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誰帶娃更好?區別很大,別不在意

2021-01-07 陪寶寶寫日記

有人說:70後媽媽懷孕時,思考的問題是「寶寶是男是女」;80後媽媽懷孕時,思考的問題是「寶寶出生後是否該換個大房子」;而如今的90後媽媽懷孕時,思考的更多地是「寶寶讓誰帶」的問題。

確實,現代社會生存成本太高,寶媽全職帶娃固然最好,但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不是家裡有礦,經濟壓力全讓老公一個人來扛,重壓之下必然會產生家庭矛盾,影響夫妻感情。請保姆吧,新聞上整天報導虐童事件,寶寶那麼小交給誰能放心?那麼唯一的兩全其美之策就是:請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幫帶!

然而,作為新手父母,請爺爺奶奶還是姥姥姥爺幫帶娃一定要事先考慮清楚,因為兩方父母幫忙帶娃結局可能完全不同。

為什麼這樣說呢?咱們先來看一看奶奶和姥姥在生孩子這個事情上態度有哪些不同吧!

關於懷孕:

姥姥:算著點日子,儘量別到七八月份生孩子,那時候天氣又熱,人又受罪,坐月子都坐不好,以後身體落下病就麻煩了。

奶奶:預產期最好是七八月份,這樣剛好孩子3歲可以上幼兒園,6歲就能上小學。

關於孕吐:

姥姥:怎麼吐這麼狠呢?實在不行這孩子咱們不要了,等身體調理好了、抵抗力強的時候再說。

奶奶:怎麼吐這麼厲害?再這樣吐下去孩子哪來的營養?

關於生產:

姥姥:我閨女咋還沒出來呢?她沒事吧?

奶奶:生的是男孩女孩?

剛生完娃:

姥姥:你要是難受就洗個澡,我幫你把空調關了,洗完我幫你把頭髮吹乾,千萬別著涼了。

奶奶:別洗澡啊,別刷牙啊,別開空調。

關於坐月子:

姥姥:你多喝點烏雞湯,這補身體,月子一定要坐好,不然落下月子病你一輩子受罪。

奶奶:你多喝點烏雞湯,這東西下奶,你為了孩子也得多吃點,不然孩子沒奶可咋辦?

關於餵奶:

姥姥:不能補太狠,不然出了月子身材不好恢復。

奶奶:多吃點,使勁吃,孩子得吃一年奶呢,你不多吃點孩子哪有奶吃?

關於斷奶:

姥姥:斷就斷了吧,你天天又上班又餵奶,跑來跑去多累啊,斷了你也輕鬆點。

奶奶:咋一歲就斷奶了?別人家孩子喝奶都喝到兩歲呢。

看到這裡,我不知道屏幕前的您有沒有一種莫名的熟悉感,對待生孩子這件事,姥姥和奶奶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姥姥是一心想著娃媽媽,而奶奶則一心想著娃。

不過也可以理解,畢竟在奶奶的心目中,娃才是人家的傳承血脈,而媳婦終於是個外來者,跟婆婆沒有一點血緣關係。

那麼接下來我們聊一聊「姥姥和奶奶誰帶娃更好」的問題。

網絡上曾經有一項關於「你們家是誰帶孩子」的投票調查引起了眾人的關注。在參與投票的網友中,有近一半的人選擇了孩子是由姥姥帶的,其次是自己帶,而我們傳統思想裡應該比例最高的選項「奶奶帶」,卻只佔了14.7%。

對於調查結果,資深網友給出了一句精準的總結——媽媽生,姥姥養,奶奶定期來觀賞。

那麼為什麼大多數人會選擇讓姥姥幫帶娃,而不是奶奶呢?

