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給帶娃,每月給2000!」父母不幫帶娃就要拿錢,你怎麼看

2020-10-11 家有小甜椒兒

甜椒兒媽媽,一個時間相對自由的全職媽媽,喜歡分享,喜歡傾聽,希望把經歷過的、看到過的、聽到過的,用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對觀者在育兒上、情感上有所啟發……

文|家有小甜椒兒(專注優質原創,抄襲必究,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來今天想寫的話題是:父母該不該無償給子女帶娃,上午跟一個寶媽聊天,聽她講了自己家的事情,我發現現在已經不是討論父母該不該無償帶娃的時候,因為很多年輕人的概念中認為:你不幫我帶娃,就要給我生活貼補,也就是說,父母不幫子女帶娃,就要每月給子女一些經濟補貼。

婆婆不願意帶娃,每月給兒子2千元

靜媽家的寶寶剛滿一周歲,從一開始就是她一個人帶孩子。

這一天大家湊在一起聊關於帶孩子的話題,有人問靜媽說:「孩子一歲以內自己帶,太累了,咱們小區大多都是老人幫著一起度過這艱難的階段,你一個人帶,累不累啊?」

靜媽嘆氣說:「累唄,累我也願意一個人帶,忍一忍就過去了。」

實際上她已經出現了嚴重的腰痛症狀,經常是老公回家之後幫忙帶娃,她就要去按摩腰部,腰部出現了腫塊。

不過她奶奶每個月給2000元的貼補,這一點還算自覺,否則別指望我給她養老。

原來靜媽雖然願意自己帶娃,但是帶娃實在是太累了,她也希望婆婆過來幫忙,只是婆婆不太願意。

後來雙方就達成了一致,婆婆每個月出2000元幫忙養孩子。

這引起了大家的討論。

有人說:婆婆已經很好了,雖然不出力,但是出錢了

也有人說:婆婆不出力就應該出錢,否則這個時候不幫兒媳婦,老了可別指望兒媳婦

還有人說:老人幫忙帶娃不該被綁架,老人不願意帶,子女也不能講什麼。

老人有義務幫子女帶孩子嗎?

很多事情都要分層面來講,一方面是從冰冷的法律層面來講,另一方面是從溫暖的人情方面來講。

法律不可或缺,是保證人們正常生活的必須工具,但是實際生活中,人情往往更為重要。

1、法律層面講,老人沒有義務帶娃

從法律層面來講,老人沒有義務幫助子女帶孩子,父母養大子女已經盡了自己的責任和義務,老年之後完全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生活。

2、人情層面講,老人有能力幫卻不幫說不過去

從人情層面講,如果老人身體康健,有能力幫助子女分擔,卻拒絕幫忙,這在很多家庭都說不過去。

不管出於什麼原因,老人拒絕帶娃都會引發家庭矛盾。

父母跟子女之間的矛盾是很容易解決的,但是涉及到家庭方面,比如說,有兒媳婦這一層關係,老人如果直接拒絕,兒媳婦會很介意,且會記在心裡。

畢竟兒媳婦和公婆之間存在的只有情誼,需要雙方互相體諒互相關心

老人不幫忙帶娃,就要拿錢,你怎麼看?

靜媽其實有個很特殊情況,她的老公因為被調到了大城市,所以兩個人才到了大城市工作生活,並沒有在這裡買房子,不是不想買,真的是買不起。

兩個人要還車貸、要付房租,還有養活一個寶寶,每個月的花銷要超過一萬塊,所以壓力很大。

而她的公婆生活條件還可以,所以最後達成一致,婆婆每個月給2000元,幫忙養孩子。

老人不願意幫忙帶孩子,是不是必須要拿錢養孩子,子女才會給老人養老?

1、子女給老人養老不應該跟老人是否幫忙養孩子掛鈎

父母養育孩子長大,子女成年之後獨立生存在這個社會上,未來老人步入老年,生存能力逐漸下降,子女具有贍養義務,不管是從人情上還是從法律上,都說得通。

說白了,子女給父母養老,本來就是不帶附加條件的,父母養兒女大,兒女養父母老,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2、兒媳婦和公婆的關係很微妙

雖然說子女給父母養老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兒媳婦、女婿這個角色就有點尷尬了。

說白了不管是兒媳婦,還是女婿,跟公婆和嶽父母的關係都是靠著日常人情積累出來的,但是這其中不存在義務和責任的關係。

換一句話就是,兒媳婦需要婆婆幫忙的時候,婆婆盡心盡力,等到公婆老了,兒媳婦才會盡心盡力。

如果兒媳婦需要幫忙的時候,婆婆置若罔聞,不管不問,那麼婆婆老了,兒媳婦自然也不會盡心盡力

3、夫妻兩個人要學會換位思索

子女任何時候都對父母有養老的義務,其實即便是兒媳婦跟公婆沒有感情,甚至記恨公婆,兒子也有給父母養老的義務,只是說男性往往在照顧老人這方面不擅長,兒子照顧老人,往往就落在兒媳婦身上。

