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一大怪,姥姥帶孩子: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到底誰更愛孩子?

2021-01-09 依依媽媽說育兒

網上一直流行著一句話:「媽媽生,外婆養,爸爸回家就上網;外公天天菜市場,爺爺奶奶來欣賞。」

有人贊同有人反對,還有人笑出了眼淚,但也有人是真的心酸不已。

不知道別的地區是什麼樣子的,但在天津有一大怪現象,那就是「姥姥帶孩子」。

放眼望去,各大小區帶孩子的老人,基本上都是姥姥,那句打油詩可以說是非常貼切。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呢?

首先,對於姥姥們而言,女兒是一輩子的牽掛,是從小寵到大的小公主。都說嫁出去姑娘潑出去的水,正是因為這水潑出去了,才更加牽掛和不放心。再加上多少年來重男輕女的思想,生怕自己的閨女去別人家會受苦,所以姥姥們心甘情願地去給女兒帶孩子。

其次,對於女兒來說,姥姥帶孩子會比奶奶帶孩子讓這個家更和諧。畢竟兩代人的代溝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解決的,自己的親媽說兩句也無所謂,但換成了婆婆,一個不消息就是矛盾升級,輕則讓老公左右為難,重了就是離婚。

尤其是對於那些又生了女孩的家庭來說,姥姥帶女孩子怎麼也比婆婆有經驗。自古以來婆媳關係就很難搞,丈母娘看女婿卻是越看越順眼,不管從哪個角度看,姥姥帶孩子似乎都挺合適,也利於家庭團結。

前陣子看到一個帖子,就是關於「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誰更愛孩子的科學排序」,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大家議論紛紛,說什麼的都有。

這個帖子中的排序是:姥姥愛孩子>奶奶愛孩子>姥爺愛孩子>爺爺愛孩子

給出的理由是:

1、世界上最偉大的母愛就是媽媽對女兒愛,兒子可以撒手去讓他闖,但女兒永遠不會讓父母放心,因為她們屬於弱勢群體,姥姥會愛屋及烏對外孫更偏愛,所以姥姥隔代的愛最真切。

2、奶奶們大部分都沒有在帶娃,一是尊重兒媳婦的選擇,二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雖然她們也會因為孩子的事情和兒媳婦鬧彆扭,但對孩子還是很盡心盡力的,所以奶奶的愛也很深。

3、閨女是爸爸上輩子的小情人,姥爺對自己的小情人自然會給予超多寵愛,而姥姥幫忙帶孩子,姥爺也不可能閒著,會把女兒的孩子當成小小情人更加寵溺,因此,姥爺的愛不會少。

4、中國的傳統教育就是慈母嚴父,爺爺的愛表達的是最少的,不是不愛,是不善於言辭,實際上他們的愛很深沉,但因為跟奶奶是一起的,不帶孩子的接觸孩子就少,因此,爺爺的愛排在最後。

這個論斷引起了大家的不滿:

有的說,一派胡言,外婆和奶奶都一樣疼愛,現在年輕人都會惦量,哪邊條件好小孩就放在哪邊帶,相處久了自然更親切些,並不代表沒帶的就不疼愛,有些家庭本來就婆媳關係不好,跟孩子無關;有的說,什麼事情都不是絕對的,姥姥姥爺更愛孩子,還是爺爺奶奶更愛孩子?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情況,有的家庭是爺爺奶奶更愛孩子,有的家庭則是姥姥姥爺更愛孩子。總之,作為老人對隔輩孩子應該都是愛得,不要人為的硬要區分遠近;有的說,很多兒媳婦煩婆婆,和婆婆關係不好,孩子讓媽帶,奶奶想看看都難,另外一些兒媳婦怕媽媽挨累,孩子讓奶奶帶。不管誰帶,只要兒媳婦把良心安正,誰有時間都能幫忙,何況都是自己的孩子和雙方父母;還有的說,現在的媳婦有幾個喜歡和公公婆婆住在一塊兒的,都是想自己當家作主,想和他們的娘家人在一起,把公公婆婆家當成外人家。可是孫子是有血緣關係的,媳婦就是不喜歡和公公婆婆在一起,孫子還是和爺爺奶奶很親的。這是事實,誰也改變不了,這就叫血源關係。你姥姥姥爺再親,他也是外星人,不一樣就是不一樣!

