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椒兒媽媽,一個時間相對自由的全職媽媽,喜歡分享,喜歡傾聽,希望把經歷過的、看到過的、聽到過的,用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對觀者在育兒上、情感上有所啟發……
文|家有小甜椒兒(專注優質原創,抄襲必究,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來今天想寫的話題是:父母該不該無償給子女帶娃,上午跟一個寶媽聊天,聽她講了自己家的事情,我發現現在已經不是討論父母該不該無償帶娃的時候,因為很多年輕人的概念中認為:你不幫我帶娃,就要給我生活貼補,也就是說,父母不幫子女帶娃,就要每月給子女一些經濟補貼。
靜媽家的寶寶剛滿一周歲,從一開始就是她一個人帶孩子。
這一天大家湊在一起聊關於帶孩子的話題,有人問靜媽說:「孩子一歲以內自己帶,太累了,咱們小區大多都是老人幫著一起度過這艱難的階段,你一個人帶,累不累啊?」
靜媽嘆氣說:「累唄,累我也願意一個人帶,忍一忍就過去了。」
實際上她已經出現了嚴重的腰痛症狀,經常是老公回家之後幫忙帶娃,她就要去按摩腰部,腰部出現了腫塊。
「不過她奶奶每個月給2000元的貼補,這一點還算自覺,否則別指望我給她養老。」
原來靜媽雖然願意自己帶娃,但是帶娃實在是太累了,她也希望婆婆過來幫忙,只是婆婆不太願意。
後來雙方就達成了一致,婆婆每個月出2000元幫忙養孩子。
這引起了大家的討論。
有人說:婆婆已經很好了,雖然不出力,但是出錢了。
也有人說:婆婆不出力就應該出錢,否則這個時候不幫兒媳婦,老了可別指望兒媳婦。
還有人說:老人幫忙帶娃不該被綁架,老人不願意帶,子女也不能講什麼。
很多事情都要分層面來講,一方面是從冰冷的法律層面來講,另一方面是從溫暖的人情方面來講。
法律不可或缺,是保證人們正常生活的必須工具,但是實際生活中,人情往往更為重要。
1、法律層面講,老人沒有義務帶娃
從法律層面來講,老人沒有義務幫助子女帶孩子,父母養大子女已經盡了自己的責任和義務,老年之後完全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生活。
2、人情層面講,老人有能力幫卻不幫說不過去
從人情層面講,如果老人身體康健,有能力幫助子女分擔,卻拒絕幫忙,這在很多家庭都說不過去。
不管出於什麼原因,老人拒絕帶娃都會引發家庭矛盾。
父母跟子女之間的矛盾是很容易解決的,但是涉及到家庭方面,比如說,有兒媳婦這一層關係,老人如果直接拒絕,兒媳婦會很介意,且會記在心裡。
畢竟兒媳婦和公婆之間存在的只有情誼,需要雙方互相體諒互相關心。
靜媽其實有個很特殊情況,她的老公因為被調到了大城市,所以兩個人才到了大城市工作生活,並沒有在這裡買房子,不是不想買,真的是買不起。
兩個人要還車貸、要付房租,還有養活一個寶寶,每個月的花銷要超過一萬塊,所以壓力很大。
而她的公婆生活條件還可以,所以最後達成一致,婆婆每個月給2000元,幫忙養孩子。
1、子女給老人養老不應該跟老人是否幫忙養孩子掛鈎
父母養育孩子長大,子女成年之後獨立生存在這個社會上,未來老人步入老年,生存能力逐漸下降,子女具有贍養義務,不管是從人情上還是從法律上,都說得通。
說白了,子女給父母養老,本來就是不帶附加條件的,父母養兒女大,兒女養父母老,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2、兒媳婦和公婆的關係很微妙
雖然說子女給父母養老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兒媳婦、女婿這個角色就有點尷尬了。
說白了不管是兒媳婦,還是女婿,跟公婆和嶽父母的關係都是靠著日常人情積累出來的,但是這其中不存在義務和責任的關係。
換一句話就是,兒媳婦需要婆婆幫忙的時候,婆婆盡心盡力,等到公婆老了,兒媳婦才會盡心盡力。
如果兒媳婦需要幫忙的時候,婆婆置若罔聞,不管不問,那麼婆婆老了,兒媳婦自然也不會盡心盡力。
3、夫妻兩個人要學會換位思索
子女任何時候都對父母有養老的義務,其實即便是兒媳婦跟公婆沒有感情,甚至記恨公婆,兒子也有給父母養老的義務,只是說男性往往在照顧老人這方面不擅長,兒子照顧老人,往往就落在兒媳婦身上。
也正是因為如此,女性才經常因為這個話題被推上風口浪尖。
我個人覺得兒媳婦和公婆的關係,跟女婿跟嶽父母的關係,在這個時代已經越來越接近了,父母老了,兒子照顧自己的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不應該總是把這件事推給女性。
如果想要讓女性付出更多一點,那男性也應該多付出一點,多關照嶽父母,這樣相對來說才是公平的。
給老人養老是夫妻雙方共同的責任,不要總是把責任推到一方,而且雙方都有父母,養老不應該只是養男方的老人。
夫妻雙方學會換位思索,雙方老人學會換位思索,如此一家人才是和美的一家人。
不同的家庭面對的問題不同,而幾乎所有的家庭都有屬於自己這個家庭特質的矛盾存在。
我們在做決定的時候,不能效仿別人,應該根據自己家的實際情況來定奪。
1、父母生活富有,可以接濟子女
父母不願意幫忙帶娃,但是生活條件可以,經濟來源穩定,父母願意接濟子女,未嘗不可。
未來子女加倍對老人好,就是對老人的報答了。
2、父母生活拮据,應該有償帶娃
如果父母生活拮据,沒有固定收入,就不要指望著父母接濟子女了,讓父母帶娃,多給父母一些生活費,讓他們手裡寬綽一些,過得舒服一些。
3、父母身體不好,自己解決問題
如果父母身體不好,沒有這個能力幫忙帶娃,我們做子女的要盡力自己解決問題,帶孩子苦的就頭三年,等到孩子上學之後,情況會好轉。
父母養大子女不容易,子女要試著站在父母的角度想問題。
另外現在的年輕人生活壓力大,父母也應該時常站在年輕人的角度想問題,幫助年輕人度過難關,這樣才是美滿和諧的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