也正是因為如此,女性才經常因為這個話題被推上風口浪尖。

我個人覺得兒媳婦和公婆的關係,跟女婿跟嶽父母的關係,在這個時代已經越來越接近了,父母老了,兒子照顧自己的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不應該總是把這件事推給女性。

如果想要讓女性付出更多一點,那男性也應該多付出一點,多關照嶽父母,這樣相對來說才是公平的。

給老人養老是夫妻雙方共同的責任,不要總是把責任推到一方,而且雙方都有父母,養老不應該只是養男方的老人

夫妻雙方學會換位思索,雙方老人學會換位思索,如此一家人才是和美的一家人。

是否該讓老人幫忙無償帶娃或者是有償帶娃,根據現實情況來

不同的家庭面對的問題不同,而幾乎所有的家庭都有屬於自己這個家庭特質的矛盾存在。

我們在做決定的時候,不能效仿別人,應該根據自己家的實際情況來定奪。

1、父母生活富有,可以接濟子女

父母不願意幫忙帶娃,但是生活條件可以,經濟來源穩定,父母願意接濟子女,未嘗不可。

未來子女加倍對老人好,就是對老人的報答了。

2、父母生活拮据,應該有償帶娃

如果父母生活拮据,沒有固定收入,就不要指望著父母接濟子女了,讓父母帶娃,多給父母一些生活費,讓他們手裡寬綽一些,過得舒服一些。

3、父母身體不好,自己解決問題

如果父母身體不好,沒有這個能力幫忙帶娃,我們做子女的要盡力自己解決問題,帶孩子苦的就頭三年,等到孩子上學之後,情況會好轉。

父母養大子女不容易,子女要試著站在父母的角度想問題。

另外現在的年輕人生活壓力大,父母也應該時常站在年輕人的角度想問題,幫助年輕人度過難關,這樣才是美滿和諧的一家人。

相關焦點

  • 「不給我帶娃,每月給2000!」父母不幫帶娃就要拿錢,你怎麼看?
    ,上午跟一個寶媽聊天,聽她講了自己家的事情,我發現現在已經不是討論父母該不該無償帶娃的時候,因為很多年輕人的概念中認為:你不幫我帶娃,就要給我生活貼補,也就是說,父母不幫子女帶娃,就要每月給子女一些經濟補貼。
  • 婆婆不幫帶娃,晚年會養老嗎?寶媽一番話,讓無數人贊同
    寶媽的一番話,讓人深感無奈娜娜的二胎產假眼看就要結束了,工作和帶倆娃,就算有六隻手也忙不過來。老大是個兒子,已經讀六年級了,老二是個閨女,正處於嗷嗷待哺的狀態。於是,娜娜和老公商量想讓婆婆來幫忙照顧孩子。
  • 為何許多人認為老人幫帶娃是「天經地義」的事?
    前幾天有人在頭條提問:說想要婆婆幫帶娃,但是不想和婆婆住一起,詢問該怎麼辦?看到有人糾結這樣的問題時,我也想談談自己的一些觀點。你的教育觀念、育兒方式都可以在與寶寶的相處中摸索出經驗來。不要覺得自己不會帶,自己還是個「孩子」?沒有哪一個人是天生當「父母"的料。都是在摸索中前進的。要多看育兒方面的書刊和視頻,學習一些育兒的方法。父母陪伴成長的孩子,充滿了安全感,會樂觀、開朗、活潑、聰明。(當然,我也並不是詆毀爺爺奶奶帶出來的孩子一定就是悲觀、內向的。)
  • 「婆婆該要帶娃費嗎」「帶娃還敢要錢怎麼可能?」網友:給她臉了
    那天寶媽群的一個寶媽說自己的產假馬上就要歇完了,不知道去上班的話孩子怎麼辦,想叫婆婆來幫,又怕生活習慣、帶娃手法等不一樣造成矛盾,諮詢群裡其他寶媽都是怎麼調和的現在我老公上班掙錢,我在家養身體,偶爾搭把手弄孩子,婆婆是看孩子的主力,還要每月出2000來給我們還房貸。我不覺得自己過分,等我去上班了,這2000我就不要了,現在是特殊時期,她兒子幾斤幾兩重她也知道,掙那點錢,如果婆婆不幫忙我們真要窮死了。
  • 老人不幫帶娃的家庭,最後是什麼樣?4位29歲媽媽的回答,很戳心
