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幫女兒帶娃是「一場空」?奶奶和姥姥帶娃的區別,真相很戳心

2020-11-03 豆寶奶奶育兒經

「文/豆寶奶奶育兒經,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對於年輕的雙職工家庭來說,帶娃這件事多少還得靠老人們幫忙。

一方面,時下保姆的市場價格不低,如果花錢請保姆帶娃的話,這無疑增加了年輕家庭的開支;而另一方面,保姆虐待幼兒的新聞頻發,這也讓年輕的父母們不大放心,顯然在這樣的需求背景下,老人幫忙帶娃成了最「合適」的選擇。

在早前奶奶幫忙帶娃是主流,而在近幾年,姥姥幫忙帶娃的情況變得更為多見了,不過,雖然看起來姥姥帶娃有很多的好處,比如說迴避了尷尬的婆媳矛盾,但是作為過來人的「姥姥」們卻坦言:「幫女兒帶娃是一場空。」

辛苦帶娃3年,末了卻和奶奶更「親」,姥姥吐槽:養了個小白眼狼

北方姑娘曉楠婚後不久便懷孕了,孕期的她身體異常敏感越發地吃不慣南方的飯菜,曉楠媽心疼女兒吃不好飯,於是決定為了女兒「背井離鄉」,有了親媽的照顧,曉楠的孕期過得非常舒心。

出於對女兒的疼愛,曉楠生產後媽媽也沒有趕回老家:「孩子小累人,媽媽能幫一把是一把。」沒成想曉楠媽這一幫就是3年,眼看著小外孫從襁褓裡的小嬰兒,漸漸地長成了「小皮猴」,都說在女兒家享福,可是幫忙操勞的曉楠媽卻瘦了不少。

同是老人,曉楠的婆婆則因為不用照顧兒媳孕期,也不用幫忙帶孫子,晚年生活過得恣意得多。不過,雖然婆婆沒有在帶孫子的事上費心思,但是小傢伙卻和奶奶很親暱。

小傢伙很調皮,平時曉楠媽帶外孫的時候難免會有管束,而曉楠婆婆平時與孩子接觸少,每次見面的時候都順著孩子來,不管是孩子想吃糖還是買玩具都會有求必應。孩子的想法很直接,自然更偏心於順著自己的奶奶。

周末的時候,曉楠的婆婆給孩子買了塊奶油蛋糕,然後假裝不經意地說道:「寶,你跟奶奶親還是跟姥姥親?

孩子嘴裡吃著蛋糕大聲地說「我和奶奶親!姥姥平時都不讓我吃奶油蛋糕!」曉楠婆婆聽後哈哈大笑,而曉楠的親媽則有些尷尬地替自己解圍道,「要不老話說呢,姥姥帶娃就是白搭,小白眼狼!」

為啥說「再閒也不幫女兒帶娃」?這三點,讓姥姥姥爺望而卻步

一、容易「費力不討好」

姥姥帶娃自然是盡心盡力的,但是即便如此也會有顧之不及的地方,如果女兒女婿通情達理還好,不然姥姥最後很容易落得個費力不討好的境地。

比如說孩子不小心摔跤磕破了,姥姥本身就很心疼,如果此時女兒女婿還埋怨老人照顧不周的話,那想必姥姥的心裡會很委屈。

二、孩子是個「小白眼狼」

孩子的心思很單純,「誰對他好,他就跟誰親」,但是究竟什麼是「好」,孩子的衡量標準卻很片面,比如說,給自己買糖吃就是好。顯然,不「慣著」外孫的姥姥很有可能會被「討孩子歡心」的奶奶比下去

三、姥姥再多的愛抵不過時間和距離

比如說在孩子小的時候姥姥費心費力地照顧,等到孩子上幼兒園後姥姥回了老家,那麼隨著時間的流逝、距離的疏遠,很有可能孩子就會想不起小時候的親暱時光,而姥姥的付出就這樣被遺忘了。


為啥幫女兒帶娃是「一場空」?奶奶和姥姥帶娃的區別,真相很戳心

姥姥帶娃更「不求回報」——

奶奶會認為自己是在幫兒媳帶娃,兒媳理應對自己感恩戴德,所以奶奶帶娃的時候大多會很「硬氣」,稍有不順心就會發起一頓數落,再不然就「撂挑子不管」;而姥姥帶娃則是單純地因為心疼女兒,所以姥姥帶娃即便是受了委屈也甘願往肚子裡咽