最後這條評論我不敢苟同,也馬上被其他網友回懟了過去,這個網友表示:

你說的太迂腐,孩子和姥姥姥爺、奶奶爺爺都是有血緣關係的,從古到今就是孩子的姓氏要隨男方姓,那樣奶奶爺爺就覺得比姥姥姥爺家硬氣,所以他們大多數是不願意帶孩子的。他們就是想,我不帶孩子能咋地?反正隨我家姓,跑到天邊也改變不了。

再說丈母娘把女婿當半個兒子對待,當親媽的就放心的下,可婆家呢,把兒媳婦當外人,特別是那些惡婆婆家的媳婦,日子是最難過的。作為娘家媽,疼自己的女兒,只好幫女兒外孫、外孫女,免得女兒在婆家受惡氣,姥姥帶外孫(女)是實實在在、無怨無悔的,可奶奶帶孫子時,怨言和抱怨是沒完沒了的,總是要找藉口把孩子送到姥姥家去。

看到這個反對意見,再想想天津的姥姥們,確實心酸了。

其實,不管爺爺奶奶還是姥爺姥姥,都要盡到責任和義務,幫兒女度過這個坎。至於對誰親不對誰親,沒有實際意義,而配合默契,對誰都有好處,自己家還是以和為貴,都不要強勢,也就好了。

只有農村人才喜歡說姥姥帶大的孩子也是跟奶奶親,這種說法根本沒有根據,孩子跟誰近不是因為跟誰血緣關係近,而是誰對她好,誰為她付出的多,她就在心裡跟誰近,孩子們都不傻,你說呢?

今日話題:你認為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到底誰更愛孩子?你覺得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誰幫小兩口帶孩子更合適?對於此類問題,你家是怎麼解決的呢?歡迎一起來討論!

