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忒咪媽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分享轉發)
我們總是能看見,當第一次把孩子送到學校的時候,很多父母都心疼、擔憂看著孩子慢慢遠去的背影!
作為父母,我們都知道,當孩子3歲進入幼兒園之後,就意味著,我們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在逐漸減少。
此外,一直以來被我們保護的孩子,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在校園裡被欺負、霸凌,想必就是我們很擔心的各種問題中的一種!
而這個話題,也一直是家長們非常關注的話題,孩子在學校被欺負,到底該怎麼辦?是忍受還是打回去,一直都有爭論。
李玫瑾教授,曾在《開講啦》節目中,支撐:打回去
大家都知道李玫瑾老師,她是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的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教授。
一次,在撒貝寧主持的《開講啦》節目中,被問到孩子被打了,該怎麼辦的時候,李玫瑾教授直言不諱的站位「打回去」!李玫瑾的觀念很直接,她認為打回去不是為了洩憤,也不是為了報仇,而是要告訴施暴者,我是有自我保護的意識的,也有自我保護的方式,不會任由被欺負。
在現場的節目中,李玫瑾表示:如果雙方的體格、實力相差懸殊,在打回去的時候,一定要慎重,也要避免一些更大的傷害。並且在現場演示了一些基本的防身術。
當然,作為父母,我們是認可李玫瑾老師的方法的,但有時候,某些東西,並不會這麼理想化。
大家都知道,處於青少年時期的孩子,在校園霸凌這件事情上,是不會計較後果的,也因此,基本上每年都會出現一些讓人非常震驚的新聞。
想必不少人都看過《少年的你》這部電影,相比於理想狀態下的「孩子打架」,這部電影更加真實的揭露了「青少年校園暴力」的真實面目。
有時候,家長所想的「小孩子打鬧」,事實上卻並非我們所設想的那麼美好,而李玫瑾教授所支持「打回去」的方法,可能有時候也會比較理想,甚至會給孩子帶來無窮無盡的麻煩。
那麼孩子被欺負怎麼辦呢?霍思燕的方式或許可以一試
霍思燕和杜江,是娛樂圈裡的金童玉女,兩人的兒子嗯哼,也因為非常好的家教,再加上聰明可愛、情商高,走紅於網絡。
儘管孩子超級優秀,但是在嗯哼的成長路上,也遇到過麻煩。
在《媽媽是超人》這檔節目當中,霍思燕就提到了嗯哼在學校被欺負的事情,一起了解一下吧。
霍思燕說,有一次嗯哼回家,說自己又被欺負了,當然,一個「又」字,體現了嗯哼不是第一次被欺負。
對於這件事情,身為嗯哼媽媽的霍思燕,真的是很生氣很憤怒,霍思燕說當時都把「打回去」這句話掛在嘴邊了,但是一思索,又生生的咽了回去。
隨後,霍思燕和嗯哼的老師進行了溝通,對方表示這僅是孩子之間鬧著玩,對於老師的說法,霍思燕直言道:「如果不解決這個事情,就不介意給孩子換個幼兒園」。
事情到了這裡,老師才注重這件事情了,當然,這樣的解決方案,並不算完。
隨後,霍思燕讓孩子不斷地鍛鍊身體,自己強壯了,才可以保護好自己,所以像是「橄欖球」還有網球等運動,霍思燕都給兒子安排上了。
目標很單純,就是為了保護自己,當然除了能保護自己之外,還能有一技之長。
這樣的方法,說實話,才是真的好方法!
一起研究一下,為什麼說霍思燕的方法,值得我們學習?
第一,首先我們要知道,比起一直活在父母的庇佑,自己能夠保護自己,更能讓自己自信,又有安全感。
因為我們都知道,孩子們之間,還沒有形成完善的道德和法律約束,孩子之間的打鬧行為,有時候會上升到很嚴重的地步,所以自己保護自己,永遠是孩子需要學會的一課。
第二,父母能給孩子解決問題,但永遠無法徹底為孩子解決問題。
這句話其實很好理解,舉個簡單的例子吧,當孩子被欺負,我們把這件事情告訴了老師,老師叫來了兩個孩子,互相握手言和,你以為這事兒結束了嗎?並沒有,那個施暴的孩子,會以此作為嘲笑自己孩子的把柄,那麼孩子也只能活在無限的自卑當中了。
所以,霍思燕的解決方案,最終還是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問題,如何解決呢?就是自己強大。
第三,比起父母的強大,孩子自己自身的強大,才更有震懾力。
我們也上過學,我們也明白,學校裡拳頭硬、自身實力強的人,往往是很少有人去主動欺負他的,為什麼?孩子跟成年人是一樣的,有趨利避害的本能所在。
孩子自己長得人高馬大,時不時地露出寬闊的肩膀和肌肉,想想也沒有人敢主動靠近,而父母再強大,也遠水接不了近渴,所以孩子強大才是硬道理。
從這些,我們就能看出來,霍思燕的解決方案,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就算沒有霍思燕的好條件,我們也應該從日常生活中,經常讓孩子鍛鍊身體,增強體質,從而也能避免被欺負的事情哦。
今日話題:
你會選擇哪種方法呢?你覺得霍思燕的方法怎麼樣?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