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人在江湖走,哪能不溼鞋?同樣,擺脫父母庇護的孩子,在外不可避免的要與人發生矛盾,或是被人欺負,或是不受人待見,接受冷嘲熱諷,處境十分的尷尬,內心也感到極度的不愉快。每當遇到類似的情況,家長的處理方式各有不同。
孩子幼兒園被欺負,父母學會4個妙招解決,別只會讓孩子告訴老師
錢女士的女兒甜甜已經上幼兒園大班了,平時放學回家路上總是積極和媽媽分享學校發生的趣事,錢女士則專注於做一個傾聽者,看著女兒手舞足蹈的比劃,臉上笑容洋溢,作為媽媽內心十分歡喜。
周五的下午,幼兒園接上女兒,錢女士就發現甜甜不同往常,情緒顯得有些低落,女兒直接告狀,說在幼兒園裡有小朋友欺負她,上廁所的時候還揪著她的頭髮不放。寶媽聽了心裡為之一震。
接著問女兒,除了揪頭髮,她還做了什麼?甜甜略顯氣憤的說那個欺負她的人是個女孩子,名字叫楊某某,她還往別的小朋友身上吐口水。錢女士心想,這個楊小朋友看來不止欺負了自己的女兒,出現粗魯行為已不是一兩日,可能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因此錢女士用4個妙招輕鬆解決了。
首先,錢女士告訴甜甜欺負她的小朋友行為是錯誤的,但可能別人也不是故意的,慢慢緩解孩子的負面情緒;第二,她告訴甜甜,再遇到類似的情況,要大膽大聲的說&34;,不要當&34;;
第三,錢女士向學校老師反饋了情況;最後,在等待學校解決問題的同時,錢女士還通過家長聯繫方式找到了那個小女孩的媽媽,作進一步溝通交流,最終化解了問題。
如果遇到孩子在學校被欺負的情況,父母怎麼處理?像錢女士一樣,把4個妙招記心裡,遇事輕鬆解決。
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家長的哪些處理方式可能會傷害到孩子?
有的家長沒有足夠的耐心,沒有認真的聽孩子傾訴,話說了一半就打斷了,不由分說就指責自己家孩子的不是,這樣會阻斷孩子的分享欲望,覺得自己的爸爸媽媽不理解自己,在外受的委屈和父母說了更委屈,可能會逼迫孩子尋找新的渠道去發洩情緒。
進而因此染上網癮,或者沉迷遊戲不能自拔,或者處處與父母對抗,影響了學習成績,也使性格變得偏激。家長要給孩子一定的成長空間,包容孩子的錯誤,也要教會孩子懂拒絕。
孩子幼兒園被欺負,家長的處理小妙招有哪些?
1.教育孩子反抗方式
孩子的內心純良,他們沒有足夠的判斷力來區分怎樣才算是欺負,儘管如此,在幼兒園中,小朋友來自不同的家庭,脾性千差萬別,你不欺負別人,難免不被人欺負,因此讓孩子學會反抗很重要。家長可以告訴孩子,被人搶物件或者推搡時,可以大聲的表達自己的所受、所感、所需,聲音大可以震懾欺負人的小孩,同時可以引起老師的注意,化解矛盾。
2.預防被欺負
自古弱者被強者欺負,除了帶著孩子積極鍛鍊身體,練就強健的體魄,不至於在身形上與其他同齡人拉開差距,跟上常人的正常發育速度之外,家長也要教育孩子為人處事的態度,小朋友之間總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孤立某個人,不妨讓孩子多交一些親和有愛的朋友,在遭遇暴力時,學會躲避,保護好自己。
今日互動話題:當孩子在校被人欺負時,父母應該如何正確的處理?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