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城市裡的小夫妻,一般都是兩個人出去,也就是說對於他們來說,兩家的大人都是一樣的,並沒有什麼嫁到婆家。所以說當兩個人有了孩子,又沒有辦法照顧時,一般都會選擇讓一邊的家長來照顧。
不管是姥姥還是奶奶,都肯定要比從外面找的陌生保姆安全的多,本來大多數帶娃的都是奶奶,但是最近姥姥帶娃的現象也在逐漸增多。雖然看起來不管是姥姥還是奶奶,都是很疼自家孫子輩,帶兩個人帶孩子的差距,可是大了去了!
1,照顧月子
一般從孩子生下來,姥姥和奶奶就開始接替,帶娃的工作,並且順便照顧正處於月子期的寶媽。而從這開始,姥姥和奶奶照顧孩子的差距就立馬顯現出來了。
姥姥雖然疼愛自己的外孫子孫女,但同樣心疼自家女兒,基本上在照顧孩子同時,也處處為寶媽著想。但如果是奶奶,這是沒有那麼照顧寶媽的感受,不管是餵奶還是催乳,都是先緊著自家孫子來,甚至在寶媽難受不想吃的時候,還會逼著寶媽喝催乳的湯。
2,剛出月子時
剛出了月子的時候,寶媽還沒有開始工作,在家裡和姥姥奶奶一起鬨孩子,同時也是最容易吵架的時候。畢竟這個時候寶媽剛生完孩子,身體還沒有完全恢復,心裡肯定煩躁。
姥姥作為寶媽的媽媽,會更懂女兒,遇到事情了,也會跟女兒談心,而不是自己一個人決定。但是奶奶肯定是各個方面都為孫子著想,所以即使寶媽氣不順,也必須要忍氣吞聲自己調理,畢竟婆婆不是一個好的傾訴對象。
3,照顧孩子時
等寶媽上了班,基本上孩子都交給家裡的老人了,看起來矛盾少了,但是在教育理念上的差距,則會越來越大。
相較于于奶奶,姥姥會跟孩子講,世上只有媽媽好,沒媽的孩子像根草,或者是在教孩子說話的時候,先讓孩子學會說媽媽。而奶奶通常都喜歡一家獨大,想讓自己成為孩子的全部,甚至有些奶奶會給孩子說,你看你媽媽都沒有哄你,只有奶奶陪你。
4,孩子生病了
不管是哪個老人,在孩子生病了之後,肯定第一時間會把孩子送到醫院,畢竟孩子的身體最重要。
如果是姥姥,肯定會在孩子生病了之後把情況完完整整的告訴寶媽,畢竟是自己的孩子,兩個人也不會互相懷疑。但要是奶奶,遇到孩子生病了會很著急,甚至有可能跟寶媽兩個人互相甩鍋。
其實不管是姥姥帶孩子還是奶奶帶孩子,都是為了孩子好,只是兩個人和寶媽的關係不一樣,自然帶孩子時考慮的方面也會不同。作為寶媽,肯定是想讓自己的親生母親來帶孩子,而且也可以順便和自己住,但是很多時候現實情況並不允許,自己也沒有挑選的可能。
但不管是誰,只要把關注點放在孩子身上,一心為孩子好,那麼其他的一切不方便都可以忽略不計。畢竟大家都想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而且不管是哪個老人來哄孩子,也都是一時的,孩子肯定是要在父母的身邊長大。
認清態度,擺清位置,老人、寶媽,還有寶寶三個人之間的關係會更加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