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幫忙帶娃,子女要不要支付「工資」?社會學教授給出答案

2020-08-27 兜媽愛叨叨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

李陽是一名年輕的寶媽,給孩子斷奶後,李陽同很多人一樣,將婆婆請來照顧孫子,自己選擇了重歸職場。

婆婆勤快能幹,帶孩子也是一把好手,李陽對此很是滿意。

可沒過多久,老公就私下對李陽說:咱媽幫忙帶孩子很辛苦,而且裡裡外外都需要花銷,以後我們每個月付她一些「生活費」吧。

李陽聽完愣了一下,在她的印象裡,婆婆帶孫似乎都是理所應當的,而且公婆家條件不差,婆婆每個月的退休金也有好幾千,老倆口並不缺錢啊。

雖然點頭答應了老公的要求,但李陽心裡始終有點不舒服,自從付了「工資」給婆婆後,不管婆婆做事再怎麼麻利,李陽都沒有再誇過婆婆一句。

現如今,大多數年輕人都忙著賺錢養家,老人帶娃就成了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

為了幫子女減輕生活壓力,老人們背井離鄉來到子女所在的城市生活,照顧他們起居,讓子女沒有後顧之憂。

而隨著老人帶娃的興起,很多家庭也會面臨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那就是老人幫忙帶娃,子女到底要不要支付「工資」呢?

正方: 老人帶娃不是理所應當,子女一定要支付「工資」

@熊貓圓滾滾:

老人犧牲自己的晚年生活來幫子女帶孩子,勞心勞力不說還要常年和老伴分居兩地,如此付出,難道子女不應該付給他們辛苦費麼?

@我在墾丁天氣晴:

現在物價漲得太厲害了,幹什麼都要花錢,城市裡有退休金的老人還好說,如果是農村裡的老人來帶娃,那鐵定是要子女給生活費的。

再說了,給老人花的錢後面老人也會花在孩子身上,不必那麼計較。

@與你一起遊:

自從我公婆來帶娃,我每個月照例給2000元生活費,周末出去的花銷都是我和老公付,平常日用品、米麵油也都是我們在網上買。

我和老公都是工薪階層,雖然給父母的不多,但我們認為是一定要給的,父母一輩子很不容易,養大了我們還要養小的,如果我們一分錢不出,心裡有愧。

反方: 都是一家人,支付「工資」太見外

@希希媽媽:

就我身邊的人來說,很多都是老人倒貼子女的,現在年輕人壓力太大,有的養活自己都成問題,再支付給父母「工資」,那一個家還怎麼過?

反正我覺得老人幫兒女帶孩子也是自己的孫子、孫女,又不是外人,支付「工資」也挺見外的。

@天黑黑:

如果公婆帶孫都要收費,那以後我們給公婆養老是不是也要收費?

中立方:經濟情況不同,選擇不同

@呼啦啦:

我覺得可以根據小兩口經濟條件來給,賺得多的肯定要給點表示孝心,讓老人知道自己是感恩的,心理舒坦。

賺得少的也不要強迫自己去給,畢竟不能因為「孝順」而影響到家庭的正常運轉。

@三百六十五裡路:

我沒有按月給老人支付「工資」,但一般過年過節都會包個紅包,這樣既不見外又能體現我們的心意。

由此可見,對於該不該給帶娃老人支付「工資」這個問題,網友們各執己見。

此前,濟南大學法學院社會工作系教授龔曉潔也就這個問題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社會學教授表示:不給父母「工資」相當於變相「啃老」

在龔教授看來,撫養孩子是父母應該履行的義務,可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將撫育孩子的責任轉嫁到了老人身上。

老人們為了減輕子女的生活壓力犧牲了晚年時間,去替子女承擔養娃帶娃的義務。

但從法律上來說,老人對孫輩並沒有法定的撫養義務,這種行為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成為一種變相「啃老」,所以作為子女,應當對老人的付出給予回報。

為什么子女會認為老人就應該無償帶娃?

