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找老師解決?李玫瑾提醒:可能「毀」了孩子

2020-12-15 小天寶大玉兒

涵涵今年剛上幼兒園,上學還沒一個星期就受到了來自同班同學的欺負,那天媽媽接孩子放學,涵涵頂著頭頂上的一個大包走出學校,明顯的有哭過的痕跡,看到媽媽,涵涵撲倒媽媽懷裡委屈地哭了起來。

看到這一幕,媽媽的氣一下子就竄了上來,既心疼,也生氣,很想找老師討一個說法,也想找那個同學的家長,但是涵涵說:媽媽,我想回家。抱著孩子回家的路上,媽媽心疼不已,看著孩子哭,心裡也非常的難受,同時也很生氣。

回到家後,媽媽讓涵涵一五一十地講了一遍事情發生的過程,就是因為涵涵沒有把滑滑梯讓給那個小朋友,所以那個小朋友就拿起石子投到了涵涵的腦門上。

經歷過這次事情,涵涵媽媽意識到了校園欺凌的嚴重性,她告訴涵涵不要怕,如果有下一次勇敢的打回去,媽媽支持你!自己不要惹事,也不要欺負別的同學,更不要害怕老師的責罵,如果有人欺負你,一定要反抗,爸爸媽媽永遠都在你身後。

對於校園欺凌這件事,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研究的李玫瑾教授說:讓孩子打回去,我支持!不要只讓孩子告訴老師、忍讓,這都是在毀孩子,而打回去、反抗才是最好的解決問題的方式。

一、為什麼孩子被打找老師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很多父母和我的心思應該是很像的,孩子在學校,老師就是學生的權威。自己又不能時刻在孩子身邊,孩子被打找老師為自己主持公道,應該是最容易想到的辦法,但事實並非如此。

1、老師並不能給受欺負的同學最強烈的安全感

改變孩子受人欺負的本質是要讓孩子變得強大,讓別人不敢欺負自己的孩子,而不是告訴老師,老師並不能給孩子強烈的安全感,不能無時無刻的在課下在上下學的路上護送著那個受欺負的同學,所以,最關鍵的還是家長要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和力量,讓孩子學會反抗、還擊,這才是最重要的,也才是解決問題最好的辦法。

2、有可能越告訴老師就越受欺負

當孩子受了欺負告訴老師時,老師也只能是在課上或是課下批評一下那個欺負人的同學,嚴重時也只能是通知一下他的家長,讓他的家長對他進行教育,並不能對他怎麼樣,然後告訴挨欺負的同學離他遠一點,這種嘴皮子上的教育對於欺負人的同學並沒有太大震懾力,反而會讓他們更加反感:你竟然敢告訴老師,還把家長請來。然後就會變本加厲的欺負他,所以,受了欺負告訴老師其實並沒有改變本質,即使不受這個人欺負,將來有可能還會受別的同學的欺負,關鍵是還是要讓他人不敢欺負自己,這才是最重要的。

二、那孩子應該怎麼做?

1、打回去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其實家長挺擔心孩子會受到傷害的,那除了社會上的傷害,家長最大的擔心就是在學校裡了,如果孩子在學校裡受到其他同學的欺負時,我們要堅定地告訴孩子不要怕,反抗,打回去!

這個時候,家長不要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說什麼忍一下或者是告訴老師了,孩子在學校受到了欺負,這對於孩子來說,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恐懼的事情,如果家長不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只是一味地讓孩子忍、讓孩子退步,讓孩子告訴老師,那麼那些欺負人的同學就會變本加厲,家長這就是在縱容暴力,縱容別的孩子欺負自己的孩子。我們要告訴孩子這是進行正當防衛,自己一定不能欺負別人,但也堅決不能被別人欺負,打回去,我支持你!

2、說出來

有的孩子在學校受到欺負後,他們不敢說,不敢跟家長說,也不敢跟老師說,只是默默的忍受著,就算家長發現了詢問他,他也是堅決不說,如果家長問急了,他們還會煩、哭。這時如果家長沒有做出實際的行動,打開孩子的心扉,那麼受欺負也許就會變得一發不可收拾,當出現這種情況時,我們要告訴孩子勇敢的說出來,不要怕,爸爸媽媽永遠都是她最堅強的後盾,我們要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讓孩子勇敢地表達出來內心的恐懼。

三、家長在引導孩子的時候要注意哪些事情?

