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幫我帶娃,我也不給你養老」,老人帶娃跟被贍養該劃等號嗎

2020-09-05 家有小甜椒兒

​甜椒兒媽媽,一個時間相對自由的全職媽媽,喜歡分享,喜歡傾聽,希望把經歷過的、看到過的、聽到過的,用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對觀者在育兒上、情感上有所啟發……

文|家有小甜椒兒(專注優質原創,抄襲必究,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贍養老人應該是無條件的還是有附加條件的呢?

乍一看這個問題,第一想法是:父母養育我們長大,我們贍養老人當然是無條件的。

可是,兒媳婦贍養公婆是無條件的還是有附件條件的呢?

這個問題,恐怕答案就沒有那麼統一了。


奶奶拒絕帶孩子,兒媳婦一氣之下發誓:以後絕對不會給你養老

小區裡有個寶寶,這個月剛滿14個月,名字叫彤彤。

因為爸爸媽媽都要上班,彤彤1歲以前都是由奶奶帶,實話說奶奶帶彤彤的時候,我們大家對彤彤的感覺就是同情,之所以這樣講,因為其他的寶寶都是乾乾淨淨的,而彤彤經常是髒兮兮的。

別的小朋友要麼坐小車,要麼是由家長抱著,只有彤彤是要麼在奶奶背上,要麼在草窩裡玩耍。

不掩飾地說,外人都覺得奶奶帶孩子並不合格,不注重安全和衛生,草叢中各種蟲子都有,單是南京就發生過好幾起在草叢中被不知名的蟲子咬後身亡的案例。

彤彤的媽媽對婆婆當然是不滿意的,每次周末帶彤彤出來的時候言辭中會有一些抱怨,不管如何跟婆婆講,她只是按照自己的方法來,一句話也聽不進去。

而日常抱怨聲不免會多一些。


老太太打了彤彤媽媽一個措手不及,稱病回家休養。

而且,這一走就堅決不回來了。

彤彤爸爸在鐵路上工作,輪休制,有的時候可以休一個星期,起初一段時間彤彤媽媽時常請假帶娃,而到了老公輪休的時候才能安心上班。

後來實在是無法運轉下去,只能讓姥姥過來幫忙帶孩子,姥姥只能放下家裡一大攤子,過來幫忙帶娃,但是也不能久待,待一段時間還要回家料理。

三個人就這麼艱難的維持。

彤彤讓老公多次給老太太打電話叫她回來幫忙帶孩子,老太太只是說身體不舒服不方便帶娃。

彤彤媽媽終於急了眼,直接對婆婆放話:你不給我帶孩子,我以後也不給你養老。

沒想到老太太的話更絕:我養大了我兒子,他必須給我養老,即便缺德到家,不給我養老也沒關係,我還有兩個兒子。

彤彤媽媽多次跟我們抱怨,發誓賭願說如果以後伺候這個老婆子自己名字就倒著寫。


老人帶娃是否是我們贍養老人的前提呢?

這是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我們需要分兩個角度來說這個問題,而且一定是從兩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一個是兒子的角度,一個是兒媳婦的角度。

1、從兒子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

如果是從兒子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父母養大孩子,孩子贍養老人,這是義務,不帶有任何附加條件,不管是從法律角度還是從道德角度都是如此。


2、 從兒媳婦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

當從兒媳婦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的時候,問題的性質就變化了。

兒媳婦有贍養老人的義務嗎?

我認為這個問題不是簡單回答「是」或者「不是」那麼簡單的。

如果擱在封建社會,兒媳婦是公婆家花大價錢買來的,兒媳婦應該無條件侍奉公婆,但是現在的時代變了,如果還秉持這種觀念,那家庭矛盾一定不少。

說白了,兒媳婦可以贍養老人,也可以不贍養,這完全看兩者之間的情誼。

兒媳婦感恩婆婆,未來對婆婆好一點,兒媳婦記恨婆婆從來沒有管過自己,未來鮮少關心婆婆,都正常。

從這個角度來說,如果兒媳婦希望老人在有能力的時候幫忙照顧孩子,那麼老人幫忙帶娃就會成為她贍養老人的附加條件。


婆婆可以無條件要求兒子,但是最好不要對兒媳婦擺款兒

當我們把視角切到婆婆這邊的時候,友善地提醒一下,任何時候我們都可以對兒子頤指氣使,要求兒子無條件做一些事情,但是請記住任何時候都不要這樣對待兒媳婦,因為婆婆年輕的時候,對兒媳婦多多付出,婆婆老了,兒媳婦才能用同樣的態度對待。

