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啃老遇見對手,70後父母達成共識:不帶娃不出錢也不用你養老

2020-12-23 騰訊網

「文/萌主媽咪育兒經(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在中國式養老中,「幫子女帶娃」已然成了很多老人晚年生活的一部分,雖然幫忙帶娃很辛苦而且又沒有「工資」拿,但是老人們還是盡心盡力地幫忙照看著孫輩。

不過,久而久之,這也滋生了一些子女「理所應當」的心理,於是依靠父母帶娃的「新型啃老」蔚然成風。

新型啃老遇見對手,70後父母達成共識:不帶娃不出錢也不用你養老

糰子前段時間給寶寶斷奶了,想著寶寶沒有以前那麼黏著自己,糰子便有了想要外出上班的想法。「家裡兩個人掙錢,生活花銷上也更寬裕些。」糰子和老公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後,老公也很支持。於是糰子便向公婆發出了「求助」,可是令小兩口沒有想到的是,公婆居然「一口拒絕」了。

「我們辛苦了一輩子,終於把兒子拉扯大了,好不容易有了空閒的時間,這又讓我們來帶孫子,我們也想過自己的生活。」婆婆話說得很明白,帶孫子顯然不是老兩口的義務。聽到婆婆這樣說後,糰子有些不大高興,「我們小區裡幫忙帶娃的老人隨處可見,現在年輕人負擔重,也只能靠老人幫忙了!」

眼看著讓老人幫忙帶娃的事要「泡湯」,糰子有些急了,於是她半開玩笑地說,「現在需要您幫忙的時候您不幫,以後養老的時候可別怪我們顧不過來了!」婆婆聽後也不甘示弱,隨即回道,「你們年輕人放心,我們不帶娃不出錢也不用你養老。」

婆婆這話說得硬氣,糰子一時有些接不上話來。沒人帶娃,糰子外出工作的打算也就沒能成行。「以前總覺得老人幫忙帶娃是天經地義的,如今看到自家老人撂挑子後才明白,老人幫忙帶娃真是天大的情分。」糰子有些感慨地說。

為啥不帶娃不出錢也不用你養老,逐漸成了70後父母的共識?

1)「帶不好娃,還要落埋怨」

兩代人在生活習慣以及教育方式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如果子女不懂溝通和包容的話,老人帶娃很容易會費力不討好。明明付出了很多的辛苦,但是卻還要受到子女們的「不理解」,這難免會讓老人有些委屈和寒心。為了避免這種尷尬,老人們對於幫忙帶娃也變得不樂意配合了。

2)「忙活了一輩子,不想晚年也不得閒」

老人辛苦了一輩子,好不容易看到子女成家立業,本應該好好體驗人生的他們,卻還要被套上照顧孫輩的枷鎖,這顯然有些強人所難。帶孩子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年輕人帶起來都會很疲憊,更別說是體力更弱的老人了。

3)「不想讓孩子拿『養老』的事說事」

子女們被老人撫養長大,他們本就承擔著贍養老人的義務,但是如果子女們拿著「帶娃才給養老」作為威脅的話,這難免會讓老人心寒。老人不想子女們拿「養老」的事作為條件,自然也就不願意為此而「妥協」。

不要用養老來綁架父母帶娃,況且父母多陪孩子,對娃也有好處。

1)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父母不該缺席

孩子的成長就像是一部不能看回放的連續劇,當父母們錯過了這一集後,他們就只能去看下一集,於是父母的缺席便成了一種不可彌補的遺憾。父母給予了孩子生命,就應該為之而負責。父母不該缺席孩子的成長,這是父母該有的擔當。

2)被父母親手帶大的孩子更有「安全感」

在孩子的幼年時期,他們對於父母有著很強的依賴感,如果父母能夠親手把孩子帶大,親子關係的和諧融洽自是不必說,孩子內心的安全感也會在成長的過程中得到滿足。其實孩子對父母的親密感渴求也是有期限的,如果父母錯過了,那麼最終只能是換來的孩子疏離。

3)來自父母的陪伴讓孩子成長得更茁壯

有研究表明,在孩子與父母進行親子互動的時候,他們的大腦發育是最為快速的。所以父母陪伴的意義和價值遠比家長們想像的要多得多。也許物質滿足可以給孩子帶來歡樂,但是在他們的成長中最需要的還是父母的陪伴。

