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學會包容,告訴他們父母也不是完美的

2020-08-28 南風暖夏夜


學會包容: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也沒有一個人是故意不完美的。家庭成員之間,是需要相互包容的。不單單是父母學會包容子女,孩子也一樣要包容父母。因為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

愛一個人,需要欣賞對方的優點,也應該能包容對方的缺點。我們欣賞孩子優點的同時,也要學會包容孩子的缺點,相反,父母不能只教會孩子欣賞優點,更為難得的是教會孩子包容。首先就是要包容父母。

互相包容,教會自己與孩子,父母與子女是一場非常難得的緣份,塵世一場,都不足百年,在這好時光,學會享受彼此帶來的快樂,而不是去計較那些不愉快。(個別極端父母和子女,不在本文之列)

學會在包容中,有自己的見解。包容不代表接納,不代表事事認可,包容是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喜愛水的柔軟活潑,也接納有石頭這樣的存在,你喜愛蒼天大樹,也接納有苔蘚這樣的存在。世界萬物的存在不以你個人意志而轉移;但你能夠以一顆良好的心態去面對。

父母也不是完美的,同樣孩子也不是完美的,要彼此明白。父母要讓孩子明白,我們愛你,但不證明我們完美無缺;更要教育孩子,你同樣也不是完美的。

學會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優點,也同知道自己的缺點。這樣才能更加相互融洽的生活。教育從來不是一個單方面的問題,不論是教育者,還是受教育者。都要在相互配合的情況下,才能完成更美好的目標。

不要專注於與父母,與子女的鬥爭,專注於自己。不僅是讓自己學會,而且讓孩子學會。你專注於孩子的缺點,其實就是在無形的放大其缺點。有時你會發現,也許不在注意了,不知什麼時候,孩子的缺點不見的。可以告訴孩子,但不可以嘮叨。學會包容孩子的缺點。畢竟,父母身上也會有不少的缺點,你包容了子女,相反,他們也會學著包容你。