    文/園園媽育兒日記父母是天底下最愛孩子的,孩子從出生開始,父母就擔心孩子的衣食住行,上學後擔心孩子學習的問題,希望將來考個好大學有一份好工作,畢業後步入社會,父母又怕孩子被欺負,成家立業結婚生子後,父母為了減輕子女負擔幫忙帶孩子,但也有老人不忙幫帶孩子的,這種情況的家庭最後都怎麼樣了呢?
  • 老人幫帶娃父母要感恩,但是有些壞習慣,為了孩子還得勸老人改正
    現在的年輕人背負著巨大的生活壓力,不僅要掙錢養家,還要管教家中年幼的孩子,很多時候無法同時兼顧好家庭和事業,因此帶娃的事情不得不尋求老一輩人的幫助,父輩退休閒在家,含飴弄孫也是件幸福的事情,因此老人幫帶娃也就順理成章了。
  • 老人這些「假帶娃」的行為,正在傷害孩子,父母再忙也要自己帶
    溺愛孩子也是屬於"假帶娃"的行為,帶孩子就要關心到孩子的教育問題,不能僅僅是讓孩子吃飽睡好,讓孩子有好的習慣和性格更重要。有些老人只願意管孩子的吃穿,不願意教育孩子,甚至會過分溺愛孩子。假帶娃對孩子有什麼傷害?假帶娃會讓孩子有不好的習慣,比如說話沒禮貌,做事沒分寸,這些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老人假帶娃最終傷害的還是孩子,讓孩子學會了不好的習慣,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
  • 孩子發午餐照秒被撤回,寶媽發現端倪:婆婆,以後再也不用你帶娃
    若是看到孩子被照顧得不好,婆媳關係可能就要面臨「危機」了。孩子發午餐照秒被撤回,寶媽發現端倪:婆婆,以後再也不用你帶娃曉晨有一個5歲大的女兒,在市區裡工作,孩子在小區前面的幼兒園上學。今年,因為開學延遲,曉晨便將孩子暫時放在婆婆的農村老家。
  • 「我媽沒幫帶娃,你就不給她養老?」面對丈夫質問寶媽的回答亮了
    和過去小媳婦面對公婆一向是逆來順受不一樣,如今的女性有了更多話語權,這也意味著兩代人之間的矛盾往往會集中爆發,婆婆是否應該幫帶娃成為熱議話題。沒義務帶孩子,有義務給養老?徐姐也知道「老人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的道理,只好將這口氣咽下了。然而天道好輪迴,前些天婆婆摔傷了腿,需要人照顧,徐姐老公的意思是,她還有年假沒有休,可以幫忙照顧一下。徐姐頭都不抬:「錢我可以出,你媽你自己去照顧。」徐姐老公氣得質問她:「我媽沒幫帶娃,你是不是就不會給她養老?」
  • 老人帶娃時是否疼孩子,這3方面能看清楚,光嘴上說可沒用
    有些心思敏感的寶媽想讓老人幫帶娃,又害怕老人不是真心願意幫子女帶娃。判斷老人是不是真的想幫忙帶娃,是否是真的疼孩子,其實從這3方面就能看清楚。不願意帶娃的老人,寶媽前腳剛進家門,後腳老人就會將孩子塞進了媽媽懷裡。老人有這種行為多半是不願意幫子女帶娃,寶媽也要有「自知之明」,能不麻煩老人帶娃,就儘量不麻煩老人。
  • 「為啥我媽帶娃是義務,你媽帶娃就得給錢?」寶媽回答讓人服氣
    表妹身體還沒恢復好,沒辦法就請娘家媽過來幫忙帶娃。帶到上個月正好滿一年,表妹覺得自己媽出了不少力也吃了不少苦,希望老公能給她一些錢表示表示。結果表妹夫不肯,說別人家孩子奶奶帶娃都是義務勞動,為啥孩子外婆帶娃就得給錢?說話聲音太大,讓在另一房間的嶽母聽到了,當時場面十分尷尬。還好表妹機靈,說了句「你要是肯入贅我家,我媽就成了孩子奶奶,她也可以免費帶娃。」表妹夫無話可說。
  • 婆婆前三年不願幫帶娃,三年後想「坐享其成」,寶媽:別痴心妄想
    都說生娃難帶娃更難,很多寶媽帶娃前還是一個精神煥發麵色紅潤的小仙女,帶娃幾年下來卻熬成了「黃臉婆」,也難怪那麼多寶媽聽到帶娃二字就感覺心累。說起帶娃的三年,珍珍都不太願意回想,因為覺得實在是太辛苦了!,才能比較順利地把娃帶大。