01、永遠難以解決的婆媳糾紛

婆媳矛盾千古以來都是家庭中最難解的難題,大多數婆媳矛盾其根本原因是因為婆婆視媳婦為「情敵」,我說的這個「情敵」是「親子情感上的敵人」的意思,男人一旦成了家,心理便開始慢慢趨於成熟,責任感增強,生活重心和情感重心就會放在自己的小家上,自然就會忽略跟父母之間的一些互動,有什麼事情也會第一時間找自己的愛人商量,而不再像從前一樣找父母商議,這種種變化在婆婆看來,就成了「媳婦侵奪了自己在兒子心目中的地位」,事實上正是因為無法接受兒子已經長大了的事實,導致婆婆無法把握自己與兒子媳婦之間的情感界線,所以才會有這樣的心理落差。

在這樣心理狀態下,婆婆自然從一開始就在情感上就跟媳婦產生了疏離,這樣的家庭關係下,如果把孩子交給婆婆來帶,一是兩代人產生的育兒分歧無法調合,二是婆婆也會產生很多心理不平衡:憑什麼我要幫這樣的媳婦帶孩子?

對新媽媽來說,一邊是家庭,一邊是事業,一邊還有孩子,壓力如此之大,誰還有心情去整理跟婆婆之間那一地雞毛呢?簡單粗暴的處理,更容易加深婆媳之間的矛盾。

02、姥姥帶娃不會影響孩子跟父母之間的親子情感

在《媽媽是超人》的節目裡,有一個問題:關於帶孩子,是媽媽辛苦還是外婆更辛苦?鄧莎馬上回答是自己的媽媽,因為孩子都是外婆帶;而外婆卻說是孩子的媽媽更辛苦,她只是做了點體力活,但媽媽卻每時每刻都在關心孩子。

外婆幫帶孩子是為了自己的女兒,雖然心疼孩子,但更多的是想幫自己的女兒減輕負擔,所以在帶孩子的同時也會維護自己女兒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而奶奶帶孩子,則更多地是心疼孩子,認為孩子是自己的血脈,所以加倍對孩子好,可是卻很少顧及媽媽跟孩子的情感。

甚至有的跟媳婦關係不好的婆婆,還會在孩子面前惡意醜化自己媳婦,以達到讓孩子認為「自己是對孩子最好的人」這樣的目的。

另一方面,父母之於孩子教育這一塊,大多數家庭還是以媽媽為主,如果姥姥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媽媽可以用最簡單直接的方式跟姥姥溝通,姥姥也更能夠接受,而婆婆則不然,溝通時必定要斟酌再三,想好措詞,以便於既不傷害感情又能起到一定的效果,對媽媽來說,這樣的溝通成本太高了。

03、親媽帶孩子,是為了讓女兒更好工作,用賺錢的底氣來增加自己的安全感

記得我剛生完孩子滿月就開始上班,婆婆幫帶娃,那真的只是幫帶娃而已,因為她覺得能幫我們帶娃已經是幫了我們很大忙,白天吃完飯的碗都等著晚上回家我來洗。

白天上班忙得不可開交,下班回家趕緊買菜做飯,吃完飯收拾完一切都已經到了晚上十點,還想培養一下親子感情,讓孩子跟著自己睡,晚上給孩子餵奶換尿不溼,一晚上要醒幾次,真的讓人疲憊至極,可是這些辛苦卻不能言說,因為一開口就會被婆婆認為是在埋怨。

如果把婆婆換成親媽,我想她不會捨得自己上了一天班的姑娘回家再洗碗做飯收拾家務,親媽幫帶孩子不是因為孩子是自己的血脈,只是因為心疼自己的女兒,想多幫幫女兒,讓女兒把更多精力放在工作上,用賺錢的底氣來增加自己的安全感。