梳理近些年來的類似事件,我們不難發現老人帶娃要「收費」的話題越來越多地見諸報端。

在一次相關問題的調查中,有超過四成受訪者表示,老人無償照顧孩子已成當下家庭中的常態。

與此同時,許多老人也開始了意識覺醒,認為自己出錢出力卻還被子女指指點點,感到很「憋屈」。

為什麼很多子女都覺得老人帶娃是理所當然呢?

其實按照過去的傳統,老人和子女都是共住一個屋簷下,因此不論是出於對孫輩的情感寄託,或者是家庭責任,大多數老人照顧孫輩都是無償的。

這也就讓很多年輕人認為看護孫輩是老人的責任,不存在向子女「收費」的情況。

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三代同堂」的大家庭正在慢慢解體,取而代之的是小家庭模式。

在這種家庭模式中,老人是出於雙職工家庭的子女無暇照顧孩子,進而才來照顧孫輩,此時老人和子女是完全獨立的,所以老人向子女索要「工資」也就很正常了。

兜媽寄語

儘管老人帶娃的現象已經非常普遍,但是對於該不該付給老人「工資」這個問題,有很多家庭還是處於一種比較模糊的看法。

在兜媽看來,子女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還是應該對老人的付出做出一定回饋的,畢竟這對於我們的孩子來說,也是一種感恩教育。

老人幫忙帶娃,你會支付「工資」嗎?你認為不給父母「辛苦費」,就是變相「啃老」嗎?歡迎將你的看法在留言區分享給兜媽哦!