為自己負責。父母與子女之間沒得選擇,然而無論這是怎樣深重悠長的緣分,都不能掩蓋這個事實:你們是獨立個體,必須為自己的命運負責。

學會包容,不僅僅是家庭之間會更加和諧,也能更加學會生活,並從中懂得快樂。包容更是一種人生修養,父母學會了,孩子就懂得了,包容是一種難得的人生境界。

相關焦點

  • 父母不是超人,教育的力量就隱藏在對待孩子的真實中
    因為孩子會有自己的性格和人格,他們的成長環境不同,對不同教育方式的反應自然也會不同。在做完美父母之前請先做真實的父母,要承認自己優缺點,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會犯錯,有的時候在要求孩子之前,那些條件可能自己也會做不到。
  • 想讓孩子聽話,家長要學會「贏得」孩子,而不是「贏了」孩子
    而兩位家長的共同點之二,就是她們自以為的好,並不是孩子心裡能夠接受的安排。喬英子也好,錢三一也罷,他們都是家庭生活中,一句「這都是為了你」的受害者,儘管剛開始的時候他們都比較聽話,可是隨著喬英子的自殺,錢三一對母親態度的淡漠,這就已經為母親和孩子兩人之間的關係,抹上了悲哀的色調。
  • 完美教育不可取,學會接納孩子的不完美,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成長並非是孩子的專屬,我們每個成年人都在不斷的成長中進取,所謂的學無止境就是這個道理。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同樣如此,很多的家長在望子成龍的心態驅使下,對孩子的要求過於嚴格,而忽略了孩子本身,近年來某某高中生跳樓、某某小學生焦慮等事件頻發,就已經明確的告訴我們了,完美教育並不可取。
  • 孩子幼兒園被欺負,父母學會4個妙招解決,別只會讓孩子告訴老師
    孩子幼兒園被欺負,父母學會4個妙招解決,別只會讓孩子告訴老師有的家長沒有足夠的耐心,沒有認真的聽孩子傾訴,話說了一半就打斷了,不由分說就指責自己家孩子的不是,這樣會阻斷孩子的分享欲望,覺得自己的爸爸媽媽不理解自己,在外受的委屈和父母說了更委屈,可能會逼迫孩子尋找新的渠道去發洩情緒。
  • 父母為孩子營造完美的童年,可能是孩子的負擔,不用過度追求完美
    似乎現在所有的家長都在追求前衛的教育理念,給孩子更多的自由、更好的物質、完美的父母關係、不對孩子進行過高的要求……但也正是這樣爭先做「好父母」、拼盡全力、精疲力竭的父母,讓他們的孩子變得無處可依、焦慮。
  • 父母教育孩子,要學會適當發放手,鍛鍊他們獨立自主的能力
    尤其是孩子入學後,也會為他們安排許多的課外輔導,為了他們能夠專心地學習,父母總會把孩子其他事情做好。導致許多孩子對於學習沒有多大的興趣,平時上課也沒有多少作用。而且孩子很多事情都不會做,離開父母生活都不能自理,從而導致他們出現自卑的情緒。
  • 成功人士容易培養出「學霸」孩子?不是父母優秀,是教育理念不同
    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足夠重視,=同時否採取了正確的方法等等,那麼孩子出人頭地的機率就要高很多。那麼到底怎樣才能培養出「學霸」孩子呢?並且在學習過程中,他們總能找到捷徑,那麼這樣的孩子,學習成績自然不會差到哪去。就算家長沒有給他們一個良好的學習條件,他們還是能夠抓住課堂45分鐘,獲得知識和好的分數。其次,家庭氛圍的引導如果你的孩子很一般,那也不用著急,你可以好好引導他。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有良好的家庭氛圍,父母需要給予正確的引導。
  • 接納父母的不完美,是孩子成長的必修課
    世界上最讓人難過就是,年輕時耍脾氣給他們看,年齡大了知道做父母不易,於是追悔莫及。諒解父母的不完美吧,餘生請好好珍惜愛你的他們。好友前段時間產下二胎,兒女雙全的她突然對做父母有了很多感悟,於是給我打電話,說道:「我不是一個善於和父母溝通的人。從前我們去一個地方,坐什麼車,都會有爭執。當我成為孩子的母親後,漸漸理解了父母。對抗式的溝通,永遠是無效的。」
  • 致父母:早點教孩子「學會拒絕」,比「學會分享」更重要
    、懂得包容、乖巧聽話的「好孩子」的時候,千萬別忘了,學會說「No」更重要!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雖然我們要孩子尊老愛幼,孝親敬長,懂得禮讓,但並不是告訴孩子毫無底線地讓步。在懂得謙讓的同時,我們也要讓孩子明白,拒絕不是不禮貌的行為,而是聽從內心的選擇。
  • 高考頂替現象頻出:父母學會給孩子做顧問而不是控制
    而對於這種事情就需要父母和老師共同努力,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意識,讓他們理解控制,學會控制,但同時做父母的還應該減少自己的控制。當培養孩子的控制意識的時候我們要知道朝著責任感,自我發展以及學會努力的方向發展。在這個階段,父母應該知道博弈論中的零和遊戲,當他們培養自己孩子的控制意識時還應該理解孩子的成長應該是全面發展的,而非所謂的線性成長。
  • 學會應對孩子叛逆,是父母自我提升的必修課