總之,這個世上有千千萬萬個姥姥不辭辛勞,不求回報,只希望女兒過得幸福,只盼望寶貝健康成長,她們犧牲了萬年的幸福安逸,她們才是每個小家的超級英雄,讓我們為這些「超級英雄」點讚!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天津一大怪,姥姥帶孩子: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到底誰更愛孩子?
    尤其是對於那些又生了女孩的家庭來說,姥姥帶女孩子怎麼也比婆婆有經驗。自古以來婆媳關係就很難搞,丈母娘看女婿卻是越看越順眼,不管從哪個角度看,姥姥帶孩子似乎都挺合適,也利於家庭團結。前陣子看到一個帖子,就是關於「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誰更愛孩子的科學排序」,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大家議論紛紛,說什麼的都有。
  • 姥姥帶娃和奶奶帶娃,有什麼不同?兩者之間區別真的很大
    不過在近些年來這種情況似乎是有著很大的改變,我們看到那些小家庭中帶孩子的老人大多都是姥姥姥爺,他們已成為帶娃的主力軍,甚至開始撼動爺爺奶奶的地位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他們兩者帶娃的原因有所不同不管是爺爺奶奶,還是姥姥姥爺,他們對於孩子那都是由衷的非常喜愛,但是在帶孩子的原因上卻有著各自的不同。爺爺奶奶之所以去帶孩子,那是為了自己的兒子,為了自己的孫子。但是姥姥姥爺去帶娃,愛孩子是必然的,但是其中更多的原因是因為心疼自己的女兒,怕女兒過於勞累。
  • 姥爺姥姥為什麼叫成了爺爺奶奶?這樣叫好嗎?
    人不得不承認,爺爺奶奶本質是比姥爺姥姥在關係上更親近更至親的關係,有時候很多讓出生開始的孩子把姥爺姥姥稱呼為爺爺奶奶的多是母親,能把姥爺姥姥稱呼成爺爺奶奶的應該是在孩子出生時第一次開始叫就被自然的稱呼成了爺爺奶奶。或許剛開始覺得這稱呼是一樣的,沒有什麼不同,孩子的父親也就沒計較什麼順著這樣了,但這影響真的會造成孩子以後的心理認知無法改變了。
  • 奶奶爺爺和姥姥姥爺,誰更愛孩子?真正的科學排序,不無道理
    比如「北京有一怪,生了孩子姥姥帶」,再比如從70代、80代、90代流傳到現在的「媽媽生,姥姥養,爸爸回家就上網,姥爺天天菜市場,爺爺奶奶來欣賞。」從這兩句話其實就能簡單看出來,姥姥姥爺帶孩子成了現如今的普遍現象,也是「隔壁親」的主力。可這些老人的內心深處也存在著「攀比心理」,都希望大孫女孫子覺得自己待她(他)更親,事實又是怎樣的呢?
  • 姥姥,姥爺帶孩子親?還是爺爺,奶奶帶孩子親?
    公園裡,商場裡,廣場上,現在推著孩子散步,或者帶著孩子玩耍的老人,大部分都是姥姥,姥爺。爺爺,奶奶也有但是不多,我身邊的同事退休後很多都給女兒帶孩子了。是爺爺,奶奶帶孩子不如姥姥,姥爺嗎?我的答案是不一定,第一代獨生子女現在已為人父母,所以雙方老人都願意帶孩子,這是毋庸置疑的。為什麼姥姥,姥爺帶的多呢?因為孩子隨媽媽的多,特別是哺乳期孩子都是跟著媽媽的,新媽媽對自己父母的依賴和信任更多一些,在自己娘家媽媽面前想偷懶,想吃什麼,想做什麼,不用顧慮太多。
  • 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誰會更愛孩子?科學排序已出來,你覺得對嗎
    媽媽生,外婆養,爸爸回家就上網,外公天天菜市場爺爺奶奶來欣賞,不知道的是你是否聽過這樣的一首打油詩,他描述了當今社會以姥姥帶娃為主導的一個社會潮流的現象,畢竟放眼望去,各大小區幫年輕人帶娃的這些身影,80%以上的比重都是老了。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誰會更愛孩子?