有意思的是,婆婆們一般很少對兒子有要求,往往對兒媳婦要求特別多,這也是家庭矛盾的一個根源所在。

想要家庭和諧,幾個秘訣告訴婆婆們:

1、討好兒子不如討好兒媳婦

我們需要討好晚輩嗎?答案是一定的,不需要討好子女,需要討好的目標是兒媳婦,這個我們一直認為的「外來人」。

懂得討好兒媳婦的婆婆,都是拎得清的婆婆,而這樣的婆婆操持下的大家庭,大抵上也是和諧的。


2、遇到問題挑兒子的不是

小家庭遇到問題很常見,當小兩口有問題的時候,不管誰的對錯,當媽媽的就要向著兒媳婦說話,這是維繫家庭和諧的一個秘訣所在。

其實一家人在一起生活,誰對誰錯真的沒有那麼重要,認真揪「對錯」,傷害的是家人的感情,可能在這方面你贏了,但是家就沒了。

3、 積極跟兒媳婦學習科學帶娃

倚老賣老拒絕汲取新的知識,是一個硬傷,如果婆婆是這樣的人,那當有了孫子孫女之後,家庭矛盾會迅速暴露,雖然全是圍繞著寶寶,但是卻是致命的。

遇到問題多溝通,千萬不要覺得自己幾十年的經驗白瞎了,這是兒媳婦給自己難看,現在的年輕人看待問題的角度真的沒有那麼複雜,她們真的只是不放心孩子在老人手上,但是如果老人願意接受新觀念,願意學習新知識,家庭關係會緩和很多。

4、多子女家庭千萬別放話「我還有其他子女」

彤彤的媽媽原諒彤彤奶奶的機率幾乎為零,她不願意帶娃是一方面,最主要的還是那句「大不了你們缺德,我還有兩個兒子」,言外之意是老娘不缺你們來孝順,別拿這個嚇唬我。

如果婆婆跟兒媳婦說這樣的話,兒媳婦接受到的信息不是她真的因為有其他兒子不怕你不養老,而是她和其他兒子更為親近,這就涉及到了「偏向」的問題,這種矛盾對家庭關係來說,才是致命的。