總之,老人幫忙帶娃不是義務,是情分,老人們有選擇幫與不幫的權利。與此同時,即便有老人幫忙帶娃,父母們也不能夠逃避養育孩子的責任,有擔當是為人父母的「第一要務」。大家對於「老人不幫忙帶娃也不用子女養老」的現象有哪些看法分享呢?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雙方父母都很年輕,不帶娃不出錢,還說不用我們養老怎麼辦」
    尤其是現在老齡化加重,養老更是壓在年輕人肩上的一座大山。昨天,看到一位寶媽留言,她開頭就說:「雙方父母都很年輕,不帶娃不出錢,還說不用我們養老怎麼辦?」很明顯,她的煩惱在於,雙方父母不幫忙帶娃,也不出錢幫襯他們,所以家裡日子有些艱難。
  • 「你不帶娃,我不養老」,「捆綁式養老」悄然興起,老人有苦難言
    她本以為帶孩子是件很幸福的事情,但發現不管自己做什麼兒媳婦都很不滿意,還覺得她是「老古董」,帶孩子的方式也是錯的。容阿姨覺得委屈:「你那麼會帶孩子你就自己帶呀,而且我兒子就是這樣養過來的,我怎麼知道現在養孩子的方式。」兒媳月子剛過,容阿姨就受不了了,她向兒子提出想過自己的退休生活的事。兒媳婦卻告訴兒子如果現在不幫忙帶孩子,以後就別想她養老。
  • 新啃老族遭遇對手:不帶娃也不用你養老,不愁吃穿與子女形同陌路
    01女兒為上班無奈想「啃老」,母親卻給女兒無情「回擊」沈雪是寶媽一枚,有個3歲的兒子。要強的沈雪從兒子出生到兒子進入幼兒園,一直都是自己親自帶娃,沒讓婆婆幫忙,也沒讓母親幫忙。沈雪的婆婆一向身體不好,而且還要照顧老公哥哥的孩子,根本指望不上,沈雪只好向自己的母親求助,希望母親能幫忙「打卡式帶娃」。沈雪沒想到的是,母親並不接受這個任務,說:「我把你養大成人,幫你成家立業,已經盡到了做母親的義務,現在老了,只想趁腿腳還靈便,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你把外孫交給我,不就等於把我拴在家裡了嗎?
  • 新型「啃老」蔓延,很多父母被蒙在鼓裡,還以為是孩子孝順
    執筆:檸兒說起「啃老」這個詞,很多人都不陌生。它是指年輕人不管經濟條件好壞,都伸手問父母要錢買車、買房、養家,以及生完孩子讓老人負責帶娃和養娃。所以,一提起「啃老」,老人們都是苦不堪言。但是,除了這些明目張胆的「啃老」現象,一些新型「啃老」也在蔓延,只是很多父母被蒙在鼓裡,還以為是孩子孝順呢。
  • 孩子給老人帶,是讓他們享受天倫之樂?年輕人「新型啃老」正流行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養娃的主力軍從爸媽變成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有些老家人既出錢又出力地給兒子、女兒帶孩子,到最後還落不到一句好話。比如這位寶媽說,自從孩子斷奶後,就一直將他放在老家讓婆婆帶,自己去上班。結果4年後把孩子接回自己身邊的時候,發現孩子和自己生疏了,每天只知道叫奶奶,看不到奶奶就哭鬧。
  • 「新型啃老」逐漸興起,本質是消耗父母,但老人卻還覺得子女孝順
    現如今我國人口老齡化加重,很多家庭在父母養老的問題上也遇到了困難。人到中年,處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兩難境地,很多時候不能兼顧得到,從而導致家庭矛盾增多。面對這種情況,也滋生出了一些不正之風,「新型啃老」逐漸興起。
  • 最「刁鑽」公婆出現:年輕有退休,不帶娃不出錢,你能奈我何?
    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慢的出現了一種公婆,被兒媳婦稱為最「刁鑽」的公婆,他們既不帶娃也不出力,自己還很年輕,用不著下一代的幫助,最「可氣」的是他們有退休金,並且為自己買好了更多的養老保障,換言之,他們的老年不用和子女捆綁在一起,所以沒有帶娃等於養老的心理負擔,他們想帶娃就帶娃,不想帶娃,也沒有什麼短處捏在兒女的手上,徹底實現了不帶娃的自由。
  • 「新型啃老」正流行,看似子女在盡孝,了解後才知兒女算盤打得精
    ,現在新型啃老正流行,甚至成為了一種風尚。子女成家後,都想著讓老人來看孩子,但是卻從來不出孩子的奶粉錢。雖然在外人眼裡,王阿姨是被接去大城市享福了,但是只有王阿姨知道自己的苦楚,這種看似盡孝的行為,其實就是兩個孩子想要爭王阿姨的養老錢。
  • 變相啃老·觀點丨父母要「放手」,子女別做「甩手黨」
    的確,各種形式的新舊型啃老,其實都是多種社會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的現象,因此要緩解這個問題,也需要政府、社會、家庭內部等各方協作形成合力。 ■記者 和婷婷 父母學會放手,量力而行幫帶娃當前「新型啃老」現象的出現某種程度也與父母對子女的溺愛有關。
  • 「有娃後公婆不出錢也不出力,還給養老嗎?」高情商寶媽都這麼做
