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伴|駐村扶貧我不怕累,就怕脫貧戶再掉隊……

2020-12-17 中國市場監管報

真摯的聲音,溫暖的陪伴 | 第69期

攝影:慄世民

美編:鄧磊

駐村扶貧我不怕累,就怕脫貧戶再掉隊…

15:00來自中國市場監管報

點上方按鈕收聽主播播讀音頻

截至11月23日,我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這意味著,我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已經完成。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成就,來之不易,令人振奮!

這驚人成就的背後離不開這樣一個特殊群體——駐村幹部。今天的音伴,帶您走近廣東省肇慶市市場監管局伍明天,聆聽他的扶貧故事。

01

我來自廣東省肇慶市市場監管局,主要從事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

去年5月,作為肇慶市市場監管局第二批駐村扶貧工作隊隊員,我和同事正式駐村,接續對泗科、大和、岐嶺三個村子開展精準扶貧工作。

我們的扶貧村位於肇慶市封開縣大洲鎮的北部,緊靠東安江,西北部與廣西蒼梧縣交界,地緣優勢較弱,農民收入來源以種植業、林業和外出務工為主。

我們駐村時,三個村還有112戶貧困戶。

扶貧先扶志,兜底不兜懶,這是我們扶貧幹部堅守的原則。我和工作隊隊長利用一個月時間,分頭行動,挨家挨戶給貧困戶做思想教育工作,解決「精神貧困」問題,帶領群眾衝出慣性思維的「重圍」,激活安於貧困這「一潭靜水」。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村民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變化,由「要我脫貧」向「我要脫貧」轉變。

越來越多的貧困戶摘掉了貧困的「帽子」,走上致富路,大和村的黃亞勉就是其中的一員,他也是我的重點關注對象。

黃亞勉家因殘致貧。年邁的父母喪失勞動能力,媳婦身體有殘疾無法勞動,上有老下有小的他是家裡的唯一勞動力。

第一次見到黃亞勉時,他面帶笑容,黑黑瘦瘦的。

貧困群眾是脫貧攻堅的對象,更是脫貧致富的主體,只有他們自己的脫貧意願強了,我們才能更好幫扶。

伍明天(右一)在扶貧工作中

02

經過和黃亞勉幾次的交談,我們能感覺出他的變化很大。現在,我每次到他家時,他總會暢談他從種植百香果、鳳梨、水稻等農作物到養殖雞苗、牛苗的事。

黃亞勉不止是說說而已,而是付諸行動。他家的果園是我見到所有種植鳳梨的貧困戶中雜草最少、排水溝最深的。

2019年,在駐村扶貧工作隊的努力下,我們成功地為黃亞勉申請了1萬元定向扶貧資金用於種植繡珍菇。

事實證明,他沒有辜負我們的期望。在他的努力下,從菇棒成長到出菇的三個月時間裡,他共獲得了2千多元純利潤。

黃亞勉還想要養牛,他說:「養1頭牛也是養,養多頭牛也是養,還不如將養牛規模化,雖然管理起來難度更大,但只要多花心思,養牛的收益也會更加可觀。」

於是,由駐村扶貧工作隊作擔保,銀行為他無息貸款4.9萬元,黃亞勉購買了9頭乳牛來養殖。

作為家裡的唯一勞動力,黃亞勉辛勤勞動一整年的收入平攤到全家後,只是勉強超過脫貧標準。所以,我沒有將他列入去年11月貧困戶退出名單,我們要對他繼續幫扶。

對我來說,駐村扶貧我不怕累,就怕脫貧戶再掉隊。

今年4月,在得知黃亞勉家即將迎來一個新生命時,我和隊長特意為他申請了公益性崗位,還為他提交了低保申請。

今年5月,我和隊長將他列入了今年相對貧困戶退出名單,在經過村民代表大會及鎮、縣審核並通報後,黃亞勉家正式退出相對貧困戶。

至此,肇慶市市場監管局幫扶的泗科、大和、岐嶺三個村子相對貧困戶退出率達100%。

貧困狀態都是動態變化的,剛剛脫貧的群眾有時會非常「脆弱」。

黃亞勉在照看家裡養的牛

03

5月底,作為家裡唯一勞動力的黃亞勉因為一場車禍導致左鎖骨骨折,暫時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

