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煌查看多肉植物根莖病變情況。
20多年前,14歲的陳玉煌在同鄉的帶領下從福建來到陝西,在企業當過學徒,打過零工,做過生意。一個偶然的機會,陳玉煌在西鹹新區灃西新城大王街道辦客省莊村租了1000平方米的土地,用來種植綠植。經過幾年的努力,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專門經營多肉植物,還帶動當地村民致富。
2009年,陳玉煌在客省莊村建了4座大棚種植多肉植物。2011年,他引進2600多個多肉品種進行育苗培育。當時一座大棚年收入約5萬元,4座大棚收入20多萬元,到年底一算帳,除過各種開支,收入甚微。「那時,我都想放棄了,朋友一直鼓勵我,我才繼續種植。」陳玉煌說。
後來,陳玉煌成立了易佰家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聘請上海多肉植物協會名譽會長滕柳紅的學生安洋任公司技術總監。在安洋的指導下,多肉植物長得晶瑩剔透、顏色鮮豔,特別暢銷。安洋還多次給村民進行技術培訓,指導育苗栽苗。在安洋的幫助下,周邊村民開始種植多肉植物。
客省莊村三組的王向,大學畢業後,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無意間王向知道易佰家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招人,他想去應聘,卻遭到父母的強烈反對。父母認為,大學畢業生應該找一個體面的工作,怎麼能去養花種草?村裡的長輩也反對,但王向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
王向從做學徒開始,慢慢地喜歡上多肉植物。在公司的培訓下,他開始培育種苗,通過郵寄向全國發貨。當時,他每月3000元工資,2018年晉升為公司業務主管,如今年薪16萬元,從學徒變成了專家。
在多肉植物大棚裡,一張特殊的「中國地圖」吸引了記者。「這是我們公司的多肉創意組合,把不同顏色的多肉進行搭配,製作出一張色彩鮮豔的『多肉中國地圖』。我們還製作『多肉相框』,掛在牆上,用來裝飾牆面,還可以把多肉植物拼裝在一個花盆裡,形成多肉盆栽,不僅美觀,還提高多肉的附加值。」陳玉煌說。
從2012年開始,易佰家公司引進5000多個多肉植物品種,從以前的1000平方米4座大棚,發展到現在2萬平方米34座大棚,目前有30多名村民在公司上班。公司免費給部分村民提供多肉苗木,給他們進行業務培訓和技術指導,現在有10多戶村民開始種植多肉。
灃西新城農林水利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農林水利局積極為易佰家公司送政策送服務,支持該公司在客省莊村流轉土地400餘畝,涵蓋150戶農戶。該局還多次組織村民開展苗木花卉栽植技術培訓,提升村民的種植水平。
有了政府的支持,陳玉煌信心倍增:「現在公司銷售主要是通過種苗培育繁殖、批發、直營店零售,每盆多肉植物價格在2元~5000元不等。目前,通過花卉市場、網絡銷售,公司年營業額2000萬元,年純收入700多萬元。」
對於未來,陳玉煌信心滿滿,他計劃建立網絡專業銷售團隊,通過網際網路電商平臺,將多肉植物產業做大做強,帶領更多的村民致富。本報記者 孫金龍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