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不起眼 致富挑大梁
「沾花惹草,這裡最好。」2月21日,還沒走進菏澤高新區馬嶺崗鎮穆李村多肉植物大棚,記者就被門口小黑板上的字逗樂了。走進大棚後,一股暖流撲面而來,瞬間模糊了記者的眼鏡。記者拭去鏡片上的霧水,一個琳琅滿目的多肉世界展現在眼前,造型各異、憨態可掬的「肉肉」密密麻麻、整整齊齊地分布在小畦子裡,令人目不暇接、欣喜不已。
「這個棚一共兩畝半地,有十萬棵多肉,一百多個品種,最近我又引進了7000多棵多肉苗,有五六個稀罕品種,這兩天就到貨。」棚主人張紅志說起多肉興致勃勃。
據了解,今年26歲的張紅志於2016年底從部隊退伍,家住菏澤高新區馬嶺崗鎮二郎廟村,是村裡最年輕的黨員。退伍後,他投入全部精力向戰友學習多肉種植技術,於2017年5月以40萬元的價格接手了戰友在穆李村的多肉棚,開始發展多肉事業。「戰友比我早退伍三年,他現在去雲南發展了,就轉讓給我了。」張紅志說。
朧月、奧普琳娜、雪桃、藍蘋果……記者發現,多肉植物不僅外表呆萌可愛,名字也特別美,有的一個品種就有兩三個名字。
「這個叫醉美人墜化,它的莖是扁的,普通的莖都是圓的,屬於變異品種,因為產生變異的機率很小,所以價格也會貴一點。」張紅志告訴記者,平時他喜歡用相機記錄多肉的美麗,同樣的地方,同樣的「肉肉」,但是每天都會有不同的畫面,每天都會有新鮮感,在微信朋友圈裡曬照片、做宣傳、賣多肉已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
「大到各地的大棚棚主、小到小區裡的超市,都是我的合作對象,平常來穆李遊玩的人也都會帶走幾盆,總之我會想盡一切辦法拓寬銷路。」張紅志邊說邊從手機裡翻出用多肉植物布置陽臺的裝修效果圖給記者看。「路北還有兩個棚呢,他自己忙不過來,我和老伴開了30年的飯店不幹了,過來給兒子幫忙。」張紅志的父親插話說。
三個棚,四畝半地,年收入20萬,每天的銷售額在1000到2000元之間,種植多肉不僅讓這個90後小夥兒走上了致富之路,也讓他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文/圖 記者 常魯燕