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現如今,很多小家庭都離不開老人帶娃,由於各家情況不同,有的是姥姥帶娃,有的是奶奶帶娃,雖然兩位老人的身份不同,但對孩子都是一樣的疼愛。
老人對於孫輩的態度是一樣的,但作為兒女,受一些傳統觀念影響,他們對各自老人的態度卻大有不同。
如今很多家庭出現了一種老人帶娃的「怪象」,即姥姥、姥爺來帶孩子,兒女會主動給一些生活費,而奶奶爺爺帶娃,不僅一分錢回報沒有,反倒要倒貼兒女 。
「不公平帶娃」悄然來襲,姥爺姥姥帶娃要付工資,爺爺奶奶帶娃倒貼退休金
林靜是一名寶媽,孕期的林靜在聽說過各種婆媳矛盾後,對今後自己和婆婆的相處十分擔憂,於是思來想去,她決定讓自己的媽媽來幫忙照顧月子和帶孩子。
林靜把想法告訴給老公後,老公有點猶豫,但在林靜的各種勸說下,他還是同意了,畢竟現在這個年代,姥姥帶娃也成了一種流行。
月子過得很順利,親母女凡事好說話,有了矛盾也很快就能解決,林靜不忍媽媽辛苦,於是和老公商量每個月給老人2000塊錢的生活費。
錢雖不多,卻是一種心意,林靜的媽媽推脫不掉也就笑著收下了。
這樣的日子一直維持到孩子2歲,林靜的媽媽因為身體原因要回家動手術,術後也不能立刻就回來帶孩子。
情急之下,林靜只好請來婆婆幫忙照顧小家。婆婆的到來儘管讓林靜有些不太習慣,但好在婆婆帶娃也是一把好手,孩子和奶奶特別親。
矛盾發生在月末,當老公提議把2000塊錢生活費交給孩子奶奶時,遭到了林靜的強烈反對。
她的理由是孩子奶奶帶孫子是義務,小區裡其他帶娃的奶奶們都是帶著退休金住到兒女家的,根本沒有向子女討要生活費一說。
聽林靜這麼說,老公一下子火大了,他生氣地質疑林靜:憑什麼你媽來帶孩子的時候我們要主動給錢,現在我媽來帶孩子,你就這麼吝嗇?這簡直太不公平了!
林靜聞言倒也淡定,她回復老公道:
孩子跟隨你家姓,你爸媽以後要指望我們養老,現在為孩子付出點兒怎麼了?如果你讓孩子隨我姓,以後我爸媽的養老你也完全負責,我絕對不給我媽一分錢!
林靜的話讓老公無言以對,為了維持家庭的穩定,他最終還是將2000塊錢收了回來。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著和林靜一樣的想法,認為爺爺奶奶和孩子有著更深一層的血緣關係,因此他們照顧孫輩是理所當然,花錢也是理所當然。
而姥姥和姥爺和孩子並不是一個姓氏,相處起來總有一些傳統意義上的疏離感,因此,姥姥姥爺帶娃完全是情分,所以主動給生活費並沒有錯。
這種「不公平」現象也在網上引發了很多網友的討論,有人堅持傳統思想,認為爺爺奶奶和子女是「一家人」,幫自家人帶娃不存在拿生活費的說法:
「我家爺爺奶奶不僅不要我們的生活費,還倒貼我們很多錢,我身邊有退休金的爺爺奶奶們都是如此。」
「我覺得這種做法沒毛病,孩子跟誰姓誰就該出錢出力,如果孩子隨母姓,婆婆來幫忙帶娃,我給錢也心甘情願。」
「從傳統意義上來說,結了婚後女方父母就是小家庭以外的人,外人幫你帶娃你不給錢?」
當然,也有人力求公平,認為時代已經改變,現在養兒防老都已經完全靠不住了,爺爺奶奶不能再被當成軟柿子捏,既然都是帶娃,那麼待遇一定要一樣:
「真替一些爺爺奶奶打抱不平,兒子養大了還被要求養孫子,一旦不答應,有些媳婦兒就揚言不給你養老,這對於辛苦付出的老人來說實在太寒心了。」
「既然都是帶娃,付出的辛苦是一樣的,那待遇也要公平,既然給生活費,那就兩者都要有,否則老人心裡也會不舒服,到時候家庭不和睦苦的還是孩子。」
「孩子既不是公婆的也是不外公外婆的,而是夫妻自己的,感情好的夫妻一定會公平對待各自的父母,如果這件事情上失衡,以後日子裡的矛盾會越積越多。」
在兜媽看來,老人帶孩子從來都不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不論是自己的父母還是伴侶的父母,我們都要考慮老人的感受,只有我們的態度讓老人「心甘情願」,家庭才會和睦美好。
姥姥帶娃主動付錢,奶奶帶娃倒貼錢,你認為這種現象「公平」嗎?為什麼呢?歡迎在評論區給兜媽留言哦!
我是兜媽,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