奶奶帶娃更喜歡拿孩子的愛做「比較」——

奶奶帶娃的時候常常會更愛「比較」一些,比如說喜歡詢問孩子,「奶奶和媽媽你更喜歡誰?」奶更希望在比較中確定自己獲得了孩子更多的愛,並且更喜歡以此為炫耀,而姥姥則完全不會,畢竟哪有母親吃女兒的「醋」的。

姥姥捨不得女兒多伸手,奶奶害怕兒媳少幹活——

在帶娃這件事上,姥姥帶娃的時候總是擔心女兒太辛勞,她們不想讓女兒吃自己吃過的苦;而奶奶帶娃的時候,則更多地是考慮自己的感受,她們不想讓兒媳落下自己曾吃過的苦。

不管是姥姥帶娃還是奶奶帶娃,身為孩子的父母都應該主動承擔起養娃的重任,不管是對待親媽還是婆婆,心懷感恩才能夠讓帶娃的過程變得溫馨和睦、其樂融融。

留言板話題:你家娃是姥姥帶還是奶奶帶?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奶奶帶娃和姥姥帶娃有啥不同?寶媽的一番話揭露了真相:扎心了
    文/奶球媽咪(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如今網上出了個段子,他們將奶奶帶娃和姥姥帶娃以及媽媽帶娃劃分成了三種不同的狀態,並一一做分析,看後有很多網友都啼笑皆非。奶奶帶娃和姥姥帶娃有啥不同?這位寶媽的一番話揭露了真相:扎心了!文娟是名典型的北漂女,大學畢業後她選擇去北京打拼,在打拼的過程中結識了如今的丈夫,婚後二人順利誕下一子。文娟和丈夫小康平時工作非常忙碌,即使有了孩子,他們也不能放棄手頭的工作,怎樣才能讓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顧呢?
  • 為啥奶奶帶娃越來越被嫌棄,姥姥帶娃卻成主力軍?原因令人深思
    相比於以前,年輕人生完孩子,奶奶帶娃的家庭模式和風氣。現在,越來越多的奶奶退出了舞臺,把帶孩子的重任交到了姥姥手上,很多也不是奶奶主動「讓權」,而是遭到年輕人的嫌棄。為啥奶奶帶娃越來越被嫌棄,姥姥帶娃卻成主力軍?原因讓人深思。
  • 姥姥帶娃和奶奶帶娃有什麼區別?差異很大,原因現實又諷刺
    姥姥奶奶輪流帶娃,帶娃區別大菁菁是一個年輕的90後媽媽,前段時間她生下了自家的小公主。在家裡做完月子之後,菁菁的產假差不多也到頭了,菁菁心疼老公一個人工作,為了減輕老公的壓力,就準備出去工作了。家裡人一商量,最後決定孩子的奶奶和姥姥一起輪流帶娃,一人一個月。
  • 姥姥帶娃成主力軍!經歷過的姥姥們卻說,無論如何也別幫女兒帶娃
    小區裡、公園裡和學校門口隨處可見帶娃的老人,而這之中,又以孩子姥姥帶娃的居多。甚至現在還有了「媽媽生,姥姥帶,奶奶定期來觀賞」這樣一句話。確實,現在姥姥帶娃已經成為了主流,但有的姥姥其實心裡也很累。儘管大女兒還有生二胎的想法,但這次李奶奶表示,自己再也不帶娃了,有多苦只有自己才知道,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如果可以,家長自己帶娃無疑是最合適的,但現在大家都知道,生活和工作這麼忙,不求助老人實在是很困難。而其中姥姥又格外被寶媽們信任,現在已經成為了帶娃的主力軍。其實姥姥帶娃也有利有弊,寶媽們還需謹慎選擇。
  • 「不要輕易給女兒帶娃」,自願帶娃的姥姥,為啥如今多半都後悔了
    執筆:邵菲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現如今,老人帶娃已經成了社會常態,而姥姥也逐漸取代奶奶成為帶娃主力軍,雖說這是心疼女兒的一種主動行為,但是不少姥姥過後卻直言後悔,這又是為什麼呢?和子女長時間住在一起,一些育兒和生活摩擦,會使得原本很堅固的親情,多少出現一些裂痕。而姥姥帶娃也承擔著一定的教育責任,自然會對外孫的錯誤行為進行規範,這樣一來,在孩子那裡就落下了嚴厲的印象。但爺爺奶奶只是偶爾來一次,自然會更加溺愛孩子,這種對待方式的差異,導致孩子會對爺爺奶奶更加親近,而將其養大的奶奶反倒被冷落得,吃力不討好。