    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昨天無聊,在貼吧裡隨意翻看,看到有一篇吐槽的帖子:為啥別人家有孩子後,老人是又出錢又出力,我婆家人啥都沒有?所以,對於婆家人是否出錢出力,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選擇,而一些高情商的寶媽大多都會這樣選擇:願意幫忙是情分,不強制;對於那些高情商的寶媽,她們懂得金錢不能代表一切。老人辛辛苦苦勞碌了一輩子,才攢下一筆養老錢,作為晚輩,本就不應該再主動張口去要。
  • 72歲母親:「新型啃老」讓我崩潰,我寧願再婚,也不求兒子養老
    導語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子女不但不孝順,還要啃老,啃老的意思就是,總是依靠父母,讓父母為他付出,還要給錢他花,像這樣的人,都會受到社會的唾罵。現在還出現了一種新型啃老族,這種心情啃老族令人氣憤,不但要依靠父母,還要帶著一家三口去啃老,花著父母的退休金,還要霸佔父母的退休時間,讓父母成為一個帶薪保姆。如果家庭裡有這樣的子女,那晚年生活都會過得苦不堪言。
  • 「新型啃老」正在啃掉父母的棺材本,父母毫無察覺,反誇孩子孝順
    近些年,隨著啃老族被大肆批判,不少年輕人也意識到了啃老的危害,明著啃得年輕人越來越少了,可即便如此,不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也並不安逸,這是因為近些年有一種「新型啃老」現象資深,比起啃老族「猶有過之而不及」。
  • 「不給帶娃,每月給2000!」父母不幫帶娃就要拿錢,你怎麼看
    ,上午跟一個寶媽聊天,聽她講了自己家的事情,我發現現在已經不是討論父母該不該無償帶娃的時候,因為很多年輕人的概念中認為:你不幫我帶娃,就要給我生活貼補,也就是說,父母不幫子女帶娃,就要每月給子女一些經濟補貼。
  • 「捆綁式啃老」蔚然成風,「我答應給她養老,還有啥不滿意的?」
    父母幫帶娃從來都不是責任和義務,幫不幫忙子女都該好好盡孝給老人養老。最近一次兩口子回來辦事,我弟被大姨指名道姓的罵了一通,誰知道熊玩意非但沒意識到自己的問題,還振振有詞,「我都答應給她養老了,她還有啥不滿意的!」其實像我弟這樣的人,生活中真的有不少。在他們眼裡,「養老」是和「幫忙帶娃」畫等號的。「你不給我帶娃,我就不給你養老」似乎是天經地義的。
  • 「不給我帶娃,每月給2000!」父母不幫帶娃就要拿錢,你怎麼看?
    ,上午跟一個寶媽聊天,聽她講了自己家的事情,我發現現在已經不是討論父母該不該無償帶娃的時候,因為很多年輕人的概念中認為:你不幫我帶娃,就要給我生活貼補,也就是說,父母不幫子女帶娃,就要每月給子女一些經濟補貼。
  • 「新型不孝」悄然興起,比啃老更令人痛心,90後子女卻不以為然
    其實,這種「新型啃老」比不孝更令人痛心,但很多父母卻樂在其中,子女們更加不以為然,尤其是90後的這一代子女,享受著父母帶來的優越條件,不需要自己出錢出力買房買車,自己的後代父母已盡心盡力去照顧,一個「不滿意」還要去埋怨父母,但其實老人們的生活已經被這種所謂的「啃老」慢慢吞噬。以下這幾種「新型啃老」,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 「新型啃老」已經蔓延,子女頻繁帶娃回來,很多老人還以為是孝順
    新型啃老」方式正在蔓延,卻蒙蔽了許多父母的雙眼,讓他們還傻傻地以為兒女是在孝順自己。這樣的「新型啃老」確實讓老人苦不堪言,要幫忙帶孩子非常勞累不說,還得「照顧」兩個大人,甚至有時候還得用退休金補貼家用。還有哪些「啃老方式」值得注意呢?
  • 「我開始後悔把孩子扔給老人帶了」:新型啃老,到底傷了誰?
    新型啃老比較「隱秘」,很多年輕夫妻把孩子送到老人那帶,美其名曰不讓老人孤獨。實際上,老人不光要耗費精力幫子女帶孩子,有時候往往還要用自己微薄的退休工資給孩子貼補。年輕人是輕鬆了,壓力全部扔給了父母,讓不少老人苦不堪言。01、新型啃老到底傷了誰?
  • 「新型不孝」正在蔓延,比啃老還傷父母,很多年輕人都在這麼做
    想要第一時間獲取「科學的母嬰育兒知識和有趣的故事」,請您點擊右上角「關注」哦~文丨丹妮說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以後能夠孝順自己,但是有時候期望會大於失望,有些孩子長大後非但不知道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情,還怕苦怕累不願意工作而在家啃老。
  • 「新型不孝」正在蔓延,比啃老還傷父母,很多年輕人都在這麼做
    ,還怕苦怕累不願意工作而在家啃老。就算父母已經年邁體弱,依然不知道照顧父母,反而讓父母養著他,這就是典型的不孝順行為。面對兒女的不孝,父母必然會很傷心,但是現在有一種「新型不孝」已悄然形成,這種行為甚至比啃老還傷父母,很多年輕人都在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