  • 「不想帶娃,因為帶娃比上班辛苦多了!」寶媽說出心裡話,扎心了
    寶媽阿玲生了二胎之後,因為婆婆去世的早、公公只會工作不會帶娃,而自己還在上班,只好請自己的爸媽千裡迢迢來到上海幫忙帶娃。一次聚會,寶媽們互相聊天,阿玲說自己的爸爸在上海生活不習慣嚷著明年要回老家,如果這樣的話她可能明年要全職帶娃了,但是說心裡話,她不想自己帶娃,因為帶娃比上班辛苦多了,上班能賺錢,還能有自己的時間,比如工作之餘喝喝茶、和同事聊聊天,而在家帶娃沒錢還沒自由的時間,很辛苦。
  • ​為啥越來越多的姥姥不願給閨女帶娃了?
    可每次只要她做得不對,女婿就拉下臉皺眉頭,搞得她心情也很糟糕。2、姥姥帶娃被鄰裡笑話一般來說,孩子給老人帶的時候,都是給爺爺奶奶帶,有的人就會覺得,姥姥帶娃是女兒家庭地位低的表現。有些姥姥帶娃時聽到這些閒言碎語,剛開始可能不在意,但是聽多了,心裡也不是滋味,怕鄰裡笑話閨女無能、處理不好家庭關係。
  • 寶爸責罵寶媽帶娃不上班太懶,寶媽怒極回懟:我上班你帶娃試試
    人們常說,嫁人不可怕,最怕嫁了個不體貼的丈夫。寶媽張女士的遭遇也是很多媽媽們正在經歷的:在家全職帶娃被丈夫怒罵好吃懶做,一番怒斥讓人心寒。因為產假不長,公司又不養閒人,張女士只好辭職回家待產。二寶出生後,張女士就在家全職帶娃沒有工作,丈夫常常為此感到生氣。
  • 「要是能重來,再也不催生二胎」,65歲老人的帶娃苦,過來人都懂
    但伴隨著催生同樣值得思考的是,催生二胎後,老人「幫帶娃」的生活真的幸福嗎?出於雙方都有穩定的工作,工作壓力也不小,沒有能力同時照顧兩個孩子的考慮,最後還是選擇了做甩手掌柜,讓父母幫著帶老大。這樣的「帶娃苦」在老一輩中很常見,背後其實都是催生二胎惹的「禍」。老人帶娃有多辛苦?父母催生的時候怎麼也不會想到。
  • 父母該不該無償幫兒女們帶娃?5個寶媽的話語,既溫情又溫暖
    我的女兒也將面臨需要幫忙帶娃的情況,我是這樣想的,如果婆婆不願或者身體不舒服,那麼我就去帶,再或者我們兩個老人換著帶孩子,這樣誰都不會累的。到時候看情況再定。「不幫是本分,幫卻是情分」,父母幫忙帶娃更多的是幫著小兩口更好的工作,生活,減輕他們身上的壓力,畢竟自己也是這麼過來的,在兒女需要幫忙,自己也有能力幫的時候,還是伸把手幫忙的好。
  • 沒人幫帶娃,8個月寶寶陪媽媽上班,不哭也不鬧,網友:乖得心疼
    視頻當中,寶媽在專心致志地工作;而她才8個月大的孩子,則是坐在嬰兒推車裡,不吵也不鬧,特別乖巧。很多網友看到後表示既欣慰又心疼,留言道:這孩子乖得讓人心疼。這位寶媽表示,孩子沒有人帶,可她自己又忙著上班,無奈之下,只能將孩子帶來上班的地方。平時都是忙著工作,根本沒有太多的時間去照顧孩子,對孩子還是特別內疚的。
  • 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誰帶娃更好?區別很大,別不在意
    那麼唯一的兩全其美之策就是:請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幫帶!然而,作為新手父母,請爺爺奶奶還是姥姥姥爺幫帶娃一定要事先考慮清楚,因為兩方父母幫忙帶娃結局可能完全不同。為什麼這樣說呢?咱們先來看一看奶奶和姥姥在生孩子這個事情上態度有哪些不同吧!
  • 為啥開始「流行」姥姥帶娃?爺爺奶奶為啥不帶?原因很無奈
    今日問題:姥姥帶娃,原因無奈還是現實?現在特別&34;姥姥帶娃,比較多的原因傾向於心疼閨女,或者寶媽放心姥姥帶。也有的覺得自己娘家媽說什麼話輕了重了都不會在意,對婆婆多多少少還是有的話沒法說。可是姥姥和奶奶怎麼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