相關焦點

  • 奶奶爺爺和姥姥姥爺,誰更愛孩子?真正的科學排序,不無道理
    隨著2016年開始實施二胎計劃生育政策,再到前陣子專家建議開放三胎,網上有關「奶奶爺爺和姥姥姥爺,誰更愛孩子?」引起了當代父母和老輩人的熱議,之前傳言的「打油詩」「順口溜」又浮出了水面。比如「北京有一怪,生了孩子姥姥帶」,再比如從70代、80代、90代流傳到現在的「媽媽生,姥姥養,爸爸回家就上網,姥爺天天菜市場,爺爺奶奶來欣賞。」從這兩句話其實就能簡單看出來,姥姥姥爺帶孩子成了現如今的普遍現象,也是「隔壁親」的主力。可這些老人的內心深處也存在著「攀比心理」,都希望大孫女孫子覺得自己待她(他)更親,事實又是怎樣的呢?
  • 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誰更愛孩子?科學排序出來了,你想到了嗎?
    導語:在以前的社會,都是女人生完孩子之後由爺爺奶奶來幫忙照看,但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發展,以及人們的思想有了一個很大的轉變,現在可能大多數是由當姥姥的來帶寶寶,這也是一個比較常見的正常現象。其實有很多的人都會好奇,一般在孩子最鬧騰的時候是由姥姥照看的,在寶寶懂事之後就接回了奶奶家,其實當姥姥的是最辛苦的一個,那相對而言,姥姥姥爺以及爺爺奶奶,誰才更愛孩子一些呢?下面就跟我一起來看看吧。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誰更愛孩子?科學排序出來了,你想到了嗎?
  • 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誰會更愛孩子?科學排序已出來,你覺得對嗎
    媽媽生,外婆養,爸爸回家就上網,外公天天菜市場爺爺奶奶來欣賞,不知道的是你是否聽過這樣的一首打油詩,他描述了當今社會以姥姥帶娃為主導的一個社會潮流的現象,畢竟放眼望去,各大小區幫年輕人帶娃的這些身影,80%以上的比重都是老了。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誰會更愛孩子?
  • 姥姥,姥爺帶孩子親?還是爺爺,奶奶帶孩子親?
    公園裡,商場裡,廣場上,現在推著孩子散步,或者帶著孩子玩耍的老人,大部分都是姥姥,姥爺。爺爺,奶奶也有但是不多,我身邊的同事退休後很多都給女兒帶孩子了。是爺爺,奶奶帶孩子不如姥姥,姥爺嗎?我的答案是不一定,第一代獨生子女現在已為人父母,所以雙方老人都願意帶孩子,這是毋庸置疑的。為什麼姥姥,姥爺帶的多呢?因為孩子隨媽媽的多,特別是哺乳期孩子都是跟著媽媽的,新媽媽對自己父母的依賴和信任更多一些,在自己娘家媽媽面前想偷懶,想吃什麼,想做什麼,不用顧慮太多。
  • 「姥爺姥姥」招誰惹誰了?
    很長時間以來,男女結婚有了孩子以後,孩子喊老公的爸媽為「爺爺奶奶」,喊老婆的爸媽為「姥爺姥姥」或「外公外婆」。這本是一件天經地義無需辯駁的事。這樣的稱呼分配,一來它裡面蘊含的是中華文化的傳承,二來便於孩子從小分清誰是誰。
  • 姥姥姥爺都比爺爺奶奶對孩子親?科學排序出來了,和你想的不一樣
    隨著2016年開始實施二胎計劃生育政策,再到前陣子專家建議開放三胎,網上有關「奶奶爺爺和姥姥姥爺,誰更愛孩子?」引起了當代父母和老輩人的熱議,之前傳言的「打油詩」「順口溜」又浮出了水面。,生了孩子姥姥帶」,再比如從70代、80代、90代流傳到現在的「媽媽生,姥姥養,爸爸回家就上網,姥爺天天菜市場,爺爺奶奶來欣賞。」
  • 孩子是姥姥姥爺帶,長大卻和爺爺奶奶親,第一條理由就扎心了
    孩子是姥姥姥爺帶,長大卻和爺爺奶奶親,第一條理由就扎心了小玉從小是由外婆帶大,3歲那年媽媽為了送她上幼兒園就接到了身邊,之後很少去外婆家。沒想到這孩子長大之後就不愛去外婆家了,好幾次,媽媽都提出帶她去看看外婆,孩子都說不要,可是她爸帶她去爺爺奶奶家就很開心。媽媽難免心裡有些難過,我的孩子既然不和我的娘家人親,每次媽媽和朋友鄰居聊到孩子和外婆時,就會吐槽這孩子帶不親,外婆養了條「白眼狼」了。為什麼孩子由姥姥姥爺帶,長大卻和爺爺奶奶親呢?
  • 為什麼很多姥姥姥爺帶大的孩子,長大後卻和爺爺奶奶親呢?
    為什麼很多姥姥姥爺帶大的孩子,長大後卻和爺爺奶奶親呢?長輩幫忙帶孩子是生活中常見的事情,畢竟年輕人要奮鬥自己的未來,很難顧及到孩子,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就成了帶孩子的專業戶,在這其中就出現了一個問題,明明很多孩子是姥姥姥爺帶大地,為什麼最後卻和爺爺奶奶親呢?
  • 奶奶爺爺和姥姥姥爺,誰和孩子更親?有科學排序和你想的不太一樣...
    吃飯的時候看婆婆當著自己的面又平等對待兩個孩子,也沒戳破什麼,只是趁著休息日,收拾東西帶孩子回了娘家,眼不見心不煩。01.隔輩親,到底誰和孩子最親?在生活中,很多大人都喜歡逗小孩:你更喜歡去奶奶家還是姥姥家啊?
  • 姥爺姥姥為什麼叫成了爺爺奶奶?這樣叫好嗎?
