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很好願意帶娃,但我怕她一些壞習慣,會帶歪孩子。」

2020-08-28 陪伴APP



如今的年輕人,不管是在生活上還是在工作上,壓力都非常大,結婚之後不但要還房子的房貸,還要養育孩子,自然不能賦閒在家了。


我們看到寶媽們在休完產假之後,一個個都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那麼這時孩子該怎麼辦?沒有時間管孩子,自然就會請家中的長輩來幫忙照顧。


中國民間有句諺語:「若想小兒安,三分飢和寒」。


簡單十個字,卻道出了古人在養育孩子上的智慧。道理都懂了,為何還是在育兒上有那麼大分歧?


01


一位寶媽忍不住來給小伴訴苦:她本來是專職帶娃,但公公婆婆認為她太年輕,根本帶不好小孩,所以,老兩口從老家跑過來幫她帶小孩。



每到吃飯的時候,兩位老人怕孩子吃不飽,追著餵飯,飯量往往都要多過朋友以前餵的。&34;一直追到他們認為夠了,才肯罷手。


追著餵飯,反讓孩子失去自主吃飯的能力,同上還容易脹氣,消化不良。


還有就是小孩因為末梢血液循環差,出現手腳涼的現象這也正常,不是因為他冷!


如果給他們穿得太多,一旦活動便會出汗不止,皮膚血管擴張,衣服還浸溼不及時擦乾,反而更容易&34;感冒。



這種隔代育兒矛盾的情況,不止這位媽媽,大部分媽媽都遇到過。


兩代人之間的生活習慣、觀念衝突,肯定會發生各種摩擦。


02


由芒果TV播出的真人秀《婆婆和媽媽》節目用鏡頭聚焦在嘉賓真實的生活環境,以更加接地氣的方式向觀眾展現他們的家庭交流互動狀態和相處之道。


尤其婆媳關係多次上熱搜,引得網友議論無數。


在節目中,麥迪娜就和婆婆發生了育兒方面的矛盾。


麥迪娜和孩子正用一隻拖鞋玩「寶寶逃學」的親子遊戲,婆婆卻一個箭步衝過來防止。



孩子能不能在地上爬著玩?


引起了婆媳之間的分歧。


麥迪娜認為這樣可以解放孩子的天性,婆婆覺得這樣是不衛生,亂玩。


婆媳關係本來就是微妙,尤其在育兒方面,雙方都認為是為孩子好,往往各抒己見,不肯讓步。


但婆婆有些「壞」習慣或者思維方式,真的怎麼說也改變不了的。


這讓很多媽媽就陷入了糾結中:


「婆婆很好願意帶孩子,但我真的擔心她會帶歪孩子!」


究竟應該怎麼?


03


閨蜜在生大寶後就跟公婆一起住,剛開始真的是火星撞地球,矛盾重重,很誇張的,大吵過,閨蜜甚至離家出走,後來慢慢磨合,有了緩和。


婆婆典型的農村婦女,但是她確實一心為了這個家,而閨蜜的脾氣不好,慢慢也有在改,現在除了真的原則上的東西,很少去要求婆婆怎麼怎麼帶,兒子五歲了,很乖也很聽話,並沒有養成什麼壞習慣,有空就儘量自己帶。


現在二寶出生了,心也大了很多,婆婆也有經驗了,一地雞毛的日子熬著熬著也就過去了!



