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講法院人的扶貧故事」扶貧必扶智 阻斷貧困代際——記洮南市...

2020-12-12 湘湘帶你看社會

「新立村村部輔導班開課啦!」那金鎮新立村村民交流微信群中傳遞這樣的消息。

「太好了,我家孩子的假期作業我都並不知道怎麼輔導呢。」

「要不然我正為孩子補課的事兒發愁呢。」

「過幾天我妹妹家孩子也來新立村,能參加麼?」

「給孩子補課是好事兒!」

「謝謝他們,明天我就把孩子送去。」

新立村的村民在群裡三句兩句的聊了起來,他們聊得正是一件事,那就是洮南市人民法院的駐村工作隊利用業餘時間為放假學生補課的事情。

這個故事要從「精準扶貧」工作開始說起。

洮南市那金鎮新立村坐落在洮南市的西北邊陲,距離洮南市內90餘公裡。這裡有昂岱山,這裡有那金河,這裡還有一支年輕的隊伍——洮南市人民法院派駐的駐村扶貧工作。

賀群,新立村第一書記,29歲,洮南市人民法院審判員。

張效遷,新立村駐村工作隊員,23歲,洮南市人民法院法官助理。

李昱東,新立村駐村工作隊員,34歲,洮南市人民法院法官助理。

這群年輕的駐村扶貧工作隊不僅有日常的扶貧工作,他們更利用業餘時間輔導同學們假期作業,並有針對性的對已經學習過的知識以及下學期的重點、難點內容進行輔導。他們幫助村內中小學生輔導功課,為新立村的孩子們捐贈書籍。白天的村部是服務場所,晚上的村部就變成了一個輔導班。這幾個大男孩為小朋友講文化,談理想,以自己的人生履歷為例,啟迪思想,鼓舞人生。志智雙扶從娃娃抓起,開展代際扶貧,誓拔窮根。

「我們的輔導可能不夠專業,但是我們願意把我們自己的經歷講給他們,願意盡我們自己的能力為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他們養成一個愛學習的好習慣。」第一書記賀群這樣說到。

自扶貧工作開展以來,他們與群眾打成一片,在入戶中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問題。在田間地頭開展脫貧攻堅政策宣傳,讓群眾理解各項扶貧政策,同時耐心做群眾思想工作,引導群眾知曉「扶貧不養懶漢」、「脫貧光榮,安貧可恥」,通過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以及新立村黨員幹部的共同努力,群眾滿意度得到大幅提升。

精準扶貧工作,不僅要讓老百姓實現「兩不愁、三保障」,讓貧困戶脫貧,更要讓孩子們有未來。這群年輕人關注孩子們的學業,以實際行動助力新立村孩子們的成才,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這群年輕人陽光快樂,在脫貧攻堅戰役中敢打敢拼,勇於擔當;他們從城市來,甘願俯身為民,在點滴生活中彰顯人格魅力。為新立村來的這群年輕人點讚!