    現在有些家庭的孩子把姥爺姥姥叫成了爺爺奶奶,到底是時尚還是社會的進步?這種情況多發生在新婚家庭就住在女方父母家附近,多是由女方懷孕就經常往返住在娘家,生產時也是娘家照顧的最先最多,孩子出生被姥爺姥姥一直照顧著。男方父母距離新婚夫妻住處遠兼顧不到。
  • 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誰帶娃更好?區別很大,別不在意
    請保姆吧,新聞上整天報導虐童事件,寶寶那麼小交給誰能放心?那麼唯一的兩全其美之策就是:請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幫帶!然而,作為新手父母,請爺爺奶奶還是姥姥姥爺幫帶娃一定要事先考慮清楚,因為兩方父母幫忙帶娃結局可能完全不同。為什麼這樣說呢?咱們先來看一看奶奶和姥姥在生孩子這個事情上態度有哪些不同吧!
  • 「媽媽生,姥姥養,爺爺奶奶來欣賞」為何現在都是姥姥帶孩子呢?
    下樓抱著娃轉轉,大部分抱著孩子的都是姥姥而不是奶奶,甚至都流行起了這樣的一句話說「媽媽生姥姥養爺爺奶奶來欣賞",那麼奶奶到底哪兒去了呢,一起來跟小編看看吧。「媽媽生,姥姥養,爺爺奶奶來欣賞」為何現在都是姥姥帶孩子呢?1、為了有效避免婆媳間的矛盾。
  • 小時候被姥姥帶大的孩子,憑什麼長大後就得和爺爺奶奶親?你配嗎
    因為婆媳相處不和等原因,越來越多的女性選擇讓親媽幫忙帶娃。但隨之而來的還有一種聲音,說「姥姥姥爺帶孩子最吃虧,反正將來孩子還是和爺爺奶奶親」。誰聽到這話不生氣啊!不過這話說的真的有道理嗎?他一聽更難受了,說「我們在一起過的日子多好啊,咱們三個過得好好的,他們來接走我幹啥?」網友C:從小在姥姥家長大,爺爺奶奶家很少去,現在和爺爺奶奶也不親。說什麼「姥姥帶大的孩子都和爺爺奶奶親」,都是胡扯!只有不懂得感恩的孩子才會那樣,大多數的孩子心裡都是惦記著姥姥姥爺的。
  • 當爺爺碰上姥爺,奶奶遇到姥姥,「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在英語裡怎麼...
    當爺爺碰上姥爺,奶奶遇到姥姥,中文好辦~BUT 在英語裡該怎麼區分?哈哈 一起來看看爺爺奶奶VS姥姥姥爺的英語表達04:51來自眼睛哥爺爺、奶奶、姥姥、姥爺A:I was very close to my grandma.
  • 明明姥姥更疼孩子,為什麼還是和奶奶更親近?孩子的話讓媽媽心酸
    孩子的回答太戳心樂樂上了幼兒園以後。回姥姥家的次數屈指可數,這天姥姥過生日,媽媽特意把樂樂帶過去,和姥姥好好親近親近。小姨問樂樂「爸爸和媽媽你更喜歡誰?」樂樂回答:「喜歡媽媽。」大家頓時都笑了。小姨又問:「那奶奶和姥姥你更喜歡誰?」樂樂思考了一下說:「喜歡奶奶。」小姨看了一眼姥姥,不知道如何接話,媽媽溫柔地問樂樂:「那樂樂為什麼喜歡奶奶呢?」
  • 孩子是姥姥帶大的,為什麼和奶奶更親?3個原因揭露真相,很現實
    如果夫妻有一個人辭職在家照料孩子,就更加承擔不起這份經濟壓力。所以就有越來越多的寶寶,在兒時交由奶奶或者姥姥照顧。即使現在姥姥也加入了帶娃大群裡,可每當問起孩子是和奶奶親,還是和姥姥更親時,依然有孩子會說和奶奶更親近。
  • 孩子是姥姥帶大的,為什麼和奶奶更親?3個原因揭露真相,很現實
    如果夫妻有一個人辭職在家照料孩子,就更加承擔不起這份經濟壓力。所以就有越來越多的寶寶,在兒時交由奶奶或者姥姥照顧。即使現在姥姥也加入了帶娃大群裡,可每當問起孩子是和奶奶親,還是和姥姥更親時,依然有孩子會說和奶奶更親近。這種情況並不不是個例,網友李女士就說,自己的兒子雖然從小由姥姥帶,但是接回自己身邊以後依然和奶奶更親近,究竟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 姥姥帶大的和奶奶帶大的孩子,都跟奶奶親嗎?聽聽這3個人的回答
    這是很多姥姥幫忙帶外孫發出的感慨!他們覺得孩子小時候,誰帶就跟誰親,但是等孩子長大了,就會跟奶奶親。在一些人看來,姥姥帶孩子,就是出力不討好的事。帶外孫,有的還出錢出力,​孩子如果磕著碰著,孩子奶奶那邊還會責怪。其實付出不怕,最讓姥姥姥爺難過的是:孩子長大以後,跟姥姥家不親,跟爺爺奶奶家的親戚走得近。有的奶奶就聰明了,她們覺得孩子給外婆帶,自己就省事了。
  • 「你愛奶奶還是姥姥?」大部分孩子都這麼回答,答案中藏著心酸
    這主要是因為現在不少父母都是把孩子往爺爺你奶奶家送,很少會送去姥姥姥爺家,畢竟確實也就像孩子們認為的那般,姥姥姥爺也有自己的孫子要照看,所以不太敢再麻煩他們。這樣一來,孩子們與爺爺奶奶相處的時間久了,自然也就覺得爺爺奶奶要比姥姥姥爺來得親切。
  • 奶奶帶孩子和姥姥帶孩子,這些區別非常明顯,諷刺但也現實
    她們不僅是經驗豐富的老人,而且還非常的疼愛孩子,這對於孩子來說是最為合適的照顧人選,可是雖然同樣都是疼愛孩子的,其中奶奶帶和姥姥帶孩子還是存在著區別的,看看你家是不是?帶娃觀念不同奶奶帶孩子是希望孩子能夠和自己更親近,平時也會給孩子灌輸一些爸爸上班辛苦,將來長大了要回來好好的孝順爸爸等一系列的思想。而姥姥帶孩子自然是會告訴孩子,當初媽媽生你的時候是多麼多麼的不容易,以後一定要聽媽媽的話,不能傷了媽媽的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