有時候改變不了父母,那就改變孩子吧。


有段時間我下班回家帶孩子的時候就會問她今天幹什麼了,有沒有好好自己吃飯洗手,如果沒做到,問她為什麼,再教育她什麼可以什麼不可以,真的就每天都會問。


到現在如果看到不好的事情她會主動指出來。比如吃飯告訴我們不能玩手機,吃完飯會主動收拾自己的碗,並且擦桌子。


記得一次坐公交她就讓奶奶給另一位年紀更大的爺爺讓座,我就覺得與其糾結現狀不如自己多想想辦法去改變。


不要強行老人改變,正如老人想改變你。你應該是教育好孩子。畫筆在別人手。不可能畫出你要的顏色。



畢竟養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累很煩瑣,也要體貼老人家。她願意來幫你們帶,就要多感恩。


年輕的夫妻與老人們之間的溝通方式,是多體諒她愛護孩子的這種心態,我們儘量要以平和的心理將兩代人的矛盾淡化處理。


老人們雖然在育兒方面的觀念有點落後,但是他們畢竟經驗豐富,如果實在和科學知識有所衝突的話,大家也應該耐心地坐下去說服他們,並且採取一個比較折中的方法行了。


育兒路上,多一個同心協力的戰友,好過多一個爭鋒相對的對手。用心看見孩子,一切好的教育才會真正開始。

相關焦點

  • 婆婆很好願意帶娃,但我怕她一些壞習慣,會帶歪孩子
    兩代人之間的生活習慣、觀念衝突,肯定會發生各種摩擦。有些好說話、明事理的長輩願意溝通,聽取意見,糾正錯誤,固然最好。但問題是,大部分老人的性格思想、行為習慣已經形成幾十年了,一時三刻很難轉變,不可能完全按照我們的理念去照顧孩子。
  • 「婆婆願意帶娃,但我怕她帶歪孩子」:隔代養育到底聽誰的?
    這時,很多媽媽就會陷入這樣的糾結: 「婆婆很好願意帶孩子,但我真的擔心她會帶歪孩子!」 最讓媽媽焦慮的還是,婆婆的一些「老思想」可能會帶壞孩子。 不管婆婆帶娃有多少弊端,我們當媽的也得摸著良心承認:婆婆帶娃還是有不少好處的。
  • 「你不幫我別瞎摻和!」婆婆指責寶媽不會帶娃,她的回答很霸氣
    方方的兒子今年2歲多,因為還不到上幼兒園的年齡,所以只能把孩子送進託兒所。把兒子送進託兒所,也非方方的本意。上半年,因為特殊情況,方方老公失業了,現在也沒找到合適的工作,為了掙錢,她只好出去工作。她工作之後,孩子沒人照顧,只能送去了託兒所。婆婆得知消息之後,就給方方打電話,說她不配當媽,那麼小的孩子,就送進託兒所,簡直是比後媽還可惡的人。
  • 婆婆拒絕帶孩子,告訴我孫子跟她沒關係,我用3招讓她搶著帶孩子
    這不,我的朋友小麗和她的婆婆差點就因為帶孫子的事情,關係弄僵。事情是這樣的,小麗全職在家帶娃已經兩年半了,這兩年半的時間裡,都是老公一個人背負每個月近萬元的花銷,看著老公如此辛苦,小麗也想上個班一起分擔一些。於是小麗就和老公商量著,想請婆婆過來,幫忙帶帶孩子,自己去找個班上。這個要求放在其他家庭裡可能沒有什麼,但沒有想到小麗卻因此受了氣。
  • 「婆婆該要帶娃費嗎」「帶娃還敢要錢怎麼可能?」網友:給她臉了
    當代社會年輕人的生活壓力大,又要上班又要帶孩子不太現實,至少大部分人是無法兼顧的,如果沒有雙方老人幫忙帶孩子,或者不去請個阿姨,怕是家裡的女人必須當全職寶媽了。父母該不該無償帶娃這個話題由來已久,一直是大家爭論不休的話題。
  • 對於婆婆不願意帶孩子,十年後寶媽的心裡話!