1 、家長教會孩子勇敢的說「不」

家長要教會孩子勇敢的說「不」,這對培養孩子的性格來說非常重要,無論是面對哪種情況,孩子都能夠的勇敢的提出拒絕,當然不是說培養孩子任性的性格,只是無論是在學校裡還是將來到社會到,這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性格,我們不能總是告訴孩子要善良、溫柔、忍讓、同意、服從等等,這些表現是建立在一定的條件基礎上的,是以得到別人的尊重為前提的。

2、家長要教育孩子不欺負他人,同時也不能被他人欺負

說得輕鬆一點是孩子在學校裡受了欺負,說的嚴重一些,這有可能就會演變成校園欺凌。現如今,校園欺凌發生的事件並不少見,有時付出的有可能是生命的代價,然而這種慘劇的發生一定離不開家長、老師和學校的的疏忽教育。

首先,作為家長我們要教育自己的孩子無論什麼時候都不可以欺負他人,不可以以強欺弱,一定要尊重他人,其次,我們更要教育自己的孩子不欺負他人的同時,也一定不能被他人欺負,受到欺負的時候不要忍讓,要學會反抗,要告訴爸爸媽媽,不要憋在心裡任人欺負。

3、家長要教育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面對危險和校園欺凌,其實家長最應該做的就是提前讓孩子養成一個強壯的身體,加強孩子的體育鍛鍊,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容不得別人欺負。

作為家長我們不可能一直陪伴保護著我們的孩子做他們的保護傘,如果孩子在外面的受到欺負、遇到困難,難道他們就只能哭、忍讓、不敢反抗嗎,一定不能,家長要教會孩子學會辨別危險以及當他們遇到危險和欺負時應該怎麼做。

關於孩子在學校被欺負,家長教孩子找老師這件事,為什麼孩子被打找老師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那家長應如何引導孩子,您有什麼好的看法,歡迎分享說出你的觀點。

