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姥姥姥爺帶大的孩子,長大後卻和爺爺奶奶親呢?
長輩幫忙帶孩子是生活中常見的事情,畢竟年輕人要奮鬥自己的未來,很難顧及到孩子,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就成了帶孩子的專業戶,在這其中就出現了一個問題,明明很多孩子是姥姥姥爺帶大地,為什麼最後卻和爺爺奶奶親呢?
首先,俗話說「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作為自己的外孫子和外孫女很多時候在別人眼中還是一個外人的身份,人們偶爾就會拿孩子開玩笑,說孩子為什麼不回你家啊,這是你姥姥姥爺家,你爺爺奶奶家才是你家,回去找你爺爺奶奶去吧這樣的話語,這樣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覺得自己是外人的存在,家長看似看玩笑的一句話,孩子確實不能正確的理解,畢竟年齡有限,孩子的思想也有限。
其次,作為姥姥姥爺幫忙帶孩子,基本是負責上學前的照顧,等孩子上學後就成了父母帶,孩子就回到了父母的身邊,作為孩子的爺爺奶奶更多時候要和子女生活在一塊,這是多年的傳統,這時候接觸孩子最多的還是爺爺奶奶,因為孩子在小時候的記憶是很弱的,而且忘記得很快,很容易把姥姥姥爺的好忘記,爺爺奶奶接觸孩子的時候孩子已經長大一些了,有了自己的記憶和判斷,爺爺奶奶的好也就更容易被孩子記住,因此,孩子也就更和爺爺奶奶親了。
很多人對於孩子的這種現象認為是孩子偏心或者是家人的有意為之,實際上出現這樣的結局,很多時候還是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就比如說別人的玩笑說辭和自家人的開玩笑,這都是導致此現象發生的根源,並不是孩子不和姥姥姥爺親,想要孩子和自己親,一定要去儘量的規避這些問題,不然,等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很難去改變固有的思想。
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