  • 姥姥姥爺都比爺爺奶奶對孩子親?科學排序出來了,和你想的不一樣
    隨著2016年開始實施二胎計劃生育政策,再到前陣子專家建議開放三胎,網上有關「奶奶爺爺和姥姥姥爺,誰更愛孩子?」引起了當代父母和老輩人的熱議,之前傳言的「打油詩」「順口溜」又浮出了水面。」,再比如從70代、80代、90代流傳到現在的「媽媽生,姥姥養,爸爸回家就上網,姥爺天天菜市場,爺爺奶奶來欣賞。」
  • 奶奶帶娃是義務,姥姥帶娃給紅包?寶媽說出原因令人無法反駁
    特別是對於很多有孩子的家庭來說,對孩子的養育、教育又是一個很大的壓力。所以大多數家庭為了減輕生活壓力,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條件,都選擇了把孩子給老人帶,小夫妻雙方則都外出工作。「生了孩子給老人帶」,在現在已經是一個很常見的現象了。
  • 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誰更愛孩子?科學排序出來了,你想到了嗎?
    導語:在以前的社會,都是女人生完孩子之後由爺爺奶奶來幫忙照看,但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發展,以及人們的思想有了一個很大的轉變,現在可能大多數是由當姥姥的來帶寶寶,這也是一個比較常見的正常現象。其實有很多的人都會好奇,一般在孩子最鬧騰的時候是由姥姥照看的,在寶寶懂事之後就接回了奶奶家,其實當姥姥的是最辛苦的一個,那相對而言,姥姥姥爺以及爺爺奶奶,誰才更愛孩子一些呢?下面就跟我一起來看看吧。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誰更愛孩子?科學排序出來了,你想到了嗎?
  • 奶奶爺爺和姥姥姥爺,誰和孩子更親?有科學排序和你想的不太一樣...
    在生活中,很多大人都喜歡逗小孩:你更喜歡去奶奶家還是姥姥家啊?有些孩子喜歡和爺爺奶奶相處,有些孩子卻更喜歡姥爺姥姥,這並不是十分絕對的事情,誰對孩子更好,孩子就會更喜歡誰。但刨除這些因素,實際上孩子和誰最親,科學上是有研究的,並且通過實驗和數據證實了這個理論!
  • 當爺爺碰上姥爺,奶奶遇到姥姥,「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在英語裡怎麼...
    當爺爺碰上姥爺,奶奶遇到姥姥,中文好辦~BUT 在英語裡該怎麼區分?一起來看看爺爺奶奶VS姥姥姥爺的英語表達04:51來自眼睛哥爺爺、奶奶、姥姥、姥爺A:I was very close to my grandma.
  • 「姥爺姥姥」招誰惹誰了?
    前者便於理解,它就是文化的繼承;後者便於孩子「分清誰是誰」,即字面意思要表達的四位老人各有屬於自己的身份,而不是為了給孩子從小人為地灌輸「爺爺奶奶親」,還是「姥姥姥爺親」。不知從何時起,就這樣一件再正常不過的關於稱呼的事卻引發了很多年輕夫妻之間的矛盾,甚至讓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為了稱呼的事情也參與到了這場家庭戰爭中——爺爺奶奶在孫子孫女面前說「你要把他們叫『姥姥姥爺』」,姥姥姥爺在孫子孫女跟前則說「你要把我們叫『爺爺奶奶』」。漸漸地,「姥姥姥爺」成了一個部分人敬而遠之甚至恨不得得而誅之的稱呼。
  • 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帶孩子的9大害處,年輕父母最好自己帶娃