    婆媳問題大多從婚後有了孩子開始,日積月累,一發不可收拾!我也一度無法理解婆婆不帶孩子是怎樣的心裡,這麼多年過去了現在反而覺得婆婆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有了孩子後,誰來帶成了新的問題!孩子一出生婆婆就講過,孩子還是自己帶吧,她歲數大了責任重大怕帶不好,也怕 孩子磕著碰著我會怪她!
  • 上虞的奶奶都是這樣帶孩子的嗎?我教育一下孩子,婆婆就說我沒良心...
    樓主 回覆:現在孩子都離不開她的爺爺奶奶,不願意跟我走得近。這才是我傷心又氣憤的。warcraft:老人帶娃,是跟我們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平時要多注意,及時糾正。也不能怪老人,他們以前就是這麼帶娃的。孩子教育,父母是主力。  樓主,我每天晚上都會給娃講一兩個故事,從肚子裡四五個月的時候開始,堅持到現在四歲多,每天晚上都陪她出去玩,或者跟她一起做遊戲,昨天讓她用六根棉棒,擺不同的圖形,自由發揮,我看不懂的,她解釋得通也行,最後擺了很多很多個圖形。父母要遠離手機,多陪陪孩子。樓主 回覆: 深有感觸。
  • 婆婆帶娃三個月,娃把英語忘光了……
    補充一下背景,娃從出生到如今四歲,一直是我自己帶,在我的全程悉心陪護下,孩子懂禮貌,講衛生,通過讀繪本,玩貓博士英語app等方式,他已經會說很多英語單詞和基本句型。沒想到只是婆婆帶了三個月不到,娃就徹底變成了土味寶寶。把這個事情在媽媽群裡吐槽了一下,沒想到引起了大討論。
  • 婆婆帶娃三個月,娃把英語忘光了
    補充一下背景,娃從出生到如今四歲,一直是我自己帶,在我的全程悉心陪護下,孩子懂禮貌,講衛生,通過讀繪本,玩貓博士英語app等方式,他已經會說很多英語單詞和基本句型。沒想到只是婆婆帶了三個月不到,娃就徹底變成了土味寶寶。把這個事情在媽媽群裡吐槽了一下,沒想到引起了大討論。
  • 「婆婆不幫忙帶娃,你願意伺候她養老嗎?」兒媳的回答很現實
    但還有一個弊端就是在懷孕的時候,準媽媽懷了孩子之後,隨著肚子慢慢變大,產期越來越接近,身邊是很需要人照顧的,而且生完孩子之後坐月子也是離不開人的。老公總是要出去賺錢的,請保姆來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說也是不太現實的,相比這些來說,自然婆婆來照顧比較好一些。婆婆幫忙帶娃是義務嗎?
  • 「兩個孩子我真的帶不了」二胎媽媽準備工作,婆婆帶倆娃太辛苦
    有一些寶媽生完二胎後,徹底捆在家庭上,根本抽不出身忙工作,壓力真的很大,自己生病沒時間看醫生,因為沒人照顧孩子。有的老人在老家居住,不能長期待在城市裡帶孩子,抽個空閒還想回家看看,表示不能適應鄰居如陌生人的生活,整天困在家裡太難受了,小區裡又不認為幾個人,出小區容易找不回家而迷失,這確實是個安全問題。
  • 婆婆每年給我2萬,但從不幫我帶娃,將來我要給她養老嗎?
    現今社會,老人帶孩子越來越多,走到公園裡,都是老人抱著孩子,雖然老人和孩子相處很開心,但年輕人卻把老人帶孩子當成理所應當,所以一些家庭中,如果老人沒有帶孩子的打算,寶媽就會說:「你不幫我帶孩子,將來我可不給你養老!」
  • 為什麼很多媽媽不願意給婆婆帶孩子?