我是兜媽,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退休後給子女帶娃的老人,結局大多不會太好?過來人告訴你答案
    執筆:檸兒說起老人帶娃,總有說不完的話題。比如,年輕人覺得,老人帶娃觀念落後,太慣著孩子,還缺乏安全意識。再比如,寶媽一個人帶娃艱難,老人不願意幫忙帶娃,牽扯出一系列家庭矛盾、養老問題。或者是,兩代人帶娃觀念不同,因為帶娃問題矛盾重重,弄得家裡雞飛狗跳,一團糟。
  • 要不要隔代帶娃,老人帶娃矛盾多?子女做到這五件事,家庭更和諧
    也有一部分老人表示不願意幫忙帶孩子,不想付出了不落好,通常這部分老人會多少被說老人「自私」。無論老人願意還是不願意幫忙帶孩子,你要明白老人帶孩子不是他的「義務」,也沒有哪條法律規定必須幫子女帶娃,誰都不能「道德綁架」。
  • 老人帶娃「怪象」來襲:姥姥帶娃要付工資,奶奶帶娃倒貼退休金
    ,由於各家情況不同,有的是姥姥帶娃,有的是奶奶帶娃,雖然兩位老人的身份不同,但對孩子都是一樣的疼愛。「怪象」,即姥姥、姥爺來帶孩子,兒女會主動給一些生活費,而奶奶爺爺帶娃,不僅一分錢回報沒有,反倒要倒貼兒女 。
  • 拒絕幫子女帶娃的老人,晚年生活什麼樣?逃不出三種結局
    ,多數年輕人生了孩子後繼續為生活打拼,不得不將娃交由老人來帶,有的老人心疼子女又寵孫輩,任勞任怨地幫忙;有的老人卻並不是很樂意,可又怕子女記仇,將來不給自己養老,於是勉強幫著帶;而有的老人則是直接拒絕,那麼不幫兒女帶娃的老人,老了會怎樣呢?
  • 「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娃」,幫忙帶外孫3年,女兒一巴掌讓老人寒心
    由於生活壓力大,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父母在陪伴孩子和出門打工間選擇了後者,基本上只要家中有老人的,父母都會讓老人幫忙帶娃。而帶娃的老人也從曾經的奶奶居多,變成了姥姥居多,現如今很多寶媽都願意將孩子交給自己的親生母親帶,而寶爸由於不承擔照顧寶寶的主要責任基本上也沒有什麼意見。
  • 「老人是育兒路上的絆腳石?」:父母幫忙帶娃我們應心存感恩
    昨天刷到這個視頻:兒媳:「媽,你能不能不要給孩子餵飯了,讓他自己吃。」婆婆:「孩子還小,吃的撒的到處都是。現在餵沒事,大了自然就會吃了。」簡單的兩句話,卻體現了兩種不同的育兒觀念。新時代的子女覺得父母依然用老一套來帶自己的孩子,教育落後,隔輩親,溺愛孩子,簡直就是教育路上的絆腳石。那麼,老人不幫忙帶孩子的家庭又怎麼樣呢?
  • 老人幫忙是情分,但有三種「假帶娃」要注意,對孩子成長不利
    因此,很多寶媽都會選擇把孩子交給老人帶,雖然給家裡減輕了壓力,但也有些讓寶媽擔憂。眾所周知,爺爺奶奶對孫輩都特別疼愛,甚至有些溺愛,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隔代親」。雖說老人幫忙帶娃是情分,但也有部分老人在帶娃時會偷懶。
  • 老人幫忙帶娃,或許你看不慣這些,可是……
    天氣開始變涼了,這個季節出去遛娃是最好的,白天出去遛娃的時候,我看到基本上都是老人在溜娃,老人遛娃看到各種牌局,都停留一會兒,如果孩子大一點的,自己也會參與其中玩兩局,前兩天去公園遛娃時,看到一群老人圍坐在一個石桌子玩的不亦樂乎,有兩個大概一歲多一點的孩子也在其中。
  • 帶娃帶出焦慮症,差點引爆「家庭戰爭」,老年人要不要幫忙帶娃
    前言:不知何時起,老人幫忙帶孩子成了這個社會的主流,越來越多的退休老人加入了帶娃大軍。在國人的觀念中,認為老人應該幫忙帶孩子的還是佔了絕大多數的。再也就是現在老人普遍幫忙帶孩子的原因。 不過,從老人的內心來看,他們真的願意幫忙帶孩子嗎?他們為什麼願意幫忙帶孩子呢?聽聽下面的老人怎麼說。
  • 老人幫忙帶娃,卻帶出了矛盾,這個結怎麼破
    這事一出,再一次把老人帶娃的問題推到了風口浪尖上,老人好心幫忙,卻幫出了一系列的矛盾和問題,那麼老人帶娃,你害怕嗎? 在老人幫忙帶娃的家庭中,這樣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我們推崇科學育兒一方面深知老人帶娃的辛苦和勞累,不想與他們正面衝突;另一方面又擔心孩子被過度寵溺,長大以後不服管教。二、破解辦法調查顯示,50%的中國家庭正在經歷著同一個困境:一邊是老人辛苦撫養孫子輩,一邊子女在抱怨老人帶孩子有問題。