相關焦點

  • 我養娃你不來幫襯,老了也別來煩我,寶媽一番話讓老人無地自容
    明面上是跟孩子表示親近,實際上卻是跟自己示好,話裡話外的意思就是:我們老了,以後養老要靠你們了。然後,寶媽就很生氣,說道:「我養娃你不來幫襯,老了也別來煩我。」寶媽回懟說:「養老是子女的義務,不是我兒媳的義務。你兒子可以管你,但是我一天都不伺候。你們生病了我不管,住養老院我也不去看,因為我帶娃艱難,吃不上飯,孩子生病大半夜抱著去醫院的時候,你們也沒管我。」寶媽一番話讓老人無地自容。
  • 「我養娃你不來幫襯,老了也別來煩我」寶媽一番話讓老人無地自容
    這不,前兩天,有位寶媽留言說,自己的公婆在孩子出生後,一天也沒有幫忙帶過。但是,現在孩子7歲了,不再需要人天天看著,公婆卻又來得勤了。明面上是跟孩子表示親近,實際上卻是跟自己示好,話裡話外的意思就是:我們老了,以後養老要靠你們了。然後,寶媽就很生氣,說道:「我養娃你不來幫襯,老了也別來煩我。」
  • 「你不幫忙帶娃,我就不願意養老!」你的家庭是這樣的嗎?
    在現在的社會,因為帶小孩的問題,很多很和諧的家庭,都會出現一些裂痕,目前中國最普遍的現象就是老人帶小孩了,很多家長都是忙著自己的事情,但是一旦老年人因為一些原因無法幫子女帶孩子,或是不願意幫子女帶小孩,造成了很多聲音,比如說」你不幫忙帶娃,我就不願意養老!
  • 「不給我帶娃,每月給2000!」父母不幫帶娃就要拿錢,你怎麼看?
    ,上午跟一個寶媽聊天,聽她講了自己家的事情,我發現現在已經不是討論父母該不該無償帶娃的時候,因為很多年輕人的概念中認為:你不幫我帶娃,就要給我生活貼補,也就是說,父母不幫子女帶娃,就要每月給子女一些經濟補貼。
  • 「你不帶娃,我不養老」,「捆綁式養老」悄然興起,老人有苦難言
    容阿姨驚訝地問兒子:「你們不是計劃等幾年後收入穩定再生孩子嗎?」兒子卻說:「幾年後我們收入穩定了,事業也處於上升期,那時候生孩子兩頭都不顧過來,現在您退休了我們也還年輕,可以一起養孩子,等孩子上學的時候也能忙得了工作了。」容阿姨聽後有點不高興,但想著退休之後帶孩子的生活也不錯就忍下來了。
  • 「我生娃公婆一分錢不給,現在帶娃還要我給錢,養老別想指望我」
    她還說:「我生娃公婆一分錢不給,現在帶娃還要我給錢,養老別想指望我。」在她看來,自己生孩子的時候,公婆一分錢都沒出,現在給自己帶娃應該是一種補償,結果還問她要錢,真的太過分了。所以,她就想以後公婆養老不要找她,找她就得給她錢。這位寶媽說的還理直氣壯的,周圍還有好多人附和,覺得老人不幫著帶孩子,給他們養老太吃虧了。當然,也有人說帶娃和養老沒啥關係。
  • 「不給帶娃,每月給2000!」父母不幫帶娃就要拿錢,你怎麼看
    ,上午跟一個寶媽聊天,聽她講了自己家的事情,我發現現在已經不是討論父母該不該無償帶娃的時候,因為很多年輕人的概念中認為:你不幫我帶娃,就要給我生活貼補,也就是說,父母不幫子女帶娃,就要每月給子女一些經濟補貼。
  • 最「刁鑽」公婆出現:年輕有退休,不帶娃不出錢,你能奈我何?
    他們自己帶娃也好,讓親家母帶也罷,或者是請保姆,都跟公婆無關。 第二,有力出力,如果公婆沒有錢,那麼就要付出相對應的勞動力,幫著年輕人帶娃看娃,讓他們好好工作,減輕他們的負擔。 年輕人的想法:年輕人有著「你養我小,我養你老」的想法,對於兒媳婦而言,公婆沒有養他,但生完孩子的這段困難是實打實的,老人老年生活過得如何,兒媳婦兒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你幫我帶娃
  • 拒絕幫子女帶娃的老人,晚年生活什麼樣?逃不出三種結局
    ,多數年輕人生了孩子後繼續為生活打拼,不得不將娃交由老人來帶,有的老人心疼子女又寵孫輩,任勞任怨地幫忙;有的老人卻並不是很樂意,可又怕子女記仇,將來不給自己養老,於是勉強幫著帶;而有的老人則是直接拒絕,那麼不幫兒女帶娃的老人,老了會怎樣呢?
  • 婆婆每年給我2萬,但從不幫我帶娃,將來我要給她養老嗎?
    現今社會,老人帶孩子越來越多,走到公園裡,都是老人抱著孩子,雖然老人和孩子相處很開心,但年輕人卻把老人帶孩子當成理所應當,所以一些家庭中,如果老人沒有帶孩子的打算,寶媽就會說:「你不幫我帶孩子,將來我可不給你養老!」
  • 「婆婆不幫忙帶娃,你願意伺候她養老嗎?」兒媳的回答很現實