女兒出生後,因黃亞勉未被納入貧困戶的妹妹暫未將戶口遷出,他的低保申請沒有被民政部門審批通過。

黃亞勉出車禍後,我一是擔心他的傷勢不能恢復正常;二是擔心他受傷後,生活的重擔會壓倒他家對未來的希望。

精準脫貧保險、基本醫療保險、臨時救助資金……我們不僅想辦法,而且幫著跑。

在黃亞勉住院期間,我多次前往鎮扶貧辦、鎮民政、人社、醫保等部門反映並諮詢該戶可享受的政策。

由於及時幫扶,黃亞勉的醫療費用沒有拖垮這一家,他也沒有因此再度致貧。

難關過了,我們的幫扶仍在繼續。

我們在努力著,黃亞勉也在不斷思考著自己接下來該走的路……

大和村地貌

04

以前聽說扶貧,只是簡單理解為幫助貧困農戶,但當自己駐村下沉去開展扶貧工作時,才深刻感受到脫貧攻堅之難。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在2500年前的《詩經》裡,我們的祖先用這樣的詩句表達了對豐衣足食的嚮往。這樣一個樸素的願景,卻讓中國人苦苦追尋了數千年。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 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7億多人擺脫貧困。這幾天,看到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的新聞報導,我特別地高興。

脫貧攻堅,成千秋偉業。作為一名市場監管幹部,能有幸參與到這一偉大事業中,做自己力所能及之事,我感到很自豪。

音伴主播|崔瀚文

中國傳媒大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在齊越朗誦藝術節斬獲獎項,他是第一位為音伴發聲的主播。

策劃:慄世民

作者:伍明天

剪輯:崔瀚文

執行編輯:刁靜

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冠名播出

音伴工作室出品

徵稿

歡迎您為《音伴》投稿。您的或您推薦的文章(散文、詩歌、小說、新聞故事)可以是感人的、優美的,也可以是富有哲理、發人深省的……見人見事,情真意切更能與讀者產生共鳴。