  • 老人幫忙帶娃,年輕人到底要不要給錢?那些說不給的人還挺在理
    執筆:檸兒提起帶娃,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不是寶媽,就是老人。寶媽帶娃,是因為孩子是自己生的,不捨得不帶。老人帶娃,是因為年輕人生了孩子,忙於工作和掙錢,帶不了,只能求助老人帶娃。很多人都說,老人帶娃不是義務。所以,帶是情分,不帶是本分。如果家有老人帶娃,年輕人一定要感恩。那麼,怎麼感恩呢?有人提出在養老和孝順的基礎上,要給帶娃費。
  • 那些不幫子女帶娃的老人晚年過得如何?3種結局現實又戳心
    雖然法律上並沒有規定老人有撫養孫輩的義務,但出於對子女的幫扶,很多老人都會犧牲自己的自由,主動上門帶孫子。在這種大勢所趨下,那些不願意幫子女帶娃的老人就成了眾矢之的,很多寶媽認為如果婆婆不幫忙帶娃,那麼晚年必將陷入非常悲慘的境地。
  • 「上班式帶孫子」成帶娃流行趨勢,子女老人都受益
    在如今育兒理念日益科學先進,而且更新換代較快的時代,寶寶的早期教育和陪伴又尤為重要,帶娃方式也有不少改進。「上班式帶娃」已然成流行趨勢,讓老人子女都受益孟阿姨和老伴迎來了大孫女,老兩口樂得合不攏嘴。如今這種父母幫子女帶娃的方式,在眾多帶娃老人中已經是流行趨勢了,比那種全職媽媽、全職奶奶,或是奶奶姥姥輪流帶要受歡迎得多。至於有人說,這麼讓老人來回折騰多麻煩!索性住在一起不是更省事省力嗎?孟阿姨說:「不,堅決不能和子女住在一起!
  • 老人帶孫輩,子女要給「保姆費」嗎?
    曾經的「老人幫忙照顧孫輩、補貼子女」的中國傳統老觀念正在發生變化,小家庭和大家庭的獨立關係越發明朗,以往順理成章的親情關係如今卻演變出許多親情和金錢的矛盾……即日起,金陵晚報將連續推出「談錢傷不傷親情?」系列報導,講述小家庭和雙方父母之間的故事。您可以掃描二維碼,登陸金陵晚報官方微信留言,談談您的看法;如果遇到同樣的問題,您將如何處理?
  • 老人幫忙帶娃要給紅包錢嗎?
    差不多到春節,要準備紅包錢了,有些人會問,過年了應不應給家裡幫忙帶孩子的老人包紅包?對於這個問題,大部分網友都表示是應該給的。因為照顧孩子不是老人的義務,就算是聘請回來幫忙的保姆,我們都會在過年的時候給別人紅包,為什麼就不能給自己家老人一個紅包呢?網友們紛紛發表了自己的意見。「辛苦帶了一年的孩子,勞苦功高啊,保姆都有紅包,為啥不好好孝敬孝敬自家老人。」
  • 帶娃傷了多少姥姥的心?讓老人幫忙父母需做到這3點,子女多反思
    但是老人的付出有時候不僅不能得到回報,甚至還會受到子女的埋怨。姥姥幫忙照顧孩子,反遭女兒埋怨馮老太最近重新回到了自己生活了一輩子的家鄉,附近的老鄰居都問她怎麼突然回來了。馮老太的女兒大學畢業之後就在大城市落了腳,沒有再回來。
  • 老人要不要給兒女帶娃?隔代撫養很糟心,現在流行「隔代幫忙」
    如果能預知到將來給子女帶孩子的生活註定不會風平浪靜,何必給自己找不痛快?相信子女也不會期待這種生活狀態。2.自己的年齡、身體狀況帶孩子是一件十分勞心勞力的事,經常聽到有幫兒女帶孩子的阿姨抱怨,這帶孩子比下地幹活都累。
  • 聰明奶奶帶娃方式火了,誰說老人不會帶娃?這樣帶娃既輕鬆又開智
    這位奶奶帶的真不錯,這樣帶娃既輕鬆又開智。原來這位奶奶負責平時在兒子兒媳上班的時候幫忙照看孫子,而為了少讓孩子看電視或者電話,奶奶就想出了一個很好玩的遊戲。只見奶奶用不同的鞋擺成不同的形狀,而且鞋頭衝著不同的方向,有的是一隻鞋,有的是一雙鞋。
  • 為啥外婆帶娃要給錢,奶奶帶娃就天經地義?2個理由很現實
    有的夫妻就讓外婆來幫忙帶娃,而有的夫妻則是讓奶奶幫忙帶娃,同樣是老人帶娃,但待遇卻有很大不同。女兒2歲了,已經斷奶並且可以一整天離開媽媽了,茜茜就打算讓老人來幫忙帶娃,自己去上班,幫助丈夫減輕家庭負擔。
  • 幫子女帶娃,老人最擔心發生這幾件事,委屈寒心不在話下
    孩子出一點事,子女就開始各種埋怨,說老人沒給人家孩子照看好照看孩子的時候,難免會磕著碰著,即便是孩子的親媽帶孩子,也不敢保證孩子就一定不會發生點意外。正是因為老人帶孩子,會有一些考慮不到的方面,父母若發現孩子有一些陋習,不假思索就感覺是老人教壞的,從而把所有責任都推在老人身上。而老人帶孩子也是很害怕發生這樣的事。,所以說明智的子女在老人給自己帶娃的時候,他們會考慮老人的感受,平時也是很感謝老人幫忙帶娃,即便老人有哪些地方考慮不周,他們也不會埋怨,而是自己去教育孩子。這樣才不會讓老人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