    導讀: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帶孩子的9大害處,年輕父母最好自己帶娃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帶孩子的9大害處,年輕父母最好自己帶娃!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是姥姥姥爺帶,長大卻和爺爺奶奶親,第一條理由就扎心了
    孩子是姥姥姥爺帶,長大卻和爺爺奶奶親,第一條理由就扎心了小玉從小是由外婆帶大,3歲那年媽媽為了送她上幼兒園就接到了身邊,之後很少去外婆家。沒想到這孩子長大之後就不愛去外婆家了,好幾次,媽媽都提出帶她去看看外婆,孩子都說不要,可是她爸帶她去爺爺奶奶家就很開心。媽媽難免心裡有些難過,我的孩子既然不和我的娘家人親,每次媽媽和朋友鄰居聊到孩子和外婆時,就會吐槽這孩子帶不親,外婆養了條「白眼狼」了。為什麼孩子由姥姥姥爺帶,長大卻和爺爺奶奶親呢?
  • 老人帶娃「怪象」來襲:姥姥帶娃要付工資,奶奶帶娃倒貼退休金
    ,由於各家情況不同,有的是姥姥帶娃,有的是奶奶帶娃,雖然兩位老人的身份不同,但對孩子都是一樣的疼愛。「怪象」,即姥姥、姥爺來帶孩子,兒女會主動給一些生活費,而奶奶爺爺帶娃,不僅一分錢回報沒有,反倒要倒貼兒女 。
  • 「媽媽生,姥姥養,爺爺奶奶來欣賞」為何現在都是姥姥帶孩子呢?
    下樓抱著娃轉轉,大部分抱著孩子的都是姥姥而不是奶奶,甚至都流行起了這樣的一句話說「媽媽生姥姥養爺爺奶奶來欣賞",那麼奶奶到底哪兒去了呢,一起來跟小編看看吧。「媽媽生,姥姥養,爺爺奶奶來欣賞」為何現在都是姥姥帶孩子呢?1、為了有效避免婆媳間的矛盾。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讓姥姥帶娃,不讓奶奶帶娃?原因很現實
    而上一輩傳統觀念,大多數孩子在出生之後,父母在外打工,一般都交由奶奶看管。而現在在公園或者小區看到不少老人帶孩子,孩子嘴裡都是喊著"姥姥""外婆",尤其是聽到很多媽媽在打電話的時候"豆豆,聽姥姥話,趕緊吃飯""瓜瓜,讓外公幫媽媽拿個快遞"。現在老一輩的帶娃大軍已經由傳統的」爺爺奶奶「變成了"姥姥姥爺"。
  • 為什麼很多姥姥姥爺帶大的孩子,長大後卻和爺爺奶奶親呢?
    為什麼很多姥姥姥爺帶大的孩子,長大後卻和爺爺奶奶親呢?長輩幫忙帶孩子是生活中常見的事情,畢竟年輕人要奮鬥自己的未來,很難顧及到孩子,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就成了帶孩子的專業戶,在這其中就出現了一個問題,明明很多孩子是姥姥姥爺帶大地,為什麼最後卻和爺爺奶奶親呢?
  • 姥姥帶娃和奶奶帶娃有什麼區別?差異很大,原因現實又諷刺
    姥姥奶奶輪流帶娃,帶娃區別大菁菁是一個年輕的90後媽媽,前段時間她生下了自家的小公主。在家裡做完月子之後,菁菁的產假差不多也到頭了,菁菁心疼老公一個人工作,為了減輕老公的壓力,就準備出去工作了。家裡人一商量,最後決定孩子的奶奶和姥姥一起輪流帶娃,一人一個月。
  • 越來越多的家庭都是姥姥帶娃,爺爺奶奶去哪了?背後的原因太真實
    以前都是爺爺奶奶帶娃,可是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讓姥姥帶娃呢?這時我們不禁就會產生好奇:為啥現在開始「流行」讓姥姥帶娃了,而不是交給爺爺奶奶帶呢?小丹聽完心裡很不高興,當初自己身體那麼虛弱,婆婆都沒想過請幾天假幫忙照顧孩子,現在孩子都這麼大了卻說要幫忙帶孩子。越來越多的家庭都是姥姥帶娃,爺爺奶奶去哪了?其實爺爺奶奶和姥姥一樣都是屬於時間比較多的人,都可以幫忙帶孩子,主要現在的年輕人更願意讓姥姥帶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