    在劇中一對父母的教育方式一度成為熱點,而夏東海爸爸是一個優秀的教育者。作為爸爸,他以身作則、包容孩子的缺點、挖掘孩子的優點、尊重孩子的意願與想法。他說:每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有自己的小秘密有時候,他不願被別人知道,往大了說,尊重隱私權,往小了說,一個孩子得不到尊重,她怎麼能學會尊重別人呢?
  • 不著急替孩子的一生下結論,耐心和包容助他們找到屬於自己的藍天
    家長的耐心和包容,是教導孩子改正錯誤的最強工具很多時候家長都會憑藉自己的經驗去教育孩子,不管是曾經的經歷還是從書上或者網上看來的育兒經,這些教育經驗雖然大多數都是正確的,但未必適合自己家的孩子。孩子的調皮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是因為有天馬行空的想法,而且勇於付諸行動,家長需要做的是鼓勵他們的想法,但可以修正他們的行為,告訴孩子,怎麼做才能在安全和正確的範圍內實現自己的想法。
  • 當父母強求的「完美」,成了孩子的「枷鎖」,他的人生已然偏了
    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但是很多的父母卻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完美的人。為了他們的期望,這些父母對孩子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嚴格,處處希望孩子能夠做到讓所有人滿意。但是這種行為真的可取嗎?父母的所謂期望對孩子來說真的是好事嗎?
  • 接納孩子的不完美,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在孩子眼裡,父母是完美的,而在父母眼裡,孩子是有缺點的,完美的孩子則是別人家的孩子。所以提出幾點說明要求,讓大家認清自己得孩子第一點,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孩子我表哥有一個要好的朋友,他兒子是我們這個城市去年高考的狀元。大家都認為這個孩子是完美的,有好的成績,理解,慷慨,孝順父母,禮貌待人。
  • 孩子有缺點?有父母選擇糾正,有父母選擇包容,其實還有更好的辦法
    S先生曾告訴我說,他不想要孩子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怕他像自己的媽媽一樣,因為自身的經歷,把孩子從一個極端,教育成了另一個極端。是啊,「教育下一代」這件聽上去神聖而又重要的使命,卻連一個統一的標準都沒有。僅僅是「挑食」這件事,在S先生的姥姥那裡是非常嚴重的缺點,可在S先生的媽媽這,卻被完全忽略。
  • 學會挫折教育 不做「割草機父母」
    學會挫折教育 不做「割草機父母」  如何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是一個世界性話題。當許多中國家長為過度保護孩子、寵出脆弱的「溫室花朵」自責時,西方家長也在為同樣的問題發愁。  保護孩子免受挫敗是父母的天性,但這樣做不利於培養孩子的自尊心,可能讓他們將來吃大虧。美國《赫芬頓郵報》近日刊文,探討了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允許孩子失敗的父母,培養的是讓孩子終身受益的情感技能和品質:堅持不懈、自信自控、專注、有耐心。」兒童心理學教授基姆·梅特卡夫告訴《赫芬頓郵報》。
  • 普通父母VS智慧父母,9張圖告訴你如何教育出優秀孩子
    誰都不是天生的「完美父母」,但教育孩子的路上,必定伴隨不斷地學習。往前邁出的每一小步,都是孩子走向優秀的一大步。教育,像一場闖關遊戲。穿越一個又一個關卡,每一關都為難,每一關又都飽含喜悅。做智慧型父母,才能和孩子一起,輕鬆迎戰每一道人生關卡。以下九張圖,讓你get到智慧型父母的秘訣。
  • ​父母在孩子面前吵架有點狠?也許廢掉一個孩子,從完美父母開始
    你看,就這麼小的事情,就掀起了家庭矛盾,況且父母又想在孩子心目中保留最完美的印象,冷戰也只是彼此不說話,但是你以為冷戰就真的傷害不到孩子嗎?事實證明了我到底錯的有多麼離譜,孩子對於情緒的感知是非常敏銳的,父母的喜怒哀樂,哪怕僅僅只是不高興,孩子都能感覺到,進而孩子會下意識的討好,也有些孩子會下意識的疏離,這是父母想要的結果嗎?自然不是!
  • 孩子,別把父母的包容當作任意踐踏的理由
    孩子,別把父母的包容當作任意踐踏的理由文:我是素顏除了像《安家》中房似錦的奇葩娘,還有《歡樂頌》裡樊勝美的娘之類極個別的父母朋友很是沮喪,她無底線地對兒女付出關愛,回報她的,從來不是報恩,而是從來不間斷的報怨,兒女要麼嫌棄做得不夠,要麼嫌棄做得多餘。反正如何做,都不能如兒女所願。
  • 普通父母VS智慧父母,9張圖告訴你如何教育出優秀孩子!​
    誰都不是天生的「完美父母」,但教育孩子的路上,必定伴隨不斷地學習。往前邁出的每一小步,都是孩子走向優秀的一大步。教育,像一場闖關遊戲。穿越一個又一個關卡,每一關都為難,每一關又都飽含喜悅。做智慧型父母,才能和孩子一起,輕鬆迎戰每一道人生關卡。以下九張圖,讓你get到智慧型父母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