部分都是她承擔,買家具,還房貸,也都是她來。因為她老公收入不高,買房子的時候買了輛車,車子和車貸都是她老公負責。
因為今年遇上疫情,她老公公司效益不好,年初開始就只發基本工資了,也沒什麼活幹,就連養孩子的錢,都是閨蜜一個人出的。
所以她婆婆那句,淨花她老公的錢時,我很想直接懟。但這不是我的家事,不太好說。
於是我就這樣跟她婆婆說,現在跟以前不一樣了,以前哪有現在這麼多病啊,你看十幾年前那個非典,前幾年的禽流感,還有上一年的豬瘟,今年這個新冠,到處都是病毒,養個孩子嘛,無非就想她開開心心,健健康康的長大,為了健康先花點錢,也沒什麼嘛,好過得病了再去治,花的又不是這個錢了,尤其是這些疫苗預防的病,都是大病,你說是不是。
她婆婆就尷尬笑了一下,說是啊。
在餵輔食的時候,寶寶不太愛吃,婆婆又沒有餵食的方法,就經常會對寶寶說這樣的一句,我餵就這麼難,你媽餵就一口接一口,你讓你媽餵去。
偶爾寶寶想媽媽了,哭鬧一下,她就會罵,說我帶一下怎麼了,怎麼又想媽媽了,跟我親一點不行嗎?
這一類的,很讓人不舒服的話。
但是這已經是在婆婆裡面,比較好的一類了,至少不算是虐待孩子,表面上給媳婦也有足夠的友好。
所以也很能理解,如果不是必須,很少會有媽媽想把孩子交給婆婆帶,自己懷胎十月,辛辛苦苦生下來的孩子,和自己血脈相連,感情深厚的孩子,給婆婆帶,好像是連基本的需求都得不到滿足。
加上隔代所受的教育不一樣,時代的養育方式不一樣,婆婆喜歡用自己老一輩的方法和眼光去帶孩子,而現在這個時代已經容不下老一代方法養大的孩子了。
就算是婆婆帶,也不要讓全讓婆婆管,畢竟孩子帶歪了,要承受後果的,是父母。
是父母被別人戳著脊梁說,會生不會教,不盡父母的責任。
為什麼讓自家媽媽帶卻很少有這樣的問題呢?
因為這是自己媽媽啊,和婆婆相處的方式完全不一樣,自己媽媽就算說幾句,懟一下,媽媽不會跟你計較太多,還會根據你的想法去帶,但婆婆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