相關焦點

  • 李玫瑾:你是在「毀」孩子!孩子在學校被欺負,教他去找老師?
    學校霸凌存在很多學校內,很多孩子都難以避免被欺負,家長也都會有這個擔心;那麼有很多家長就有一個疑惑,當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被打了,應該怎麼做?很多電影和實際生活都在告訴我們,一昧的忍讓只會讓「施暴者」變本加厲;完全解決不了問題。告訴老師,也不能得到完美的解決,遇到不負責的老師,事情只是一拖再拖,甚至還會反過來斥責學生,為什麼不欺負別人專門欺負你啊?
  • 李玫瑾孫女在幼兒園被欺負:孩子,如果有人打你,請務必打回去
    李玫瑾:跟孩子做情景遊戲孩子都喜歡玩遊戲,所以在遊戲中"套話"最是容易了。著名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專門給孩子還在上幼兒園的父母,錄過這麼一段視頻,告訴家長怎麼在遊戲中得知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
  • 孩子被老師欺負!怎麼知道幼兒園發生的事?李玫瑾:做一個遊戲
    文|凝媽2020年9月26日,呼和浩特一家長劉先生發現孩子身上有3個明顯針眼,孩子說是被幼兒園老師所扎,班裡還有其他孩子被扎過。劉先生提醒其他家長也檢查一下孩子,截止9月28日,共有8名家長發現孩子身上有針眼。
  • 李玫瑾對話俞敏洪:孩子被欺負家長要出頭嗎?
    很喜歡李教授的這3個觀點,很多父母在遇到自己孩子被欺負時,直接就上去替孩子出頭,讓孩子認為自己在外邊一點都不能吃虧,一旦吃虧就要想辦法找回來,這樣的孩子走上社會後往往也是不肯吃一點虧。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一句話:孩子的問題一定是滯後的。的確,孩子幼年時期,少年時期沒有教育好,到了青年時期出現各類問題也就很正常了。
  • 李玫瑾教授:害怕孩子被欺負,就從小培養他「不好惹」的實力
    我們突然意識到,孩子被欺負這個問題,真不是說小孩子的事情,好解決那麼簡單,一句打回去解決不了任何問題,也有可能對孩子造成更大的傷害。但是不打回去,也不能變成軟柿子被人捏啊,到底應該怎麼辦?李玫瑾教授斬釘截鐵的說:「打回去」,但是同時李玫瑾教授補充說,但是孩子要有正面反抗的能力,如果實力相差懸殊,還是要選擇先保護好自己,避免更嚴重的傷害。所以,李玫瑾教授在節目中給出了更科學,有效的解決方法。要想孩子不被欺負,一定要培養孩子這三種能力。
  • 想知道孩子在幼兒園發生了什麼?李玫瑾:很簡單,跟孩子做個遊戲
    其次,找機會,詢問孩子是否願意跟自己玩一會。當孩子回答&34;的時候,就可以順勢跟孩子玩&34;的遊戲,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了。不知情的老師回過頭來,只是善意提醒女兒要站穩,女兒委屈,那個推人的小女孩卻一副得逞的挑釁眼神。
  • 孩子在校被欺負,你還在教「告訴老師」?聽聽李玫瑾教授怎麼說
    是告訴孩子不要惹事,忍一時風平浪靜?還是讓孩子一定要還手?或是找老師幫忙解決?中國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就在《開講了》回答過這個問題:孩子被欺負了被打了該怎麼辦?李玫瑾認為家長應該支持孩子「打回去」。孩子在學校裡難免會遇到矛盾,出現爭吵打仗的情況,如果對方經常沒有理由的欺負孩子,家長應該告訴孩子,先與對方講道理,假如對方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改正,那麼事情就得以解決。
  • 孩子被欺負,「打回去和告訴老師」都沒用,聰明爸媽這麼做
    01李玫瑾:跟孩子做情景遊戲孩子都喜歡玩遊戲,所以在遊戲中"套話"最是容易了。著名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專門給孩子還在上幼兒園的父母,錄過這麼一段視頻,告訴家長怎麼在遊戲中得知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首先,孩子到家後,家長不要表現得情緒很激動或很焦慮,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得到放鬆,為我們下一步的行動做好鋪墊工作。其次,找機會,詢問孩子是否願意跟自己玩一會。當孩子回答"願意"的時候,就可以順勢跟孩子玩"學學幼兒園"的遊戲,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了。具體做法:"我們今天學學幼兒園,你當老師,我當寶寶,好不好?"
  • 孩子被欺負,忍著還是告訴老師?看看李玫瑾教授是怎麼教孫女的
    面對這種情況,到底要怎麼處理,才能既不傷害孩子們在學校的情誼,又能好好地保護自己的孩子呢?是讓孩子忍著,或者只是告訴他,讓他去「告老師」,通過老師的力量,來解決問題?還是讓孩子打回去,在第一時間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呢?
  • 孩子幼兒園被欺負,父母如何處理?4個妙招解決"幼兒園暴力"
    對於每個孩子來講,他都需要面臨跟父母短暫分離的考驗。或許有些孩子在家中被父母寵愛慣了,過於依賴父母。可能就容易受到別人的欺負,那麼家長在面對孩子被欺負時,正確的做法又應該是什麼呢?鄰居家的孩子冰冰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冰冰性格溫和,在家裡也是乖乖巧巧,但對於去幼兒園上學這件事情,孩子卻反常地表現出了明顯的抗拒。