【來源: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講講法院人的扶貧故事】扶貧地秤顯真情,真心幫扶暖人心 ——記...
    【講講法院人的扶貧故事】扶貧地秤顯真情,真心幫扶暖人心 ——記洮南市那金鎮裡仁村駐村幹部王立軍 2020-12-20 18: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政協委員嚴純華:扶貧扶智 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脫貧攻堅貴在精準,精準扶貧要因地制宜、因人施策,更要授人以漁,要扶上馬,還要送一程。在這當中,扶貧扶智是擺脫貧困的重中之重,打贏脫貧攻堅戰更要注重教育扶貧,著力解決教育資源均等化的問題,阻斷貧困代際傳遞,不能讓貧困人口的子女輸在起跑線上。 在過去一年多來,以西部地區為例,教育扶貧取得了怎樣的進展?
  • 「思源教育移民計劃」:以教育扶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思源教育移民計劃」是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發起的資助貧困地區優秀學生學業的公益慈善項目,通過資助生態環境脆弱地區家庭貧困、品學兼優的小學畢業生到教育條件較好的縣級中學寄宿就讀,確保他們順利渡過成人成才的關鍵期,以期降低生態薄弱地區的承載量,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
  • 教育扶貧:教育發展能力,阻斷代際貧困!如何助力精準扶貧脫貧!
    教育扶貧是我國扶貧總方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重點關注的是精準扶貧脫貧問題。教育扶貧不同於以往扶貧政策,其是一種「造血式」的扶貧方針,通過發展教育能夠從根本上改變觀念,促進人的自我發展,從而阻斷代際貧困,達到精準扶貧的效果。那麼,教育又是如何助力精準扶貧的呢?
  • 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以教育扶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至此,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聯合社會各界已經開設了301個「思源教育移民班」、19個「思源育才班」,共資助16018名、48054人次貧困學生完成學業,「用愛心和智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點亮萬千鄉村孩子的人生夢想」。
  • 「我的扶貧故事」扶心扶智,讓政策深入人心|貞豐縣龍場鎮坡柳村第...
    李魯華(左一)到村民家中調研貞豐縣龍場鎮坡柳村是多個民族混居的貧困村,2018年我剛去坡柳村擔任第一書記時,為了儘快摸清坡柳村的村情民情、貧困程度、產業發展現狀和問題、融入到村民中,我勤走訪,多聽多記多了解,向有工作經驗的第一書記交流學習。  也是在多次的走訪中,我得以深入了解村民對「脫貧」和扶貧幹部的理解與認識,也看到了扶貧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 雙峰縣教育「四輪均衡」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富口袋」更要「富腦袋」 ——雙峰縣教育「四輪均衡」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雙峰縣紮實做好教育扶貧工作,促進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改善貧困地區學校辦學條件,斬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源。扶貧路上不落一人,教育扶貧更不讓一名學生掉隊。雙峰現有12萬餘名學生,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16117人。 為確保貧困家庭學生「有學上」「上好學」,雙峰成立教育脫貧攻堅聯合指揮部,建立責任體系,圍繞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目標,在控輟保學、學生資助、營養餐實施等方面,取得諸多階段性成效。
  • 【講講法院人的扶貧故事】汗灑精準扶貧路 司法扶貧獻赤心 ——記...
    通化中院幫扶大爐村第一個扶貧項目就是加強大爐村班子建設,建立健全了黨支部各項制度,築牢脫貧致富根基,有效提升了村支部引領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凝聚力。徐欣部署相關幹部加強思想政治宣傳,把黨和國家的扶貧政策精準充分地宣傳到位,讓群眾正確認識扶貧的真正內涵,幫助貧困戶摒棄自暴自棄、甘於貧困的消極思想,讓他們樹立戰勝貧困的必勝信心。同時,幫助貧困戶認識到國家扶貧並是不是簡單的給錢給物,糾正貧困群眾「等、靠、要」的錯誤思想,讓村民悟透「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徐欣還用致富模範典型教育群眾、影響群眾,增強貧困群眾戰勝貧困的信心和決心。
  • 教育扶貧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二、教育扶貧的作用和特殊優勢教育扶貧通過彌補貧困地區教育短板以提高貧困人口基本文化素質,發展職業教育以提高貧困家庭脫貧致富內生能力,統籌各類教育均衡發展,阻斷貧困代際傳遞,並最終實現貧困地區穩定而長久的脫貧。充分發揮教育在扶貧攻堅中的基礎性、先導性作用,既是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支撐,也是後小康時期強國戰略的需要。
  • 洮南市:以思想「利器」破解扶貧「難題」
    洮南市貧困發生率由最初的13%下降至0.07%,成為全省首批脫貧摘帽縣市。近日,記者來到洮南市,就洮南市是如何在解放思想中破解扶貧難題,與洮南市委書記薛智金進行了訪談。創新「三下沉、兩提高」健康扶貧取得新成效健康扶貧是脫貧攻堅戰中的一場重要戰役,事關群眾切身利益,事關脫貧攻堅大局。
