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社會,老人帶孩子越來越多,走到公園裡,都是老人抱著孩子,雖然老人和孩子相處很開心,但年輕人卻把老人帶孩子當成理所應當,所以一些家庭中,如果老人沒有帶孩子的打算,寶媽就會說:「你不幫我帶孩子,將來我可不給你養老!」
好像老人帶孩子成了養老時的條件,前些天,朋友不知道怎麼了也有了這樣的想法,和她視頻聊天的時候,朋友開始吐槽自己的生活,說:「養個娃太花錢了,現在老公一個人掙錢,錢根本不夠用,又要家用又要交房貸。」
還沒等我張口,她又接著說:「我生了孩子,婆婆從來不幫我!」又說:「婆婆每年給我2萬,但從不幫我帶娃,將來我要給她養老嗎?」
聽到這話,我瞪大了眼睛,明明是炫耀,還說得那麼苦情:「你婆婆已經很好了,知道不能帶娃就給你2萬,我們這些全職媽媽既沒婆婆幫忙,又沒錢怎麼辦?」
其實身邊有很多人都這樣,媽媽全職帶娃後,婆婆很少插手,但也不會給錢,畢竟帶的是自己的孩子。
朋友的說法中明顯透露著,帶娃換養老,如果不帶娃就不養老,可婆婆給了她錢,卻沒有感激之情,明顯認為給錢是應該的,不給才更加過分,如果是這麼想那就大錯特錯了!
因為孩子是自己的,帶孩子並不是婆婆的義務,所以說婆婆可以不帶孩子,也可以不給錢。將來婆婆老了需要養老的時候,應該及時出手幫忙,而不是置之不理,或者出錢請保姆幫忙照顧老人,也是一種不錯的方法,總之不能用帶娃換養老,看到婆婆給錢了,更應該有感激之情。
自己生的孩子儘量自己帶,如果老人出手幫助,要珍惜這份情誼!
現在的年輕人如果不上班,生活壓力就會變得巨大,那麼這個時候再辭職在家帶孩子,生活質量多半會急劇下降,但如果有老人出手幫助,可以緩解這份壓力,那麼年輕人要珍惜這份情誼,將來老人沒有能力養活自己了,一定要幫助老人,對老人好。
而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寶媽,婆婆帶孩子了,卻處處挑刺,覺得這裡做得不好,那裡做得不對,甚至還要老人自掏腰包,買奶粉、買紙尿褲、買孩子保險等等,經常這樣做,太不應該了,不懂得感恩,想想還有些寶媽根本沒有婆婆幫忙,一手帶大孩子,而有婆婆幫忙,已經很幸福了。
如果婆婆確實有不想帶孩子的想法,那麼只有寶媽自己帶孩子了,在帶孩子期間,可以抽出時間看看書,增加知識,到時候孩子長大一些,找工作更有資本,或者找個兼職,這樣壓力就會小很多,所以不能想得太偏激,開朗一點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