  • 孩子被欺負,「打回去和告訴老師」都沒用,聰明爸媽這麼做
    著名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專門給孩子還在上幼兒園的父母,錄過這麼一段視頻,告訴家長怎麼在遊戲中得知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首先,孩子到家後,家長不要表現得情緒很激動或很焦慮,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得到放鬆,為我們下一步的行動做好鋪墊工作。其次,找機會,詢問孩子是否願意跟自己玩一會。當孩子回答&34;的時候,就可以順勢跟孩子玩&34;的遊戲,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了。
  • 孩子被同學欺負怎麼辦?李玫瑾教授:讓孩子告老師就是在毀孩子
    雖然家長對於孩子極盡所能進行保護,但是在其上學後,還是無法避免孩子可能會被同學欺負的事情發生,此時如何教育孩子才能讓其學會保護自己,遠離傷害,就成了很多爹媽的難題。今天要和大家聊聊的就是孩子被同學欺負應該怎麼應對。
  •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怎麼辦?李玫瑾教授建議打回去,家長看一看
    俗話說:「孩子是父母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這種形容真是太貼切了,當過父母的人幾乎都可以體會到那種「喊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的感覺。可是就是這樣一個心肝寶貝,當他們第一次邁入幼兒園、進入學校,卻有可能挨打、被欺負,你會怎麼辦呢?
  • 在學校被欺負?別只教孩子「告訴老師」!李玫瑾教授說要這麼做
    孩子第一次上學,每個家長都害怕自己的娃受欺負,或者遇到各種各樣的麻煩。我們經常會跟孩子說,在學校不要去欺負別人,如果別人欺負你,一定要及時告訴老師。不過,事實證明當孩子欺負後告老師是沒有用的,李玫瑾教授說要這麼做!
  • 「你孩子真好欺負」開學了,別讓孩子挨打哭著回家,李玫瑾建議
    「你孩子看上去真好欺負」 開學了,別讓孩子挨打後哭著回家(李玫瑾建議)也有很多家長也問過我:我知道孩子被欺負了,可是知道能怎麼辦中國公安大學教授、知名教育專家、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在《開講啦》中這麼說過:如果孩子被打,支持打回去。李玫瑾教授在節目中講述了自己孫女在幼兒園被欺負的事情:孫女在幼兒園,被同學抱起扔下,磕到腦袋,腫了起來。
  •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怎麼辦?李玫瑾:別只告訴老師,合理反擊更有效
    被霸凌的回憶會像一團陰影,籠罩在孩子的心頭,不僅對他們的心理健康帶來巨大的傷害,而且有可能會使孩子患上心理疾病,對於孩子發生校園欺凌,李玫瑾教授曾經給出了一個答案:我支持我的孩子打回去  在一起節目中,李玫瑾提到了自己的孫女在幼兒園的時候,曾經被別的小朋友欺負,孩子被別人抱起,然後故意扔下,最後頭都磕腫了,後來李玫瑾教授知道了這件事之後,在考慮自己的孫女和對方體力差距很大,然後就教她,下次他再這麼對你,你就去揪它的耳朵,他一痛,就會把你放下了。
  •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怎麼辦?李玫瑾教授:「打回去,我支持!」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我們該怎麼做?」可能很多家長覺得孩子見得打打鬧鬧只是在開玩笑,「千萬不要還手,忍一忍就過去了」,沒必要把事情鬧得太大。可是一味忍讓,真的能讓「施暴者」停手嗎?能讓孩子不再被欺負嗎?當然不能。
  • 孩子被欺負時,到底要不要教孩子打回去,李玫瑾教授這樣說
    孩子被欺負時,到底要不要教孩子打回去,李玫瑾教授這樣說孩子是上天派來的天使,當這些小天使受到傷害時,是所有父母最不願面對的事。近期,孩子被欺凌事件的持續曝光,更是不斷地提醒父母,壞人真的存在,應對的方式刻不容緩。面對孩子被欺負,李玫瑾教授說:先要教孩子保護好自己。
  • 孩子在學校挨欺負,你還讓孩子去找老師?李玫瑾:你這是在毀孩子
    也讓家長們變得有些惶恐,害怕孩子在學校挨欺負,被霸凌。那麼,孩子挨欺負後,還讓孩子去告訴老師?李玫瑾:要有不被傷害的氣場有很多家長都會擔心孩子在學校挨欺負,也一定有很多家長想過,「如果我的孩子在學校被欺負的時候,我該怎麼辦?」
  •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怎麼辦?霍思燕給出答案,解決方案走紅值得學習
    在校園裡被欺負、霸凌,想必就是我們很擔心的各種問題中的一種!而這個話題,也一直是家長們非常關注的話題,孩子在學校被欺負,到底該怎麼辦?是忍受還是打回去,一直都有爭論。李玫瑾教授,曾在《開講啦》節目中,支撐:打回去大家都知道李玫瑾老師,她是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的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