音伴工作室將竭力以最優的聲音、最優的配圖、最優的設計給予完美呈現。

我們也期待您有關市場監管題材的攝影、手繪、漫畫等插圖作品。

郵箱:yinban0217@163.com

電話:63784490—679

相關焦點

  • 駐村工作隊為脫貧戶叫賣產品
    工作隊員幫毛佔立叫賣蜂蜜    □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張鴻飛通訊員芮許凱文圖    本報訊「脫貧戶的需要12月15日,汝州市總工會、扶貧辦、郵政公司聯合舉辦「消費扶貧、郵連萬家」扶貧展銷會活動,這個好消息讓陵頭鎮葉寨村脫貧戶毛佔立、邢萬利作了難。    養蜂戶毛佔立說,展銷會是賣蜂蜜的好機會,可他要去醫院看病,時間錯不開,這可咋整?需要銷售自產洗化產品的邢萬利說,活動在汝州劇院舉行,當天會有很多人,但他只能自己一個人去,擔心忙不過來。
  • 扶貧路上的責任 ——記吳忠市公安局派紅寺堡區朝陽村駐村扶貧工作隊
    10月15日,吳忠市紅寺堡區紅寺堡鎮朝陽村村委會會議室正在進行激烈討論,吳忠市公安局駐村工作隊組織村兩委、各小組長召開朝陽村穩定脫貧戶評議會議,經過激烈討論和評議,將223戶898人建檔立卡戶中58戶256人確定為條件較好的穩定脫貧戶
  • 國開行駐村工作隊:打通消費扶貧路
    前不久,在國家開發銀行黑龍江省分行駐富裕縣忠厚鄉蓬生村工作隊的駐地內,大娘和工作隊正在緊張地忙碌著,有的負責數雞蛋、有的負責裝蛋託、有的負責打包,眼看著近萬枚的雞蛋、鴨蛋、鵝蛋即將裝車運走,大家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 陝西省水利廳系統駐村聯戶扶貧工作推進會召開
    中國水利網站12月2日訊(通訊員 劉璇)12月2日,陝西省水利廳系統脫貧攻堅駐村聯戶扶貧工作推進會召開。  會議學習傳達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陝西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做好2020年脫貧攻堅駐村聯戶扶貧考核工作的通知》精神,貫徹市縣有關脫貧攻堅工作要求,安排當前駐村聯戶扶貧重點工作。
  • 「我的扶貧故事」駐村更「駐心」 我把這裡當成家丨平塘縣平舟鎮樂...
    我叫楊春雷,是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平塘公司職工,現是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平舟鎮樂康村駐村幹部。自駐村以來,總是行色匆匆,每次到單位辦公樓總是急著要走,大家都知道,我忙著回到樂康村,我記掛著那裡的一切。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 「我的扶貧故事」真幫實扶守初心|興義市衛生健康局駐則戎鎮硐山村...
    為解決貧困群眾的現實困難,我立即答應用自己的錢墊付廚房改造資金,待廚房改造項目資金申請下來再還給我。「邵書記真是個好人啊,我家沒錢改造廚房,他便拿出自己的錢替我家進行了改造,現在廚房用起來既衛生又方便,真是謝謝邵書記了!」現在嘗到了廚房改造實惠的母子二人逢人便不住地說。
  • ...記市中級人民法院駐四子王旗忽雞圖鄉哈拉圪那村扶貧工作隊
    用心用情 紮根鄉村為扶貧駐村初期,為了更好地開展扶貧工作,及時掌握第一手資料,市中院駐村工作隊成員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就為了趕在村民出門幹活前,對村民進行入戶走訪。走訪過程中,他們認真了解並記錄每一家的困難和疑問,主動與村委會幹部研究探討解決辦法,厚厚的筆記本上,寫滿了村情民意。
  • 「我的扶貧故事」和村民親如一家人|貴定縣金南街道鼓坪村駐村隊員...
    我叫龍林,是貴定縣政協工作人員。2018年5月,根據組織安排,我被派駐到貴定縣金南街道鼓坪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在兩年多的駐村幫扶工作中,所見所聞、種種經歷給予了我人生中不可多得的財富,也為我留下了人生難忘的一頁。
  • 【我脫貧 我光榮】正龍鄉東陽村脫貧戶肖瑞平: 身殘志不殘 養殖摘...
    【我脫貧 我光榮】正龍鄉東陽村脫貧戶肖瑞平: 身殘志不殘 養殖摘貧帽 2020-05-22 03: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鞏固脫貧成果綿陽殘聯扶貧幹部「回村看」
    12月2日,四川省綿陽市殘疾人聯合會教就科科長簡文峰迴到市派第一書記駐村點,該市鹽亭縣鵝溪鎮青坪村開展回頭看工作。據了解簡文峰從2016年到2019年受綿陽市派到鹽亭縣鵝溪鎮(原安家鎮)擔任鎮黨委副書記、青坪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貧困戶幫扶責任人。開展扶貧工作。此次回村看,主要是看整村脫貧情況、貧困群眾脫貧情況和村容村貌改善情況,幫助現駐村工作隊完成脫貧攻堅收官工作。
  • 【我的扶貧故事 我的脫貧故事】傳好駐村「接力棒」,盡銳出戰「拔...
    幫扶幹部中,除王仲德、王碧在沙營鎮掛職黨委副書記以外,其餘10名幹部全部在村擔任第一書記或駐村幹部。他們一任接替一任,讓「接力棒」既傳得穩,更傳得好。在這支教師扶貧工作隊的帶領下,曾經以貧窮落後為「代名詞」的關嶺縣紙廠村、大田村一躍成為全縣產業示範村。