  • 為啥奶奶帶娃喜歡帶回老家,姥姥卻跟著女兒?答案藏著「小心機」
    她媽說:「只要你們需要,在哪裡帶娃不是帶,你婆婆不去城裡我去。」閨蜜很納悶:為啥奶奶帶娃喜歡帶回老家,姥姥卻跟著女兒呢?其實,答案藏著「小心機」。首先,婆媳關係難處,孩子奶奶不想因為帶娃跟兒媳起爭執,所以更願意把孩子帶回老家自己想怎麼帶就怎麼帶。其次,奶奶們不想晚年離開自己的老家,跟著兒子兒媳去帶娃,想在自己生活了幾十年的地方帶娃,晚年更舒心。第三點,即使奶奶們作為大眾認為的「理所當然」帶娃的人群,不想跟著兒子兒媳當免費保姆,不想帶娃出錢出力,還得再做家務。
  • 幫兒子帶娃和幫女兒帶娃,哪個最後是一場空?看看過來人的經歷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隨之二胎政策開始實施,很多的家庭也開始生了二胎,然而在如今這個時代裡養育一個孩子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所以很多老一輩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開始幫兒子或者女兒帶孩子,但是老一輩帶孩子也有很大的問題,有一些老一輩就在討論幫兒子帶娃和幫女兒帶娃,到底哪一個最後會是一場空。
  • 姥姥帶娃和奶奶帶娃,有什麼不同?兩者之間區別真的很大
    一、他們兩者帶娃的原因有所不同不管是爺爺奶奶,還是姥姥姥爺,他們對於孩子那都是由衷的非常喜愛,但是在帶孩子的原因上卻有著各自的不同。爺爺奶奶之所以去帶孩子,那是為了自己的兒子,為了自己的孫子。但是姥姥姥爺去帶娃,愛孩子是必然的,但是其中更多的原因是因為心疼自己的女兒,怕女兒過於勞累。
  • 姥姥帶娃出大力,孩子卻更喜歡奶奶,傷了心的「姥姥」並不是一個
    ,而這些姥姥毫無例外,都是盡心盡力地幫女兒分擔著。而奶奶幾乎很少照顧孩子,孩子卻似乎天生就跟奶奶更為親近,這也讓太多的姥姥傷了心。姥姥帶娃的時候大多考慮的是自己的女兒,所以意見也是跟女兒一致的,女兒批評教育孩子的時候,姥姥自然是不會幹涉。
  • 「別幫女兒帶娃」,姥姥帶娃很後悔,原因很現實:費力不討好
    不管是姥姥帶娃還是奶奶帶娃一位姥姥的忠告:別幫女兒帶娃,費力不討好隔壁單元的婷婷是個事業小有成就的年輕媽媽,但平時工作忙碌,在和母親商量之後,母親決定幫她帶孩子。姥姥聽了心裡不是滋味,本想著女兒能幫自己說兩句,誰想女兒也開始埋怨自己:「媽,你做這麼多年飯,放鹽還沒數嗎?照你這麼做飯,我們都要得高血壓了。」
  • 為啥「帶娃主力」從奶奶變成了姥姥?三大原因,現實又心酸
    前不久,網上發起一起投票:你家的娃誰在帶?姥姥以近五成的票位列第一。而奶奶僅在保姆之前,倒數第二。正對應,現在育兒屆裡廣為流傳的一句話:媽媽生、姥姥養、爸爸遊戲、奶奶觀賞。孩子的奶奶過來後,一直說自己身體不好沒辦法帶孩子,呆了兩天就走了。視頻時看著女兒憔悴的樣子,成成姥姥又帶上了行李奔向福建。姥姥們溜娃在一起聊天時感嘆道:當媽不容易啊,這不是心疼自己孩子嘛。
  • 為啥開始「流行」姥姥帶娃?爺爺奶奶為啥不帶?原因很無奈
    今日問題:姥姥帶娃,原因無奈還是現實?現在特別&34;姥姥帶娃,比較多的原因傾向於心疼閨女,或者寶媽放心姥姥帶。也有的覺得自己娘家媽說什麼話輕了重了都不會在意,對婆婆多多少少還是有的話沒法說。可是姥姥和奶奶怎麼覺得呢?
  • 為啥開始"流行"姥姥帶娃?爺爺奶奶為啥不帶?原因很無奈
    今日問題:姥姥帶娃,原因無奈還是現實?現在特別&34;姥姥帶娃,比較多的原因傾向於心疼閨女,或者寶媽放心姥姥帶。也有的覺得自己娘家媽說什麼話輕了重了都不會在意,對婆婆多多少少還是有的話沒法說。可是姥姥和奶奶怎麼覺得呢?