    很多媽媽在生養之後,讓婆婆來幫忙帶孩子,總是有點不樂意的。為什麼呢?我給大家講一件事情我還沒生養過,但是我見過一個婆婆單獨帶孩子的。我學校時期的閨蜜,結婚兩年,女兒半歲了,是我乾女兒。因為我因為放假,在她家住了一個星期,可以說一下婆婆那6個小時單獨帶娃的過程。早上閨蜜出門前,給寶寶餵一次母乳,換一張尿布,這張尿布就到閨蜜中午11點到家之後,才會換;一開始我在逗寶寶的時候,摸到尿布已經漲了,就跟她婆婆說,這尿布都是尿了,換了吧。
  • 我的婆婆不幫我帶娃,我為什麼還要感激她?
    前幾天,和好朋友約著一起溜娃,她寶寶和我家小哥哥年齡相差不大,我們理所應當的在育兒方面可以有更多趣味相投的話題。可每次跟她一起,談論得最多的不是寶寶,而是有關於寶寶和奶奶的各種矛盾相處。與其說是寶寶和奶奶,不如說其實是媳婦和婆婆。畢竟我是一個特別好的傾聽者,所以每次她總是喋喋不休的抱怨最近的一切不如意。
  • 白天上班晚上帶娃婆婆還跟我抱怨她沒有休息。該辭職自己帶娃嗎?
    引子佳佳是幼師,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白天她帶大寶去上班,小寶9個月,婆婆在家幫忙帶。寶寶睡覺婆婆也跟著睡覺。每天佳佳下班都晚上十點左右。昨天回家時,婆婆看起來剛睡醒的樣子,抱怨說,你們真好,有周末,不像我整天帶孫子,沒得歇一會。
  • 「最累的3年不願帶,娃上幼兒園裡卻搶著帶,我要讓婆婆如願嗎」
    文|文兒照顧孩子最累的時候是3歲之前,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昨天去送孩子上幼兒園,在門外看到相熟的寶媽一直站著,不說話,看著很不開心的樣子。所以我就喊她,一起去吃早飯。吃飯的時候,就聊一些孩子的趣事和一些育兒困惑。
  • 婆婆在家帶娃,給我女兒喝她的奶
    每個寶寶都是長輩的心頭肉,爺爺奶奶帶娃時,更是願意給予更多寵溺。但在育兒這件事上,年輕父母經常與長輩發生意見分歧。年輕父母想要的是科學養娃,而長輩卻總喜歡用自己的經驗、土方法。在這件事上,雙方又會如何鬥智鬥勇呢?今天故事的女主是一位年輕媽媽,產後因為工作,需要婆婆幫忙戒奶、帶娃,但婆婆卻總是喜歡用自己的方式帶娃。
  • 婆婆主動幫忙帶娃,幾天後寶媽後悔,老人帶娃容易犯這三個錯
    老人家帶娃雖然為父母減輕了負擔,但是有部分老人的帶娃習慣確實不科學,一般情況下,父母會比較放心那些知識水平比較高的老人然而並非所有老人都接受過高等教育,由於他們以前的生活環境會形成許多不好的行為習慣,例如:大聲說話、隨地吐痰等。而老人帶孩子時,就很容易讓愛模仿的孩子染上這些壞習慣。
  • 婆婆幫忙一直帶孩子,寶寶壞習慣越來越多,家長發愁怎麼辦?
    小美便放開手把孩子給了婆婆帶,現在孩子2歲了,發現寶寶身上有很多不好的習慣。小美想管教下孩子,總被婆婆說,孩子還小,長大了就懂事了。婆婆會特別容易寵溺孩子,但是大家都知道,孩子的習慣就是從小養成的,小美一直擔心自己的寶寶長大後這些壞習慣也很難改,這讓小美陷入了沉思。考慮把孩子要過來自己帶,又怕婆婆不高興,還擔心寶寶身上的壞習慣會經過長時間的積累越來越多。
  • 婆婆這樣帶娃,我忍還是不忍?
    自從她從老家過來幫我帶孩子以後,我每天都被她氣得七竅生煙。寶寶八九個月大時,我給他買了嬰兒餐桌椅,到了飯點就給他一碗輔食一個調羹,好讓他學著自己吃飯。雖然我也能預想到沒那麼順利,可沒想到的是,寶寶才第一次坐上去,可能一時不適應,坐著左右扭動了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