  • 「我的扶貧故事」黃鵾鵬:扶貧,累並快樂著
    「累並快樂著」,我經常這樣描述扶貧工作。我叫黃鵾鵬,是縣體育發展中心主任,2019年6月,我掛任龍街鎮黨委委員、副書記,下沉到村,開展扶貧工作。我和群眾交心談心,擺明自己作為扶貧幹部的職責和立場,很快適應扶貧幹部的角色,擔起扶貧的職責,要求自己切實做到「扶真貧,真扶貧」。
  • .| 貧困戶有分紅、可就業,村集體有收入!廣寧荷木村這個扶貧項目...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貧困戶有分紅、可就業,村集體有收入!廣寧荷木村這個扶貧項目太好啦!荷木村村民 廖加球:以前生活貧困,扶貧隊進駐後,安排我在水電站工作,上班地點離家三公裡多,很方便。感謝扶貧組為我解決就業和生活上的問題。據中山市工信局駐荷木村聯合扶貧工作隊隊長李凱華介紹,中荷水電站項目是從2019年11月開始動工,克服了疫情的影響,並做了深入細緻的群眾工作和安全生產工作,經過9個月才建成的。
  • 「我的扶貧故事」駐村4餘載,付出再多辛苦都值得︱水城縣新街鄉...
    我叫朱琨,是水城縣委辦公室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根據組織安排,2016年來到新街鄉新街村駐村。剛來駐村的時候,群眾和村幹部以為我這個城裡來的幹部不過是走走過場,很多人對我持懷疑和觀望態度。好幾次入戶走訪,一句「我窮我的,關你什麼事」,讓我吃了不少閉門羹。也正是因為這樣,更加激勵了我幹好扶貧工作的決心和信心。村民楊建奎家曾是村裡房子最破舊的建檔立卡戶,木結構的老房子到處是裂縫,一下雨就怕它倒了,一家人提心弔膽。我通過落實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幫助他家住進了以朵街道辦住武社區安置點的新房,如今他們的生活很幸福。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工作,就是幹|羅甸縣紅水河鎮平亭村駐村工作...
    2019年3月,單位主要領導找我談話,決定派我到黔南州羅甸縣紅水河鎮平亭村主持開展脫貧攻堅駐村工作,我欣然答應,這對我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面對這樣的「家底」,說實話,我有巨大的壓力。出發前和幾個「老戰友」進行討教,得到的答案就是扶貧工作,就是幹。何大信(左二)上門聽取群眾反饋意見「何隊長,我們這個自然寨到現在都還沒有通硬化路,生產生活十分不便。」「何隊長,我們串戶路什麼時候開始搞呀,雨季馬上到了,再晚就來不及了。」
  • 邯鄲市肥鄉區菸草專賣局駐南謝堡村工作隊幫扶工作紀實
    中原新聞網邯鄲訊(記者劉秀君)提起邯鄲市肥鄉區菸草局駐村工作隊,南謝堡村脫貧群眾尹玉珍動情地說:「我年初兩次因病住院,幫扶幹部鄭紹延和工作隊不但幫助聯繫醫院,還到醫院看望我,事後還幫我報銷醫療費,真是感激不盡。」
  • 王鵬開展「兩天一夜」駐村扶貧工作,宣講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11月24日至25日,縣委書記王鵬到武安鎮開展「兩天一夜」駐村扶貧工作,走訪貧困戶,查看扶貧產業,看望困難群眾,了解冬季生產生活情況,並向基層幹部群眾宣講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他強調,各地各部門要把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貫穿到實際工作中去,要用全會精神指導工作,進一步加大扶貧產業發展力度,鞏固脫貧成果,確保脫貧成效高質量可持續。縣委常委、縣委辦公室主任晏兆品參加活動。
  • 「我的扶貧故事」有人問我,7年駐過6個村,值得嗎?丨大方縣油杉河...
    我叫金安華,是大方縣一名扶貧幹部,從參加工作到現在已經7年了,7年的時間我駐了6個村,其中5個村是深度貧困村,3個深度貧困村的貧困發生率都在40%以上。朋友們經常問我,你這樣艱苦拼命的扶貧,值得嗎?我也經常問自己,人生有多少個7年,時光一去不回頭,值得嗎?其實,我相信誰來扶貧都是一樣。
  • 「頭條」「抱歉啊,我駐村了,剛忙完。」
    發條信息過去,也常是半夜才回,配上一句:「抱歉啊,我駐村了,剛忙完。」近年來,旨在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的「駐村」,已成為奈曼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幹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駐村工作開展以來,工作隊的生活是怎樣的?給當地帶來了什麼?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部分駐村工作隊員,通過他們感受一下駐村工作隊為村裡帶來的變化。
  • 【我的駐村故事】不忘初心幹扶貧 阿旺鎮駐村隊員 郭學良
    2015年東 川區脫貧攻堅戰開始打響,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開始逐步全面覆蓋,我們單位也率先入駐了阿旺鎮芋頭塘村,我與支鍋山小組的5戶人家結對幫扶。2018年9月又以先鋒隊員的身份到村參加「百日會戰」,次年3月底被組織調為駐村隊員,國檢結束後又到安樂村駐村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