    「我和你媽掉河裡你先救誰「、」我和你媽發生矛盾了你幫誰「、」我和你媽……「這些」送命題「,男生們在談女朋友的時候可能多多少少都有經歷過,但其實這些看似開玩笑的話,背後都反映出了一個問題。老公總是要出去賺錢的,請保姆來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說也是不太現實的,相比這些來說,自然婆婆來照顧比較好一些。婆婆幫忙帶娃是義務嗎?
  • 「雙方父母都很年輕,不帶娃不出錢,還說不用我們養老怎麼辦」
    尤其是現在老齡化加重,養老更是壓在年輕人肩上的一座大山。昨天,看到一位寶媽留言,她開頭就說:「雙方父母都很年輕,不帶娃不出錢,還說不用我們養老怎麼辦?」很明顯,她的煩惱在於,雙方父母不幫忙帶娃,也不出錢幫襯他們,所以家裡日子有些艱難。
  • 老人幫忙帶娃,年輕人到底要不要給錢?那些說不給的人還挺在理
    執筆:檸兒提起帶娃,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不是寶媽,就是老人。寶媽帶娃,是因為孩子是自己生的,不捨得不帶。老人帶娃,是因為年輕人生了孩子,忙於工作和掙錢,帶不了,只能求助老人帶娃。很多人都說,老人帶娃不是義務。所以,帶是情分,不帶是本分。如果家有老人帶娃,年輕人一定要感恩。那麼,怎麼感恩呢?有人提出在養老和孝順的基礎上,要給帶娃費。
  • 「我再也不幫女兒帶娃了」,姥姥給的理由很心酸,跟女婿大有關係
    「我再也不跟女兒帶娃了」,姥姥的理由讓人心酸徐阿姨的老伴很早就去世了,她一個人養大了一兒一女,子女們差不多時間成家了,媳婦比女兒早懷孕三個月,起初徐阿姨提前住到兒子家,準備幫兒子帶娃。可是孫子出生才兩個多月,女兒就打電話來求助媽媽來照顧自己。
  • 新型啃老遇見對手,70後父母達成共識:不帶娃不出錢也不用你養老
    「文/萌主媽咪育兒經(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在中國式養老中,「幫子女帶娃」已然成了很多老人晚年生活的一部分,雖然幫忙帶娃很辛苦而且又沒有「工資」拿,但是老人們還是盡心盡力地幫忙照看著孫輩。
  • 婆婆拒帶娃,兒媳婦撂狠話「別指望我養老」,婆婆一句話氣翻兒媳
    彤彤媽媽終於急了眼,直接對婆婆放話:你不給我帶孩子,我以後也不給你養老。沒想到老太太的話更絕:我養大了我兒子,他必須給我養老,即便缺德到家,不給我養老也沒關係,我還有兩個兒子。彤彤媽媽多次跟我們抱怨,發誓賭願說如果以後伺候這個老婆子自己名字就倒著寫。
  • 那些不幫子女帶娃的老人晚年過得如何?3種結局現實又戳心
    一位寶媽說:「我每天都被孩子纏得脫不開身,已經小半年沒去逛過商場了,可我婆婆倒好,整天躲在家裡享清閒,從來不說過來幫我一把。」另一位也深有同感:「我家婆婆也是,不幫忙帶娃也就算了,連紅包都不知道發一個,我現在也想通了,她現在不幫我帶娃,以後我也不會給她養老!」
  • 「全職在家帶孩子,不幫妯娌帶娃卻被娃奶奶罵,我該怎麼辦?」
    要求她幫忙照顧妯娌家2歲的兒子,反正一個不少,兩個也不多,給口吃的就行。朋友不想帶,因為別人家的孩子還跟自己的不一樣,打不得罵不得。可妯娌和婆婆倒好,一個在朋友圈,指桑罵槐,說她不體諒老人。一個直接指著她鼻子,說她矯情。她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好像全世界的人都在指責她,她問我:自己是不是真的做錯了?其實,在我們身邊這樣的事情還蠻多的。
  • 老人帶娃「怪象」來襲:姥姥帶娃要付工資,奶奶帶娃倒貼退休金
    ,由於各家情況不同,有的是姥姥帶娃,有的是奶奶帶娃,雖然兩位老人的身份不同,但對孩子都是一樣的疼愛。如果你讓孩子隨我姓,以後我爸媽的養老你也完全負責,我絕對不給我媽一分錢!林靜的話讓老公無言以對,為了維持家庭的穩定,他最終還是將2000塊錢收了回來。
  • 為什麼奶奶帶娃是義務,姥姥帶娃卻要感恩?理由還真不好反駁
    但是,當我問她:「你家孩子奶奶帶娃三四年了,你咋不去表示一下感謝?」她的回答是:「她帶自己孫子,天經地義,高興還來不及,哪還用我感謝啊。」如今,有這種想法的人還真不少。那麼,為什麼奶奶帶娃是義務,姥姥帶娃卻要感恩呢?理由還真不好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