  • 帶了4年外孫,女兒一句話讓做姥姥的寒了心: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娃
    文|西紅柿媽媽都說人老了退休了,就到了享清福的時候,但大多媽媽都心疼孩子,所以老了也會幫子女帶娃。所謂「老人帶娃,沒功勞也有苦勞。」可對於李奶奶來說,卻完全不是這樣。她生女兒小琳比較晚,女兒結婚生子也晚,外孫出生的時候,她已經60多了。
  • 為啥提倡姥姥帶娃?把孩子交給姥姥帶有這2優勢,奶奶不能比
    在以前,孩子生下來一般都是由奶奶帶大的,俗話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所以女兒結婚生了孩子後,自然也就成了婆家的人,因此奶奶照看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是婆媳矛盾自古以來就存在,兒媳和婆婆的生活習慣不同,價值觀念也不一樣,因此二者很難達成共識,導致矛盾不斷。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姥姥開始帶娃,而且很多人都提倡姥姥帶娃,這是什麼原因呢?
  • ​為啥越來越多的姥姥不願給閨女帶娃了?
    現在有句話說,「媽媽生,姥姥養,爺爺奶奶來觀賞。」姥姥們成了帶孩子的主力軍。年輕的媽媽重返職場,總要有人帶孩子。很多媽媽怕和婆婆生活在一起,容易產生婆媳矛盾,選擇讓姥姥帶孩子。2、姥姥帶娃被鄰裡笑話一般來說,孩子給老人帶的時候,都是給爺爺奶奶帶,有的人就會覺得,姥姥帶娃是女兒家庭地位低的表現。有些姥姥帶娃時聽到這些閒言碎語,剛開始可能不在意,但是聽多了,心裡也不是滋味,怕鄰裡笑話閨女無能、處理不好家庭關係。
  • 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誰帶娃更好?區別很大,別不在意
    那麼唯一的兩全其美之策就是:請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幫帶!然而,作為新手父母,請爺爺奶奶還是姥姥姥爺幫帶娃一定要事先考慮清楚,因為兩方父母幫忙帶娃結局可能完全不同。為什麼這樣說呢?咱們先來看一看奶奶和姥姥在生孩子這個事情上態度有哪些不同吧!
  • 為啥中國都是姥姥幫忙帶娃,爺爺奶奶去哪了?背後原因很真實
    ,甚至兩個人從熱戰到冷戰,兩個人誰也不理誰,然而夫妻倆吵架的導火線卻是孩子的奶奶和姥姥。因此媛媛和老公商量,想繼續讓姥姥帶外孫,老公聽後表示不贊成,認為孫子應該多和奶奶相處,而且老人家主動提出這樣的想法,就應該滿足老人的要求。
  • 奶奶帶娃是傳統,姥姥帶娃成主流,90後寶媽說出背後原因?
    俗話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在中國的傳統觀念裡,女兒結婚了,似乎就和原來的家庭沒有太大關係了。女兒成了婆家人,那麼孫輩就是奶奶家的,而且孫輩的姓是跟爺爺姓的。不管帶娃多累,姥姥都會對女兒說:你再睡會兒,我來哄娃;你先吃,我抱娃;衣服放那兒,我來洗。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讓姥姥帶娃,不讓奶奶帶娃?原因很現實
    而上一輩傳統觀念,大多數孩子在出生之後,父母在外打工,一般都交由奶奶看管。而現在在公園或者小區看到不少老人帶孩子,孩子嘴裡都是喊著"姥姥""外婆",尤其是聽到很多媽媽在打電話的時候"豆豆,聽姥姥話,趕緊吃飯""瓜瓜,讓外公幫媽媽拿個快遞"。現在老一輩的帶娃大軍已經由傳統的」爺爺奶奶「變成了"姥姥姥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