  • 文化扶貧 志智雙扶 三峽博物館「重博扶貧印記」活動增強脫貧內生...
    在謀劃和推進扶貧工作時,三峽博物館將文化扶貧、志智雙扶作為首要任務,立足館藏資源優勢,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幫助困難群眾激發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幫扶手段中,巡展是開展範圍最廣、覆蓋人數最多的一種形式。「11月,我館巡展隊伍走進酉陽縣浪坪鄉、車田鄉育才初級中學,秀山縣隘口鎮中心校,黔江區金溪鎮中心校,為廣大群眾和師生送去了展覽36場、教育活動23場。」
  • 雲南省鎮雄縣:提供教育機會,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雲師大附屬鎮雄中學的多數學生都來自貧困家庭。2019年春季學期在校學生中,鎮雄籍學生4916人,其中建檔立卡戶學生就有1197人。學校教學樓(攝影:顧思騏)雲師大附屬鎮雄中學於2016年8月開辦後,有效解決了鎮雄縣貧困家庭學生入學難的問題
  • 四川省首創民族地區小學英語教學模式,「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四川省首創民族地區小學英語教學模式,「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新學期即將來臨,四川民族地區的學生將首次從小學一年級開始系統學習英語課程。
  • 教育「蹚」出扶貧路——南京農業大學「教育扶貧」點亮麻江希望
    日前,由南京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周力教授任首席專家的「新時代我國農村貧困性質變化及2020年後反貧困政策研究」獲國家社科重大課題立項。「這是南農首個關注貧困問題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在課題設計中,貴州省麻江縣將作為典型調查的研究對象,以論證教育扶貧及相對貧困的代際傳遞問題。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
  • 重抓教育扶貧 儲蓄髮展後勁
    為徹底斬斷窮根,阻斷貧困代際傳遞,雲陽縣重抓教育扶貧,率先在全市成立貧困學生資助中心,創新推出「學生申請—學校初審公示—部門聯合識別認定—學校資助—鄉鎮核對查漏—學校補資助」的精準資助六步工作法和「對享受了普惠資助政策仍不能順利完成學業的特困學生再資助」的差異化資助辦法,實現了全縣無一名學生因貧失學輟學,3791名貧困學生考入重點本科院校,5名貧困學生圓夢清華北大。
  • 教育強則國強 碧桂園積極實施精準扶貧
    楊國強,碧桂園集團創始人,廣東順德人,貧苦農民出身,17歲前未穿過鞋,曾做過放牛娃、泥水匠,歷經各種艱辛酸苦。早年的貧苦經歷,成為楊國強積極投身扶貧事業的動力根源。他從來不曾忘記,小時因為貧窮,政府不僅免了他7元學費,還給予2元助學金,由此完成學業並改變了命運。
  • 信息化:搭建教育扶貧「快速路」
    教育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構成,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發展教育扶貧作為治本之計,確保貧困人口子女都能接受良好的基礎教育,具備就業創業能力,切斷貧困代際傳遞。」教育扶貧既是對脫貧攻堅最短板的彌補,也是「努力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而信息化作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作為內蘊先進生產力的重要代表,是教育扶貧的良方,是助推教育扶貧駛上「快速路」的重要抓手。
  • 心繫貧困生 情灑扶貧路—記合陽縣黑池鎮中學校長秦永紅的教育扶貧...
    加大投資 努力改善辦學條件黑池鎮中學位於合陽縣城東南45裡處,是一所農村寄宿制初級中學,現在校學生368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生93人,貧困面佔四分之一。秦永紅作為一校之長,面對貧困學子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他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深感自己肩上擔子的沉重。
  • 「我的扶貧故事」金延森:真心「扶」了 村民的事就是我的事
    在扶貧道路上,貴州監獄湧現出一批立得住、叫得響、推得開的扶貧一線先進典型,他們紮根脫貧攻堅主戰場,以飽滿的精神、昂揚的鬥志、拼搏的精神全力投身脫貧攻堅工作,以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的脫貧攻堅精神。為了深入展示貴州監獄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艱苦奮鬥歷程,大力宣傳監獄系統幹部職工在脫貧攻堅戰中的精彩故事,激勵廣大幹部職工進一步堅定脫貧攻堅的信心,為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最後勝利營造輿論之聲,貴州監獄在「兩微一網」同步推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系列報導,講述扶貧工作中的感人故事。
  • 「扶貧故事」宋思營:讓貧困幼兒感受陽光般的溫暖
    太陽的幸福,是給人以光明;月亮的幸福,是給人以溫馨;園丁的幸福,是讓每一顆小樹苗茁壯成長。我的幸福,是用愛心溫暖童心,讓貧困幼兒更自信、更陽光!當我與同事們一次次奔走在路上,走村入戶宣講教育扶貧政策時;當我們一一次次到幫扶幼兒家裡,進行家訪時;當我們一次次走進那清貧的小院,進行打掃時。我深感在教育扶貧中自己能做、要做的太多太多。通過教育手段讓更多的貧困家庭走向致富之路,這是「教育扶貧」的根本目標。做為一名教師對幫扶學生「扶志、扶智、扶生活」是我們教育扶貧的常態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