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並快樂著」,我經常這樣描述扶貧工作。
我叫黃鵾鵬,是縣體育發展中心主任,2019年6月,我掛任龍街鎮黨委委員、副書記,下沉到村,開展扶貧工作。
初到龍街鎮奢基姑村,我發現該村大部分土地屬於高海拔山區,自然條件惡劣,農產品生產效益低,群眾發展種植積極性不高,加之當地村民發展觀念較為落後,長期以傳統種植方式為主,發展內生動力不強,扶貧之路困難重重。
我和群眾交心談心,擺明自己作為扶貧幹部的職責和立場,很快適應扶貧幹部的角色,擔起扶貧的職責,要求自己切實做到「扶真貧,真扶貧」。我首先通過多次上門走訪,了解村內每家每戶的詳細信息,通過走訪拉近距離;多次召開群眾會、院壩會、田坎會,向村民宣傳好政策、好聲音,從思想上扭轉發展觀念,激發發展內生動力;立足於村情實際,合理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積極動員農戶因地制宜,調整產業結構,發展適宜當地氣候特點及地理環境的農業產業,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我多次上門,多次走訪,多次組織村民開院壩會,與村民交心談心,我們從陌生到熟悉,到成為好朋友,再到無話不談,我也逐漸被他們認可。他們有什麼事情都會找我,想他們所想,急他們所急,答應他們的事,我全部都盡力去辦。
我以真心換真心,換來老百姓殷切的一聲「黃書記」。
這是一種認可,也是我做好扶貧工作的動力源泉。
產業發展是扶貧的關鍵所在,發展特色優勢產業,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方能助力農戶增收致富。我下沉到村後,通過和村支兩委、駐村工作隊多次入戶走訪,掌握民情民願,瞄準貧困癥結,發展產業助力增收。
奢基姑村通過土地流轉,引進經營主體,發展種植辣椒2750畝,同時依託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統一規劃種植辣椒200畝、牧草100畝、紅花50畝、南瓜50畝、苦蕎200畝,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助力農戶增收。
奢基姑村共819戶3043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23戶516人,今年我們奢基姑村剩餘貧困戶25戶83人已全部脫貧,現緊緊以「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為抓手,再次進村入戶,核對明白欄、明示牌、連心袋信息,督促農戶打掃好衛生,確保高質量、成色足打贏脫貧攻堅戰。
加大人居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宣傳力度,建立健全評比制度,創新實行「積分超市」獎勵機制,充分調動農戶參與積極性,以一戶帶十戶,十戶帶百戶,全面推動環境衛生整治工作。
原來有部分群眾環境衛生習慣不好,家裡雜物多、擺放亂,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幫著掃、帶著掃、發動他們掃,從「不動到半自動再到積極主動」,轉變思想觀念,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現在我們村的變化很大,水泥路通了,水也通了,還發展了辣椒產業,讓出不去打工的人在家門口就能夠掙錢,發家致富。村裡經常來宣傳環境衛生,每天把環境打掃得乾乾淨淨,衛生變得越來越好,鄉村變得越來越美。」奢基姑村村民羅勇說。
扶真貧、真扶貧,在幫扶工作中,我始終以最嚴謹的工作態度,最紮實的工作方法,團結村支兩委、駐村工作隊,齊心協力,全力鞏固脫貧成效。
來到奢基姑村一年多,和老百姓一起謀發展,看著他們的錢袋子逐漸鼓了起來,笑容變多了,再苦再累我都是值得的。今後,我們將鞏固脫貧成效,大力發展種植業、養殖業,探索更適合奢基姑村發展的致富之路。
威寧融媒記者 唐愛梅 羅紗
編輯 ▏焦彩鳳 責編 ▏陳美群 編審 ▏趙 峰監 制:葉啟偉總監製:周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